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以太网指南(第2版)图书
人气:39

以太网指南(第2版)

以太网专家 标准制定参与者力作 以太网技术的百科全书
  • 所属分类:图书 >计算机/网络>网络与数据通信>网络配置与管理  
  • 作者:[美] [司布真]([Charles] E. [Spurgeon])[美] [齐默尔曼]([Joann] [Zimmerman])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图灵计算机科学丛书
  • 国际刊号:9787115409300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1
  • 印刷时间:2016-01-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本书由以太网标准制定参与者、以太网配置方面的专家执笔,是一本介绍以太网构建与维护的指南。内容从以太网基础知识介绍开始,之后重点介绍以太网介质系统的构建,详细讲解如何使用转换器和集线器搭建以太网,并探讨以太网的性能和故障诊断等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秉承O'Reilly指南系列一贯之经典实用风格,首版出版于2000年,出版后备受读者好评,被誉为搭建和维护以太网的读本。

本书作者是以太网标准制定参与者、以太网配置方面的专家。内容从以太网基础知识介绍开始,之后重点介绍以太网媒体系统构建,并详细指导如何使用转换器和集线器搭建以太网以及以太网的性能和故障诊断。两位以太网专家、标准制定参与者总结自身多年经验,在书中地阐述了以太网技术,从基本的操作到网络管理,面面俱到。如果你想认识新一代的以太网,看看它是如何将家庭、办公室、数据中心、远程服务器高效地连接到一起的,如果你希望构建一个可扩展的以太网络以实现更高的带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那么这本书就是你的指南。

作者简介

Charles Spurgeon是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高级技术架构师,他维护的网络系统服务于200余座建筑的70 000余名用户。他协助搭建的以太网路由器原型是思科系统的创始技术。

