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会议管理图书
人气:26

会议管理

本书是在对国内外会议学和会议管理*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建立的内容较为新颖、体系较为完备的会议管理教材。内容包括:会议的起源与发展、会议的特征与分类、会议的构成要素与会议规则、秘书与会务工作、会前准备...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对国内外会议学和会议管理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建立的内容较为新颖、体系较为完备的会议管理教材。内容包括:会议的起源与发展、会议的特征与分类、会议的构成要素与会议规则、秘书与会务工作、会前准备工作的内容与工作程序、会中服务工作的内容与工作程序、会议评估与会后落实工作的内容与工作程序、会议文书准备、会议产业、会议财务管理、国际社团组织会议的筹办等内容。

本书的特点:一是广泛吸收国内外会议学和会议管理的研究成果,注重借鉴国外会议管理的成功经验;二是内容集理论性、系统性、实用性于一体,既讲授会议学的相关知识,揭示会议管理工作的规律,使学习者对会议形成完整的认识,又能够根据会议管理工作的特点,突出其实践性,指导学习者办会;三是会议个案的列举具有典型性和认识作用;四是书中必要的知识链接与案例分析,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拓展了学习者的视野,也有助于培养学习者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本书适合作秘书学、管理学、旅游与会展以及相关专业的会议管理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会议公司以及在职秘书、行政助理、机关职员认识会议和提高办会能力的必要读本。

作者简介

杨锋,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秘书学系主任,中国高教秘书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秘书职业资格鉴定专家组执行组长,广州秘书学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秘书学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主编《秘书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秘书工作案例与分析》(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现代秘书实务》(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秘书实用写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等教材多部。为"现代秘书本科专业系列教材" (暨南大学出版社)与"21世纪高等院校系列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丛书主编与总策划者。曾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方放秘书学成果三等奖(目前国内专项秘书学奖)。

目录

及时章 会议概述

及时节 会议的涵义与属性

第二节 会议的作用

第三节 会议的构成要素

第四节 会议的类别

第二章 会议的起源与发展

及时节 会议的起源

第二节 社会宏观管理层面会议的发展演变

第三节 会议发展演进的规律

第三章 秘书与会务工作

及时节 会务工作

第二节 秘书在会议中的作用

第三节 秘书办会须具备的条件

第四节 会务工作机构

第四章 会议策划与策划方案

及时节 会议的策划

第二节 会议策划方案的制订

第五章 会前准备工作

及时节 会议材料准备

第二节 会场布置与座次安排

第三节 发送会议通知与准备会议证件及物品

第四节 会前联络与沟通

第五节 生活服务准备

第六章 会间服务工作

及时节 报到与签到

第二节 会议记录

第三节 会议选举与表决

第四节 会间危机管理

第五节 会议主持工作

第六节 会间文化活动的安排

第七节 会间餐饮服务

第八节 会间住宿服务

第九节 茶歇与摄影

第七章 会后落实工作

及时节 会场善后工作

第二节 会议文件的清退与立卷归档

第三节 会议经费结算

第四节 会议评估

第五节 会议总结

第八章 会议规则与会议组织实例

及时节 会议规则

第二节 会议组织实例

第九章 会议文书的准备

及时节 会议通知

第二节 会议纪要

第三节 会议工作总结

第四节 会议简报

第五节 会议请柬

第六节 会议邀请书

第十章 会议财务管理

及时节 会议财务管理的概念与内容

第二节 会议财务预测

第三节 编制会议预算

第四节 会议资金管理

第五节 会议成本控制

第十一章 会议产业

及时节 会议产业的涵义与特点

第二节 会议产业的发展历史

第三节 会议市场

第四节 互联网对会议产业的挑战和机遇

第十二章 国际社团组织会议的报批与申办

及时节 国际社团组织会议的报批

第二节 国际社团组织会议申办的准备

第三节 国际社团组织会议申办报告的编制与提交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线预览

知识链接:罗伯特规则

亨利马丁罗伯特生于1837年5月2日,一个祖上是胡格诺派教徒的美国人,他被描述为:虔诚、正直、精于社交并且意志坚定。在1867年,作为美国军队工程军团的一位将军,年仅30岁的罗伯特被派往旧金山。当时这座城市刚刚经历了"掘金潮"和南北战争,正值及时条横贯大陆铁路竣工的两年前,整个城市处在一个动荡、繁忙的高速都市化进程中,城内到处是寻梦者和创业者——换言之,是一群迟早可能得主持一到两个会议、需要获得不同团体支持的人们。问题就是没有一个主持会议的标准,每个人都带自己最喜欢的一套规则来到这个淘金的国度。罗伯特将军决定解决这个问题,他决定通过制定一套标准的程序来召开会议。罗伯特研究了为数不多的能够参照的先例。他特别关注了美国国会运行的会议程序,尽管他知道一个立法主体的规则很有可能与管理非立法团体会议需要的规则有所不同。之后在1876年他为非立法主体或者说是"社会团体"出版了一套可以采用的会议规则。他在书中写道:"在这个国家,社会规范刚刚被建立起来,有关议会实践的指南类出版物存在太多自相矛盾的内容,如果不遵循主题去安排一些工作,那就没有一个社团能够在会议中行之有效地取得结果。"对于罗伯特而言,在会议过程中维持秩序是头等重要的大事,他提供了一个被称为"公平、有序、迅捷的方式"的召开会议的"宝典"。他设计了一套会议程序,目标为"遵从最多数的意愿,保护最少数的权利,保护不在场的人的利益"。他甚至自己支付了出版费,显然是把这件事当成一项公益服务来做。他的出版社将这本小册子命名为《罗伯特规则》。

《罗伯特规则》从一出版就非常受欢迎,直到他1923年去世。自及时版问世后的近50年中,这位将军一直在修改他的这本小册子。后来的岁月,这本书变成了一个家族生意,他的女儿和孙子都参与了新版书稿的修订。到1970年,这本书已经卖了260万册。现在要是你在互联网上搜索"罗伯特规则",你会发现有多得令人惊讶的条目。下面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总结的议会程序核心的十项简单规则和习惯。

(1)所有成员有同等的权利、待遇和责任。

(2)规则必须被公正地执行。

(3)和自由地讨论所有提议、报告和其他形式的事务是每个成员的一项权利。

(4)应该采用最简单和直接的程序。

(5)逻辑上的程序决定对一项提议的引进和处置。

(6)一次只考虑一个问题。

(7)除非成员举手并被主持人认可由此获得发言权,否则不能提议或者与发言者争辩。

(8)除非获得与会全体许可,否则没有人可以在同一日就同一问题发言超过两次。如果就一个问题有人还没有发过言并且希望有机会发言,其他人就不能两次就同一问题第二次发言。

(9)与会成员不能对其他人的提议进行攻击和质疑。习惯上,所有的评论都向主持会议的负责人发表。

(10)开会以前,与会成员有权随时了解需要投票的提议是什么以及赞同票和反对票意味着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选自[美]劳伦斯E萨斯坎德、杰弗里L克鲁克香克著,李伟明、冯颖玉译,《打破罗伯特规则》,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