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用与绩效图书
人气:68

政府信用与绩效

作者在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政府信用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讨论了研究不足及前沿动态。在对国内外学者有关政府信用概念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严格界定了政府信用的内涵,建...
  • 所属分类:图书 >法律>行政法  
  • 作者:[范柏乃] 等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13008198
  •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1
  • 印刷时间:2012-01-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作者在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政府信用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讨论了研究不足及前沿动态。在对国内外学者有关政府信用概念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严格界定了政府信用的内涵,建立了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地方政府信用评价体系,并运用该评价体系对地方政府信用的现状进行实证调查和统计分析,细致地考察了地方政府信用的缺失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以地方政府信用为外生潜变量,地方政府绩效为内生潜变量,构建了我国地方政府信用与地方政府绩效关联性的结构方程模型 ,深入地揭示了地方政府信用对地方政府绩效影响强度、影响方式和影响路径。作者紧密结合我国信用政府建设的实际需求,提出了政府信用建设的路径与具体策略。

本书是国内首次对政府信用问题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对政府信用与政府绩效关联性问题进行结构方程研究的学术专著,可供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及公务员、官员等阅读。

作者简介

范柏乃,1965年生,浙江兰溪人。现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政府管理系系主任、九三学社浙江大学委员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地方政府管理、自主创新管理及创业投资管理。先后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并已出版10部学术专著与教材,撰写的政策建议书和提案得到过总理、中组部领导、浙江省省委书记赵洪祝、省长吕祖善等人的重要批示。张鸣,1985年生,浙江海宁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资助人员。研究方向为地方政府管理。作为课题组核心成员,参加过多项和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

目录

及时章 绪 论

及时节研究背景

第二节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一、主要研究方法

二、本书的结构框架

第二章 政府信用相关研究述评

及时节 政府信用的内涵与作用研究

第二节 政府信用缺失成因与影响因素研究

第三节 政府信用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型研究

第四节 提高政府信用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第五节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第三章 地方政府信用的现状及缺失原因研究

及时节 政府信用的内涵及特征

第二节 地方政府信用现状的实证调查

一、不同层级地方政府的信用水平

二、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理论分析

第四节 地方政府信用缺失成因的实证调查

第四章 地方政府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际测度

及时节 地方政府信用评价指标的理论遴选

一、地方政府信用评价指标的遴选原则

二、地方政府信用评价指标的理论构建

第二节 地方政府信用评价指标的实证筛选

一、地方政府信用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分析

二、地方政府信用评价指标的相关分析

三、我国政府信用评估指标的鉴别力分析

第三节 地方政府信用评估体系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一、信度检验

二、效度检验

第四节 县级政府信用水平的实际测度

第五章 政府信用影响因素研究

及时节 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研究

一、地方政府信用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二、地方政府信用影响因素的变量测度

三、地方政府信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四、地方政府信用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路径分析

第二节 各国中央政府信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一、各国中央政府信用影响因素的单元回归分析

二、各国中央政府信用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第六章 政府信用与政府绩效关联性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及时节 政府信用与政府绩效关联性的结构方程理论模型构建

一、政府信用与政府绩效的关系

二、行政管理信用与政府绩效的关系

三、公共服务信用与政府绩效的关系

第二节 政府信用与政府绩效关联性的结构方程模型的数据采集与指标选取

……

第七章 政府信用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更多出版社
你好,需要期刊咨询服务吗?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8:00-24:00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客服服务
期刊咨询
订阅咨询
投诉留言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期刊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