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张曼菱在北大求学期间,就常有机会聆听季羡林先生教诲,其后一直和季老保持联系,在季老笔下,张曼菱是“小友”,在张曼菱心中,季老是学问大家,甚至拥有“大师”光环,但他在晚年“被过分使用”,失去了个人空间,只能终日生活在内心巨大的孤寂中。该书记录了张曼菱和季老的多年交往,用“亲历亲见亲闻”为季老辩,拨开困扰季老晚年生活的纷纭乱象,还原真实的季老。
张曼菱,汉族,女,云南人主要作品有: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改编为电影《青春祭》;小说《唱着来唱着去》;散文集《北大才女》;回忆录《中国布衣》《北大回忆》;评论集《张曼菱评点〈红楼梦〉》;电视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音像制品《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史话《西南联大行思录》。
序言:《命运与担当》 钱理群
自序:一个人的位置
上篇 校园本色
一、相识于“竞选”风潮
二、朗润园:一条文化的长河
三、疾呼“研究‘’史”与“控诉”的权利
四、米寿:“你们说的那个人不是我”
中篇 高处不胜寒
五、在医院:先生失去的私人空间
六、“唐僧肉”的多角折射
下篇 一生真伪有谁知
七、批评者的背景与“乡愁”
八、“温不增华,寒不改叶”
九、“为自己不是右派而愧疚”的人品与宿命苦酒
后记:守望
别传附档
季羡林先生生平
先生常用戏谑的口吻说:“近年季羡林走俏。”
与季羡林相识,是在他没“走俏”,我也颇不合时宜的年月。
一九八〇年秋末,北大及时次用竞选方式来选举人民代表。这在全国也是及时次。
我是及时个“跳出来”的女竞选者。
北大成为中国开放之初各种思想的舞台,当时社会上的各类风云人物来到北大,如:倡导“启蒙”的刘青峰夫妇,遇罗克的妹妹遇罗锦等。
水涨船高,竞选者们的调子节节攀升,年青的学子们开出一套套“治国良策”。国际重要媒体纷纷登陆北大,记者们从礼堂追踪到宿舍楼。
我的竞选口号是“东方美”。我在“宣言”里以张志新烈士为先例,标榜中国女性在当代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
我也讲到“大学生分配原则”和“出版自由”,当时却没人注意。
而我关于“男性雌化,女性雄化”的言论,却触怒了许多人。
当年北大有三面旗帜:一面是激进改革派,一面是稳健改革派;我有幸被列为第三面旗帜——“人性解放派”,可谓恰如其分。
这与我的人文理想以及后来的作家道路是相通的。
从电影《青春祭》开始,直至二〇一四年,我在北大的演讲《压抑的胜利》,都是顺着这条路走下来的。其他各位竞选者,也基本“不改其道”。
从这一点说,我们这些竞选者没有辜负当年选民们的信任。
在北大经历的这一段,正好套上那阕令我们这代人所喜爱的吟诵不厌的伟人诗词:“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北大所爆发的这一次民主竞选产生了大量吸引社会各界的观点、思想,其丰富、激进、开放和多方位思索的内容,后来直接影响和介入了社会改革进程。
现在是小学生都知道“竞选”了。可那时,“民主”的意识甚至在北大也很可怜,人们可以忍受一个不认识的官方提名之人,却不能忍受自己熟悉的人成为“候选人”。
先获盛誉 后遭质疑
一生真伪 何人能知
斯人远去 尘嚣未已
且读张曼菱风云之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