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文场"是一种清唱剧类型的曲艺形式。简称"文场",又称"文玩子",与清唱桂剧的"武场"相对命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北官话地区,尤以桂林、柳州、宜山、平乐、荔浦等地最为盛行。承金元戏曲余绪,与明清俗曲一脉相承,被视为中国近古曲词的活化石,历来享有"曲艺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的美誉。2008年被列入菲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书是带有工具书性质的普及型读物,从"广西文场"的历史沿革、曲词音乐、表演艺术、经典作品、保护与传承五个方面系统地为大众读者介绍这一艺术形式,引领读者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书中收有大、小调唱腔曲牌谱例16个及各时期的代表剧目13出、专著9部,均为"广西文场"的经典之作。在数百年的岁月中,"广西文场"的舞台上群星璀璨,各时期的代表性传承人物都名动四方,作者通过多年的田野调查,将这个生命力极为顽强的群体的艺术风采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一条承前启后的文场脉络跃然纸上。
及时章 文场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文场的曲词音乐
第三章 文场的表演艺术
第四章 文场的经典作品
第五章 文场的保护与传承
后记
及时章 文场的历史沿革
作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广西文场和其他民间乐曲一样,都是深深植根于人民生活中的音乐,它的发生、流传,始终伴随着历史性和共时性的传播从而得到不断发展。这种文化性的传播将一种艺术样式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地传到另一地的过程有助于产生新的艺术样式,Fhllt成为这一新艺术样式之源。明清俗曲随着文化的载体——人的流动从江浙一带传播到桂林后,桂林的民间乐手、民间艺人受其影响,与之结缘,进而吸收、创新出广西文场。这一明清俗曲在桂林的传播过程,立体地体现出桂林人的包容和创新精神,同时又为今天研究明清俗曲提供了鲜活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