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级教师的历史课:批判性思维的养成》一书的核心即阐述美国教育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作者对美国历史老师课堂教学过程的记录和分析,以白描的方式展示了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的细节:比如通过阅读不同版本教科书以及不同立场的一、二手文献对同一事件的记载,训练学生批判性阅读的能力;通过给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训练学生批判性思考、讨论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完成对历史项目的家庭写作任务,训练学生批判性整合的能力等。下篇中,作者对自己做过的几个历史项目研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亦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贯穿其中。同时,作者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了美国教科书的“美国中心论”,质疑并驳斥了美国教科书对中国历史的忽略与扭曲,比如美国教材对“南京大屠杀”只字不提、对中国在二战中作用的忽略等,揭示了美国教材呈现出的自大情结。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固化了教师的角色,学生只听老师讲授知识,老师则罗列出史实让学生记住,以应对考试之需。这样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背诵和记忆能力,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历史不应该这样教!学生的脑袋不是一个敞开的盒子,历史知识也不应该只被用来应对考试。
老师应该教学生去研究历史,而不是记忆历史。应该让学生学会批判性思维,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考察不同来源的文献,形成自己的结论;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历史学习技能和方法去探究历史事实的真相。让学生在真正认识历史的同时,建立起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这才是重要的。所有的这些课堂教学方法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
程修凡,一九九九年生,高三在读,酷爱历史研究。初三时随父母访学一同前往美国加州,就读于洛杉矶一所公立学校。历史老师丹尼尔 布切里与众不同的课堂教学给了修凡特殊的学习体验。回国后,修凡重新整理了历史课的学习笔记并撰写成书,生动再现了美国高中的历史课堂,为读者开启了一次批判性思维之旅。
推荐序一 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 Ⅰ
推荐序二 批判性思维之旅 V
上 篇
历史老师的
讨论型课堂
及时章 历史课的开场白:午餐打架事件 002
为查明真相,校长询问了很多学生和老师,他们都是这起事件的目击证人。到底是谁首先挑起争端?哪些人参与了打架?打架是何时开始的?……对于这些问题,校长收到了不同的证词,并且非常重要的是:没有一个人说谎!
故事是谁说的,说了什么,没有说什么,重点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为什么这么说,都是需要我们去破解的“语言”。
第二章 启蒙运动与美国立国 007
启蒙运动的哲学家相信人就本性而言是理性的和善良的,他们希望政府和社会建基于理性。你是否同意人类本质上是“善”的,能够用理性来支配行动?或者你持相反意见,认为人类生来而有原罪,需要依靠严格的法律武器来强制维持秩序?请说明你的理由。
看着这个问题,我心里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困惑:美国建国到底基于什么?是启蒙运动的“理性”还是基督教的“原罪”?
一、一张家庭作业纸 008
二、一堂让我目瞪口呆的讨论课 010
三、来不及做笔记的“一言堂” 013
四、理性或罪性——哪个是美国政府的奠基? 016
五、我的探索:美国真的是基督教立国吗? 021
第三章 犹太大屠杀:一份完整的教案 029
“大屠杀是怎么发生的?难道仅仅是因为希特勒,因为党卫军的领导人和纳粹高官们吗?”Mr.Buccieri(布切里老师)说:“一个族群的人把另外一个族群的人当作others是历史上种族屠杀或种族灭绝的一个重要起因。”
课堂上我们探索upstander——选择去抵抗纳粹救助犹太人和其他受害者的个人、群体或国家——的故事,也探索bystander——知道犹太人和其他人被迫害的事实却选择保持沉默的个人、群体或国家——的故事。这些故事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复杂的道德和公民问题。
一、“快速阅读”与“地理技能” 029
二、others(他者)与仇恨金字塔 031
三、勒尚邦的勇气 035
四、bystander和upstander:复杂的道德和公民问题 042
五、中学生排斥案 053
第四章 冷战时期的拉美:美国是主动干涉还是被动卷入? 058
在教授第14章的时候,Mr.Buccieri的讲解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美国在拉美的活动是interfering(主动干涉)还是intervening(被迫卷入)?”每次讲授完拉美某国与美国的纠纷之后,Mr.Buccieri都会问美国在这个国家的行动是interfering还是intervening?
