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张居正大传》修订版.从少年张居正在科举路上的一鸣惊人与挫折教育;从青年张居正入朝为官,跟随老师参与的政治斗争;从中年张居正在内阁里的静观变化,一击得手;从壮年张居正为帝王师 ,宰割天下的十载岁月……讲述“宰相之杰”张居正的一言一行 ,讲述其传奇的人生经历 , 更提炼其在波谲云诡的官场中闪现的智慧,剖析其官场的经营思想,细辨其从帝师到抄家的成败得失。
张居正,一位超乎寻常的天才,在帝国科举道路上顺风顺水,前途无量。面对着嘉靖、隆庆两朝风云变幻,他隐忍潜伏,八面玲珑。在万历皇帝登基之后,他使出雷霆手段,夺得内阁首辅的宝座。他野心勃勃,向皇太后谄媚,与太监勾搭,同奸相眉来眼去,对朋友使出阴招,对不同政见者强权迫害。他打破明朝制衡,独揽大权,凌驾天下。
他以排山倒海之力,清除弊政。他整肃昏官,整顿税收,任用名将,镇服蒙古,治理黄河,甚至砍削皇帝和太后的日常开销。他让气息奄奄的帝国,焕发出第二春。
然而去世后短短一年,张居正便遭褫夺尊号,抄没家产,子孙丧命。此后,明朝彻底转衰。
不管你对张居正是褒是贬,你都无法忽视他的绝世才华,以及对明朝历史的巨大影响。
赵嫣,80后人。生于河畔兵家要津;就读江南繁华之域;蜗居燕地六朝古都。喜爱旅游,喜爱影视,喜爱戏剧曲艺,喜爱域外风情,也喜欢品味和分享其中包含的历史韵味,在繁忙更迭的代码串中,寻求一丝悠远。
杨益,70后,生于重庆,学于成都,混于北京。工学硕士毕业,偏好舞文弄墨,曾做过高校教师、漫画文编、网站主编、培训讲师等。著有《张居正全传》《那些三国的女人们》《成功销售要读“三国”》
及时卷 寒门神童——天才少年与挫折教育
及时章 寒门贵子 乳名原自白龟梦..................2
第二章 荆楚骄儿 扶摇直上尽头竿..................9
第三章 卿虽美玉 梅香须自苦寒来................14
第四章 王府膏粱 一樽美酒结仇怨................19
第五章 风云际会 大明英杰聚今朝................24
第二卷 为官之道——跟徐阶老师学社交
第六章 疾风劲草 方知严相是奸臣................38
第七章 肝肠寸断 忍见同门碧血飞................44
第八章 乡居三载 脱胎换骨再入京................53
第九章 十年磨剑 终将正气告忠魂................60
第十章 奸相虽亡 一波未落一波起................72
第十一章 扬鞭入阁 良友恩师两难全............80
第三卷 苦心经营——与高拱从合作到斗争
第十二章 《陈六事疏》 敢请君王搞独裁...90
第十三章 初揽大权 边陲要塞用良将..........101
第十四章 高拱复兴 朝廷风雨更无尽..........108
第十五章 天降良机 高张携手降蒙古..........118
第十六章 明枪暗箭 内阁双雄各鬼胎..........129
第十七章 宫门政变 大明内阁终为魁..........138
第四卷 治国之策——实干才是硬道理
第十八章 强兵富国 改革托名效祖宗.............150
第十九章 考成吏治 账本之中算百官.............. 154
第二十章 省用节流 官府皇宫皆压榨..........162
第二十一章 清丈田畴 全民纳税应公道.....169
第二十二章 一条鞭法 税务改良商品化.....174
第二十三章 恩威并举 再无胡骑犯京城.....182
第二十四章 行刑依法 太后求情亦不饶.....195
第二十五章 整修学府 天下书生尽悚然.....200
第二十六章 引流筑坝 黄河治水用专人.....206
第五卷 为帝王师——不可或缺的学识操守
第二十七章 请缨备课 讲经论史教明君.....214
