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英国与美国名家随笔(哈佛百年经典·第24卷)图书
人气:28

英国与美国名家随笔(哈佛百年经典·第24卷)

(《乔纳森·斯威夫特》萨克雷的评论性演讲。《诗歌研究》马修·阿诺德的名篇之一,佐证作者细致入微的欣赏力和雄辩。《芝麻与百合》罗斯金的代表作: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原则违反人性。)
  • 所属分类:图书 >社会科学>经典名家作品集  
  • 作者:(英)[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 等著,[高黎平],[彭勇] 等译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哈佛百年经典
  • 国际刊号:9787564086473
  •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7
  • 印刷时间:2014-07-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乔纳森 斯威夫特》

萨克雷的评论性演讲都收录在《英国的幽默作家》(1853年)一书中,“乔纳森 斯威夫特”则是此部文集中的首篇。

《诗歌研究》

马修 阿诺德的名篇之一,本文可以佐证作者特有的文风:细致入微的欣赏力和雄辩。

罗斯金的代表作之一,他认为: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原则违反人性,资本家不应榨取工人的血汗。

《乔纳森 斯威夫特》

萨克雷的评论性演讲都收录在《英国的幽默作家》(1853年)一书中,“乔纳森 斯威夫特”则是此部文集中的首篇。

《诗歌研究》

马修 阿诺德的名篇之一,本文可以佐证作者特有的文风:细致入微的欣赏力和雄辩。

作者简介

威廉 梅克比斯 萨克雷

英国小说家,与狄更斯齐名,维多利亚时代的代表性小说家。

马修 阿诺德

英国近代诗人、教育家、评论家,曾任牛津大学诗学教授。他主张诗要反映时代的要求,需有追求道德和智力“解放”的精神。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神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

威廉 梅克比斯 萨克雷

英国小说家,与狄更斯齐名,维多利亚时代的代表性小说家。

马修 阿诺德

英国近代诗人、教育家、评论家,曾任牛津大学诗学教授。他主张诗要反映时代的要求,需有追求道德和智力“解放”的精神。

目录

乔纳森斯威夫特

[英] 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

大学的理想

[英] 约翰亨利纽曼

及时篇 大学是什么

第二篇 大学的选址

第三篇 雅典的大学生活

诗歌研究

[英] 马修阿诺德

芝麻与百合

(英国)约翰罗斯金

芝麻:打开国王的宝藏

百合:装饰王后的花园

约翰弥尔顿

[英] 沃尔特白芝浩

科学与文化

[英国]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

种族与语言

[英国] 爱德华奥古斯都弗里曼

交流的实质

[英]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塞缪尔佩皮斯

[英]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佩皮斯日记》

一个自由的天才

名望

劳动阶级地位的提升

[美] 威廉埃勒里钱宁

(一)

(二)

诗歌原理

[美] 埃德加爱伦坡

漫步

[美] 亨利大卫梭罗

亚伯拉罕林肯

[美]詹姆斯罗塞尔洛威尔

论民主

[美]詹姆斯罗塞尔洛威尔

译后记

在线预览

大学的理想

TheIdeaOfAUniversity

[英]约翰 亨利 纽曼

主编序言

约翰 亨利 纽曼1801年2月21日出生于伦敦。他16岁考入牛津大学,获三一学院学士学位,毕业后任牛津大学奥瑞尔学院的特别研究员和导师,成为该大学最活跃的一员。1828年,他被委任为牛津大学圣玛丽教区牧师。1832年,他由于与院长存在意见分歧,便辞去了导师职位。

1833年,英国圣公会内牛津运动a兴起后,纽曼和与牛津大学的其他教士一起发表了《时代书册》(也称发起了“书册运动”)。书册运动旨在捍卫“教徒承继说以及祷告书的完整性”。几年后,“书册运动”在英国主教的禁令下结束。为此,纽曼离开牛津大学。1845年10月,他加入罗马天主教。

1846年,纽曼前往罗马,回国后在英国开办讲演学校。1854年,他去都柏林,在天主教大学里担任了四年校长。也就在那时,他开始撰写演讲论文集《大学的理想》。在这本书里,他以清晰的思路和优美的文字表达了他对教育的看法。1879年,纽曼因对英国宗教事业的贡献被封为红衣主教。他于1890年逝世。关于纽曼的宗教观点及其影响的记录很少,我们找不到太多的线索。下面的文字真正揭示了他的信仰体系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元素。但是,一些大学名师和评论大家却把这些元素片面地理解成自然生物观点和文化价值。

查尔斯 艾略特

及时篇大学是什么

如果让我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地描述大学一词的含义,我会在其过往的称谓——“普遍性的学术机关”——中寻找答案。这一称谓意指:“一群互不相识的人来自不同的地域,聚集在一起”。一方面,这群人“来自不同的地域”,要不然,我们怎么为每一学院寻找教授和学生?另一方面,他们“聚集在一起”,要不然,学校如何生存?由此,从大学最初的简单形式来看,它是一个涵盖一切知识的场所,由来自各地的师生组成。想要完整充实这一描述所体现的内容,有很多东西必不可少;本质上说,大学是一个借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国内使得思想得以交流和传播的场所。

在我们所提出的这一理念中,没有任何牵强附会或不切实际的东西。如果我们所说的是大学,那么大学不过是满足我们自身的需求,不过是为该需求提供许多特定媒介的一个实例罢了。相互之间的教育,从广义上讲,是人类社会伟大的、永无止境的一项事业,有时有计划而为之,有时却并非如此。一代人影响另一代人,每个个体都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书籍文字就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工具,在现在这个时代尤为如此。考虑到出版传播的强大力量及其如何在期刊、短文、宣传小册、系列作品和通俗文艺中发展起来,我们必须得承认出版物将取代其他一切知识的传播。人们会认为,对于全人类,甚至对于每个人的智育来说,已经有了丰富多样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想获得什么呢?你可能会问:既然知识会自己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又何必“渴求”知识呢?古代预言家把预言写在树叶上,这些树叶一旦被摧毁——通常树叶难以保存,人们便再也无法知道这些预言了。然而,时至今日,每个人都能奢侈地享用信息大餐。因为工业文明时明了许多工具,今天的我们拥有的词汇大而杂,各类书籍汗牛充栋。我们可以在这些书籍中学到比古人更为广泛的知识。这些书籍也更加便于传播,以日行千里的速度发行到世界各地。各种书单堆满我们的座位,分发在街道两侧。城市的每一面墙都在传递智慧和信息,告诉我们什么地方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

……

媒体评论

胡适先生称《哈佛经典》为“奇书”:“奇书,指是日所送来的《五尺丛书》,又名《哈佛丛书》,是哈佛大学校长伊里鹗(Eliot)主编之丛书,收集古今名著,印成50巨册,长约五英尺,故有‘五尺’之名。”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哲学家赵元任先生更加认同《哈佛经典》:“我浏览了《哈佛经典》,虽然我想不久离开芝加哥,我仍然买了一套《哈佛经典》。”

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陈会昌先生向学生推荐:“《哈佛经典》是美国哈佛大学所有学生必修的课程,是哈佛大学建校以来著名教授们经多年选择确定的人类最重要的学术遗产清单。学习这些著名,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们可以了解自古代希腊、罗马以来人类历史上影响的一些人文学术著作,包括历史学、政治学、伦理学、宗教、文学、戏剧、经济学等各方面内容。向我国大学生介绍这份清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外的大学生接受什么教育,他们平时读什么书,可能具备什么人文知识,他们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念。”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