一、危地马拉 059
二、古巴 063
三、智利 067
四、拉美的课堂项目 070
第五章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 072
我们的历史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批判性阅读课。我们阅读一手文献、考察两种教科书不同的记载、解读不同立场的文献、在历史的语境中阅读、查看不同类型的文献。
当然我们的课也是侦查课,Mr.Buccieri说:“我们都是侦探,侦查历史真相。”每天都有一个历史议题等待我们去侦破,每天我们都有新发现。我们拿到每堂课的阅读资料,就像考古学者来到发掘现场。
一、阅读一手文献 073
二、考察两种教科书的不同记载 077
三、解读不同立场的文献 079
四、进入历史的语境中阅读 084
五、一堂专门的文献评估课 090
第六章 读图读历史 093
Mr.Buccieri的课堂除了重视训练我们批判性阅读的能力外,还十分注重引导我们读图读历史,因为不仅文字在叙述历史,各种视觉资料也在叙述历史并帮助我们理解历史。每堂课warm-up(课前预热)环节之后的“图片侦查”、在讲述帝国主义时期时开展的“画廊行走活动”、利用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探讨为何纳粹的宣传会成功等都让我印象深刻。
一、图片侦查:“透过艺术看历史”和“图解历史” 093
二、解读政治卡通:“画廊行走活动” 099
三、运用地理技能 102
四、运用视觉资料探索历史议题 107
第七章 通过历史课训练批判性思维 110
Mr.Buccieri十分重视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无论是布置我们Be Critical家庭作业、引导我们读图读历史,还是训练我们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和思考,都是在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为了我们能“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Mr.Buccieri还会着重强调概念的力量和教科书中的十七项历史技能。
存储大量的历史事实并不会让我们具备历史学科素养,历史学科的素养来自掌握历史分析技能,也就是批判性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一、概念的力量 110
二、批判性思维和十七项历史技能 117
三、讨论历史议题模块训练的主要技能 121
四、探索历史项目模块训练的主要技能 126
五、我的探索:中国人缺乏批判性思维吗? 129
第八章 1968年:全球视野 135
在结束了一个学期的世界历史课程之后,老师用一周时间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年代:1968年。因为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世界史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全球的角度和世界的视野,学生要学会考察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Mr.Buccieri希望通过1968年教会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方法,把这一年全球发生的重大事件合在一起,分析全球性问题。
一、音乐中的60年代 136
二、《休伦港宣言》 139
三、1968年的四个抗议 142
四、如何评价1968年? 146
下篇
学生的历史
项目研究
第九章 历史项目:探索性学习 152
Mr.Buccieri教完一些重要章节或内容的时候,会设计一些历史项目。要想在历史课上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认真完成这些历史项目,也即完成写作任务。写作任务并不意味着必须是历史论文写作,我们可以选择短文写作,也可以画漫画或做PPT。
历史课不只是训练批判性思维,还能通过小组合作训练团队精神。无论是PPT或是Poster,Mr.Buccieri都会注明小组有哪些角色,每个角色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一、章节项目 153
二、期末考试项目 154
三、“历史学家小组”展示项目:个人项目和团队合作项目 156
第十章 人物研究:为什么曼德拉被广泛纪念? 160
为什么美国处处张贴曼德拉的图片?我觉得为什么曼德拉如此被美国纪念也是一个值得去思考的问题。仅仅是因为曼德拉代表了平等、自由、宽容、和解吗?
