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真正从企业自身管理角度出发,用大量实例和图解说明企业信息化规划应该具备的核心内容,从不同层面反映企业特别是企业集团的信息化管理需求及需要关注的功能。 全书共19章,内容包括企业信息化规划导论、企业信息化规划策略、企业信息化规划基础工作、基础设施平台规划、系统平台规划、DCS和SIS规划、集控调度中心规划、协同办公系统规划、ERP系统概述、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EAM、电子商城、安全保障体系,涵盖企业大部分的业务活动。 本书适合作为高校计算机(信息)、热控、测量、自动化、财务管理、工程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制造、安全生产、物资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相关课程教材,也可供企业信息化管理人员、信息化项目实施人员、咨询人员和软件开发技术人员等参考使用。
(1)真正从企业自身管理角度出发,用大量实例和图解说明企业信息化规划应该具备的核心内容。(2)从不同层面反映企业特别是企业集团的信息化管理需求及需要关注的功能。(3)本书内容,共19章,涵盖企业大部分的业务活动。
目录
第1章企业信息化规划导论/1
1.1什么是企业信息化规划1
1.2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1
1.3企业信息化规划的重要作用4
1.4企业信息化规划原则5
第2章企业信息化规划策略/7
2.1谁是企业信息化规划的主人7
2.2企业信息化规划内容8
2.3企业信息化规划方法11
2.4企业信息化规划实施的必要条件13
第3章企业信息化规划基础工作/14
3.1企业信息化现状评估14
3.1.1现状评估内容14
3.1.2调查问卷中常用的图表16
3.1.3现状评估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8
3.2企业信息化需求分析19
3.2.1如何进行企业信息化需求分析20
3.2.2需求管理和需求分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3
3.3业务流程分析25
3.3.1工作流层次结构25
3.3.2业务流程分析26
3.4信息资源规划29
3.4.1信息资源规划方法29
3.4.2信息资源相关标准规划31
3.5企业集团信息化费用规划33
3.5.1企业集团信息化费用组成33
3.5.2造成企业集团信息化费用黑洞的原因分析34
3.5.3企业集团信息化费用控制方式规划36[1]企业信息化规划目录[3][3]第4章基础设施平台规划/38
4.1网络规划38
4.1.1网络架构规划原则38
4.1.2网络架构规划39
4.2综合布线规划44
4.2.1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44
4.2.2综合布线方案规划46
4.3机房建设规划47
4.3.1机房建设规划依据48
4.3.2机房建设规划48
第5章系统平台规划/52
5.1服务器规划52
5.1.1企业集团本部服务器规划52
5.1.2分公司服务器规划53
5.1.3基层企业服务器规划54
5.2服务器布局规划55
5.2.1核心服务器布局56
5.2.2数据中心服务器布局58
5.2.3灾备中心服务器布局60
5.3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选择63
5.3.1存储设备选择63
5.3.2网络设备选择65
5.4操作系统和数据库选择69
5.4.1操作系统选择69
5.4.2数据库选择70
第6章DCS和SIS规划/72
6.1DCS概述73
6.1.1DCS分级73
6.1.2DCS特点73
6.1.3DCS发展史74
6.2DCS架构规划75
6.2.1DCS现场级架构规划75
6.2.2DCS过程控制级架构规划76
6.2.3DCS过程监控级架构规划81
6.3DCS功能规划84
6.3.1DCS过程监控级功能规划84
6.3.2CRT画面规划86
6.4DCS抗干扰能力规划90
6.4.1干扰分类90
6.4.2抗干扰规划91
6.4.3接地规划93
6.5SIS规划96
6.5.1火电企业SIS网络架构规划97
6.5.2SIS功能规划97
第7章集控调度中心规划/102
7.1企业集团集控调度中心网络架构规划102
