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高考只有一次,由于尚无经验可谈,无异于摸着石头过河。
有的同学难以找到新的学习方法应对快节奏、高强度的高三生活,很容易变得茫然无助;有的同学由于种种原因与任课老师配合不够默契,使得复习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同学肩负着过于沉重的压力,身心俱疲、几近崩溃……
这一切都是由于对高考认知和理解上的偏差造成的。那么究竟什么是高考?高考考什么?高考有多难?何为实用高效、事半功倍的提分方法?需要我们规避的学习习惯和高考误区又有哪些?
本书从高三生必须面对的学习方法、提分策略、答题技巧、人际交往、心理健康、饮食营养、考前调整等方面着手,真实再现百余位高考状元的心路历程,详尽分析高三旅途中存在的各类误区,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为你提供实操性的高效提分方案。
氧气高考 让你看到希望
替高考"平反" 为考生、家长解忧
打造实操性的高效提分方案
全景透析高三迷茫、困惑映射下的核心问题
集结百余位高考状元学习秘籍、心路历程
娄雷,博学教育媒体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在媒体工作期间,共主持嘉宾聊天和教育名家采访数百场。制作并推出的“百所重点高校招生办主任系列访谈”和“高考状元堂”节目,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得到了广大考生、家长的好评。著有《考高分靠自己》、《赢在高三学习方法上》、《陪考有方》等。
第1章 没有目标也能顺利度过高三吗
误解 1.1 高三各轮复习就是将相同内容不断重复
误解 1.2 复习计划就要将每分每秒塞得满满
误解 1.3 只有考上名牌大学才意味着高考成功
第2章 优等生的方法对每位同学都适用吗
误解 2.1 参考书、习题集比课本、高考真题更重要
误解 2.2 努力程度与坐在书桌前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误解 2.3 记不住繁多的知识点是自己的记忆力太差
误解 2.4 先集中力量补弱科,再齐头并进提高总分
第3章 “长期性”弱科,没有提分空间了吗
误解 3.1 语文:需要长时间积累,提分很渺茫
误解 3.2 数学:超现实的理性,开窍难于上青天
误解 3.3 英语:舶来的语言工具,想学好没环境
误解 3.4 理综:物化生苦计算,综合运用玩不转
误解 3.5 文综:史地政多背诵,答非所问伤不起
第4章 只要成绩好,孤僻离群无所谓吗
误解 4.1 老师只爱优等生,不会对我太关注
误解 4.2 高三竞争太激烈,友情早成奢侈品
误解 4.3 高三压力揣于心,家人变成发泄桶
第5章 一模过后成绩没有提升可能吗
误解 5.1 语文:短时间不见效不如放弃
误解 5.2 数学:畅游题海才能提高成绩
误解 5.3 英语:多做套题才能突破瓶颈
误解 5.4 理综:时间有限,维持现状已不易
误解 5.5 文综:为找题感,只做题来不背书
第6章 高考成败与心态调节关系不大吗
误解 6.1 高三生不必关注自身心理健康
误解 6.2 过度紧张很正常不必刻意疏导
误解 6.3 极度倦怠放松后就能够自行恢复
第7章 为挤时间,不健康、营养差均可接受吗
误解 7.1 轻伤不下火线,年轻人这点痛算什么
误解 7.2 只要吃得饱哪管好不好,高三就要涅槃重生
第8章 距离高考仅有几天,大局已定吗
误解 8.1 高考前一周需彻底放松身心
误解 8.2 知识已无增长可能,成绩不再提升
误解 8.3 高考决定人生命运,必须高度重视
误解2.1 参考书、习题集比课本、高考真题更重要
到了高三,同学们对参考书、习题集的热衷程度超过了大众的想象。很多时候,虽然同学们表面上不便明说,可暗地里较劲的是又做了多少道课外题,又看了几本参考书,更有同学会因订阅了某种难得一见的学习报刊或杂志,购买到本地少见的品质辅导资料而引以为傲。努力学习,想要通过多看书,多做题来提高成绩,本无可厚非,可也有同学在这其中遇到了让人疑惑的问题。
[高三生口述]高三做多少题最合适呢
可以说,高三是我这么多年学习生涯中,做题最多的一年。当然,如果不是这样,它也枉被称作高三了。每天的题目铺天盖地地压过来,让人没有一丝可以喘息的机会。这其中不仅有各科的家庭作业、学校里的大小考试,也不乏自己买来的参考书和练习册。对于做自己买的参考书上的习题,我是丝毫不敢懈怠的。班上几乎每个同学每个学科都会有两三本习题集,而那些购书狂人,关键学科的习题集更是有厚厚的几大本。如果我这方面落下了,学习就更不占优势了。这么多的练习题,最开始我还能勉强应对,可现在却越来越厌倦了,甚至一看到试卷上的题目就想吐。
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算个头,为什么我已经做了那么多题目成绩却还是没有起色?高三这一年,究竟买多少本参考书才合适?做多少道题才能达到高考的要求呢?