第二十八章 独特课程 读书还要勤实践.....219
第二十九章 《帝鉴图说》成败兴衰图
画表................................................225
第三十章 严厉老师 帝王出错也挨训........... 230
第六卷 用人方略——打破君子小人的界限
第三十一章 清水无鱼 结交权贵为中兴.....236
第三十二章 恩仇难忘 报怨报德皆用直.....243
第三十三章 选拔贤能 不看门户看才用.....256
第三十四章 推崇循吏 慧眼独钟戚继光.....262
第三十五章 清官慎用 海瑞并非天下才.....274
第七卷 大起大落——张居正的悲剧
第三十六章 月盈则食 居安几个不思危.....288
第三十七章 师生反目 百年恶例自君开.....296
第三十八章 夺情归葬 忠孝难全皆在权.....303
第三十九章 君臣情重 自古花无百日红.....318
第四十章 聪明太后 贪利之心害老臣..........324
第四十一章 元勋陨落 江陵山水接魂归.....331
第四十二章 身后遭殃 无可奈何花落去.....336
尾声 世间已无张居正......................... 342
张居正年表......................................... 349
后记................................................... 352
第十二章 《陈六事疏》 敢请君王 搞独裁
高拱下野,徐阶引退,张居正成为朝中的实权人物。多年的夙愿, 终于看到大展宏图的希望,张居正又上了《陈六事疏》。看似不足为奇的条款里,透出了深刻而果决的改革思想。甚至,他奉劝皇帝,要做秦始皇那样的人物,大搞独裁 !
隆庆元年二月,张居正入阁。那时内阁共有六位大学士,张居正排第六。
结果到五月,原本排行第三的高拱下台;九月,排行第四的郭朴下台;再到隆庆二年七月,徐阶也主动致仕。于是张居正在短短一年半之间,由初进内阁时的第六,排到了第三。
内阁中的首辅李春芳,是自己的状元同年,文采飞扬,但治政的能力平平;次辅是自己的老师陈以勤。他俩都只能说是才能中上的老好人, 善于讲经学,和稀泥。真正能主导朝政大局的,只有靠张居正了。
数十年的学习,数十年的历练,这一刻终于可以大展宏图了吗?
张居正禁不住有一些重任在肩的紧张和兴奋,也有一些自得。甚至有一段记载,说在徐阶去职以后,接替首辅的李春芳,私下对老同学张居正道:“唉,徐老师已经去职了,看样子我也很难在这个位置上久留,早晚也要辞职。”
而张居正的回答是:“师兄高见,这样才能保全名声和地位。”
言下之意,你李春芳要是长久在首辅位置上待着,只怕会把政务搞砸,落得身败名裂。再言下之意,只有我张居正,才是真正能主持朝政大计的。虽然是真话,但也足见张居正有时还露出年轻时不加掩饰的狂性。
隆庆二年八月,也就是徐阶退休后一个月,张居正上了一份奏章,这便是著名的《陈六事疏》。在这个奏章里,张居正发表了他对于国政的看法。在他眼里,振兴国政的六件大事是:(1)省议论;(2)振纪纲;(3)重诏令;(4)核名实;(5)固邦本;(6)饬武备。
这六条,都是平凡无奇,并没有多少惊世骇俗的高论。
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治理国家,原本就是要从平凡的地方入手, 把一些基本的事务搞好,国力自然会蒸蒸日上。
使用前人不曾想到的新鲜法子,产生突飞猛进的奇效,这样的事例并非没有,然而硬要追求标新立异,却只是在把国事当作儿戏。
细细剖析这看似平凡的六条,可以从中看出张居正的主要政治观点。