7.1.1基层企业集控调度中心网络架构规划102
7.1.2分公司集控调度中心网络架构规划105
7.1.3集团公司集控调度中心网络架构规划105
7.2企业集团集控调度中心数据抽取规划108
7.3水电、风电集控调度中心功能规划109
7.3.1水电集控调度中心功能规划110
7.3.2风电集控调度中心功能规划113
7.4集团公司集控调度中心功能规划123
第8章协同办公系统规划/126
8.1协同办公系统定义126
8.2个人办公功能规划127
8.3公文管理功能规划128
8.3.1发文管理128
8.3.2收文流程129
8.3.3签报流程132
8.3.4电子签章133
8.4公文处理情况考评与统计分析134
8.5预警提醒和信息功能规划136
8.5.1预警提醒136
8.5.2信息136
8.6督察督办功能规划137
8.7会议管理功能规划141
8.8系统管理功能规划144
第9章ERP系统概述/145
9.1ERP的发展史和主要特点145
9.1.1ERP的发展史145
9.1.2ERP的特点146
9.2ERP的主要功能和系统部署147
9.2.1ERP的主要功能147
9.2.2ERP系统部署148
9.3ERP系统需要统一规划的基础信息149
9.3.1ERP系统组织体系149
9.3.2ERP系统科目体系152
第10章财务管理/155
10.1财务会计155
10.1.1总账管理155
10.1.2应收账款157
10.1.3应付账款159
10.1.4资产管理160
10.2管理会计167
10.2.1财务预算管理168
10.2.2成本管理171
10.2.3盈利能力分析178
第11章项目管理/186
11.1项目管理知识体系186
11.1.1项目管理基本概念及发展史186
11.1.2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解析188
11.1.3WBS193
11.1.4项目群194
11.2项目管理功能概述195
11.2.1项目分类和项目编码196
11.2.2项目管理功能198
11.3项目管理流程208
11.4项目执行情况分析210
11.4.1项目执行情况统计报表211
11.4.2项目执行情况分析213
第12章人力资源管理/217
12.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217
12.1.1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和发展阶段217
12.1.2人力资源管理核心数据219
12.1.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功能222
12.2组织管理224
12.2.1组织机构管理225
12.2.2定员和职位体系管理226
12.3人员配置管理227
12.3.1人员信息管理227
12.3.2招聘管理230
12.3.3人员配置和动态优化分析233
12.4时间管理239
12.5薪酬管理241
12.5.1薪酬体系管理241
12.5.2薪酬计划与总额管理243
12.5.3薪酬支付管理244
12.6培训管理246
12.7绩效管理249
12.7.1绩效管理体系249
12.7.2绩效管理体系实施和评价结果管理251
12.7.3绩效管理体系实施考核监督和结果应用254
第13章生产管理/257
13.1生产计划管理257
13.1.1主生产计划257
13.1.2能力需求计划260
13.1.3物资需求计划262
13.1.4生产作业计划263
13.2生产过程管理266
13.2.1交期管理266
13.2.2生产排程及工单管理268
13.2.3接口管理271
13.3质量管理272
13.3.1质量策划273
13.3.2质量控制275
13.3.3质量检验277
13.4事故与异常管理278
13.4.1事故与异常分类管理278
13.4.2事故与异常事件管理280
13.4.3事故与异常事件分析282
第14章采购管理/286
14.1采购基本概念和基础信息管理286
14.1.1与采购业务相关的基本概念286
14.1.2采购基础信息及编码标准289
14.2采购计划291
14.2.1采购计划流程291
14.2.2采购计划功能293
14.3采购过程管理296
14.3.1集中采购目录与采购批次管理296
14.3.2电子招标投标系统298
14.3.3评标专家管理303
14.3.4招标投标常用图表307
14.4供应商管理314
14.4.1供应商纳新及分级管理314
