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乡愁·中国(卷一)图书
人气:13

乡愁·中国(卷一)

【DUMONT杜蒙.阅途】50位摄影师,100个独具韵味的古老村落,全新的视角走入乡土民情,海量的图片记录历史底蕴,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中,品味独属于你的乡愁滋味!
  • 所属分类:图书 >历史>历史随笔  
  • 作者:《[乡愁] 中国》编委会 [李谨羽](译)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200122114
  •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0
  • 印刷时间:2016-10-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铜版纸
  • 包装:精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乡愁•中国》收录的100个传统村落,几乎全是经国家文物局等相关机构认定的中国特色、乡愁气息的传统村落。本套丛书按照这100个村落日出时间的先后顺序划分成10卷。所有图片由摄影师一手拍摄而成,文字均为摄影师深入村落调查、采访、搜集所得。每一个村落的摄影作品和调查报告都会涵盖其整体概貌、特色建筑、手工遗迹、历史遗迹、以及人与村落的关系五大主题。本书所有内容均为中英双语,旨在让中国读者以新的视角去解读村落、品位乡愁的同时,也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打开一扇窗户。

本书《乡愁•中国(卷一)》包含了经纬度范围在28°N ~ 50°N,121°E ~ 127°E的10个传统村落:新生村、松岭屯、锦江木屋村、东烟墩社区、大庄许家社区、烟墩角村、佛寺村、东楮岛村、走马塘村、里箬村。

编辑推荐

[DUMONT杜蒙.阅途]源自德国、服务中国,致力成为高品质的旅游内容提供品牌。

[DUMONT杜蒙.阅途]品牌属于京版梅尔杜蒙公司,该公司由北京出版集团与德国梅尔杜蒙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德国梅尔杜蒙公司是欧洲旅游信息服务的市场领导者,提供丰富的旅游指南、地图以及其他相关旅游信息服务。

《乡愁•中国》为北京出版集团英国书展精品图书、北京市新闻出版局重点图书。套书由曾多次获得“中国美的书”“世界美的书”奖的刘晓翔老师设计,朴素又不失新颖装帧设计让书籍本身就成为一件艺术品。

在钢筋水泥搭建的城市森林中为生计奔波时,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禹禹独行时,你是否会想起古老村落里那土屋上的炊烟、田间地头的野花、慈祥的老人和那儿时的玩伴?

50位摄影师,深入中国100个各具特色的古老村落,进行了长达半月的实地考察,获取了具有文化与艺术价值的一手影像和文字资料,并编入本套书。

西起西北边疆的禾木村,东至长白山深处的锦江木屋村,100个村落跨越经纬16°N ~ 54°N 、72°E ~ 136°E,按日出顺序分编于10卷当中。如同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古村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在本套在书中,100个古老而又独具韵味的传统村落呈现在读者眼前。每个乡村深厚绵长的历史底蕴、别具特色的传统建筑、淳朴真挚的风土人情,将让你在繁华的都市生活中品味到独属于你的乡愁滋味,而海量精美图片也将给你带来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作者简介

2015年8—10月,北京出版集团通过新浪图片、《数码摄影》杂志官方网站、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多渠道面全社会海选,征集一部分的乡愁图文作品,并从中选拔出50位选手。在经过对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统一培训后,50位选手被派往100个指定的传统村落(选自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共同推进并公布的传统村落保护名单)工作观察、体验、拍摄7-15天,并撰写调查报告,整理成《乡愁•中国》系列图书出版。

《乡愁•中国》编委会

陈卫卫 《影映生活》杂志原主编

邓登登 《数码摄影》杂志执行主编

段岳衡 著名华裔摄影家(加拿大籍)

梁子 著名旅行家、作家、摄影家

秦大唐 北京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宿志刚 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院长

