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松材线虫病危险性评估及对策》是实现病害大范围内可持续控制的基础和重要依据。《中国松材线虫病危险性评估及对策》依据制约松材线虫病发生和扩散蔓延的四个基本条件即病原松材线虫、传播媒介松墨天牛、环境气候条件和寄主植物的基本特征,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等理论与方法,建立评估模型,直观定量地描述松材线虫病在我国的潜在分布范围和评价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县级行政区划的病害发生危险等级,为具体地区松材线虫病防治的策略运用和生产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松材线虫病危险性评估及对策》的读者对象包括科研工作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林业生产和森林病虫害防治部门的行政官员和管理人员。
前言
及时章 引言
及时节 松材线虫病简介
第二节 松材线虫病在我国的分布和危害状况
第三节 有害生物危险性评估研究现状
第四节 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危险性评估方法与技术
及时节 危险性评估方法
第二节 评估指标体系
第三章 评估结果
及时节 中国大陆松材线虫病危险性分布格局
第二节 分省松材线虫病危险性分布格局
第三节 各县松材线虫病危险性等级及说明
第四章 中国松材线虫病控制分等级对策
及时节 最适宜地区(>0.85)
第二节 适宜地区(0.7~0.85)
第三节 次适宜地区(0.55~0.7)
第四节 不适宜地区(0.4~0.55)和极不适宜地区(
第五节 中国松材线虫病防控的总体评估和展望
参考文献
及时章引言
及时节松材线虫病简介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枯萎病、松树萎蔫病、松材线虫萎蔫病,是以松材线虫为主导
病原的,综合有媒介天牛传播和人为参与扩散,同时与寄主松树、伴生细菌和树栖真菌
及自然非生物环境因素互作的复杂病害系统,是一种危害松树(尤其是松属植物(Pinus
spp.))的毁灭性病害。松树感病后2~3个月甚至几个星期内就可能枯萎死亡,整片松林
在3~5年可以被摧毁,是国际、国内的重要检疫对象。
松材线虫原产于北美,在北美的分布十分广泛,美国至少36个州报道有松材线虫分
布,但松材线虫病在北美(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只是偶有发生,并不流行,
而且松材线虫只是作为病害发生的次生病原(Bergdahl,1988;Rutherfordetal.,1987;
Robbins,1982)。但是,当它被传播至日本、中国、韩国时却引发松树枯萎病害的大面积
流行(杨宝君,2003a;Mamiya,1988)。自1905年在日本长崎市周围松林首次发现危害以后,
一个多世纪以来,在日本境内不断扩展蔓延,几乎席卷日本全国,使无数松林被毁灭,给
日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Mamiya,2004;1988;1983)。我国自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的
黑松上首次发现该病危害以来(孙永春,1982),在短短的20年内,疫情已扩展到江苏、浙
江、安徽、广东、山东、湖北、湖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福建以及香港和台湾等
地区的局部松林。该病害于1999年在葡萄牙报道后,引起欧洲各国高度紧张,欧盟委员
会当即下达草案,要求各成员国开展松林的普查工作(Anonymous,2000;Motaetal.,1999)。
症状松树感染松材线虫后,树脂分泌开始减少;针叶开始变灰绿色,接着呈黄褐色。
如果气候条件干燥、炎热,感病松树将迅速枯萎死亡(与胸径大小和树龄无关),树脂停止
分泌,枝条下垂,针叶呈红褐色、不脱落,枯死针叶能在枝条上保留1年或更长时间。
病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Steiner&Bubrer1934)Nickle1970]主
要形态特征(图1-1~图1-3供显微观察对比):口针纤细、有小的基节,中食道球卵圆形;
雄虫交合刺呈弓形(图1-1,I),尾部有端生交合伞(图1-1,H);雌虫阴门有阴门盖(图1-1,
G),从寄主松树采回虫株的雌虫尾部钝圆或有一小的尾尖突(图1-1,E),但带尾尖突的