14.4.2供应商投标及合同管理315
14.4.3供应商绩效评价316
14.5采购接收及退货流程321
14.5.1接收流程321
14.5.2退货流程323
第15章库存管理/325
15.1物资主数据管理325
15.1.1ERP物资主数据视图管理326
15.1.2EAM物资主数据视图管理326
15.2仓库管理327
15.2.1仓库分布规划327
15.2.2货位管理330
15.3联储管理331
15.3.1企业集团联储物资范围331
15.3.2维修物资联储管理流程332
15.4库存物资管理流程335
15.4.1领用流程335
15.4.2退库流程335
15.4.3盘点流程337
15.4.4报损报废物资处理流程338
15.4.5闲置物资处理流程340
15.4.6移库移位流程341
15.4.7零价格物资管理342
15.4.8差异和损益管理342
第16章销售管理/346
16.1销售管理主要功能和销售信息资源管理346
16.1.1销售管理主要功能346
16.1.2销售信息资源管理347
16.2市场管理和营销管理351
16.2.1市场管理351
16.2.2营销计划管理355
16.2.3营销方式分类与营销活动管理357
16.3销售管理360
16.3.1营销渠道管理361
16.3.2产品销售定价和报价管理363
16.3.3销售计划管理365
16.3.4销售订单管理366
16.4服务和交互中心管理369
16.4.1服务中心功能369
16.4.2服务中心主要工作流程371
16.4.3交互中心功能374
16.5销售分析376
16.5.1市场营销分析376
16.5.2销售分析378
16.5.3服务分析379
第17章EAM/381
17.1与EAM相关的基础信息381
17.1.1资产分类381
17.1.2危化品分类382
17.1.3设备评级382
17.1.4KKS编码383
17.1.5设备与物资的关系387
17.2资产与资产维护管理388
17.2.1资产台账388
17.2.2设备缺陷管理390
17.2.3故障体系管理392
17.3资产维修管理393
17.3.1设备点检管理394
17.3.2定修管理399
17.3.3状态检修管理402
17.4企业安全管理405
17.4.1重大危险源管理405
17.4.2安全事故事件管理408
17.4.3安全评价功能411
第18章电子商城/413
18.1电子商城系统管理413
18.1.1电子商城用户管理413
18.1.2前台、后台功能管理416
18.1.3主要功能界面管理419
18.2产品销售管理421
18.2.1产品管理421
18.2.2订单管理423
18.2.3批量处理424
18.3闲置/报废物资展现与拍卖425
18.3.1闲置/报废物资展现管理426
18.3.2闲置/报废物资拍卖流程管理427
18.4电子商城图表分析功能429
18.4.1电子商城采购图表分析429
18.4.2电子商城销售图表分析430
18.4.3电子商城拍卖图表分析434
18.4.4电子商城综合分析图表436
第19章安全保障体系/439
19.1安全保障体系规划439
19.1.1安全保障体系的规划原则、基本框架和安全策略440
19.1.2安全风险管理443
19.2物理与网络安全保障449
19.2.1物理安全保障449
19.2.2网络安全保障452
19.3应用系统和数据安全保障456
19.3.1应用系统安全保障456
19.3.2操作系统和数据安全保障458
19.3.3主机安全保障462
19.4运维安全保障463
19.4.1运维人员安全管理463
19.4.2日常维护安全管理466
第5章系统平台规划企业信息化系统平台包括硬件系统平台和系统软件平台两类。硬件系统平台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数据存储设备、桌面终端等;系统软件平台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等。这些系统平台是为数据存储、灾备中心、计算分析中心、应用系统及维护管理服务的,系统平台和基础设施平台一起协同保障企业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5.1服务器规划[4/5]5.1.1企业集团本部服务器规划服务器规划与选择不是孤立的,它与服务器所处布局层次、运行的应用系统、网络系统覆盖范围、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所采用的存储技术等密切相关。