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展望:以历史使命、生存战略为视觉》阐述自然保护区历史使命和生存战略基本问题,试图建立保护区与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学以及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等广泛领域的密切联系,认为大力增强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对保护区多种功能的更了解,积极发展公民参与决策,永存人民心中的自然保护区,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揭示保护区以"自然为本"的本质和"以人为本"社会中"人"在捍卫自然生态利益上的局限性,认为每个保护区的每24小时差不多都受到经济利益的觊觎和挑战,必须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思想和决策方向,以实现国家保护目标为导向,真正管住有明显危害的开发建设活动,真正避免人主动施加的不可控威胁,解放自然力,确保自然对策化,才可能展现自然保护区事业乐观的未来,这事关当代人的幸福和民族的未来,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自然保护区展望:以历史使命、生存战略为视觉》可供各级政府经济发展、自然保护、公共服务、财政支持等部门,国土规划、产业布局、区域发展、资源环境等研究单位,以及涉自然保护区政策法规制定、开发建设管理、社区工作、公众传媒、环保志愿者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等阅读和参考。
陶思明编著的《自然保护区展望(以历史使命生存战略为视觉)》主要阐述自然保护区历史使命和生存战略两大基本问题,试图建立自然保护区与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及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等广泛领域的更密切联系;揭示自然保护区以"自然为本"的本质,所处自然经济一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背景的复杂性,发展运行不同于一般经济社会工作的特点,以及在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环境中,通过具体"人"调整具体"人"与自然、经济利益与自然生态利益矛盾冲突,实现自然保护区目标的局限性,据以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前言
及时编 历史使命
1 永远的自然生态利益
1.1 从人与自然关系看
1.2 从国家重视程度看
1.3 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看
1.3.1 自然模式
1.3.2 世界大保护
2 走向人与自然和谐的表白和象征
2.1 从实践活动看
2.1.1 历史的脚印
2.1.2 新中国的发展
2.2 从已有规模看
2.3 从显现效果看
3 全民受益的公共服务
3.1 从生态系统服务和价值评估看
3.2 从人的生存保障看
3.2.1 金子不能当饭吃
3.2.2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3.2.3 生命之水
3.3 从人的发展看
3.3.1 研究教学基地
3.3.2 精神文化家园
3.3.3 户外教育窗口
3.3.4 交流合作平台
4 社区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基地
4.1 从自然保护区与社区交加共存现状看
4.2 从对区社关系认识的变化看
4.2.1 早期对社区的排斥
4.2.2 走向合作
4.3 从建设和谐区社关系的实践看
第二编 生存战略
5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思想和决策方向
5.1 从保护区以"自然为本"的本质看
5.2 从保护与发展的现实矛盾看
5.3 从对利益冲突的应对看
5.3.1 局限性与危险性
5.3.2 变革图存
6 始终追寻有利于落实保护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6.1 从优化政府行政管理看
6.1.1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
6.1.2 部级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权
6.1.3 公民参与决策
6.2 从构建与发展的协调性看
6.2.1 机遇与挑战
6.2.2 不能突破的底线
6.2.3 和谐保护
6.2.4 经济利益补偿
6.3 从形成适应性工作理念看
6.3.1 价值本原
6.3.2 维护自然性
6.3.3 威胁管理
6.3.4 自然保护区文化
参考文献
附录 部级自然保护区简表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