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家师逸事图书
人气:51

家师逸事

老师是出家人,我们认识十六年。最初的确有过密集的学习与实践,然不成器,于师有愧,于己倒收获颇丰。交往中,老师常穿说奇闻逸事,内容涵盖成就者的奇行异止,坊间的八卦传说,和藏民族的人情风俗。师即口道来,...
  • 所属分类:图书 >哲学/宗教>宗教>佛教  
  • 作者:[张梅] 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42124531
  • 出版社:甘肃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1
  • 印刷时间:2014-01-01
  • 版次:1
  • 开本:大3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老师是出家人,我们认识十六年。最初的确有过密集的学习与实践,然不成器,于师有愧,于己倒收获颇丰。交往中,老师常穿说奇闻逸事,内容涵盖成就者的奇行异止,坊间的八卦传说,和藏民族的人情风俗。师即口道来,既满足我喜好新奇的心态,也将很多世出世间的妙理,于浅白处开显出来。

二零零五年开始,我陆续记录一些师徒间对话,初心为娱人悦己,内容五花八门,篇幅长短不一。此次整理,粗略分类。其中,"两地"主要收录风俗文化方面的趣闻;"礼物"涉及宗教话题;"游舞"讲奇人异事;"乘愿"可视为名人八卦。

编辑推荐

作者用唠家常似的语言描写她和家师之间的种种,以及家师讲给她的有关汉藏文化的奇闻逸事,读来颇感有趣,怡情之余,将出世入世的妙理,于浅白处开显出来,细细咂摸,余韵悠长。

作者简介

张梅,1972年出生。经贸大学金融研究生毕业。目前就职某大型国企,高级会计师。1998年于五台山塔院寺上寂下度法师处受皈依戒。此前1997年结识中国高级藏语佛学院的联波活佛和索南嘉措老师,皈依后正式依止两位老师学习佛教知识。

目录

001 自序:如是我闻

及时辑 两地

007汉 地

009贵 族

013文 学

018乡 亲

023茶

030新 年

032文 身

033女八路

034朋 友

035缓 行

036喝 粥

038叛 逆

039雷公的儿子

040骨比肉滑

041依 靠

043最轻最重和最肥

045营 养

047长庚星和阿弥陀佛

050希 望

052四座大山

053方 便

055天上人间的玛吉阿米

057户外运动

061两 地

第二辑 礼物

067传 统

071刷 房

072二十一世纪的师徒关系

073有文化没知识和有知识没文化

077龙 钦

081展示成为行动

083麝 香

085妓女养的娃

087上一世的亲戚

089轻 重

090业 障

091线 头

093礼 物

096庄稼与和尚

097没有疑悔

098噶当质量

101铁 锅

104做人要顽强

107没 谱

109外显内密

第三辑 游舞

115鳖 宝

118摩利支天

123应 验

125选 材

126格莫鼠

133期 望

第四辑 乘愿

137乘愿再来人

139传 记

141一切显现皆平等

143深不可测

149布敦仁波切

151疯行者

153愧疚

156给

157无著、世亲法兄弟

160安多的智慧

163供 灯

165"断灭见"

166雅 谑

170各种圆寂

174物质遗产

177 瑜伽士加吉至道

181 红色甘丹赤巴

185 依 祜

187 花和果

在线预览

汉 地

年轻时候在家乡,师公对老师说,他将来要去汉地生活。康定吧,当时那么想。康定是甘孜地区汉藏商贸中转站,也被认为是汉藏分界线,再往东,便是藏族人心目中的汉地了。可师公说不是。老师使出较大力气,敢想到最远的地方就是成都。

30多岁时,老师及时次梦见到北京,同一个梦里,当地行政级别较高的干部,在低处仰脸帮他穿靴子。因为平常与这位干部没有交往,看起来有点古怪。老师按修行习惯,把梦境记下,并暗暗判断梦兆吉祥。

1986年,老师来北京工作,至今20多年,走在街上,还经常被好奇的人打探从哪里来。大概因为他从来不穿汉族人和俗人的衣服,无论冬夏,都是端严洁净的藏式僧装,只是外面披裹的袈裟,随季节有厚有薄。