原则上服务器档次依集团公司、分公司、基层单位的布局顺序逐渐递减。服务器作为网络节点的核心设备,是应用系统必须依赖、不可或缺的基础平台。企业集团本部负责管理集团公司核心服务器、数据中心(含数据仓库)服务器和灾备中心服务器等多种类型的服务器,这些服务器是企业的核心设备,要求比较高。通常,部署在集团公司总部的大型应用系统选择专用型服务器,例如ERP、生产控制调度中心、数据分析平台等要求使用单独的应用和数据库服务器,通常不与其他系统共享服务器。这时,因为应用系统用户多,实时通信要求高,一般选择企业级的小型机服务器。小型机使用的操作系统大多是基于UNIX的,像Sun、Fujitsu使用Sun Solaris,HP使用HPUNIX,IBM使用AIX。所以小型机是封闭专用的计算机系统。使用小型机的企业用户一般是看中UNIX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性和专用服务器的高速运算能力,它很少被病毒与黑客攻击。核心服务器的连接方式可选择采用两台高性能小型机组成服务器硬件平台,实行双机HA(High Availability,高可用性)方案。高性能小型机双机HA集群方案如图5.1所示。双机HA方案主要支持两种工作模式: 双机互被援(dual active);双机热备份(hot standby)。图5.1高性能小型机双机HA集群方案[1]企业信息化规划第5章系统平台规划[3][3]5.1.2分公司服务器规划如果将ERP、EAM等应用系统部署在分公司,分公司的服务器选择基本和前面讲的集团公司服务器选择一致,这时集团公司就不再部署相应的服务器,只要求分公司将相应的数据传送到集团公司数据中心。如果这些大型的应用系统部署在总公司,分公司服务器的数量就会少一些,档次也可低一些,如低端小型机和PC服务器等。不过PC服务器一直遭受着“低价低能”的指责。虽然价格相对小型机而言非常便宜,但其在性能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表现却与小型机有着天壤之别。也正因如此,PC服务器和小型机有着较为清晰的目标市场区分: PC服务器市场集中在企业的前端和中端计算领域,多用于文件/打印服务器、邮件服务器;小型机凭借极为稳定的性能表现,长期以来占据企业的后台应用市场,成为数据库服务器等关键应用的不二选择。分公司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要把基层的信息上传到集团公司,又要将集团公司的要求和管理理念传达下去。所以服务器的选择和连接方式仍很重要。对分公司的服务器选择,如果考虑价格因素,可以选择低端小型机服务器,然后采用集群模式来达到高端小型机服务器的性能。因低端小型机服务器集群模式具有比双机热备更高的可用性和性。低端小型机服务器集群往往被分公司的数据库服务器所采用,连接方式如图5.2所示。图5.2低端小型机服务器集群连接方式采用低端小型机服务器集群和负载均衡技术可以实现服务器系统的整体高性能。这种方案比较灵活,初期投入较小,而且能随着业务的发展,可逐步增添设备提高硬件平台的处理能力,能节约工程初期投资。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设备性能得到提高的同时设备成本也在下降,这种模式能实现企业投资的逐步完成和性能的逐步提高。5.1.3基层企业服务器规划基层企业是企业集团数据的原点,如果基层企业的信息交换不畅或服务器经常出故障,集团总部收集到的信息就会严重失真,没有任何价值。因此,基层企业的服务器也不能随意凑合。相比集团公司和分/子公司,基层企业还包括生产控制及其管理系统。生产控制系统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它是企业生产运营的命脉,如火力发电厂的DCS,它包括主机组DCS、脱硫控制系统、脱硝控制系统、电除尘控制系统、化学监控系统等(目前习惯将除主机组以外的控制系统称为辅控系统),这些系统控制部分的服务器多采用刀片服务器,这是因为刀片服务器比较适合高密度的生产环境。管理部分的服务器采用低端小型机或品质PC服务器。随着英特尔及AMD在芯片研发工艺等方面的不断提高,现在PC服务器的处理器已经能达到32nm的制程;而随着多核多线程等技术的引入,PC服务器已经实现了在主频不变的情况下性能的成倍增加,已经有能力胜任部分低端小型机的工作任务,同时保留了PC服务器富有竞争优势的价格区间。基层企业除核心数据库和数据中心使用低端小型机外,其他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可使用PC服务器。