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人群健康的影响因素、医学研究的常用方法、疾病防制的策略与措施为主线,强化了预防医学的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突出继承性和"精、新、实"特点,注重教材的整体优化及编写的标准化、规范化,课程内容概括为四个模块,即:绪论、环境与健康、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疾病预防与控制。教材要求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要突出护理专业特点、突出大卫生观、突出理实一体化,使学生明确医学的目的、预防医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的关系,从而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为今后实施预防医学服务奠定基础。
本教材供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护理类、临床医学类、医学技术类、卫生管理类、药学类等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作者的参考书。
及时章 绪论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
及时节 概述
第二节 生活环境与健康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健康
第三章 食品与健康
及时节 食物与营养
第二节 食品污染
第三节 食物中毒
第四章 职业卫生与健康
及时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
第二节 职业性损害
第三节 常见职业病
第五章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
及时节 统计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类型
第三节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第六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及时节 平均指标
第二节 变异指标
第三节 正态分布
第七章 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
及时节 相对数
第二节 率的标准化法
第八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及时节 均数的抽样误差和标准误
第二节 假设检验
第三节 t检验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Excel统计分析
第九章 计数资料的统计推断
及时节 率的抽样误差和标准误
第二节 率的u检验
第三节 χ2检验
第四节 Excel统计分析
第十章 统计表和统计图
及时节 统计表
第二节 统计图
第十一章 流行病学方法
及时节 疾病的分布
第二节 描述性研究
第三节 分析性研究
第四节 实验性研究
第十二章 疾病的预防策略和控制
及时节 疾病预防的策略与措施
第二节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第三节 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第十三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处理
及时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预防医学实验指导
实习一 饮水消毒及余氯测定
实 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实习三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实习四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实习五 计数资料的统计推断
教学基本要求
复习思考题选择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φ=(-u)值
附表2 t界值表
附表3 百分率的置信区间表
附表4 χ2值表
随着人类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逐步形成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四大部分。预防医学(preventivemedicine)是人类在与疾病及各种危害健康因素的长期斗争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内容
(一)预防医学的概念
预防医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医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阐明自然社会环境中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揭示环境因素影响健康的规律,以及人的行为及生物遗传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作用的规律,分析这些致病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和控制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和预防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预防医学具有以下特点:研究和工作对象主要为群体,但也包括个体;群体的预防要通过个体预防推动,群体预防水平的提高又可保护个体健康;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病人,也包括疾病病人;研究重点为影响健康的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采取的对策有积极的预防作用,较临床医学具有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研究方法上注意微观与宏观相结合。
(二)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
1.环境与健康 主要研究生活环境、生产环境、社会环境、饮食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规律,探讨保护和改善环境以及利用环境因素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措施。
2.人群健康研究的基本方法 主要介绍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这两者均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医学工作和研究常用的调查研究方法。
3.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主要介绍全球卫生策略、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挑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常见病的预防与控制等内容,探讨如何去控制疾病的发生、保护人群健康。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主要介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特征、分类、分级和应急处理的方针、原则、预防控制措施,探讨如何控制此类事件的发生、发展。
二、预防医学发展简史
预防医学是从医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独立学科,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概括起来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
(一)早期阶段
早期阶段亦称经验预防阶段,即预防医学思想形成时期。早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易经》中就有"君子以思患而豫(预)防之"的记载,这是人类预防思想的最早体现。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我国最早的医书《内经》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臂犹临渴而掘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预防思想;公元前4世纪,希腊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在《空气、水、土壤》一书中,系统阐述了环境因素和疾病的关系。他指出"知道患病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比知道这个人患的是什么病更重要"。古代的中外医学家早就有了预防为主思想,但由于受到社会经济、科学水平的限制,未能得到充分发展,但为以后的预防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近代阶段
近代阶段亦称实验预防阶段,即预防医学与实验科学相结合时期。18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的大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质量的下降和社会卫生状况的恶化,生产环境中出现了毒气弥漫、粉尘飞扬等严重卫生问题。当时德国卫生学家弗兰克就提出建立国家医学监督制度,保护公众健康,这对公共卫生学和社会医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医学家采用实验手段研究传染病、职业病的流行规律,提出一系列防治疾病的措施,促使预防医学走上与实验科学相结合的道路。
(三)现代阶段
