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经商的历史源远流长,涌现出大量影响国商业发展进程的著名商人。明清时期,晋商异军突起,以地缘关系为纽带,把握历史机遇,积累了巨大的商业财富,缔造了举世瞩目的传统商业帝国。
刘建生、张哲、吴丽娟编著的《晋商五百年(商界翘楚)》是对晋商的全景式描述,梳理了驰骋商界五百年的晋商的历史脉络,阐释了晋商从兴起、全盛到衰微的全过程,介绍了晋商经营盐场、赴日贩铜、从事茶叶贸易、经营典当、开办票号等具体的商业经营模式和理念、方法等,说明晋商在19世纪中后期,曾一度"执国金融界之牛耳",是国传统商帮显赫一时的商界翘楚。晋商留下的商业文化理念和进取精神,晋商称雄国商界的辉煌与沉浮,需要我们更加珍视和不断反思。
刘建生、张哲、吴丽娟编著的《晋商五百年(商界翘楚)》为"晋商五百年"丛书之一种。全书介绍了晋商涉足海内外,驰骋数百年,成为实力雄厚的商界劲旅的奋斗历程。揭示出山西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位置、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以及山西人不畏艰险、勇于开拓、诚实守信的品质也是明清晋商得以昌盛的必要条件。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文笔轻松幽默,毫无历史说教的枯燥晦涩。全书图文并茂,适合一般文史爱好者阅读,对于晋商研究人员、地方文史研究人员也具有参考价值。
刘建生,男,1956年1月生,山西右玉杀虎口镇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教学名师,省委联系专家。现任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所长,兼山西省晋商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常务理事、近代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当代山西研究会常务理事,山西省研究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山西省高级经济师评审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学位委员会社科评审组成员,山西省教育厅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经济管理学科评审组成员。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及山西省社科、软科学项目11项,共发表论著300余万字,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软科学》、《中国地方志》、《清史研究》等重量、省级刊物150余篇。主要代表著作有《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明清晋商信用制度变迁研究》、《山西典商研究》、《晋商研究》、《山西近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稿》、《回望晋商》等。曾获山西省很好社科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省很好教学成果一等奖,省史志编纂很好成果一等奖,省很好社科成果应用推广二等奖,北方十五省(市)哲学社会科学很好图书奖。曾获山西省很好教师、省"三育人"个人、太原市精神文明个人等称号。
前言
及时章 中镇华夏曰晋 广贸九州是商
及时节 地理优越,资源丰富
一、人说山西好地方
二、物产丰硕
第二节 商事久远,历代繁荣
一、先秦风姿
二、汉唐商贾
三、宋元传续
第二章 明之际晋商兴起
及时节 诸般要素,共促龙兴
一、地少人多,另辟生途
二、抛弃旧俗,崇商重利
三、经济大势,商业必兴
第二节 兴盛及时炮——盐商
一、自然玉成
二、"开中"引路
三、南征北"往"
四、与"势"俱进
五、终成大局
六、盐商望族——蒲州张氏
第三节 军国后勤——山西粮商
一、兵饷紧缺,运粮实边
二、多途获利
三、巧妙经营
四、泽被后世
第三章 清朝晋商全盛
及时节 深入不毛——清蒙置货
一、咱们都去走西口
二、塞上明珠——张家口
三、旅蒙及时商——大盛魁
第二节 皇家财源——铜商
一、康乾盛世中的"通货紧缩"
二、山西铜商挺身而出
三、驾船扬帆远赴东洋
四、势弱力薄无奈退场
五、逝影只留些许功绩
第三节 南来北往——茶商
一、茶香悠远
二、机起恰克图
三、晋商贸茶路
四、终至显赫——垄断北路茶
五、晋商茶号经营秘诀
六、茶界巨商——榆次常家
第四节 以物换钱的古行当——典商
一、别老把典当想歪了
二、不简单的山西典商
三、山西典商如何会出现且壮大
四、西典的经营范围
五、西典的组织特色
第五节 汇通天下——票号
一、追根溯源
二、票号出世——日升昌
三、繁荣发展
四、票号的经营艺术
五、乔家票号
第四章 晋商与社会文化
及时节 晋商行会
一、行会起源
二、晋商行会的特色
三、星中之月——晋商会馆
第二节 晋商的文俗风情
一、山西的地方文化特色
二、晋商家族文化
三、闲暇乐事——日常游艺
第五章 清末民国晋商衰亡
及时节 西风东渐,各商衰落
一、茶道断绝
二、典当闭铺
三、票号消亡
第二节 的呼声——保矿运动和保晋公司
一、保矿运动
二、保晋公司
第三节 退潮余珠——几位民国时的晋商后人
一、孔祥熙
二、乔映霞
三、常氏后人
第六章 晋商遗宝
及时节 晋商衰落的原因
一、晋商自身方面
二、外部因素方面
第二节 晋商的历史作用
第三节 晋商精神
一、贸迁四方,艰苦创业
二、以义制利,崇尚信誉
三、商帮集团,同舟共济
四、应变图存,适时调整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跋
节 地理优越,资源丰富
山西临北连南、接东贯西的优越地理位置赐予了山西人能够扼南北货物流通之咽喉的天然优势,为山西商业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地理条件。丰富多样的物产资源遍布省内各地,煤、铁、铜、皮草、玻璃等都为山西人外出交易提供了基本的物资支持。
一、人说山西好地方
山西省,位于长城以南、太行山以西,黄河自北而南、自西而东将之包裹,几千年来灌溉孕育,繁衍出了久远悠长的三晋文化。晋,就是晋国,(齐、晋、楚、宋、秦)之一,其版图主体就在今天的山西省。春秋末期,晋国势力衰弱,被晋静公臣下的三家士大夫瓜分为韩、赵、魏三国,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礼崩乐坏又激越昂扬的战国时代。"三晋"之称就来源于此。
纵观中国地图,山西的地理位置特殊。它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地势高峻,山脉纵横。其东、东南逾太行山连华北平原,其西以黄河为界,与辽阔的西北高原相接,其北越长城可直达内蒙古草原,其南渡黄河为河南西部地区。其中部有一条纵贯全省的河谷盆地,是从北部边疆通向我国中原腹地的天然军事"走廊"。明末清初的地理学家顾祖禹在其所著的《读史方舆纪要》中赞叹说:"山西居京师上游,表里山河,称为完固,且北收代马之用,南资盐池之利,因势乘便,可以拊天下之背而搤其吭也。"这段话高度概括了山西地理形势及位置的重要性。
从经济地理上来说,山西具有天然的优势:东跨太行而接齐鲁大地,可以与之交易鱼盐;南渡黄河以接河南,可与豫、鄂、湘、皖等南向诸省通商;西抵关中以通西域而顺丝绸古道贸易于宁、陕、青、疆等地;北临蒙古、冀中以达东北辽、黑、吉等自然宝库。可以说,山西自古以来就是会集五湖四海各种资源、商货的贸易大省,山西人也天生就适合做买卖。
二、物产丰硕
山西是个资源大省,但很多人谈起山西的资源都只记得"煤",这可真是小看了山西啊!