为了提高性能和性,往往采用PC服务器集群技术,常见的基层企业PC应用服务器负载均衡集群连接图如图5.3所示。图5.3基层企业PC应用服务器负载均衡集群连接示意图总之,采用服务器集群和负载均衡技术,可以实现系统整体性能的提升,系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可以达到80%以上;而只采用双机热备技术,系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一般在25%以内。这种模式的主要优势是可以节约初期投资。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用较少的投资买到较高性能的设备。注意: 应用服务器集群和数据库服务器集群在集团公司、分公司和基层单位的任何一层都可以同时使用,前面为了不使问题太复杂才分别说明。另外,服务器选型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往往不只是技术和资金的事情,与业务需求、开发效率、工期、目标用户量、维护成本、人员水平等都密切相关,无法一概而论。比如,就性能来,除了产品本身的技术之外,与人员水平、管理水平关系很大;选择Linux、Windows还是UNIX,很多时候会受到现有开发人员和已有软件的限制;不同的行业应用对性价比、业务连续性、高可用性等都有不同的要求。而且选择的服务器企业自己要了解其特性,并知道怎样使用更为合理,效率更高,否则高端服务器的优势发挥不出来,也是极大的浪费。就像你买了一款品质手机,但只会使用打电话和收发短信功能,其他功能不会使用,那么品质手机对你而言和普通手机没什么区别,钱却多花了许多。5.2服务器布局规划服务器的布局和企业集团规划使用的应用系统相关,也就是说应用系统的布局决定了服务器布局,综合来说企业需求决定应用系统布局,应用系统决定服务器布局,服务器布局决定网络架构规划和机房的选址及建设;实施时顺序正好相反,当然人员充足时可以交叉进行。服务器布局的依赖关系如图5.4所示,所以说,企业需求是信息化规划的动力源泉,规划是实施的根本,实施是应用的基石,应用是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图5.4服务器布局在企业信息化整体建设中的位置 服务器的布局包括三种: 一是核心服务器布局,二是数据中心服务器布局,三是灾备中心服务器布局。5.2.1核心服务器布局所谓核心服务器即放置在网络核心层的服务器,企业集团最复杂的服务器布局是核心服务器布局,当然数据中心和灾备服务器也有放置于核心层的,本节的介绍不包括这两种服务器的布局,它们将在5.2.2节和5.2.3节单独介绍。企业集团核心服务器的布局分为三层: 及时层是集团公司的核心服务器,第二层是分公司/分支机构的核心服务器,第三层是基层企业的核心服务器,如图5.5所示。为了维护、管理方便和节省资金,企业集团的核心服务器通常都放置在企业内部机房。服务器的数量、用途和应用相关,和企业的总体战略部署相关。具体分析如下:(1) 集团公司。常规的应用包括ERP、协同办公系统、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决策支持、档案管理、企业门户、门禁系统、核心机房辅助设备监控系统、实时数据分析和运维管理系统等,其中ERP系统如果部署在总公司,那么对服务器的性能及交互方式要求很高,ERP系统一般不和其他应用系统共享服务器,数据分析系统对服务器要求也很高,所以这两个系统的服务器宜采用单独的集群方式连接。其他系统可以共同使用一个集群方式。(2) 分公司/分支机构。它和集团公司的区别是: 如果ERP部署在集团公司,采用大集中模式,分公司/分支机构就不需要再部署ERP;如果集团公司只使用ERP的部分功能,如FMIS,由分公司部署其他功能,如人力资源、库存、采购、销售和EAM等,还有分公司的协同办公系统、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决策支持、档案管理、企业门户、门禁系统、核心机房辅助设备监控系统、实时数据分析和运维管理系统等也部署在分公司,服务器的性能要求和集团公司部署要求基本一致。图5.5企业集团核心服务器布局(3) 基层企业。如果集团公司或分公司没有具体要求,或基层企业自己已实施ERP、EAM等,且与集团公司的数据标准一致,可以不增加新的投入,继续使用,上级单位需要的数据通过数据交换平台上传即可。