先看及时条,省议论。这一条中,张居正首先指出了当前朝廷里“议论风行”的现象:任何一件事情,需要决策的时候,总会有许多人跳出来,有的说这样,有的说那样,各种质疑,各种的挑毛病,让负责的人举棋不定,皇帝也心生疑虑。然而这些议论者,只顾着自己发言痛快,其实根本不会去承担责任。有时候一件事情,张三赞成,李四反对;有时候一个人自己,都是朝三暮四,变化不定。这些言论泛滥,除了搅乱正事,起不到别的作用。很多事情做到一半,就被纷纷的言论给毁掉了。
接着,张居正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世事很难两全,总是有利有弊;一个人也不可能无缺,总是有优点有缺点。所以,拿主意的人,关键在于权衡一件事利弊,评价一个人的优缺点。然而那些乱发表议论的人,总喜欢抓住一点就开始夸大其词,扰乱判定,所以什么事都干不成。
针对此,张居正建议说,从古以来,参与讨论的人虽然多,最终决策还是要靠一个人。皇帝应该自己励精图治,少去听那些无用的辩词, 多追求政务的效果。做事的时候,一开始就要把各种因素都考虑进去, 一旦下定决心,就坚持到底,不要听信任何阻挠之言,就像当年唐宪宗讨伐淮西吴元济一样;同样,用一个人,要从开始就仔细考察其品性才能,一旦确定则用人不疑,哪怕有再多的毁谤之词也不要听信,就像魏文侯用乐羊一样。皇帝还应该吩咐各级部门,把以前那种追求辞章华美、言辞犀利的奏章都给简化,大家说话直来直去,少绕圈子。官员们也应该专心本职工作,减少口舌之争,这样才能改变朝廷和社会的风尚。
这是张居正六事中的及时条,开宗明义,反映的也是张居正心中最重要的一条。很显然,张居正针对的,就是明朝盛行的言官制度。
明朝部分沿袭了宋朝时候士大夫敢于劝谏的习惯,在朝廷专设了言官——御史和给事中。这些官员品级较低,却拥有监督和弹劾高官的权力。在明朝的大多数时间,言官都是非常活跃的,不是骂当朝首辅品行不端,就是攻击某部尚书处事不正,皇帝也会成为他们批评的对象。在嘉靖一朝,因为皇帝本身比较强势,言官受到打击,气焰稍有收敛;而隆庆皇帝却是个心慈手软的好人,所以言官蜂起,简直到了不像话的地步,连高拱这样牛气哄哄的大学士,也被众言官给推倒了。
而张居正是个实干家。在他看来,言官大多数都是借着弹劾他人来哗众取宠,或者挟私报复,真正为国为民的奏章很少。而这种言官猖獗的习气,进一步影响到了整个朝廷,甚至整个社会。发表议论总是比实干要容易,给一件事情挑毛病也总是比干成一件事情轻松得多。放纵这种风气,那么空谈空论的习惯,就会干扰皇帝的判断和舆论,最终扼杀实干。所以,张居正要坚决打击这些议论。
他要用才华浇铸大明的铁桶江山,就必须排除各种干扰,尤其是言论干扰。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朝中的这种议论,尽管确实会降低工作效率,但却是一种民主,是对当政者的一种制约。他们可能葬送掉原本有希望的事业,却也可能阻止错误的一意孤行。当年徐阶在干掉严嵩之后,纵容甚至鼓励言官们恢复大发议论的习惯,尽管他自己也随之成为靶子之一。
相比之下,年轻的张居正尽管学会了政治斗争中的隐忍,但在尝到权力甜蜜味道的时候,终究还是太犀利了。
第二条“振纪纲”则比较简单,希望皇帝能英明神武,严明法纪, 对群臣的赏功罚过都要公道,不能徇私枉法,也不能有所偏袒。
这一条,说起来简单,听起来像是套话,其实也有所针对。因为嘉靖皇帝,在四十多年的当政岁月里,恰恰最是赏罚不明,由着性子把朝中大臣们升官、下狱。这么一整,朝廷的政治斗争,胜败不看谁能做出更多功绩,谁能抓住对方把柄,而看谁更能摸清皇帝心思,拍他马屁, 在皇帝面前构陷对方。也因为这种特点,甚至当徐阶要收拾严世蕃的时候,他都不能用“杀害沈炼和杨继盛”这条人尽皆知的罪状(因为杀这两个人是皇帝当初同意的),而必须另外捏造“勾结倭寇”“占据宝地”等莫须有的罪行,结果死有余辜的严世蕃,居然是被“冤杀”了。
张居正在嘉靖一朝二十年,见惯了这种闹剧。他没有老师徐阶的圆滑功夫,所以面对性子懦弱的隆庆皇帝,他也乘机刚正一把,告诫皇帝:一定不要让你自己的个人情感,阻挠了正义公道的推行!