Joann Zimmerman曾是一名软件工程师,编写编译器、软件工具、网络监控软件的图书与文档,还为几家公司创建了搭建管理流程和配置管理流程。

目录

前言 xv

及时部分 以太网简介

第1章 以太网发展史

1.1 以太网的历史

1.1.1 Aloha网络

1.1.2 以太网的发明

1.2 再造以太网

1.2.1 双绞线介质以太网

1.2.2 100 Mbit/s的以太网

1.2.3 1000 Mbit/s的以太网

1.2.4 10 Gbit/s、40 Gbit/s和100 Gbit/s的以太网

1.2.5 以太网新特性

1.3 以太网交换机

1.4 以太网的未来

第2章 IEEE以太网标准

2.1 以太网标准的进化史

2.2 以太网介质标准

2.2.1 IEEE补充标准

2.2.2 草案标准

2.2.3 DIX标准和IEEE标准的区别

2.3 IEEE 标准组织

2.3.1 OSI 7 层结构

2.3.2 OSI 模型中的IEEE 子层

2.4 合规级别

2.5 IEEE 介质系统标识符

2.5.1 10 Mbit/s 介质系统

2.5.2 100 Mbit/s 介质系统

2.5.3 1000 Mbit/s 介质系统

2.5.4 10 Gbit/s 介质系统

2.5.5 40 Gbit/s 介质系统

2.5.6 100 Gbit/s 介质系统

第3 章 以太网系统

3.1 以太网的四个基本元素

3.1.1 以太网帧

3.1.2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3.1.3 硬件

3.2 网络协议和以太网

3.2.1 尽力传递

3.2.2 网络协议设计

3.2.3 协议封装

3.2.4 IP 协议和以太网地址

3.3 展望

第4 章 以太网帧和全双工模式

4.1 以太网帧

4.1.1 帧头

4.1.2 目的地址

4.1.3 源地址

4.1.4 Q 标签

4.1.5 信封前缀和后缀

4.1.6 类型/ 长度域

4.1.7 数据域

4.1.8 FCS 域

4.1.9 结束帧检测

4.2 全双工介质访问控制

4.2.1 全双工操作

4.2.2 全双工操作效用

4.2.3 配置全双工操作

4.2.4 全双工介质支持

4.2.5 全双工介质段长度

4.3 以太网流控制

4.4 高层协议和以太网帧

4.4.1 多路复用数据帧

4.4.2 IEEE 逻辑链路控制

4.4.3 LLC 子网络访问协议

第5 章 自动协商

5.1 自动协商协议的发展

5.2 自动协商的基本概念

5.3 自动协商信号

5.4 自动协商操作

5.4.1 并行探测

5.4.2 并行探测操作

5.4.3 并行探测和双工不匹配

5.4.4 自动协商完成时间

5.5 自动协商和布线问题

5.5.1 限制3 类电缆上的以太网速度

5.5.2 电缆问题和千兆以太网自动协商

5.5.3 交叉电缆和自动协商

5.6 1000BASE-X 自动协商

5.7 自动协商命令

5.8 自动协商调试

5.8.1 一般调试信息

5.8.2 调试工具和命令

5.9 制定链路配置策略

5.9.1 企业网络的链路配置策略

5.9.2 手动配置带来的问题

第6 章 以太网供电

6.1 以太网供电标准

6.1.1 PoE 标准目标

6.1.2 以太网电源支持的设备

6.1.3 PoE 带来的益处

6.2 PoE 设备角色

6.3 PoE 类型参数

6.4 PoE 操作

6.4.1 电力检测

6.4.2 电力归类

6.4.3 链路电力保持

6.4.4 电源错误监控

6.5 PoE 和电缆对

6.6 PoE 电力管理

6.6.1 PoE 电力需求

6.6.2 PoE 端口管理

6.6.3 PoE 监测和电力监管

6.7 供应商扩展标准

6.7.1 思科的UPoE

6.7.2 美高森美的EEPoE

6.7.3 HDBaseT 供电(POH)

第二部分 以太网介质系统

第7 章 以太网介质信号和节能以太网

7.1 介质独立接口

7.2 以太网PHY 组件

7.3 以太网信号编码

7.3.1 基带信号问题

7.3.2 基带漂移和信号编码

7.3.3 先进信号技术

7.4 以太网接口

7.5 节能以太网

7.5.1 IEEE EEE 标准

7.5.2 EEE 操作

7.5.3 EEE 操作对延迟的影响

7.5.4 EEE 节能

第8 章 10 Mbit/s 以太网

8.1 10BASE-T 介质系统

8.1.1 10BASE-T 以太网接口

8.1.2 信号极性和极性倒置

8.1.3 10BASE-T 信号编码

8.1.4 10BASE-T 介质组件

8.1.5 将基站接入10BASE-T 以太网

8.1.6 10BASE-T 链路完整性测试

8.1.7 10BASE-T 配置向导

8.2 光纤介质系统(10BASE-F)

8.2.1 新旧光纤链路段

8.2.2 10BASE-FL 信号组件

8.2.3 10BASE-FL 以太网接口

8.2.4 10BASE-FL 信号编码

8.2.5 10BASE-FL 介质组件

8.3 10BASE-FL 光纤特性

8.3.1 备选10BASE-FL 光纤电缆

8.3.2 光纤连接器

8.3.3 连接10BASE-FL 以太网段

8.3.4 10BASE-FL 链路完整性测试

8.3.5 10BASE-FL 配置向导

第9 章 100 Mbit/s 以太网

9.1 100BASE-X 介质系统

9.2 快速以太网双绞线介质系统(100BASE-TX)

9.2.1 100BASE-TX 信号组件

9.2.2 100BASE-TX 以太网接口

9.2.3 100BASE-TX 信号编码

9.2.4 100BASE-TX 介质组件

9.2.5 100BASE-TX 链路完整性测试

9.2.6 100BASE-TX 配置向导

9.3 快速以太网光纤介质系统(100BASE-FX)

9.3.1 100BASE-FX 信号组件

9.3.2 100BASE-FX 信号编码

9.3.3 100BASE-FX 介质组件

9.4 100BASE-FX 光纤特性

9.4.1 备选100BASE-FX 光纤电缆

9.4.2 100BASE-FX 链路完整性测试

9.4.3 100BASE-FX 配置向导

9.4.4 更长的光纤段

第10 章 千兆以太网

10.1 千兆以太网双绞线介质系统(1000BASE-T)

10.1.1 1000BASE-T 信号组件

10.1.2 1000BASE-T 信号编码

10.1.3 1000BASE-T 介质组件

10.1.4 1000BASE-T 链路完整性测试

10.1.5 1000BASE-T 配置向导

10.2 千兆以太网光纤介质系统(1000BASE-X)