其他协同办公系统、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分析系统、决策支持、档案管理、企业门户、门禁系统、核心机房辅助设备监控系统和运维管理系统等未采用集中部署的,也可部署在基层企业。这些系统的服务器可以采用配置比较低的服务器,例如,除ERP或EAM外,其他可选择PC服务器。基层企业比上级单位多出来的系统是生产控制部分的系统,如发电厂主机组的DCS系统、RTU、辅控系统、脱硫系统、脱硝和上网电量统计系统等,用于安全生产管理的两票系统、点检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等,处于控制和管理之间的系统是SIS。其中SIS对服务器性能要求比较高,而生产控制系统部分对服务器的性、稳定性和性能要求更高,因为它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5.2.2数据中心服务器布局大型企业集团的数据中心往往采用容错型数据中心,以保障在系统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维护检修而导致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具体地说,企业数据中心是指企业所有经过处理的电子化数据的集合,它除了信息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及相关的机房环境外,还包括企业专用或通用数据库以及对数据实施收集、抽取、加工分析处理、管理、存储保护和查询检索服务的支持系统。1. 数据中心及服务器布局企业集团数据中心的布局和企业集团规模及实力密切相关。规模较小的企业集团一般只有一级数据中心;超大型企业、覆盖范围广的采用三级数据中心;规模在两者之间的企业采用两级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服务器的布局依赖于数据中心和用户需求。其中,三级数据中心服务器布局及网络连接方式如图5.6和图5.7所示。图5.6企业集团数据中心同城、异地服务器布局及网络连接方式图5.7企业集团数据中心同城服务器布局及网络连接方式2. SAN存储架构基层企业的数据中心一般采用单独的存储设备或直接利用高性能、大容量的数据库服务器,然后按规则传送到分公司/分支机构数据中心。分公司/分支机构数据中心和集团公司数据中心往往采用一样的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域网络)存储方式,区别在于分公司/分支机构数据中心原则上使用自己的机房,和核心机房共处一室,集团公司数据中心有可能使用自己的核心机房,也有可能外面租用机房,甚至按地理位置租用多个区域数据中心。这主要结合企业集团的资金实力、信息化资源的利用、安全性要求和企业内部机房的建设标准等多种情况来综合考虑。SAN是一种利用光纤信道等互联协议连接起来的,可以在服务器和存储系统之间直接传送数据的存储网络系统。SAN是一种体系结构,它是采用独特的技术构建的,与原有LAN网络不同的一种专用的存储网络,存储设备和SAN中的应用服务器之间采用的是块 I/O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目前,SAN存在两种管理策略: 分层管理和分级管理。在企业集团的分公司/分支机构级,数据中心服务器直接布局于核心机房,而采用SAN架构解决方案的拓扑图通常如图5.8所示。图5.8SAN架构存储系统解决方案拓扑图对于不需要SAN架构存储系统的基层企业,其存储系统可采用双机HA共享磁盘阵列(SCSI架构)解决方案。总之,数据中心掌控着企业的众多信息资源,所以稳定的数据中心方案必须规划好,以确保数据中心实现无阻塞的数据交换、不间断的性、固若金汤的安全性、方便灵活的升级和随时可控的管理目标。5.2.3灾备中心服务器布局美国世贸大厦的倒塌使得800多家公司和机构的重要数据丢失,无数企业成为这一恐怖事件的殉葬品。然而正当大家为此扼腕痛惜时,金融界巨头Morgan Stanley 公司竟然奇迹般地宣布全球营业部第二天可以照常工作,因为它以前建立的远程灾备中心保护了重要的数据。从此人们更加清楚地看到灾备的重要性: 灾备可以减少各种重大灾害带来的冲击,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1. 灾备层次的定义及选择国际标准SHARE 78 容灾系统一共定义了七个层次: 第0层: 本地备份、本地保存的冷备份。 第1层: 本地备份、异地保存的冷备份。 第2层: 热备份站点备份。 第3层: 在线数据恢复。 