有一位客人,爱好收集名僧袈裟,缠着老师要一套。老师说自己也只有一套替换的,给不了。还有一位客人,不知道谁出的主意,非要从他穿的衣服上剪一块布留作纪念,也被拒绝了。聊起这类不靠谱的事,老师说,刚到北京那些年,在街上走,经常有人对他做出嫌恶的表情,甚至吐口水。如今大家纷纷把见到摸到他的袈裟,认作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放在20年前,他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

贵 族

老师有一件老式棉袄,总被我惦记着。紫色暗花绸缎的面子,同色细棉布的里子,缝制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剪裁和做工看着相当考究。是他年轻时候,家乡一户贵族赠送的。穿了很多年,后来上了年纪,紧身了,才搁起来。我很中意那款式,特意选好料子,比着样子加大尺寸重新做过。找了几家裁缝店,可每次拿到手,乍看都挺精美,细推敲,肩、领、腋下、袖口、前襟的位置,说不上来哪里,感觉总比原版差些味道。

对于西藏,从山川寺庙、经幡糌粑的西藏迷阶段,高烧低烧退回正常体温,要过很多年。最早被教育的礼节,与师长相处的酬答方式,从原先特定小范围的应用,已不自觉扩展到其他社交生活中。

包括语言习惯,偶尔会跳出藏式汉语就是用藏语的倒装语序讲出来的汉语句子。比如:"这里茶叶的没有。"在不熟悉的人前突然冒出,自己会感到很不好意思。

偶尔老师会讲点书上说的,或自己看过听过的从前藏族贵族们的事情。比如,贵族的服装,色彩款式不很夸张,甚至极为普通,细看之下,会发现面料极其贵重,做工也相当精湛。花纹很少,若有,一般为暗花,即与面料同色。若不同色,反差也较小。很少采用对比强烈的色彩,比如蓝底黄花等。

从前的藏族贵族妇女的妆色以淡雅为主,看上去好像没上妆,其实是私下费了许多功夫修饰出的效果。佩戴首饰也很克制,重质不重量。这些讲法,跟西藏风情节目里浓墨重彩、花花绿绿的大路观感,有天壤之别。

贵族子弟待人接物,不带丝毫傲气,每位去贵族家做客的人都感到自己受到热情招待,如沐春风。永远听不到他们说脏话,哪怕有身份卑贱的人当面斥骂,他们也毫不在意。一是与生俱来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太优越,外来评价根本动摇不了他们内心的平静;二来如果有人真的还嘴,就会在当地整个贵族圈子里传为笑柄。

与汉地"三代出贵族"的说法类似,藏地有"四代出贵族"之说。逻辑是,及时代从草根起步,吃苦耐劳,完成财富积累;第二代为了管理庞大的家族产业,开始学习文化知识;第三代在有钱有文化的基础上,开始关注生活细节,学习享受生活;第四代集经济、文化、生活三方面之大成,才能称为贵族。

听多了,好像以往的日子,只为我们留下《三言二拍》和《水浒传》,却不见了张岱和王船山,多少有点遗憾。

与老师看电视,近年常常看到反映新中国成立前藏族生活的剧集,其中有钱人家的服装道具太绚丽了,老师会摇摇头,说:"这家人看上去不像太有文化的样子。"有一部戏曾经非常出名,里面男主角、重要男配角的几身衣服、几套首饰,在藏地其实算女款的,女人穿男款也有好几回。另外,农奴在土司面前的表现过了火候,见到班禅喇嘛也不过如此。这些礼节,按照彼此的身份地位,往往有统一明确的规格制式。虽然各地区会有本地化的增减变动,基本原则还是相通的。礼数形式最复杂,花样最多的,要数当年政教中心的拉萨。老话有:拉萨的礼节,安多的智慧,康巴的汉子。

文 学

老师从来不相信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可以写出辞章典雅,富含多重双关、转语,包藏显、密、极密多层深意的文章。"作为汉族人,你们自己都把自己的文化丢掉了。当然,这点藏族人也好不到哪儿去。"