曼德拉成了美国英雄,是因为曼德拉符合“大卫对抗歌利亚”的模式,曼德拉是小小大卫,对抗的巨人是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曼德拉顽强地抗争直至取得了胜利,成了南非总统,找到了宽恕与和解的价值。
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曼德拉 161
二、为什么是曼德拉而不是德克勒克? 164
三、曼德拉象征了什么? 166
四、为什么曼德拉成为美国英雄? 173
第十一章 自选项目:二战中被忽略的中国 177
美国教科书中不提南京大屠杀,这引发了我对美国世界历史教科书的质疑,正如我们历史老师说的:“不说什么也要破解。”
为什么不讲?是不是仅仅可以简单归因为中国和美国分别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我觉得美国历史教科书里有强烈的西方中心,正如二战时美国的立场是先欧后亚一样。
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没有南京大屠杀 178
二、三方文献考察南京大屠杀 179
三、二战中被忽略的中国 182
四、我的探索:美国教科书为何忽略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 187
五、被夸大的美国 190
第十二章 美国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上) 193
美国教科书以“家庭价值观”作为观看中国文化的视角,“所有的小孩必须服从父母,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小孩不被视为个体,而仅仅是家庭成员,事实上孩子——特别是儿子——的价值只是可以在田里工作、传宗接代并且照顾老人”。巴金“对中国家庭的严苛以及被预期的服从有深刻的理解”,由于“儒家的社会理想在影响力上急速衰落,欧洲和美国的文化正在上升”,中国“旧家庭体系的暴政开始崩溃”。
一、古代中国:孔子和家庭价值观 194
二、中国变化中的文化 199
第十三章 美国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中) 206
随着清王朝的衰亡,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人就换了一种眼光看中国,美国教科书中对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叙述视角都是殖民者中心的。与此同时美国教科书借着门户开放政策树立美国国际事务中的美好形象,美国真是关心中国生死存亡的“英雄”吗?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如果门户开放得更早,义和团运动会爆发得越早,而不是像美国教科书所说的那样——“门户开放政策来得早些就能阻止义和团”。
一、美国教科书中的“清王朝衰亡” 207
二、英雄与“他者”:美国教科书的叙述角度 212
三、我的探索:美国真的是关心中国生死存亡的英雄吗? 215
四、我的探索:门户开放政策来得早些就能阻止义和团运动吗? 221
第十四章 美国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下) 224
美国历史教科书说:“在孙中山的政党看来,1911年的事件是一个光荣的革命,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帝制。然而1911年的起义很难称得上是一场革命。它没有产生新的政治或社会秩序。”“实际上,与其说1911年的事件是革命,不如说是旧秩序的倒塌。”为什么美国历史教科书强调辛亥无革命?
在大部分中国人的印象中,孙中山是平等、博爱的代言人。为何美国教科书只强调孙中山的王道思想?
一、美国教科书中的辛亥革命 224
二、我的探索:为何美国教科书说辛亥无革命? 227
三、美国教科书中的孙中山 234
四、我的探索:孙中山的理想真的带来混乱吗? 237
后记 242
第三章 犹太大屠杀:一份完整的教案
二、others(他者)与仇恨金字塔
“大屠杀是怎么发生的?难道仅仅是因为希特勒,因为党卫军的领导人和纳粹高官们吗?”
周二,Mr. Buccieri打开他的PPT讲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对犹太大屠杀负有责任的不只是希特勒、党卫军的领导人和纳粹高官们,几乎所有的德国民众都参与了这场对犹太人的屠杀,他们对屠杀犹太人的态度是默许的,甚至是支持的。
PPT上显示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一群在集中营工作的德国人在集中营外拍的,每个人都是一脸和和气气的笑容,看着这样的笑容谁能想象到他们刚刚执行了杀害犹太人的任务呢?没有一个人像是杀过人的凶手啊!
“为什么会如此?为什么这几个普通的德国人在杀害了犹太人之后没有任何感觉,这是为什么?”
我脑中冒出了一个答案:因为反犹主义,德国人普遍反犹情绪严重。果然Mr. Buccieri开始介绍大屠杀之前犹太人在欧洲各国受到的迫害与驱逐。
“为什么会有反犹情绪?它是怎么产生的?种族屠杀的起因到底是什么?”