10.2.1 1000BASE-X 信号组件

10.2.2 1000BASE-X 链路完整性测试

10.2.3 1000BASE-X 信号编码

10.2.4 100BASE-X 介质组件

10.3 1000BASE-X 光纤规格

10.3.1 1000BASE-SX 损耗预算

10.3.2 1000BASE-LX 损耗预算

10.3.3 1000BASE-LX/LH 长距离损耗预算

10.4 1000BASE-SX 和1000BASE-LX 配置向导

10.5 差分延迟

第11 章 10 千兆以太网

11.1 10 千兆标准架构

11.2 10 千兆以太网双绞线介质系统(10GBASE-T)

11.2.1 10GBASE-T 信号组件

11.2.2 10GBASE-T 信号编码

11.2.3 10GBASE-T 介质组件

11.2.4 10GBASE-T 链路完整性测试

11.2.5 10GBASE-T 配置向导

11.2.6 10GBASE-T 短距离模式

11.2.7 10GBASE-T 信号延迟

11.3 10 千兆以太网短铜电缆介质系统(10GBASE-CX4)

11.4 10 千兆以太网短铜直连电缆介质系统(10GSFP+Cu)

11.4.1 10GSFP+Cu 信号组件

11.4.2 10GSFP+Cu 信号编码

11.4.3 10GSFP+Cu 链路完整性测试

11.4.4 10GSFP+Cu 配置向导

11.5 10 千兆以太网光纤介质系统

11.6 10 Gbit/s 光纤介质规范

11.7 10 千兆广域网PHY

第12 章 40 千兆以太网

12.1 40 Gbit/s 以太网架构

12.2 40 千兆以太网双绞线介质系统(40GBASE-T)

12.3 40 千兆以太网短铜电缆介质系统(40GBASE-CR4)

12.3.1 40GBASE-CR4 信号组件

12.3.2 40GBASE-CR4 信号编码

12.4 QSFP+ 连接器和多个10 Gbit/s 接口

12.5 40 千兆以太网光纤介质系统

12.5.1 40 Gbit/s 光纤介质规范

12.5.2 40GBASE-LR4 光波长

12.5.3 40 千兆扩展域

第13 章 100 千兆以太网

13.1 100 Gbit/s 以太网架构

13.2 100 千兆以太网双绞线介质系统

13.3 100 千兆以太网短铜电缆介质系统(100GBASE-CR10)