第4层: 定时数据备份。 第5层: 实时数据备份。 第6层: 零数据丢失。该标准从最简单的仅在本地进行磁带备份,到将备份的磁带存储在异地,再到建立应用系统实时切换的异地备份系统,恢复时间也可以从天级、小时级到分钟级、秒级或零数据丢失等做了明确的划分,而且针对这七个层次都有相应的容灾方案,所以企业在选择容灾方案时应重点区分这七个灾备层次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结合自己对容灾系统的要求判断选择哪个层次的方案比较好,选择什么样的服务器布局更为合理。大型企业集团往往采用实时数据备份或零数据丢失的灾备方案,整个灾备系统由备份服务器、备份用磁盘阵列和磁带库三部分组成。这两种方案的说明如下。实时数据备份是在高速网络和高性能服务器的基础上使用硬件的镜像技术和软件的数据复制技术来实现在应用站点间与备份站点间的数据更新。数据在两个站点之间相互镜像,由远程异步提交来同步。因为关键应用使用了双重在线存储,所以在灾难发生时,仅仅很小一部分的数据被丢失,恢复的时间被降低到了分钟级或秒级。这一层次的灾备方案既能保障不影响当前应用系统的数据交互,又能实时复制系统操作产生的数据到异地,在灾难发生时,仅是当时传送中的数据被丢失,恢复时间可以被降低到分钟级。所以这一层次的方案是目前在企业集团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其缺点是由于对存储系统和数据复制软件的要求较高,所需成本也大大增加。零数据丢失的灾备方案是灾难恢复中最昂贵的方式,也是速度最快的恢复方式,它是灾难恢复的较高级别。利用专用的存储网络将关键数据同步镜像至备份中心,数据不仅在本地进行确认,而且需要在异地(备份)进行确认。因为,数据是镜像地写到两个站点,所以灾难发生时异地容灾系统不仅保留了全部的数据,而且应用可以自动接管,实现零数据丢失。另外,还可在两个系统的光纤设备连接中提供冗余通道,以备工作通道出现故障时及时接替工作,不过这对存储系统和存储系统专用网络的要求很高,企业用户的投资巨大。采取这种容灾方式的企业用户主要是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大型企业和电信级企业。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同步的方式对企业应用系统的运行效率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目前采用该级别容灾方案的企业用户不是很多,多数采用实时数据备份方案。2. 灾备中心服务器布局规划规划灾备中心的目的就是确保重要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和关键业务可以持续服务,提高抵御灾难的能力,减少灾难造成的损失。应该说,灾备中心的灾备系统是整个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于企业应用信息系统之外的一个独立系统,更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同时,要牢记灾备中心是保障业务持续运作的“一道防线”。灾备中心的规划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备份/恢复数据量大小,应用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之间的距离和数据传输方式,灾难发生时所要求的恢复速度,灾备中心的管理及投入资金等,同时要避免灾备中心与数据中心 应用系统同时遭受同类风险。另外,灾备中心还应具有方便灾难恢复人员或设备到达的交通条件,以及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所需的通信、电力等资源。同时,灾备中心的规划还需要考虑两个层面的问题: 数据容灾和应用系统容灾。数据容灾是指建立一个或多个异地的数据备份系统;应用系统容灾是指在做好数据容灾的基础上,在异地建立与本地运营系统类似的备份应用系统,其可以根据企业的风险评估做备份使用甚至可以实时切换。企业集团灾备中心布局和异地配置连接方案如图5.9和图5.10所示。不管是核心机房还是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它的规划选择都决定了企业集团机房的布局规划,也是今后维护管理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