这位同学在自己的《高三生口述》中提出了3个问题,我们来一一进行分析:
对于及时个核心问题:为什么已经做了很多习题,成绩还没有起色?从这个问句中我们找到了两个关键词:“很多”、“成绩”。
首先,做题数量不等于做题质量。虽然辛辛苦苦做了很多题目,然而做题的数量并不能说明什么,关键还要知道题目为何要这样做,为什么要以此为切入点,在解决这道题目时自己是否有基础知识上的漏洞,是否存在概念原理上的误区。只有这样才能“做一道题会一道题”,倘若能够举一反三,变换角度为自己设问,还能起到“做一道题会一类题”的效果。或许你会说,这样做完一道题,岂不要花费很长时间?的确如此,可这样打下的“地基”才会坚固,足以应对同类型的任何题目。当然,你也可以回想,以往做题的过程中,是否有上一道题还不求甚解的情况下,就匆匆开始做下一道题目了。与其走马观花地磨洋工还没任何效果,倒不如扎扎实实地把每道题研究透彻来得实在。
其次,考试成绩受多方因素影响。考试成绩本身受到了考生对考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考生的心理状态、应试策略和答题技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此外,成绩不理想还涉及考试难度偏高、考查的知识点正是考生的薄弱环节、考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综合运用能力还未发生“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考试成绩并不能反映考生真实的学习水平。要想尽快扭转成绩不理想的局面,不仅要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提高综合运用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巧与应试策略。
此外,这位同学还提到了高三该买多少本参考书、做多少习题合适的问题。而这也是绝大多数高三考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关心参考书和做题的数量,或许是因为参考书是同学们给自己“开小灶”、补弱科的途径之一,是自己能够掌控的、不同于其他同学的“独门绝技”,此外,同学们也很想适可而止,如果知道做多少题看多少书就能够应对高考的话,何苦在题海中寻觅又不得其所呢。可是,参考书就是具价值的复习资料吗?是否有比参考书更实用的复习资料呢?我们在使用各类复习资料时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接下来将为同学们一一解答。
核心问题:何为高三最实用的复习资料?
面对众多的复习资料,你可能会突然间变得很迷茫,不知道该从哪里看起,甚至有不少同学高考过后才发现自己居然还有那么多的习题集没有做过。面对数都数不清的课本、参考书、笔记、试卷……究竟怎样才能分清主次、安排先后?它们之中谁才是高三最实用的复习资料?如何才能把这些资料的效果发挥到呢?
1. 课本:解答一切问题的依托
高三的时候老师们经常会提起一句话,叫作“万变不离其宗”,说的是不管试题怎样变化,出题的大范围不会改变,考查的知识点同学们也都学过,都可以在书上找到答题的依据。这里所指的书,就是教科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课本。课本上的内容是我们解答一切问题的依托,不管考试的试题如何灵活多变,也无论试题难度究竟多大,其考查的内容都来自课本。
(1) 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不管是我采访过的高三名师还是高考状元,他们都在不断地提醒大家注意课本的重要性。甚至有高考状元说在自己的书桌上习题集往往是放在最下面的,而摆在最上面、最容易拿取翻看的就是高中三年的各科教材。很多同学不愿意看课本的原因是觉得课本上的知识太“浅”,对考试的意义并不大。实际上,课本上的内容并不简单,很多试题中考查的难点都是教材中的某一知识点。所以,建议大家在平日练习或者总结试卷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会的题目一定要回归课本去寻找所对应的知识点,形成“做题→反观课本→做题”的自然过程,这样就能够更快地把知识融会贯通,进入备考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