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冠生曾长期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当助手,在他眼中,费老不仅仅是著名学者、政治活动家,更是可亲温厚的长者。全书回忆了费老做学问及生活中的诸多小片段、小故事,这些此前极少披露的小故事,帮助读者走近更平实亲切、更见性情的费老。
张冠生,1954年生,祖籍江苏赣榆。有农民、新闻媒体、社科研究、学刊编辑、公务员等从业经历。作费孝通先生助手十多年。现任民盟中央委员。曾在《中国社会科学》《读书》《东方》《随笔》《天涯》等刊物发表文章,出版有《费孝通传》《世纪老人的话:费孝通卷》《田野里的大师——费孝通社会调查纪实》等。最近整理完成《费孝通晚年谈话录》60余万字。
题记
自序
少作
佛性
中国老师(一)
中国老师(二)
中国老师(三)
外国老师(一)
外国老师(二)
外国老师(三)
“社区”来历
狂叫三声
功能主义者
当年开弦弓
一个里程碑
再访开弦弓
三访开弦弓
江村六十年
江村八十年
说“偶然”
译稿传奇
手稿重现
历史真是妙
小文章
诗兴
这样写更有意思
狗尾续貂
谬奖书童
补课
名誉校长
古人 来者
及身偿愿
未了的题目
现代夸父
听费先生说
后记
别传附档
费孝通著作:一本书一句话
《费孝通》自序
后记
这是一次提前了时间的书写。
前年退休后,想过六七个题目,打算余生中陆续写出。其中一个,是对费先生的记忆、感受,或可称“杂忆”。
为这些题目排顺序,杂忆费先生属于倒数前两名。
依设想,既属杂忆,可不求系统,不谋深刻,不设格局,随自然想到的素材、题目,即兴书写,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愿同有兴致的读者一道,走近更平实亲切、更见性情的费先生。
当然,这是理想,能不能如愿,难说。故,动笔前须有尽量充分的准备,首先从时间上保障,以期略补孤陋。
大侠兄入行出版,致使此想生变。他策划首批选题,我也被策了进去,嘱写写费先生。设身处地想,理由很充分。
当年大侠兄创办“文化广场”,费先生当过早期作者,连载大文,此其一。
我当过费先生多年助手,又是“文化广场”长期作者,此其二。
近两年,从工作日志和录音磁带中整理出费先生晚年谈话约六十万字,诸多往事重现,淡忘的复清晰,宜及时录下,此其三。
今年是费先生江村调查八十周年,实该有点纪念。光把费先生晚年谈话整理出来,够吗?自己的文字呢?此其四。
好友书话纵横,出版则系履新,筚路蓝缕阶段,岂能袖手旁观?此其五。
于是动笔。
所谓“助手”,是费先生的说法。实际工作内容,点说,近于“书童”。
先生谈话,留意记录,事后整理、誊写,交先生过目;
先生在田野,现场拍照,冲印,留档,适时派用场;
先生访问某处,须临时为主人题字,在旁参与想词儿;
先生备妥《学术自述与反思》书稿,即往府上取出,送到三联;
先生写出《甘肃土人的婚姻》序言,定下题目,尽快交给《读书》;
先生嘱,续写其某篇消闲文章的未了话题,辄做功课,勉力写出;
先生希望杨绛帮助看篇文章,在北京医院,遵嘱送达钱锺书病房;
先生想找李慎之晤谈,即作电话联系,在东厂胡同,确定具体时间;
李公慎之需要先生一九五七年《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一文,即复印,付邮;
沈公昌文多次邀先生参加越秀讲座,每与沈公商定时间、地点、话题;
……
都是寻常事,都是平常日子。杂忆所述见闻,就这样慢慢叠在一起。如实写出,可作一段时光的印记。
这段时光里,费先生追踪中国开放改革步调,实地观察,现场记录,实证分析,写出大量文章,报告民生消息,表达书生见解,本书述及的《小城镇四记》《行行重行行》《从实求知录》等等,都是如此写出。
田野调查现场,是费先生的流动课堂。出家门,入田野,他是去找老师。走近农户,攀谈话起,便是课堂。他是听课的学生,农民是讲课的老师。
十多年里,有机会随费先生上课,旁听,看大师怎样当学生,记录大师所以是大师,时常感受“书童”之幸。至于是否能对得起这份幸运,不敢说。好在有“但问耕耘,不问收获”可作退路。
用了两年,从亲笔记录中理出费先生晚年谈话文字,如今遵大侠兄嘱,写下这些文字,算是一点耕读作业。收获就不问了。或说,耕读之乐就是收获。
作者 二○一六年五月二十日
于湖南永州阳明山中
又敦厚又高傲 又恬静又热烈 又朴素又深刻 又率直又沉潜
纪念费孝通江村调查八十周年
“书童”张冠生撰文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