第三条重诏令。在这一条里,张居正建议皇帝对朝廷的各部衙门加强管理,要求各部门一旦接到了圣旨,必须在几天之内给答复,要么立个期限完成;要么觉得有意见,也应该赶快拿出个清晰明白的道理辩解,行不行,为什么不行,怎么样才行。然后,根据各部门的答复,对相关事务进行监督,登记注册,直到事情办完才勾销。如果接到旨意, 超过期限都没有给出明确答复,那么就要严加治罪。而且对官员的优劣考评,也是根据他们完成事务的效率。这样一来,办事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了。
这一条针对的,也是明朝官场乃至中国官场的痼疾。因为事务众多,干活的又总不如挑刺的,所以那些精明的便学会了明哲保身的妙法:接到什么事情,推三阻四,上个奏折陈述困难,寻求援助,总而言之,事情别到自己头上!这么一来二去,事情推没了,该解决的问题一点没解决,各位官老爷却落得清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官僚主义。在一个朝代进入中期之后,最容易滋生这种习气。
而张居正就看不惯这一点,他是要做实事的,也不能容许官员尸位素餐。他的办法,就是斩断各部门打官腔、推责任的门路,接到了命令就必须给出严格清晰的说法,然后按照你的说法监督你执行,谁也不许打马虎眼!换种说法,就是通过标准的文件格式来明确责任,量化任务,既便于督促,也便于考核。
若干年后,张居正变法中的考成法,便是从此衍生而来的。
第四条称为“核名实”,是张居正对用人提出的建议。当时的朝廷任用官员,很多时候是看人的名声,名气大给大官,名气小给小官。但在张居正看来,这些所谓的“名声”,其实是靠不住的。因为名气要么是自己吹嘘出来的,要么是众人口口相传来的,总是掺杂了不少主观因素。而国家真正需要的,是那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这种靠名气判断人才的方法,会造成那些踏实干活、不会花言巧语的人得不到晋升,相反那些夸夸其谈、口若悬河之辈,却往往能获得声誉。更进一步,耿直坚持原则的人,可能会因为得罪人而遭到诋毁;阿谀奉承之辈,却左右逢源,得到更多赞誉而升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官员为了取得博学多才之名,不是把自己本职工作搞好,却去对那些本职之外的事情大发议论。官员的名不副实,造成了政府的效率低下,并最终影响政府的统治。
怎么改呢?张居正建议,任用官员不能凭所谓的名声;对于已经在任的官员升降,更要注重其工作实绩。他尤其强调,对于任满一定年限的官员,要精准考核,根据政绩判断“称职”“平常”或者“不称职”,据此进行升降和奖罚。此外,对于各部门的二把手,如果表现不错,干满一定年限就要升官,而且尽可能在本部门系统内升官而不必刻意更换单位,这样熟悉业务,也容易适应。如果部门一把手因为某种原因缺了,直接用二把手顶上,也不一定非要从其他地方平调。按照这种原则,一定能够使得“人有专职,事可责成,而人才亦不患其缺乏”了。
关于用人的这一条,其实和前面三条“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一脉相承,就是讲求务实,反对浮夸,以严格的考核制度来建设干部队伍。这些在今天听起来,或许算陈词滥调,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却已经带上了很浓厚的改革色彩。因为在那个时代,本着“以德治天下” 的原则,统治者往往对清誉看得比实绩更重要。毕竟名声容易取,而政绩的考核却很费功夫。再者,以名誉录取官员,即使录取的人后来不称职,录取者的责任也有限的,毕竟可以拿“众望所归”当借口;而实绩的考核万一出现问题,录取者的连带责任也就重了。