现代阶段亦称社会预防阶段,即群体预防医学时期。19世纪以前,人们着重于研究疾病的个体预防和维护及促进个体健康的措施;19世纪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群体预防的重要性。19世纪末以来,预防医学经历了两次卫生革命。及时次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传染病广泛传播,人类在同天花、霍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的长期斗争中,通过采用以群体为对象的免疫接种、抗菌药物、隔离消毒、改善环境等公共卫生措施,使传染性疾病得到控制;第二次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传染病得到基本控制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逐步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人类疾病预防的重点从控制传染病逐步转向慢性非传染病的防制。应用原来手段仅从生物学观点去观察、防制已不能解决问题,必须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观点,才能解决健康和疾病的认识问题,因而提出了医学模式模式应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观点。20世纪末,有人提出"第三次卫生革命"的说法,即以促进全人类健康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强调社会、行为、心理的整体预防。很多国家以社区的"健康中心"(相当于我国的卫生院)为基地,研究居民的健康状况,开展预防接种、改善环境、进行卫生宣传等。这标志着预防医学进入社区预防新阶段,同时康复医学和保健医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三、医学模式与健康观
(一)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medicalmodel)即医学观,是人类在认识自身健康与防治疾病过程中对医学问题的整体思维方式,也是人们研究和处理健康或疾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医学模式是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实践的历史总结,不同的医学模式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医学科学总的特征,对医学科研、医学教育以及医疗卫生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医学模式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又称现代医学模式,它立足于作为医学对象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属性的人,立足于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它是在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形成使护理模式发生了质的飞跃,它要求护理工作者从整体观念出发,在观察护理对象生理特征时结合其心理状态、情绪反应、行为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背景形成的个体特点等。
随着现代疾病谱的变化,医学社会化发展趋势增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融合。现代医学不仅要求由治好病到不得病以及健康长寿,而且要求重新面向健康,要求不断地提高环境质量和卫生保健服务质量,要求群体保健。在这一系列发展、变化的背景下,现代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是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医学模式的转变,一方面加深了对疾病和健康概念的认识,另一方面又扩大了预防的范畴,我国也相应地提出了促进健康、保护健康和恢复健康的"三级预防"观念,创建了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二)健康观及影响健康因素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而逐步深化的。最早的粗浅认识是"无病就是健康"。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就指出:"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是身体不虚弱"。1990年,WHO在论述健康的有关文件中提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4个方面。躯体健康是指躯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具有完成通常活动的能力;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是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环境,能对事物做出客观判断和辨证分析,并能及时适应环境的变化;社会适应良好是指人们进行社会参与时个人能力能得到充分发挥,能有效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相一致;道德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根据WHO对健康的定义,经过严格地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及时状态)和患病者(第二状态)不足1/3,有2/3以上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况,也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机体虽没有明确的疾病,却表现为生理功能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将亚健康状态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亚健康状态处理得当,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
健康是一种动态的连续"状态",即健康和疾病之间是一个无界限的连续状态。"健康人"可以存在健康问题,或处于所谓亚健康状态,不一定是没有疾病的;有些人即使没有疾病又没有病痛,也可能是病人。健康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①环境因素,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社会等因素;②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包括营养、风俗习惯、吸烟、酗酒、交通工具、体质锻炼、精神紧张等;③医疗卫生服务因素,包括医疗卫生设施、医疗卫生制度及其利用等;④生物遗传因素,包括先天性缺陷或伤残等。其中,环境因素是最主要的作用,其次是行为生活方式因素。
四、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以全民为对象、以健康为目的、以预防疾病为中心的预防保健原则,将预防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前后的全过程,融预防、保健和治疗为一体。
1.及时级预防(primaryprevention) 又称病因预防,即在发病前期针对致病因素所采取的根本性预防措施。及时级预防重点针对病原、致病因素、致病条件明确的疾病,如地方病、传染病、职业病等,采取预防接种、就业前体检等措施。及时级预防是预防措施的主干,投入少、效率高,是最积极有效的社会预防措施。
2.第二级预防(secondaryprevention) 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是指疾病尚处于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早期发现的方法有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等。例如,对各种癌前期(或早期)病变的发现和治疗愈早,预后愈好。对于传染病,除了"三早",尚需做到疫情早报告及病人早隔离,即"五早",从而防止和减少对周围人群感染的可能性。
3.第三级预防(tertiaryprevention) 又称临床预防,是针对发病期和康复期采取各种及时有效措施,预防病情恶化,防止并发症和伤残,促进康复,恢复劳动和生活能力。第三级预防重点针对病原、致病因素、致病条件尚不明确的疾病,如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病人,采取适时有效的处置,可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已丧失劳动能力者,通过康复医疗措施,促使功能恢复,防止伤残,延长寿命。
对于不同类型的疾病,有不同的三级预防的策略。但任何疾病或多数疾病,不论致病因子是否明确,都应强调及时级预防。
