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可以说是建立在中国文史和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学术训练之上,但潜藏于字里行间,学术的推敲辩证之后的,仍是作者青少年时"游于艺"的天真,以及对中国音乐的热爱。相对于传统文论,文学史研究该向何处,如何洗心革面、奋发有为、值得认真反省。
中国学界之选择"文学史"而不是"文苑传"或"诗文评",作为文学研究的主要体式,明显得益于西学东东渐大潮。从文学观念的转变、文类位置的偏移,到教育体制的改革与课程设置的更新,"文学史"逐渐成为中国人 耳熟能详的知识体系。作为一种兼及教育与研究的著述形式,"文学史"在20世纪的中国,产量之高,传播之广,蔚为奇观。
"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
序
绪论——唐代音乐的先声
文物千官会,夷音九部陈——"乐部"考
引言
乐部的义界与发展
乐部制度的形成
结语
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破阵乐》考
引言
《破阵乐》的创作及变迁
《破阵乐》的舞容乐风
《破阵乐》的创作及其变迁的意义
小妓携桃叶,新歌踏柳枝——《杨柳枝》考
引言
唐代《杨柳枝》渊源辨误
唐代《杨柳枝》源于北朝的《折杨柳》蠡测
听取新翻《杨柳枝》
唐代《杨柳枝》的演变与词体之兴起
结语
异音来骠图,初被奉常人——"骠国乐"考
引言
骠国的历史
骠国献乐的经过
骠国的乐器
结语
参考书目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