所以,张居正这一条主张在当时可能遇到多大的阻力,也是可以想象的。
第五条是固邦本,这里的邦本,指的是国家财政。
国家的财政是帝国长治久安的基础,而老百姓的经济状况和合理的税制,又是国家财政的基础。嘉靖一朝四十余年,由于内阁斗争不休, 尤其是后期严嵩把持朝政、疯狂贪腐,而皇帝自己醉心修道,造成“民穷财尽”。张居正对此是相当痛心的。他看到了地方豪强兼并田地,将赋税负担转嫁给底层民众;也看到了贪官污吏欺凌良民、暴敛肥私。再加上从中央到地方遍及全国的奢靡风俗,使国家财政雪上加霜。
因此,张居正一方面要抑制豪强,培养老百姓的元气,另一方面主张厉行节约,希望皇帝顾念民间的艰辛,少干些劳民伤财的事。在张居正的六条建议中,这一条算不上出奇,却也很实在。
第六条是饬武备,也就是训练军队,加强边防。
在这一条中,张居正首先指出,边防是大明朝当前最可忧虑的事, 也是最急迫的事。近期边防上虽有良将镇守,但蒙古铁骑却随时可能入侵。所以,必须未雨绸缪,从容谋划。他认为,要稳定边防,及时要素就是皇帝自己要“赫然奋发”,树立保卫边疆的壮志,然后忠臣志士才能有报效国家的机会。否则,要是皇帝自己都畏首畏尾,那下面的官员就更不用说。
接下来,针对当前舆论(就是张居正前面希望“省”的“议论”) 认为的三个主要问题:兵力不够,粮食钱财不足,将领没有合适的,张居正一一批驳。他说,军队不怕人数少,怕的是没有战斗力。现在我们大明朝的军队编制和粮食关系都是完整的,只不过因为把关不严,造成很多缺额。难道还怕找不到人来吃皇粮吗?只要按照户籍,清查那些冒名顶替的、吃空饷的、潜逃的,把军籍全部补足,严加训练,怎么会没兵呢?只要把那些不必要的开销裁减掉,把钱省下来供养真正能打仗的将士,又怎么会愁钱粮不够?如果能对边境的武将们,重赏他们的军功,少用一些文法礼仪去制约他们,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能够大展拳脚,那么这些武将一定会奋勇为国杀敌,又何必担心没良将呢?
随后,张居正表达自己的核心思想:别人怕没兵,没钱粮,没将领,我只怕咱们大明自己没有奋发的志向,成天苟且偷安,不思忧患, 那么就算有兵有粮有大将,也是白搭。所以,希望皇上先要坚定志向, 把职责下放给谋臣们,采取一系列实政,一方面不要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另一方面居安不忘思危,那么用不了五年,一定可以找到打败蒙古人的机会。
接下来,张居正又提出了自己的具体措施:选择有能力能担当的边境官吏,在乡间组织“团练”,也就是民兵,作为正规军的辅佐;建立大量的乡间堡垒,蒙古人入侵时,民众可以把粮食、牲口和人员都撤退到堡垒中坚守,避免被掠走。在做好防御的同时,不时选派一些精锐部队,攻击蒙古人的薄弱环节,牵制他们的行动。这样就算蒙古人入侵, 也没法给我们带来太大伤害。这几条措施,虽然已经通过了内阁的讨论,但恐怕各部门只是敷衍塞责,不肯认真执行。所以,皇上应该要求兵部严格督促边境的将领们照策执行,并根据完成实效进行赏罚,确保边境的防御能实在完备。