孙海波 著名纪实摄影家

解海龙 北京摄影家协会理事、著名摄影家

严志刚 新浪网助理总编辑、新闻中心图片总监

于云天 著名风光摄影家

目录

01锦江木屋村

Jinjiang Cabin Village

02新生村

Xinsheng Village

03松岭屯

Songling Village

04大庄许家社区

Dazhuangxujia Village

05东烟墩社区

Dongyandun Village

06东楮岛村

Dongchudao Village

07烟墩角村

Yandunjiao Village

08里箬村

Liruo Village 08

09走马塘村

Zoumatang Village

10佛寺村

Fosi Village

在线预览

白山深处掩柴扉——锦江木屋村

长白山深处古木参天,在苍松、白桦、蓝天的映衬下,一条蜿蜒的林中小路通向一个山谷。20 多户人家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朝阳的山坡上,四周原始森林与人工森林、次生林杂处,村外有锦江流过。木墙、木瓦、木烟囱、木栅栏、木柴垛……整个村庄见不到一块砖瓦,这就是吉林省抚松县漫江镇锦江木屋村—一座由原木建造的村子,被誉为长白山的木屋村落。

根据抚松县史志记载,锦江木屋村始建于1937 年,至今有70 多年的历史,现存50 余座原生态木屋。这些木屋原名孤顶子,以当地一座孤立突出的山峰命名。20 世纪90 年代中期,通化师范学院美术系一位教授在长白山老林子里写生时,发现了这些木屋建筑群。于是,这座藏于深山的村子就展现在世人面前, 吸引着一些专家学者、艺术家纷纷前往考察、采风。后因为此村靠近锦江,被人们称为锦江木屋村。

纵横上千千米的长白山区是多民族融合的舞台,早在三四千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的印迹。吉林省抚松县是满族发祥地之一,清康熙、乾隆时期为保护这块“龙兴之地”将之封禁长达200 多年,直到光绪年间才解禁。解禁后,关内大批农民蜂拥而至,聚居而成村。他们藏身密林深处, 与外界联系甚少,依靠着无穷无尽的森林资源生活。

这里的山民们延续了满族先民的居住习俗,砍树造屋。其建造工艺在清朝时期已经相当成熟,当地人称之为木克楞,意为用原木凿刻,垒垛建屋,如同上下门牙咬合一样;也有人称之为霸王圈,意喻房子非常牢固,即使骁勇的霸王也对它无可奈何。建筑学上称之为井干式房屋,取其形似用原木围成的井口护栏之意。

木克楞房子有四大优点:一是就地取材,山民上山寻找树木,运下山来即可锯为窗、瓦、墙;二是加工粗放,建屋的木头不锯不雕,甚至连树皮也无须剥掉;三是保暖防风,原木加泥巴的墙壁厚度可达1/3 米,还有火炕取暖,足以抵御北方严寒;四是耐用,松木油分高, 耐潮、耐腐蚀,可经百年风雪而不朽。如果墙壁倾斜,重新翻盖即可再用。尤其是大雪封山时节,村民烧起火炕,把一根完整的倒木(因自然因素折断的完整树木,非人为砍伐)掏空竖立在屋外做成烟囱,屋内暖意融融,成为连皇帝也艳羡的养生别墅。当年乾隆东巡时,见到长白山区的木克楞和满语称之为呼兰的烟囱,赋诗赞道:“木柱烟囱犹故俗,纸窗日影正新嘉。盆中更有仙家草,五叶朱旒拙四桠。”诗中描绘了这样一幅美景:晨光映红了白雪,山里一户农家的木烟囱里炊烟袅袅,新糊的纸窗格外明亮,窗台上的花盆中栽有一棵“关东三宝”之首的人参,四品叶的枝丫、五个瓣的参叶、朱红色的参子相互辉映,把这山居装点得绚丽多彩……

