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大变革的年代,中国几千年的农村风情,将会在这百年内轰然而溃,随着留守儿童长大后怀着梦想离开,随着一代守村老人的离世。作者以一个崭新的角度,从身边的琐事以及细腻的思想感情出发,察看着豫南古老乡村的淳朴,愚昧,承受信息社会冲击的变革。正如我给老支书的信中所言:历史总是向前,社会是不可逆的,我们祖祖辈辈生死明灭所汇聚成的乡土风情注定将被历史挥泪掩埋。
而故乡在我心中更加如歌如梦如幻……
关键词:乡村/情感/玄幻
受欢迎程度:小说早上传于新浪文学,后曾被快猫文学网、书包网、吉林文学网、大众文学网等近十家文学网站转载。
阅读感受:关注生存和现实,是每一位所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中原大地乡土文学作品。
有一个老人在村北的桥头痛哭,她是爷爷的妹妹
多少天后,他从十里八乡外蹒跚走来
在家族的阴宅里没有爷爷的坟堆
她就在幼时玩耍过的古桥上痛哭
风,带走了一阵阵揪心的哭声
邻家有女初长成,清盈如水
她的眼睛像早晨的天空一样没有丝毫埋怨
村村通公路上,我开着车雨夜前行
车灯坏了一个,似独眼龙,前方没人
后视镜被我撞坏了,看不到后方
每当失眠时,我点上一柱香,祈求观世音菩萨
这是一个比安眠药更好的方法
宁愿相信,必须相信
否则,在现实世界上
我找不到任何人,任何事物,任何思想
可以让我不问目的不求意义地去崇拜
带着一个相爱的人来到天山脚下
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
在一个宁静祥和的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孟宪奎,毕业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孟子第七十二代传人。零九年至一二年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及呼伦贝尔一带流浪,曾志愿做一个政治上的自由主义者,经济上的社会主义者,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
及时章 \ 1
第二章 \ 24
第三章 \ 51
第四章 \ 89
第五章 \ 127
第六章 \ 143
第七章 \ 182
第八章 \ 208
第九章 \ 227
结尾 \ 241
老家的夜是漆黑安静的,像一块黑色的固体一样,没有任何动静儿,在大量的猫运来以前。
在我出生前几年村子里是有猫的,但那几年卖老鼠药的盛行,老鼠越药越多,把猫药绝迹了。
我幼时所见的一只猫是只大雷猫,是村前任支书老董的,他家搬到县城里了,在县城里养只猫才没药死,后来听说他到全国各地做生意,才把猫让村里老胡闹帮养着,老胡闹有天早上从外面拾粪回来,捡个死老鼠小心翼翼揣怀里,到家送给大雷猫,大雷猫吃后先是吐沫,后来偎在墙角流着泪死了,老胡闹一直纳闷:最近没听说谁下老鼠药啊。
几年后,国林叔有次南下湖北走亲戚,看见人家的村子里吃的都是米,到处都是猫,回来时就买了一批猫,买时大的六七块一只,小的三四块一只,一共装了三个袋子四五十只,回来后小猫卖十五,大的卖二十,有个别个头大油光逞亮的卖二十五,回来发了一大笔财。第二次何童与他一起专到湖北收猫,这回两人胆大,收来一二百只,有些中途逃难的,有只大猫拉开火车窗跳火车逃走了,回来后在村里炸开了锅,家家都去何童家买猫。就这样来回贩卖五次,就不去了,何童说现在管的严,说是在上火车或汽车前都要先给猫打一种针,打上后猫回来活不多久就会死。
这时猫几近饱和了,有的人买了之后不多久还没喂熟悉,猫挣断绳跑了,到野地里成了野猫,有的人拿着剩饭到野地里又是诱又是叫逮个猫儿回家,喂熟悉了成了家猫。每到夜里,家猫野猫混在一起,村子外到处都是骨碌碌的蓝眼睛。
有一年快过年的夜里,我睡到半夜,听到外面有大片大片的猫叫唤,而且都是怪叫,很是吓人。我开门一看,院里有上百只猫沸腾了,原来那天我家割了一大块肉准备过年,由于室外温度低就悬挂在院里那棵老梨树上,其时霜露白,老梨树光秃秃的,很显眼一大坨肉。树上有几十只猫,有一只还在摇着挂肉的那个枝子,为头的是我奶奶家大花猫,由于关系近它最胆大,它蹲那个枝子上伸着爪子顺子绳子往下够,够不着,它就猛扑上去,整个抱住肉后,无从下嘴,它又从上面坠下地来,院墙上传来一群猫的喝彩声。我拿个竹竿出来来回挥,掀起一阵阵猫波浪,叫声起伏。后来我到屋时拿个大炮点着,捻子快燃尽时扔到天空,"嘭"的一声巨响,猫都跑的无影踪了。
村里人说"猫狗一口"意思就是猫狗在自己家里也算是一口人,但在外人眼里还是畜生,对自己家里可能是同吃同睡久了的原因。那时冯婆家里有一只大雷猫,与冯婆相伴。老胡闹几次讨要,说是这只猫是他家猫的托生,冯婆没有理会。后来他说的动了真情,他说以前我把老董放这的猫养死了,人家好歹也是个城里人了,城里人东西金贵,要不然万一他哪天回来后家里没猫不好看,就这只猫长的像,我拿走了以后好歹有个交差。冯婆就给了他,他又拿出当时买猫的二十元钱,冯婆没要。他为表示感谢,又专门掂二斤红糖到冯婆家看冯婆,结果冯婆家的红糖还没吃完,他的猫又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