在短暂的小组讨论后,Mr. Buccieri的PPT上出现了一个大大的“others”(他者)。
“一个族群的人把另外一个族群的人当作others是历史上种族屠杀或种族灭绝的一个重要起因。以美国为例,当殖民者(文明人)把印第安人定义为‘他者’(野蛮人)时,心中就产生了对印第安人的歧视。others与你的生活方式不一样,相貌、习俗、文化迥异。于是others无法融入你,而你也不是真心希望他们融入,这样你就容易由others产生离奇的想象,进而导致你心中产生恐惧。你开始捕风捉影,猜测或制造出others莫须有的罪名,这些‘谎言’不断传播并引发更大的恐惧,这种恐惧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演化成仇恨,仇恨上升为暴力,甚至导致种族大屠杀。”
Mr. Buccieri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为我们绘制了一个“仇恨金字塔”(图3-2)。
图3-2
望着黑板上的“仇恨金字塔”,我脑中迅速厘清了“犹太大屠杀”的来龙去脉。
1.犹太人被看作others: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国家,只能到处流浪,对于欧洲人来说,他们是“外来者”“流浪者”,有着不同的信仰和文化。
2.犹太人引发当地人的恐惧:无论犹太人流浪到哪里,寄居在哪个国家,他们都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信仰和文化,不愿意与当地的宗教文化融合,甚至不与当地人通婚往来,而与此同时,犹太人在各个领域又都十分,尤其在商业上,因此对犹太人的歧视慢慢演变成了对这个民族的恐惧。
3.“犹太人是魔鬼”“犹太人杀小孩祭祀”“犹太人是阴谋家”“犹太人暗中主宰、影响整个世界”……这些关于犹太人的谎言在欧洲各地传播,恐惧演化成仇恨,正是这些高涨的仇恨在希特勒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雅利安优越论”“犹太是劣种民族”的思想助推下,导致了种族屠杀。
为了深化我们对others的认识,Mr. Buccieri让我们按小组讨论“历史上或者文学影视作品中有哪些人或族群被定义为others”。
我们小组开始热烈地讨论起了电影《X战警》,在电影中变种人被人类定义为others。还有《格列佛游记》里慧骃国的国民——耶胡也被定义为others,面临种族灭绝的危险。
回国后,我在图书馆发现了《上帝、格列佛与种族灭绝:野蛮与欧洲的想象(1942—1945)》一书,这本书的前言让我对“others”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野蛮人令我们心神不宁,他们属于非我,他们不会说我们的语言或者“任何语言”,我们鄙视他们、侵略他们并杀戮他们,我们又同情他们或羡慕他们。我们向往他们的天真和活力,我们称他们为野蛮人,但其实我们比他们更野蛮,他们相貌酷似我们,这令我们心生不宁、想入非非。他们以双重身份交叉出现在我们面前:种族上的他者和土生土长的贱民,这包括前面提到的那些群体——被征服的异教徒和野蛮人、爱尔兰人、巫师、妓女、穷人、犹太人等等。
“在很多情况下,种族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暴力是因为一方成了被歧视的对象——others,而产生歧视和谎言的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对于彼此的习惯、文化等没有真正地了解和尊重。因此,要消除种族冲突、避免种族灭绝的悲剧再度在历史舞台上发生,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各种文化。”
有了对others的了解,我相信,我的美国同学和我一样,应该不会把Mr. Buccieri这样的课堂总结当成空洞的说教或是单纯的宣传口号:要促进多元文化融合。
促进多元文化融合是美国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美国是全世界较大的移民国家,居住着白人、非洲裔、亚裔、混血族裔、美国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原住民、夏威夷原住民等等。在一定程度上,美国就是一个“世界村”,在美国用来交流的语言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的主要民族语言,在这样一个“世界村”里,种族冲突与暴力自然成为难以回避的社会问题。
有空时可以想一想,我们内心有没有把一个人或某个族群定义为others,加以歧视?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Mr. Buccieri的课后思考题让我明白学习历史不只可以知兴替,还可以反思并修正自己的行为,历史离我并不遥远。
三、勒尚邦的勇气
周三的课堂是以朗诵开始的,Mr. Buccieri大声朗诵了马丁 尼莫拉牧师的名言,这段名言被刻在波士顿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上(图3-3)。
图3-3
They came first for the Communists
and I did’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communist.
Then they came for the Jews
and I did’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Jew.
Then they came for the trade unionists
and I did no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trade unionist.
Then they came for the Catholic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 a Protestant.
Then they came for me,
and by that time was no one left to speak up.
——Martin Niemoller,1945
他们先是来抓共产党,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
他们接着来抓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他们又来抓工会会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
他们再来抓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他们来抓我,这时已经没有人替我说话了。
——马丁 尼莫拉牧师,1945
朗诵完毕,Mr. Buccieri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单词:bystander和upstander,并停顿了一点时间让我们思考一下它们的含义。
bystander很好理解,字面意思就是袖手旁观者、看客。Mr. Buccieri朗诵的名言就是对bystander这个词汇的好注解。
upstander该如何定义呢?字典里没有这个词,它应该是一个造出来对应bystander的反义词。我想到了约翰 多恩牧师的名句:
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 If a clod be washed away by the sea, Europe is the less. As well as if a promontory were. As well as if a manor of thy friend’s or of thine own were. An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because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 And therefore, never send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for thee.