虫株经真菌培养基培养后,尾尖突将消失。
松材线虫与栖息于松树体内的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mucronatus)(图1-4~图
1-6供显微观察对比),在形态上十分相似,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雌虫尾部形态。
松材线虫雌虫尾部钝圆或有一小的尾尖突,并且这一尾尖突经真菌培养后会消失;拟松
材线虫的雌虫尾部具有明显的尾尖突,经真菌培养后不会消失。②扩散型3龄幼虫LIII
尾部形态。松材线虫的扩散型3龄幼虫尾部是钝圆的(图1-1,F),而拟松材线虫的扩散型
3龄幼虫尾部则具有明显的尾尖突(图1-4,F)。③雄虫尾翼(端生交合伞)的形状。松材线
虫交合伞末端呈圆弧形(图1-1,H),而拟松材线虫交合伞末端则平截或稍微平截(图1-4,G)。
注:图中,A为雌虫(entireviewoffemale);B为雄虫(entireviewofmale);C为雌虫前部(anteriorregionoffemale);D为雌虫
后部(posteriorregionoffemale);E为雌虫尾部(femaletails);F为扩散型3龄幼虫尾部形态(tailofdispersalthirdstagelarvae);
G为阴门(vulva);H为雄虫尾部腹面观(ventralviewofmaletails);I为交合刺(spicule);J为雄虫尾部侧面观(lateralviewof
maletail)(比例尺:A,B,C,D=100μm;E,F,J=50μm;G,H,I=30μm)
注:图中,A为虫体全身(左-雌,右-雄)(entireviewoffemale(left)andmale(right));B为后阴子宫囊(postuterinesac);C为
雄虫前部(anteriorregionofmale)(后食道腺(pharyngealglandlobe));D为排泄孔(excretorypore);E为阴门(vulva);F为交合
伞(bursa);G为雄虫尾部侧面观(lateralviewofmaletail);H,I为雌虫尾部形态(variationoffemaletails);J为扩散型3龄幼虫
尾部形态(tailofdispersalthirdstagelarvae)(比例尺:A=700μm;B=120μm;C=80μm;D,E,F=20μm;G,H,I,J=50μm)
注:图中,A为头部(head);B为唇区(lipregion);C为侧区4条侧线(lateralfieldwithfourlines);D为阴门(vulva);E为雌虫
肛门(FemMaleanus);F为雌虫尾部(femaletails);G,H为雄虫尾部的乳突(papillaeonmaletail)(1为肛前乳突(precloacal
pair);2,3为肛后乳突(postcloacalpairs);箭头表示肛门处乳突(arrowshowsalcloacalpapillae))(比例尺:A,B,C,D=5μm;
E=2μm;F=20μm;G,H=10μm)
注:图中,A为雌虫(entireviewoffemale);B为雄虫(entireviewofmale);C为雌虫前部(anteriorregionoffemale);D为雌虫
后部(posteriorregionoffemale);E为雌虫尾部(femaletails);F为扩散型3龄幼虫尾部形态(tailofdispersalthirdstagelarvae);
G为雄虫尾部腹面观(ventralviewofmaletails);H为阴门(vulva);I为交合刺(spicule);J为雄虫尾部侧面观(lateralviewof
maletail)(比例尺:A,B,C,D=100μm;E,F,J=50μm;G,H,I=30μm)
注:图中,A为虫体全身(左-雌,右-雄)(entireviewoffemale(left)andmale(right));B为雌虫前部(anteriorregionof
female)(后食道腺pharyngealglandlobe);C为排泄孔(excretorypore);D为阴门(vulva);E为后阴子宫囊(postuterinesac);F
为雌虫尾部(femaletails);G为扩散型3龄幼虫尾部形态(tailofdispersalthirdstagelarvae);H为雄虫尾部侧面观(lateralview
ofmaletail);I为交合伞(bursa)(比例尺:A=600μm;B=100μm;C,I=15μm;D=30μm;E=130μm;F,G,H=50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