老师小时候喜欢写诗。从前的藏族知识分子之间,也盛行彼此诗词酬答。藏族文字,是在印度佛经传入后,参考梵文和本地文化符号创造的藏文字母。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藏文写作都是沿袭印度的文法和修辞学。后来才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立的理论。老师曾浅谈过学习藏文写作的初级训练程序,写作技巧被层层分解,先从掌握最基本要素开始,通过不同组合,形成操作性极强的训练传统,文风文采的分类和判断标准,不仅有相当具体的描述,而且有明晰完整的体系。其实中文、西文也有类似的学习方法,但藏文文学理论体系的庞大和精微程度、科学性,远远超出外界的想象。

没外人在场,又有兴致,老师会背一两首他的旧作。先用藏文背过,再口译成汉文。有一首我特别喜欢,说起写作的背景是这样的:老师年轻时候,曾在嘎多寺游学。一次寺里来了一位有名的学者讲课。正巧寺里派老师出远门办事,其他人很羡慕,认为此趟是个美差。老师却很想留在寺中听课,经过反复请求均未获准,于是给派遣他出行的堪布(法师)留下一封信,便走了。这是一首文言诗,大概意思是:

头顶茂盛的庄稼,

被岁月的镰刀收割了;

脸上鲜艳的花朵,

被秋天的早霜打皱了;

原先如劲竹一般的身材,

如今好像竹子做成的弯弓;

随着年龄渐长,

只渴望多多聆听智者的言教,

而此时这样的小小心愿,

却无法达成,只能黯然离开。

终于明白为什么英文唐诗显得特别唆幼稚。本来四句的藏语文言诗,铺开来,意思到,味道肯定没有了。

我没学过藏文,老师也不打算在汉文上耽误工夫。授业解惑,八卦扯淡,全仗他有限的汉文知识互通意思,偶尔借助一回词典。也许习惯了,倒也没觉过费事。我疏于在藏文上努力,可能还因为,老师大大提高了已有词汇量的使用效率,可以组合出种种且有趣的表达,有时甚至相当犀利,把人说得下不来台的功夫,基本不亚于他说母语。

老师崇拜的成就者们,从传记上看,似乎脾气都不大好。我几乎就是被无数这样的故事教育起来的。成就者们以此显示对现世的清醒认识和疏离态度。老师通过转述他们的故事,来解释西藏最精粹的精神传统,就好像我们欣赏伯夷叔齐、竹林七贤。关于这些传统里,那些显得不太客气的沟通方式,老师用一句藏族谚语打了圆场:

水没有爪子,

却能把石头抓出道道沟痕。

语言没有锋刃,

却能把心一片片割下。

一般情况下,在输出信息的数量、质量方面,我都处于劣势。不过在多年互动之后,老师的藏式幽默感也渐渐发生变化。去年年底他的工作总结,会与我们商量如何写:"是该先写优点,还是先写缺点呢?"我说:"当然先写缺点了,这样看到结尾,只剩满眼的优点了。""那写哪些缺点比较合适呢?""当然是最无关紧要的了,比如`事业心过分强烈,为教学工作废寝忘食,说话太直接,经常由于指出他人缺点而开罪对方……"听了半天,老师叹口气:"算了,我看还是这么写吧经过仔细考虑,对我自己,最难克服的缺点主要有三条:及时条,个子不高。第二条,头发不多。第三条,从来没跟国家主席握过手。"

乡 亲

老师家乡在四川甘孜县的绒坝岔村,我2000年去过一次。远处雪山,门前小河,四周草甸,环绕连绵小丘,附近有两口温泉,没遮拦,高处那个男用,低处较隐蔽处的女用。 虽然去时算夏季,高原气温在我还是偏冷了,又没思想准备,比如哪里换衣服,然后在众目睽睽下泡澡之类,没敢尝试。

前几年,市面很红的《西藏生死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出生在拉洼村,就在绒坝岔村鸡犬相闻的隔壁。近得看到彼此炊烟,但两村的房屋款式,瞧上去差别挺大。

老师喜谈村里旧事,没深情开场,通常摇摇头,突然冒一句:"我们村人的嘴实在太损了。"