五、我国卫生工作主要成就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民的健康,在卫生工作中坚持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及时章 绪论/ 5新中国成立不久,党和政府为我国卫生工作制定了"面向工农民、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四大方针,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倡"以讲卫生为光荣、不讲卫生为耻辱",组织、宣传、发动群众参与除害灭病活动,同不卫生、不文明的习惯作斗争,产生了良好的效益,人民健康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新的卫生工作方针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中国医药卫生改革发展的方向、重大方针与政策,强调了农村是工作的重点,预防为主仍是主导方针。建国六十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使我国卫生事业充分显示了保护人民健康、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卫生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成就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有效地控制了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我国一贯坚持和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在五六十年代就集中力量消除了许多严重危害健康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963年消灭了天花,比全球范围内的灭绝无花提前了十多年;血吸虫病的控制虽然经历了起伏,但总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1995年末391个流行县中已有278个达到消除和基本消除的标准;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85%,麻疹等四种儿童传染病的发病数比计划免疫前下降了90%以上;1994年基本消除了丝虫病;1995年以来,未再发现国内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株。特别是2003年"非典"流行之后,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较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功能比较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同时,我国对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病人实行免费药物治疗,对儿童普遍实行免疫规划,免费疫苗接种预防的传染病已达到15种。二是建立了基本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三项具有社会保险性质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目前已经覆盖2亿多城镇职工、1亿多城镇居民和8亿多农村居民。同时,我国不断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健康需求。
三是建立了较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11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54389个,其中医院2197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1800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1926个。医院中,公立医院13542个,民营医院843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2860个,乡镇卫生院37295个。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16.0万张,其中医院370.5万张(占71.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23.4万张(占23.9%)。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861.6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620.3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12.6万人,其他技术人员30.6万人,管理人员37.5万人,工勤技能人员60.6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1.82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1.66人,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4.73人。同时,不断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控制和疑难杂症救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卫生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逐步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协作的新型城市服务体系,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98%市辖区和93%县级市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
四是不断完善医药生产、流通、监管体系。1978年以来,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1%,药品品种、数量和质量已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医药商业企业约12万家,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医药服务。全国共有食品药品监管行政机构近2700个,技术机构约1000个,监管人员6.4万人;建立了农村药品监督网和药品供应网,农民用药更加安全、方便、便宜;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和制度逐步完善。
6 /预防医学/
五是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反映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如婴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0‰下降为2011年的12.1‰,孕产妇死亡率从1500/10万人降为26.1/10万,平均期望寿命从35岁提高到2010年的73.5岁,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1.预防医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阐明自然社会环境中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揭示环境因素影响健康的规律,提出改善和控制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和预防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预防医学发展经历三个时期。
3.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4.及时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第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预防病情恶化,防止并发症和伤残,促进康复,恢复劳动和生活能力。
一、选择题
1.预防医学的对象( )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D.确定的群体
E. 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 )
A. 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 医学的基础学科
C. 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 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E. 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
A.环境-健康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
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
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
A. 及时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 第二级预防
C. 第三级预防
D. 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 及时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
A. 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 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
C. 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D. 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E. 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
A.急性病B.慢性病
C.传染病D.常见病
E. 地方病
8.及时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
A.传染病B.急性病
C.常见病D.慢性病
E. 血吸虫病
9.个体的免疫接种( )
A. 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 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
C. 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 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
E. 以上均不是
二、简答题
1.试述预防医学发展的近期动向。
2.试述预防医学的特点。
3.试述三级预防的应用原则。
(黄 萍 乌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