此外,张居正还提到了整顿京城军营。如前所述,在明成祖时期, 北京有数十万驻军,足以对蒙古形成强大的威慑。后来随着时间推移, 这支威震八方的军队逐步衰败。张居正认为,现在京城的军队至少还有八九万人,如果训练有方,足够拱卫首都。因为历次来犯的蒙古骑兵, 最多也不过几万人。现在京营兵的较大毛病,在于将骄兵堕,不遵军法,每年春秋两季的操练,也只是外表光鲜的“面子工程”。北京城距离蒙古不远,如果边境被突破,铁骑几天就可能兵临城下,而京城守军如此虚弱,这才是最危险的。因此张居正建议,恢复明成祖时期的“大阅”仪式,就是每年一度或者两年一度,冬天由皇帝亲自检阅京军,考察将领的指挥能力和士兵的战斗力,对京军汰弱留强。张居正认为,这样一来,不仅皇帝手下直属数万精兵,能够加强对天下的控制力度,就连皇帝亲自阅兵的消息本身,也足以让蒙古人在入侵时有几分顾虑。
显然,关于加强边防这一条,张居正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建议。这或许是因为蒙古人历次入侵造成的深重灾难,给他留下了太深印象的缘故。
《陈六事疏》,是张居正继十九年前《论时政疏》之后,抛出的第二枚政治炸弹。
当初写《论时政疏》的时候,张居正二十五岁,刚刚入翰林院不久,还处在青涩的年龄。他在奏折里分析的明朝五个弊端,虽然显示出独到的眼光,但也有一部分是故作惊骇之言,而且具体到问题的解决就有些敷衍拼凑了。
相比之下,如今四十四岁的张居正,已经在朝廷度过了二十年时光,既体会到民间疾苦,也对朝政的要旨有了更多理解。对于支撑整个大明王朝的文官集团,他也带上自己独特的观点。他明白自己离不开这些文官,但他也厌恶他们,厌恶他们谋取私利,夸夸其谈,碌碌无为。这种厌恶主要不是道德上的批判,而是有能者对无能者的厌恶,尤其因为他们的聒噪和尸位素餐,会使张居正振兴大明的计划受到阻挠。
正是这种情况下,张居正写出了更加老辣和贴近实际的《陈六事疏》。这份奏章里,反映出张居正更加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强悍的务实能力,以及自信自负。总之,他希望按照自己的标准,来清理朝廷中的弊端。为了这一点,他不惜把满朝官员摆在自己潜意识中的敌对位置。面对着脾气宽和的隆庆皇帝,他很不满意。他希望隆庆皇帝能够树立君权的威严,加强专制独裁,排除群臣谏言的干扰。为了这个目的,他甚至开始鼓吹历来被儒家所反对的“暴君”秦始皇。张居正在自己的《杂著》里说:“从前夏商周三代的时候,是老一套的政治体制(分封), 而到了秦国,加强法家治国,用了一套新的体制(其实就是中央集权制度),可谓开辟混沌。这套体制至今还非常有用。假如秦始皇有能干儿子,遵守他的这套体制并且强化它,改进它,那么等过上几十年,东方六国的怀旧情绪已经淡去,儒家那些读书人也都不再有影响,老百姓全都习惯了听从皇帝的命令,那么就算再有一百个刘邦、项羽,又能怎么样呢?
“可惜,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仁义而懦弱,幼子胡亥年幼少昏庸,结果被赵高、李斯用奸计篡改遗诏,国政大乱,六国残余势力乘机造反, 在二世时代就推翻了秦。这是秦始皇的运气不好!
“然而,就算扶苏没有死,得以继承皇位,按照他的作风,也肯定会改变秦始皇的严刑峻法,而恢复夏商周三代那种分封的旧体制。这样必然造成国家实力削弱,而贵族豪强割据江山,肯定还是要发生祸乱而亡。后世的读书人,因为看到扶苏劝谏秦始皇不要焚书坑儒,就以为扶苏是个贤人,却不知道,真正扰乱秦国的,其实是扶苏!”