然后开始讲故事。

所谓嘴损,其实是乡亲们爱给人起外号。全村上下,不论男女老少,一律外号相称。外号要么取自体貌特征,要么来自主人的某件逸事。

举三个例子。

村里有个人特别好吃,饭量又大。同桌就餐的,一般抢不过他。一次,其他人商量好,吃饭的时候,轮流缠着他说话。没想到这人,边说边吃,嘴动得极快,既没耽误说,也没耽误吃。自此,村里人给他起个外号,叫"缝纫机"。

""期间,一个男人买了台收音机,那年月,这是家里相当贵重的财产。男人很喜欢它,24小时到晚开着。有一次,收音机坏了,时而有声时而没声。男人着急,就把机子的后盖撬开,发现里面有块金属板,上面散布着许多小铁线,有直有弯。男人认为小铁线们都应该是直的,收音机有毛病,是因为有的变弯了。男人抄把钳子,把所有弯铁线都给掰直。这回"话匣子"彻底不言语了。以后,村里人就管他叫"修收音机的人"。

还有一家养过一只母鸡,母鸡养大后每天下一个鸡蛋,这家人把鸡蛋收集起来,换回盐巴、茶叶等物。后来不知为什么,母鸡不再下蛋,家里人想可能是母鸡生病了,都很着急。这家男人从前见过道班工人给不下蛋的母鸡治病,就凭记忆给母鸡实施了一场小手术,结果母鸡死了,这个男人就被叫作"修鸡的人"。

教老师书法的老师,是个在家人,职业类似于律师。说职业挺勉强,那时候没什么明细分工。说律师也不太,但找不到对应的称呼。

总之是个学识渊博、能言善辩的人,每当邻里间发生争执,会被请去主持公道。他根据能替顾客争取到的利益,取得酬劳。平时替人写信、诉状之类,偶尔也为大户人家参与社会活动或解决财产纠纷,出出主意。这位师公帮人打过一场官司,听起来有点像阿凡提:

当地一家人把另一家的猫打死了,猫主人请师公向肇事一方索取赔偿。师公跟对方说,你看,人家虽然是小猫,但小猫长大了就是大猫,大猫可以逮老鼠。猫主人家境殷实,平时谷仓里一年四季有余粮,一只老鼠每天消耗2两青稞,就算那只猫24小时吃一只老鼠,一年就是360多只,假设一只猫能活10年,算下来这只猫能帮主人节省720多斤青稞。不仅如此,被你家打死的是只母猫,它要活下来还能生小猫,一窝小猫就算3只,假设它一年生一窝,生个五六年没问题吧,小猫可以卖钱,不卖的话自己养着,养大了又可以吃老鼠……结果一只小猫,愣让人家按卖青稞的价钱赔了。

师公有两个儿子,准备子承父业。老师年轻时去师公家学习书法,时常留下与他们家人一起用餐。藏地吃饭,一般是用手的,面前桌上摆一盘肉,盘子边放几把刀,大家轮流用刀割肉取食。每次吃饭,师公会就地出题让两个儿子辩论,假设一方是肉,一方是刀,扮肉的要想方设法不让刀来切自己,扮刀的要诡辩为何必须如此种种理由。一顿饭吃得相当热闹。

老师不仅继承了师公书法方面的成就,也得到了口才训练。书法方面,老师二十世纪八十年的字帖,出版后成为全甘孜的书法教材。口才方面,藏语酬答如何漂亮,可惜我领略不到,只是闲谈时,老师经常提醒我汉语口语中表达含糊的地方,以及语病、重复太多的语气助词。"语言要干净,用词跟刀子似的,能戳到对方心里去。"虽然自己几年里长进不大,一开口往往还被老师嘲讽,但总比没人管束要好。骂急了,偶尔我也能接一句:"看起来,我上辈子大概跟您不是一个村儿的。"

村口大路是康区通往拉萨的必经要道,往来车马不少。方圆几十里都知道绒坝岔的嘴,不仅损,而且快,其他村人每每走这段路都会特别留神,稍不小心,下次再路过就会被村里孩子追着喊外号,回到家,还要面临亲友笑话。

平常大伙很怕做傻事,一旦被人知道就有新外号,经典的外号往往会世袭。比如前面提到的"修鸡的人",他的儿子挺安分,没有自己的外号,于是大伙就叫他"修鸡人的娃"。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