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在其著作《肇域志》中写道:"绫:太原、平阳、潞安三府及汾泽二州俱出。绸:出潞安府,泽州之间有之。铁:各处多有,冶惟阳城尤广。黄铁:交城静乐县有冶。铜:代州风游谷及垣曲县北山俱出……"民国年间编写的《山西全省财政说明书》中有记载:"如繁(峙)、浑(源)、应(县)之黄芪,泽(晋城)、河东(晋南)之柿霜,平陆之石膏,口外、大同、交城、绛州之皮张,岢岚之麝香……此则天然之产出物也。台山之桦木盘碗,浑源之毡鞋,交城之玻璃,大同之铜器,宁武、归化之花毯……此则人工制作输出之物品也。其他如口外之绒毛,潞城之草帽辫,泽州之茧丝,草地之畜牧,皆为生计上之必要。"这些资料都切实反映了山西丰富的资源及其分布状况。在众多的自然资源中,以各地铁矿、运城盐池以及遍布三晋大地的煤炭资源为瞩目。
1.铁矿。
山西冶铁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500多年的春秋时代,山西人就能生产土铁"以铸刑鼎"。此后工艺逐渐提高,特别是并州剪刀,驰名全国。唐代卢纶作《难绾刀子歌》说:"并刀难绾竟何人,每成此物如有神。"诗圣杜甫也曾赋诗赞美:"焉得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至唐代,太原府的铁镜铜镜成为贡品,而且山西冶炼的铁还用于巨大的桥梁工程。公元731年山西工匠在风陵渡架蒲津桥时,沿河两岸各铸四个数万斤的大铁牛,铁牛足下熔铁为山,彼此相连。然后用五十六根铁柱贯穿起来架成浮桥以便利晋、陕、豫的交通。该桥一改历目前搭船为桥的办法,工艺,经久耐用,直到明代才"退休"。
明清时期,临汾、太原、长治、晋城已成为当时的冶铁中心,"中国言铁矿者,必以山西为首屈一指",其中"平铁""潞铁"享盛名。仅晋城就有炼铁炉1 000余座,铸造炉400多个。"在欧洲的进口货尚未侵入以前,足有几亿的人是以凤台县(晋城)取得铁的供应的。"晋城"大阳的针供应这个大国的每一个家庭,并且远销中亚一带"。
2.运城盐湖。
在山西省南部有一个城市叫运城,如果你去此地旅游,很可能不适应当地的咸水。不论洗漱饮用,你所接触的水都是只咸不淡。究其所以,都要归因于上天的恩赐——运城盐湖。
清代皇家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中载曰:河东盐池(即运城盐湖)"惟水五、六寸许,日暴结板,水面生花,东南风盪,堕极成盐,皎洁方正,故曰斗盐"。明朝人宋应星在其著作《天工开物》中写道:"山西解蚩,供晋豫诸郡县……待夏秋之交,南风大起,则一宵结成,名曰颗盐,即古志所谓大盐也。以海水煎者细碎,而此成粒颗,故得大名。此盐凝结之后,扫起即成食味。"这两段记载都描述了河东池盐是如何晒制风干的,细究其制作过程,多依赖自然之力,确实可以说池盐是上天赐给山西人民的宝物。
盐,为世人必需之物,以此为业利润颇丰。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均与盐池为伴,历朝天子都"盯"住这个"聚宝盆",将其辟为皇家禁地。商贾、游客也骈肩接踵而至,附近村民甚至不问农事,"以池为世业,以盐充储儋",世世代代晒盐卖盐,以此养家糊口。河东盐利历来是封建政府的重要财政入项。除"租赋外,惟以盐课佐经费"。由于盐工、盐商多集中于位置适中的"潞村",人们便把河东盐称为"潞盐"。由于经营潞盐获利丰厚,独具魅力,许多人如痴如狂、趋之若鹜。盐都运城由此拔地而起。
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