锦江木屋群修建时,正值日占时期,日军对此地实行并村管理,将几个村合并到一起,形成了现在聚居的村落。到20 世纪90 年代,这里已有百余户人家。之后, 由于木材数量减少、价格上涨,以及交通不便等原因,一些木屋已无法维持下去。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约有2/3 的村民迁离木屋村。剩余的木屋经过主人的维修改造, 现成为人们旅游、摄影的好去处。这些原木垒砌的木屋如同一件件木雕艺术品:新泥抹涂的墙在绿树丛中鲜亮,木瓦因氧化而呈青灰色,背坡的木瓦则长满嫩绿的青苔; 木烟囱高过屋顶,有的上面长满云芝与“老牛肝”,缕缕炊烟散发着木头燃烧的芳香; 房檐下悬挂着黄黄的玉米、红红的辣椒,庭院里、房顶上晾晒着蘑菇、五味子、烟叶…… 那些有木瓦的房舍分外显眼,有的金黄,有的灰白,年久的则变成了黑色,在黑沉沉的树木衬托下,质朴醇厚,像长白山人的个性。如果冬日来访,则又是一番景象:皑皑白雪覆盖着五彩斑斓的木屋,家家户户的门上、仓上贴着大红的对联,还有彩色的挂签、院门口高挂的红灯……随着知名度的提高,这深山的小村也有了迁入者。几个外地的姑娘远嫁这里,跟木屋相守,与山泉做伴。这些年轻女子把木屋收拾得干净整洁,在院子里晾晒着人参、蘑菇等山货,生活十分富足。小伙子们负责早出晚归“跑山”,他们结伴进山挖“棒槌”(人参)、打松子,在大山里,树丛中,到处寻宝:榛子、葡萄、五味子、地龙骨、天麻,还有野菜—大叶芹、刺嫩芽、薇菜、木耳、榆黄蘑…… 这些山珍不但自家吃,更主要的是卖给城里人。村里“木屋人家”的主人老邹就是这样一位勤劳致富的村民。复员的他回来至今没离开过这个村子。2013 年他带领部分村民成立了金源木屋旅游合作社,这也是村子里及时个经营实体,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他的妻子还在家里开了一个小卖店,大女儿现在上海工作,小儿子在家里和他一起经营合作社,儿媳妇巧手剪的窗花在这一带小有名气,现在她正计划着把剪窗花做成木屋村旅游文化的又一个品牌。按道理说老邹现在应该满足了。然而他总会透出一丝担心和惆怅:外来的商人在木屋改造中嗅到了商机,生态环境会不会被破坏?2 千米外的锦江还能不能保护住其清凌凌的水源?木屋过去一直用木瓦防水,近几年来木瓦却被蓝色的塑料布取代,就连冬季保温、栽种人参等也用塑料布。经济效益虽提高了,但古朴的农家院落却变得不伦不类。

当然,也有一些当地人对旅游开发充满憧憬。木工老陈凭一身传统手艺, 带领几位施工人员对这片区域进行翻新改造。只要这里不断进行建设,他就一直有活干,有收益。

木屋是不可再生的满族文化资源,是人、山、林、水和谐共生的见证。藏在深山里与世无争的村民们忽然成了镜头下的主角,采集打猎的生活方式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当地人能不能经受住这样的考验?作为游客,千里迢迢来到这深山老林中寻访,不但能体验到久违的自然野趣,还可以用镜头记录下一段正在变化的历史……

媒体评论

在普遍蜕化的乡村景象中,依旧还有一些净土;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中,依旧还有一些静音。撇开种种时代的遮蔽,乡愁依然是一片白云,一汪清泉,一叶扁舟,一念相思;乡愁是打开尘封回忆的钥匙,游子心中柔软的信念。

《乡愁•中国》套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古村落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布局合理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的乡土之物、深沉丰厚的文化积淀。这让我们坚信,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乡村尽管已经饱受质疑,但依旧存在过玫瑰色的田园美景,乡民们曾经拥有过拙朴而不灭的传统美德。——《光明日报》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