本套丛书是国家"六五普法"推荐读物,全景展示了中国法制的特色,系统剖析了中国法律的精髓。丛书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七大部门法, 即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分别从结构内涵、法律渊源、法律原则、基本特征、基本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简要阐述。既有从法律体系角度的宏观把握,又有从部门法角度的概括说明; 既有简明理论阐释,又有经典案例剖析;既有立法渊源、立法目的考察,又有法律文本重点知识解读。本套丛书内容、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法制宣传的用书,也是广大公民进行普法教育、依法维权的实用读本。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契机,在全社会掀起新一轮法制宣传教育的高潮(代序)
总 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及时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科学要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叉法律体系体现了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层次
一、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
二、行政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地方性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部门
一、宪法相关法
二、民法商法
三、行政法
四、经济法
五、社会法
六、刑法
七、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及时章 宪 法
及时节 总 论
一、宪法与宪法相关法
二、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三、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四、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
五、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
一、我国的国家性质
二、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
第二章 宪法相关法
附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
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就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答记者问
总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979年,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7部法律的同时出台,标志着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良好开局。1982年宪法的制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在此前后;一批重要法律相继出台,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快经济立法,到20世纪90年代末,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任务,相应地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党的十六大重申这一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总之,经过各方面的不懈努力,截至2011年2月底,除宪法外,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共238件、行政法规700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总体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党的政策和人民意志统一、符合现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以宪法为核心,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等层次,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部门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P2
……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