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纪宏、翟国强主编的《宪法学的新发展/中国法学新发展系列》讲述宪法学是我国法学理论体系中比较成熟的学科,但受到我国现行宪法体制和宪法实践的影响,我国的宪法学理论研究长期以来始终无法摆脱宪法条文诠释的束缚,关于宪法现象自身的原理性构造很不成熟。近十年来,我国宪法学理论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比较宪法学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对传统宪法学的学科体系进行了和系统的改造,对于一些与宪法现象相关的基本问题以及宪法学学科建设的基础问题都开展了很好的探索,形成了宪法学理论体系的新特点,特别是对宪法制度、宪法行为、宪法程序、宪法责任、宪法监督和违宪审查等等问题,在深入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为推动现行宪法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学术建议,本书将详细介绍近十年来我国宪法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
莫纪宏,1965年5月生,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荣获"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主要研究方向:宪法学、行政法学和国际人权法学。主要社会兼职:国际宪法学协会理事、国法学会理事、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法学会理事。曾经在挪威、瑞典、瑞士、日本等国作客座教授和访问学者。共出版各类著作约400万字。主要代表作有:《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国际人权公约与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宪法审判制度概要》(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等。
翟国强,1979年出生,法学博士,研究兴趣为宪法学:1997年至2004年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2004年至2007年就读于浙汀大学法学院。2007年7月至今供职于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宪法行政法研究室。
导论 中国宪法观念与学说的发展轨迹
一 主流宪法观念的发展
二 宪法学基础理论的发展
及时章 国家基本制度
及时节 国家基本制度概述
一 国家基本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二 国家基本制度的主要内容
三 制度改革与"宪法变迁"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的历史回溯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 人民代表制度研究的特点及对未来的展望
第三节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 政治协商与协商民主
二 政治协商制度的法制化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二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路径
第五节 特别行政区制度
一 特别行政区制度在宪政体系中的定位
二 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发展完善
第六节 基本经济制度
一 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及性质
二 基本经济制度的宪法表达方式
三 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地位
四 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法律保障
第二章 宪法权利理论
及时节 中国宪法权利理论发展脉络
一 宪法权利理论发展脉络与中国的"宪法事件"
二 方法论的演进:法哲学的方法到法解释学的方法
三 "依据法律的保障"到"宪法保障"
第二节 中国宪法权利理论的基本构成
一 宪法权利的规范结构理论研究
二 宪法权利的保障领域理论研究
三 宪法权利的保障原理:限制的限制
四 宪法权利的类型理论
五 宪法权利的冲突与竞合理论
第三节 宪法权利理论回顾与展望
一 宪法权利总论的发展回顾
二 宪法权利分论的发展
三 宪法权利的法解释学的前景
四 立宪主义发展和保障模式理论:依据法律保障理论的潜在问题
五 走向以宪法权利为轴心的宪法学
第三章 地方制度
及时节 地方制度基本原理
一 地方制度基本范畴
二 地方国家机构或地方政府的宪法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一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现状和方法
二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理论
三 中央与地方的结构与职权划分
四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科学化、法治化
第三节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
一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的基本制度
二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
第四节 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一 特别行政区的设立与基本法的制定
二 中央与特别行政区关系的基本理论问题
三 中央与特别行政区权限划分
四 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和政制发展
五 基本法的实施展望
第五节 地方制度研究展望
一 新时期地方制度的发展改革
二 地方制度研究的前景展望
第四章 宪法监督实施
及时节 宪法监督相关概念
一 宪法实施
二 宪法适用
三 违宪审查
四 宪法保障
五 宪法司法化
第二节 宪法监督制度运作研究
一 宪法监督制度的特点
二 宪法监督制度问题与现状
三 宪法监督研究争议的焦点
四 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的构想
第三节 宪法监督理论评析与展望
一 宪法监督权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权力?
二 代表机关监督体制的合理性
三 宪法监督制度完善及发挥作用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