13.4 100 千兆以太网光纤介质系统

13.4.1 用于100 千兆以太网的思科CPAK 模块

13.4.2 100 千兆光纤介质规范

第14 章 400 千兆以太网

14.1 400 Gbit/s 以太网研究团队

14.2 400 Gbit/s 操作提案

第三部分 搭建一个以太网系统

第15 章 结构化布线

15.1 结构化布线系统

15.2 ANSI/TIA/EIA 布线标准

15.2.1 专有布线系统问题的解决

15.2.2 ISO 与TIA 标准

15.2.3 ANSI/TIA 结构化布线规范的文档内容

15.2.4 结构化布线标准的组成元素

15.2.5 星状拓扑结构

15.3 双绞线分类

15.3.1 小布线配置推荐

15.3.2 以太网及分类系统

15.4 水平布线

15.4.1 水平向通道以及基础链路

15.4.2 布线及组件规范

15.4.3 5 类及5e 类电缆测试及调整

15.5 电缆管理

15.5.1 识别电缆和组件

15.5.2 1 级标号方案

15.5.3 记录布线系统

15.6 搭建电缆系统

第16 章 双绞线电缆与连接器

16.1 水平电缆段组件

16.2 双绞线电缆

16.2.1 双绞线的信号串扰

16.2.2 双绞线的组建

16.2.3 双绞线安装实践

16.3 8 针(RJ45 类型)连接器

16.4 四对双绞线电缆布线机制

16.4.1 正极线和负极线

16.4.2 色标

16.4.3 接线顺序

16.5 模块化跳接线板

16.6 工作区电源插座

16.7 双绞线跳接电缆

16.7.1 双绞线跳接电缆质量

16.7.2 电话级跳接电缆

16.7.3 双绞线以太网和电话信号

16.8 设备电缆

16.8.1 50 针连接器和25 对电缆

16.8.2 25 对电缆口琴形连接器

16.9 制作双绞线跳接电缆

16.10 以太网信号分频

16.10.1 10BASE-T 和100BASE-T 交叉电缆

16.10.2 四对交叉电缆

16.10.3 自动协商机制和MDIX 故障

16.10.4 识别交叉电缆

第17 章 光纤电缆和连接器

17.1 光纤电缆

17.1.1 光纤芯直径

17.1.2 光纤模式

17.1.3 光纤带宽

17.1.4 光纤损耗预算

17.2 光纤连接器

17.2.1 ST 连接器

17.2.2 SC 连接器

17.2.3 LC 连接器

17.2.4 MPO 连接器

17.3 搭建光纤电缆

17.4 光纤系统中的信号分频

第四部分 以太网交换机和网络设计

第18 章 以太网交换机

18.1 交换机的基本功能

18.1.1 网桥和交换机

18.1.2 什么是交换机

18.2 以太网交换机的操作

18.2.1 地址学习

18.2.2 流量过滤

18.2.3 帧洪泛

18.2.4 广播和多播通信

18.3 交换机组合

18.3.1 转发循环

18.3.2 生成树协议

18.4 交换机性能问题

18.4.1 数据包转发性能

18.4.2 交换机端口内存

18.4.3 交换机CPU 和RAM

18.4.4 交换机规范

18.5 交换机的基本特性

18.5.1 交换机的管理

18.5.2 数据包镜像端口

18.5.3 交换机流量过滤器

18.5.4 虚拟局域网

18.5.5 802.1Q 标准的多生成树协议

18.5.6 服务质量(QoS)

第19 章 利用以太网交换机进行网络设计

19.1 网络设计中使用交换机的优点

19.1.1 网络性能的提高

19.1.2 交换机层次和上行速率

19.1.3 上行速率和交通拥堵

19.1.4 多台对话

19.2 交换机流量瓶颈

19.3 交换机的网络永续性

19.4 路由器

19.4.1 路由器的运行和使用

19.4.2 路由器或桥接器

19.5 具有特殊功能的交换机

19.5.1 多层交换机

19.5.2 接入交换机

19.5.3 堆栈交换机

19.5.4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19.5.5 无线交换机

19.5.6 互联网服务供应商交换机

19.5.7 城域以太网

19.5.8 数据中心交换机

19.6 高级交换机的特性

19.6.1 流量检测

19.6.2 sFlow 和NetFlow

19.6.3 以太网供电

第五部分 性能和故障排查

第20 章 以太网性能

20.1 以太网信道的性能

20.1.1 半双工以太网信道的性能

20.1.2 关于半双工以太网性能的长期谬见

20.1.3 半双工以太网信道性能的模拟

20.2 测量以太网性能

20.2.1 监测时标

20.2.2 数据吞吐量与带宽

20.3 性能的网络设计

20.3.1 交换机和网络带宽

20.3.2 网络带宽的增长

20.3.3 应用需求的变化

20.3.4 未来的设计趋势

第21 章 网络故障诊断与维修

21.1 的网络设计

21.2 网络文档

21.2.1 设备手册

21.2.2 系统监控与基线

21.3 问题解决模型

21.4 问题检测

21.5 问题分离

21.5.1 决定网络路径

21.5.2 复制症状

21.5.3 二分搜索分离法

21.6 双绞线系统问题解决

21.6.1 双绞线问题解决用到的工具

21.6.2 常见的双绞线问题

21.7 光纤系统的问题解决

21.7.1 解决光纤系统问题的工具

21.7.2 常见的光纤问题

21.8 解决数据连接的问题

21.8.1 收集数据链路信息

21.8.2 用探针收集信息

21.9 网络层的问题解决

第六部分 附 录

附录A 资源

附录B 基于CSMA/CD 的半双工工作方式

附录C 外部收发器

术语表

作者简介

封面介绍

媒体评论

"嗨!这本书中所讲述的一些技术就是我发明的,但它对我仍有巨大参考价值!"

――以太网开发者,The Switch Book和Gigabit Ethernet作者Rich Seifert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