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詹安泰家族(治学续家风文质两炳焕)图书
人气:23

詹安泰家族(治学续家风文质两炳焕)

黄河方所著的《詹安泰家族(治学续家风文质两炳焕)/岭南文化世家传记丛书》从饶平县新丰镇的润丰楼、学文堂开始,阐述了詹安泰家族几代人传承文化理念、治学敬业的历程;介绍了"一代词宗"詹安泰、潜心语言学、方言...
  • 所属分类:图书 >传记>家族研究/谱系  
  • 作者:[黄河方]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62350620
  •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8
  • 印刷时间:2016-08-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155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黄河方所著的《詹安泰家族(治学续家风文质两炳焕)/岭南文化世家传记丛书》从饶平县新丰镇的润丰楼、学文堂开始,阐述了詹安泰家族几代人传承文化理念、治学敬业的历程;介绍了"一代词宗"詹安泰、潜心语言学、方言学研究的詹伯慧以及秉持良好家风、专业的足球解说员詹俊;展示了詹安泰家族三代人的传奇历史和"勤奋"家风的传承和延续。

目录

家族大视野

山色树香与诗礼传家

润丰楼边有座学文堂

岭南词宗:詹安泰

十岁能诗十二岁能词

名士养成记

别开词境,接力岭南词宗

爱书,藏书,著书

那时教授们的生活

那时大学生的学习

一代词家的终点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孩子教育,重诗词重陪伴

45年后的同,她与他相会

语言学家:詹伯慧

公子不傲骄,过目不忘

公子爱挑战,自选语言学

发现军话,一鸣惊人

父子同编高等教材

父子同为"运动员"

好的老师都是一样的

曾经,只有《新华字典》一本字典

方言界有支詹家军

《东瀛杂记》见传承,文士笔墨显情怀

父母在家应跟孩子讲方言

多做语言的导游,少做语言的警察

英超解说人:詹俊

我们詹家是读书人

无詹俊,不英超

把解说当成一门学问来做

传承严谨家风,不烟不酒少社交

尾声

所谓世家,贵在精神的传承

在线预览

十岁能诗十二岁能词 学文堂具体建于哪一年,现在难以考证。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在詹安泰出生后,也就是1902年以后。据詹伯慧回忆,詹安泰外出读书回来后就已经住在学文堂,而詹安泰是于1912年在新丰启明小学毕业后,去饶平高等小学继续修读学业。也就是说,学文堂建于1912年之前。 推测这个,是因为想进一步从大时代的背景上来看当时詹家是怎样的情况。 1902至1912年,中国正处于一个风云突变的时代。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后,清王朝的统治就风雨飘摇、走到末路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继而又陷入军阀混战。 虽然天然的地理因素让饶北新丰一带即便在抗日期间也能偏安一隅,但改朝换代可是大事件,尤其是对读书人而言。何况,近现代革命运动几乎都与客家人有关。 宁静如桃花源般的新丰不可能对此一无所知。但又因为远离动乱与争战,詹家的田产收入应该如往年般,没有多大变化。所以,詹挥琼才盖得了学文堂。虽然他自己没有入仕,但其对家国的热爱始终是可以肯定的,并且他的内心是与时俱进的,否则就无法想象他何以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送到外面去读书,且成年后都留在了外面。 这是一个旧式读书人对所处时代的思考与应对。 学文堂盖了四间房,詹挥琼自己一间,三个儿子一人一间。虽然三个儿子住的时候并不多。 在这幢被乡民称为"书斋"的房子里,詹氏三兄弟得到了父亲精心的教导。读书识字免不了,少不了的还有呼朋引伴一起玩耍。从詹安泰描写童年的诗句中,可以感受到那种乡间生活的宁静安逸: 笑呼逐逐邻童子,捕雀上树鱼入水。 斋中瓷缸养红鲤,鸟笼百十排廊尾。 喊上同伴去捕雀,去抓鱼。瓷缸养红鲤,廊尾有鸟笼,看得出家中还是蛮富裕的。 詹挥琼一家虽然从润丰楼搬出来了,不过学文堂就在旁边,仍算与族人住一起,从大的方向看,共井而居的格局并没有改变。詹安泰呢,就是在这样一个大家族中成长的。而从小,他就显示出对诗词的酷爱与敏感。 十岁那年他写了一首长诗,给宗族中负有众望的"狮球牧夫"看见了,大加称赏。过两天,"狮球牧夫"把自己的诗稿《仙岩媵唱》两厚册交给詹安泰,要他将来替他扬名传世。 可惜这首长诗没有留存下来。但能让族中长辈托付自己两本厚厚的诗稿,想来带给人的震惊是相当大的。能让人对一个孩子刮目相看,郑重相对,可见詹安泰的才情之出众。十二岁,詹安泰开始填词,可惜也无作品留存下来,只能从族人、亲人口中得知其时故事。 1937年詹安泰在他本词集《无庵词》的自述中写道:"余志学之年,即喜填词。风晨月夕,春雨秋声,有触辄书,书罢旋弃……"可见其填词之早。陈寂在《无庵词》的《题词》里说:"无庵琢词过廿载,颠倒二白百不疑。网罗珠玉蔑不有,鞭笞精怪成瑰辞。"陈寂对他还是相当了解的,说他"琢词过廿载"确为实情。 P10-12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