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琉球群岛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域构成及空间特征、历史与地域文化的传承及其演变过程分析入手,科学地解释了琉球群岛地理单元的特殊性及其与中国大陆和日本列岛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问题;通过各重要时期琉球群岛地缘关系要素相互作用的研究,揭示琉球群岛地缘关系格局时空演变的特征与机理。在此基础上,对于与琉球群岛地缘关系密切相关的琉球群岛的法律地位问题、我国钓鱼岛主权问题、东海大陆架划界和油气田开发问题等涉及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本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项目“琉球群岛地缘关系时空演变的特征与机理研究”结题报告的基础上成稿。作者以琉球群岛为研究对象,从琉球群岛自然地理环境、地域构成及空间特征、历史与地域文化的传承及其演变过程的分析入手,科学划定琉球群岛的地理单元;解释琉球群岛地理单元的特殊性及其与中国大陆和日本列岛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问题;通过各重要时期琉球群岛地缘关系要素相互作用的研究,揭示琉球群岛地缘关系格局的时空演变的特征与机理。在此基础上,对于与琉球群岛地缘关系密切相关的琉球群岛的法律地位问题、我国钓鱼岛主权问题、东海大陆架划界和油气田开发问题等涉及我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书对于丰富我国关于琉球群岛研究领域的成果积累,科学认识琉球群岛的地理意义和政治属性,维护钓鱼岛主权和东海海洋权益,以及相关学科涉及琉球问题再议的研究和正确处理对日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袁家冬,男,汉族,1958年12月生,吉林省通化市人。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89年3月毕业于日本东京学艺大学研究生院硕士课程,1998年7月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博士课程。现任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与城市地理学、政治地理学。
001/及时章 绪 论
003/ 及时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004/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013/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17/第二章 琉球群岛的地缘关系要素及其影响机理
019/ 及时节 地缘政治要素
023/ 第二节 地缘经济要素
032/ 第三节 地缘文化要素
038/ 第四节 琉球群岛地缘关系诸要素的影响机理
043/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045/第三章 琉球群岛的地理环境与空间特征
047/ 及时节 琉球群岛的自然地理环境
054/ 第二节 琉球群岛的社会经济发展
063/ 第三节 琉球群岛的地域构成
068/ 第四节 琉球群岛相关称谓的地理意义与政治属性
075/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077/第四章 琉球群岛人类起源的研究综述
079/ 及时节 问题的提出
079/ 第二节 考古学的发现
083/ 第三节 群体遗传学的解析
087/ 第四节 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090/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091/第五章 琉球语的方言分类与地理分布
093/ 及时节 琉球语相关概念辨析
096/ 第二节 琉球语与日语的亲缘关系
106/ 第三节 琉球语下级方言的地理分布
114/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117/第六章 琉球王国的诞生与中琉宗藩关系的建立
119/ 及时节 琉球群岛的早期国家
122/ 第二节 琉球王国的统一
125/ 第三节 古代中国与琉球王国宗藩关系的建立
129/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131/第七章 日本萨摩藩入侵琉球与东亚地缘政治格局变迁
134/ 及时节 萨摩藩入侵琉球的借口与真实动机
139/ 第二节 萨摩藩入侵琉球始末
142/ 第三节 萨摩藩入侵琉球与东亚各国的反应
147/ 第四节 萨摩藩入侵琉球对东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153/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155/第八章 近代日本对琉球群岛的强行吞并
157/ 及时节 “牡丹社事件”与近代日本侵台
164/ 第二节 “琉球处分”与琉球王国的灭亡
167/ 第三节 中日关于琉球问题的交涉
170/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173/第九章 美国对琉球的军事占领与“冲绳归还”日本
175/ 及时节 美国对琉球群岛的早期军管
185/ 第二节 联合国对琉球群岛的托管
188/ 第三节 日本恢复对琉球群岛的统治
193/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195/第十章 东亚地缘政治变化与琉球群岛的法律地位
197/ 及时节 琉球群岛地缘关系格局变化趋势
204/ 第二节 中、日、美三国对琉球群岛法律地位的态度
214/ 第三节 多种力量博弈下的琉球群岛未来法律地位走向
220/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223/第十一章 琉球群岛地缘关系中的钓鱼岛主权问题
225/ 及时节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
234/ 第二节 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主权问题的争端
242/ 第三节 琉球问题与钓鱼岛主权的关联
245/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247/第十二章 琉球群岛地缘关系中的东海海洋权益问题
249/ 及时节 东海问题的由来
255/ 第二节 关于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的国际公约
259/ 第三节 中日两国政府关于东海问题的磋商
264/ 第四节 中日东海划界问题前景展望
266/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269/第十三章 研究启示与未来展望
271/ 及时节 研究启示
274/ 第二节 未来展望
276/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