说完了秦始皇,张居正又开始说到明朝:“我大明朝开国皇帝,刚毅威猛,把宋朝的那些繁文苛礼、乱政弊习,一股脑全部扫清了。就算秦始皇时的法律,也未必有太祖的威严!这又称得上一次开辟混沌!可惜后来建文皇帝仁柔,任用一群腐儒,企图恢复宋朝那帮衰人的陋习, 把太祖的严厉法规变更得七七八八,这就和秦朝的扶苏是一样的!幸好成祖英明,重新采用严厉法规,以后的仁宗、宣宗、英宗、宪宗、孝宗,都是刚明英断,总揽乾纲,独运威福,严守着太祖的大法,所以人心大定,而皇帝的威势也能保持。至于先帝嘉靖皇帝,继位前恰好是正德皇帝(明武宗)引发的‘群奸乱政’,先帝英明神武,拿出了皇帝的威势,扫清这帮昏官,恢复皇纲,饬法纪,也让国家的神气再次张扬。” 这一系列历史故事,说明了什么呢?张居正解释说:“老百姓的心思,从来都是习惯成自然,久了就难以改变。所以我们要执行一切法度,都不要考虑开始时他们的想法。即使最初有些不方便,久了也就习惯了,长此下去也就安定了,没什么问题了。”
随后,他又打比方说:“夏商周三代中,商朝的法度规模是最严整的,这得益于商朝开国君主成汤和他的宰相伊尹,用他们的圣明和智慧,创下最初基业,之后又有六七任明君一起维持下去,所以国势一直都很强盛,到末年纣王虽然无道,周朝取代它也花费了很大功夫,靠了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辅佐成王三代才算把天下真正平定。
“至于咱们大明朝,立国的规模和商朝差不多,周朝根本比不上我们。诸位先帝传承光荣传统,所以虽然经历许多变故,但海内的人心都没有动摇,这就是立国初期传下来的‘用威’之效。那些书呆子不懂得新时代的特征,动不动就说夏商周如何如何好,还贬低我们太祖和成祖的法度。这和宋朝那帮卖国文人是一类的腐臭,根本不用理会!”
张居正这篇文章,应该说是相当大胆的。首先,他一反中国传统文化的惯例,赞美秦始皇的铁血手腕,还别出心裁地指责扶苏是乱秦之人。其次,他又把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的法度拿来和秦始皇相比,说什么“秦法不严于此”,要用常人的眼光,简直可以给他扣上“污蔑我朝太祖”的帽子了。然而他又确实是在满怀激情地歌颂,歌颂秦始皇,也歌颂朱元璋。甚至,商纣王的灭亡,在他笔下也成了一个正面的例子。
中国文人写论文,往往注重格律上的气势,而不太讲求内在逻辑论证的严谨。张居正这篇,观点新颖,视角独到,却也落了同样窠臼。比如嘉靖皇帝固然是一个很有主见很有威势的帝王,然而正因为这种独裁作风,在嘉靖一朝尤其是后期,国政其实相当混乱。张居正对此当然是熟知的,所以才有《陈六事疏》中的反省检讨。但说到为帝王的威势,他只是让隆庆皇帝学习嘉靖皇帝这种独裁胆识,却又闭口不谈嘉靖一朝的政绩了。此外,所谓三代商最严整的提法,也是不科学的。张居正拿这个举例子的真实意思,是想让隆庆皇帝如同成汤信任伊尹一样重用自己,君臣携手,共同振兴国家。
总之,《陈六事疏》加工《杂著》这篇文章,都反映出张居正在隆庆初年的一种政治态度。在朝廷上,严嵩倒了,高拱被整下去了,老
师徐阶也退职了。这种情况下,国政兴衰,舍我其谁?张居正胸中,激荡着执掌乾坤的豪情。他要隆庆皇帝独裁,其实是想借着隆庆皇帝的君权,来达到自己揽权的目的。不过,这份执着的希望,依然落空。因为隆庆皇帝并不是一个容易被鼓动的热血君主。在嘉靖皇帝座下当了多年的皇位潜在继承人,隆庆皇帝实在没有兴趣去振兴什么威权。朝中的大事,几位大臣商量着办就行了,他宁可在后宫饮酒,陪美人游玩。这就是皇帝和大学士之间的差异。
同时在内阁之中,张居正依然只不过是第三。在他上面有李春芳和老师陈以勤。他们都是好人,在张居正看来也是庸人,不堪担当扭转乾坤的大任,而张居正的冲劲十足,也多少会引起他们的不安。猜忌或者穿小鞋应该没有,但要指望三位大学士如手足般配合,沿着张居正规划
的方略推动大明改革,恐怕也没那么容易了。
张居正满怀激情的《陈六事疏》上去之后,皇帝诚恳地批示道:张老师,看了您的奏章,都是深深切合实务的条文啊!从中可以看出,您为了国家,深谋远虑,忠心耿耿!来,把张老师的奏章转到相关部门,由具体负责人酌情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