by John Donne(1572—1631)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中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大陆。如果有一块泥土被海水冲刷,欧洲就会失去一角,这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一座庄园,无论是你还是你的朋友的。无论谁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约翰 多恩牧师(1572—1631)
“最坏的事情不是坏人做坏事,而是好人保持沉默。面对不公正,很多时候人都倾向于选择做bystander,这样就没有人去制止暴力事件,导致暴力扩大升级,如果有upstander,就会减少不公正。‘Upstander’是个生造词,可以指个人、群体或国家,这些个人、群体或国家目睹不公正的时候,会选择做一些事情来阻止或预防不公正。”Mr. Buccieri一边说一边发放资料。资料有两页,一页是阅读材料,一页是问题清单。
“今天我会和大家一起阅读,你们首先快速读一遍阅读材料《勒尚邦(Le Chambon)的勇气》,然后我们再一同来解决问题清单上的问题。”
《勒尚邦的勇气》:
1940年夏天,德国入侵并控制了法国,其后的两年里,他们基本控制了整个法国。法国的犹太人也像其他被占领区的犹太人一样被剥夺了公民权,并且必须佩戴黄色袖章。大约八万名犹太人(包括一万名孩子)被送进了集中营,他们中间只有三千人活了下来。
勒尚邦是法国东南部的一个小山村,那里的居民们是一群新教徒(法国大部分居民是天主教徒),他们意识到犹太人正在被屠杀,于是决定把他们的社区变成一个避难所,保护犹太人和其他被纳粹迫害的人。
玛格达 特罗思姆(Magda Trocme)是当地牧师的妻子,对于“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她做了以下的解释:
这件事没有什么特别的,我们收留及时批犹太人只是做了我们认为必须去做的事情。我们怎么能拒绝他们呢?不可能坐而论道,去讨论我该做这个还是该做那个,因为我们没有时间去考虑,问题来了,我们必须立刻解决它。有时候人们会问:“你们是怎么做出这个决定的?”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决定可做。问题的实质在于:你是否认为“我们是兄弟”?你是否认为交出犹太人是不公平的?如果是,就让我们去帮助他们。
尽管勒尚邦的居民试图保守这个秘密不让警察们知道,犹太人安全躲在这个村的消息还是走漏了。1942年,玛格达的丈夫,安德烈(Andre)牧师和他的助理因为帮助犹太人被逮捕。安德烈在被释放后继续努力去帮助犹太人,他说:“这些人来到这里是为了寻求帮助和避难所,我是他们的牧者,好牧者为羊舍命。我不知道犹太人是什么,我只知道他们是人。”后来,为了防止再度被抓,安德烈被迫逃亡十个月,在此期间,村庄所有人都不对法国警察和德国警察说出他的藏身之处。但很不幸的是,盖世太保抓住了他的侄子丹尼尔(Daniel),丹尼尔被送到集中营,后来在集中营里被杀害。
40年之后,勒尚邦的居民接受了采访。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英雄。他们说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应该这样做。正如一个村民所说的:“我们并不是因为道德高尚或者英雄气概才去保护那些犹太人,只是因为这是一个人该做的事。”勒尚邦这个社区几乎所有人都参与了这场对犹太人的保护,包括孩子们。勒尚邦的行动得到了教会组织的帮助,无论是天主教还是新教的教会组织都为他们提供过资金支持。从1940年到1944年,勒尚邦的居民们帮助将近5000人逃过了纳粹的迫害,其中包括3500名犹太人。
勒尚邦真是个英雄村啊!“我不知道犹太人是什么,我只知道他们是人。”“他们(勒尚邦的居民)并不认为自己是英雄。他们说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应该这样做。”“我们并不是因为道德高尚或者英雄气概才去保护那些犹太人,只是因为这是一个人该做的事。”当我读着这些句子时,心里有一些疑惑,明明勒尚邦的居民们是一群有勇气的英雄,为什么他们如此低调呢?为什么他们强调自己只是做了“一个人该做的事”呢?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这些问题萦绕在我脑中,我没有想明白。这时Mr. Buccieri开始带着我们逐条回答问题清单上列出的问题。
问题清单:
1.阅读的篇名。(自己填)
2.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在地图上定位)
3.辨识出这个故事中最重要的决定。
4.这些个人、群体或国家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对此你是如何想的?如果你问他们:“为何你们要做出这个决定?”他们会怎么回答?
5.他们行动的内在影响和实际后果是什么?独特的环境(事情发生在何时何地)会对事情的结果产生何种影响?
6.这些个人、群体或国家会如何填写以下的句子:“我感到有责任去保护和关爱。”
7.可以用什么来象征这些个人、群体或国家的决定?用文字描述或用一幅图表示。
8.从这篇文章中选择一个发人深省的句子,摘抄下来。
除了第7题,其他题目对我来说困难不大。而第7题也引发了全班的兴趣。Mr. Buccieri画了一张示范图:一座山,山上有一所房子,很多人手拉手围着房子。山代表勒尚邦是个有些与世隔绝的小村庄,房子代表犹太人的避难所,围着房子手牵手的人代表勒尚邦团结一致共同保护犹太人。
这堂课结束后,Mr. Buccieri开始发放阅读材料:“我发放了九份关于bystander和upstander的阅读材料,现在每个人都阅读自己拿到的材料,并按照问题清单做课堂作业,在阅读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可以和我讨论,或自己发起小组讨论。”
我拿到的阅读材料是《罗森斯查斯街(Rosenstrasse)的抗议》。
《罗森斯查斯街的抗议》:
这是一个反对纳粹、成功救助的案例。根据历史学家内森 斯托(Nathan Stoltzfus)的研究,这件事开始于1943年2月27日,星期六。纳粹党卫军(SS)集中抓捕柏林一批犹太人,大约有一万名,包括男人、女人和小孩。很多人是在工作地点被抓住直接塞到车子里去的,有人是从家里被绑出来的,有人是在街上被抓住的。这样的行动并非及时次,但这次和以往有些不一样,两千个跨界婚姻的犹太人也成为逮捕对象。这些犹太人的丈夫或妻子是雅利安人,以前纳粹把他们排除在驱逐令之外,但是这次对待他们就像对待其他犹太人一样。
等不到自己亲爱的人回家,这些犹太人的丈夫或妻子开始拨打电话。很快,他们就得知他们的亲人被送到了位于罗森斯查斯街2-4号的犹太人社区行政大楼。几小时之内,受害者的亲属(大部分是女人)们都赶到了罗森斯查斯街。妇女们大声责问守卫的士兵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到底犯了什么罪,并试图进入行政大楼,但遭到卫兵阻拦。抗议者们发誓不回家,除非卫兵允许他们见到自己的亲人。他们说到做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数街区之外的人们每天都能听到妇女们的咒骂。
夏洛特 伊思丽(Charlotte Israel),一个当时参与抵抗的女性回忆道:3月5号,事态到了关键时候。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卫兵们架设起了机关枪,瞄准人群并大声喊着:“如果你们还不走,我们就扫射了。”有那么一刹那,人群汹涌地向后退去,但也就是一刹那的恐惧。现在我们已经无所顾忌了,我们大声怒吼:“你们这是在谋杀!”除去恐惧我们可以呐喊。既然他们可以瞄准我们,我们就可以大声呐喊,我们大声喊叫着“谋杀者,谋杀者,谋杀者,谋杀者……”我们不只喊一声,而是一次又一次地高喊尖叫,喊到我们无法喘息。
纳粹官员担心抗议会让更多的人注意到这次驱逐犹太人的计划。为了使抗议者沉默,第二天,戈培尔下令释放所有和雅利安人结婚的犹太人。然而关押在罗森斯查斯街2-4号那些没有雅利安亲属的八千名犹太人被送到了死亡营。没有人替他们说话。
勒尚邦的牧师与村民确定无疑是upstander。罗森斯查斯街的抗议者们呢?他们当然也是upstander。我重点标注了一下文章中的两个日期:“1943年2月27日”和“3月5日”,这些抗议者为了救援自己的亲人在罗森斯查斯街抗议了长达一周的时间,面对机关枪他们只有片刻的恐惧,随即就发出愤怒的吼声,我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的爱和勇气,他们的抗争迎来了胜利,他们的亲人被释放了。然而文章没有在这里结束,的两句让我心中一惊——这群抗议者既是upstander,也是bystander。我重点标注了一下文中的两个数据“大约一万名”和“八千名”,这意味着:抗议者们救出了大约两千名犹太人,另外八千名被送到了死亡营。当罗森斯查斯街的抗议者们救出了自己的犹太亲人之后,他们不再怒吼尖叫,而是沉默了。
罗森斯查斯街的抗议者们为什么会沉默呢?我想到两种可能:(1)勒尚邦的居民把犹太人当作“兄弟”,所以选择救援。罗森斯查斯街的抗议者们把“大约一万名”犹太人分成了两个类别——亲人和犹太人,所以在救出亲人之后他们决定保持沉默。(2)罗森斯查斯街的抗议者们需要向纳粹保障,在他们的亲人被释放之后须保持沉默,因此他们不得不选择沉默。
我们该如何评价罗森斯查斯街的抗议者们呢?有爱有勇气?只管自己亲人不顾他人死活?对亲人之外的犹太人他们并不自私冷漠,他们只是别无选择?看来bystander和upstander是个复杂的问题。
课堂结束前Mr. Buccieri预告了下堂课的主题:“明天我们将一起探讨你们阅读的故事:那些upstander——选择去抵抗纳粹救助犹太人和其他受害者的个人、群体或国家——的故事,以及那些bystander——知道犹太人和其他人被迫害的事实却选择保持沉默的个人、群体或国家——的故事。
为什么我们要一起探讨bystander和upstander的故事?因为我们将通过这些故事探讨一个复杂的道德和公民问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挺身而出反对不公正和暴力?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只是旁观,任由非正义的事继续?我们对谁负责?我们的选择会给我们自己、我们的家庭和我们的社区带来怎样的结果?”
我十分期待周四的历史课。
四、bystander和upstander:复杂的道德和公民问题
周四,拿到相同阅读资料的同学组成一组,全班二十多个人分成了九个小组,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讨论阅读资料。在我们讨论的时候,Mr. Buccieri给每个人发了一张表格(表3-1):“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上去分享阅读的文献。其他人请仔细倾听,边听边记录下对bystander和upstander行为的理由和解释。”
表3-1
upstander and bystander presentation note-taking guide
Directions: As you listen to stories of bystander and upstander during the Holocausr, record explanations for the choices made by individuals, groups, and nations in the chart below. Record any questions raised by these stories at the bottom of the page.
Reasons or explanations for
Reasons or explanations for
BYSTANDER behavior
UPSTANDER behavior
分享开始了,及时组和第二组分享的是bystander的故事。
及时组分享:我知道什么呢。
这份材料是一段采访,被采访者是沃尔特 斯蒂尔(Walter Stier)。他是“特别火车”的负责官员,“特别火车”运送了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和其他受害者到集中营。
请问特别火车和普通火车有什么区别?
普通火车是给那些
我特别推荐这本书给中国的学生和教师,这本书能让他们看到美国历史教学是什么样的。同时也将这本书推荐给所有有志成为教师的人。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喜欢这本书,只要他认为培养积极参与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对于我们的学生、对于我们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
——丹尼尔 布切里 美国加州洛杉矶郡年度教师
波兰历史学家科拉科夫斯基曾说:“我们学习历史,不是为了要知道如何行事,或如何成功,而是要知道我们是谁。”作为一个留学美国的中国高中生,修凡同学在本书中以自己的具体经验为例,详细介绍了美国历史课教学的内容与环节,着重突出美国教育对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换言之,历史教学不是为了告诉学生事实,而是为了告诉学生如何去探究事实。我觉得, 这对于今天关心中国学校教育的专家、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景凯旋 南京大学教授、文学翻译家
把“批判性思维”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训练,是美国二十一世纪中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强调要高于对学科知识简单的认知性掌握,让这位留学美国的中国高中生感到了“差异”,这种“差异”促成了这本书的完成,令人耳目一新。如何“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真相的探究,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批评性”和”独立”的态度,从这个角度讲,这本书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作品本身,值得中国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
——范 泓 文史学者
美国的中学历史课堂,竟然为一个中国少年打开了一扇神奇之门,让他在惊讶与欣喜中写下这本书,至于批判性思维之类在活的有生命的课堂面前,已悄然隐退到幕后,我看到的是少年探寻真实历史时的意趣和激动,尽管他的记录是平静的。
——傅国涌 历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