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行政法判例研读(Ⅰ)图书
人气:59

行政法判例研读(Ⅰ)

检验公法理论能否适用于中国的关键点,恰恰在于司法实务中能否真正借由这种理论的分析框架和论证过程有说服力地推导出判决结论,法官透过案例所呈现出来的对成文法规范的解释本身,不仅是中国公法理论的素材渊源,...
  • 所属分类:图书 >法律>刑法>总则  
  • 作者:[章剑生],[黄锴] 主编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19710668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9
  • 印刷时间:2017-09-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236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检验公法理论能否适用于中国的关键点,恰恰在于司法实务中能否真正借由这种理论的分析框架和论证过程有说服力地推导出判决结论,法官透过案例所呈现出来的对成文法规范的解释本身,不仅是中国公法理论的素材渊源,而且承载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素。《行政法判例研读》 (I) 与 (II) 则是"行政法判例研读会"的报告论文总汇,《行政法判例选析》 (I) 选取了近年法院和地方各级法院裁判的典型案件进行评析,通过判例研究推动了公法理论的发展。

作者简介

章剑生,1964年5月生,浙江省海宁市人,法学博士。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代表性学术著作有《现代行政法总论》《现代行政法基本理论(上下卷)》等,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刊物上数十篇,主持部级、省部级课题多项。曾先后赴美国、日本、英国、葡萄牙、荷兰、瑞典、台湾、港澳等国家或地区参加学术会议或者从事学术交流活动。

黄锴,1987年11月生,浙江省嘉兴市人,法学博士。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讲师,浙江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在《政治与法律》、《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十余篇,参与部级、省部级课题多项。曾先后赴日本、香港、澳门等国家或地区参加学术会议或者从事学术交流活动。

目录

行政复议意见书制度探析王莉

揭穿内部行政行为之面纱李永超

不动产登记错误行政赔偿中的损害事实及认定赵元成

司法判决中的受案范围乐俊刚

行政规范对侵权责任认定之规范效应研究贾媛媛

行政撤销决定之再撤销研究韩宁

行政诉讼中原告的“合法权益”姚斌

地方政府规章设定行政许可的“上位法”限制李文海

法院选择适用规章的规则研究王奎芳

行政处罚听证范围的发展石肖雪

论地方行政机关对“行政一体”原则的摆脱黄玉寅

法律续造在行政处罚法中的适用及限制黄锴

行政赔偿诉讼中的混合过错黄娟

美国信息自由法上过程性信息的豁免公开梁艺

论行政行为“明显不当”之定位黄锴

以社团组织为原告的行政公益诉讼的制度进路朱新力黄娟

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严重后果”蒋成旭

后记

在线预览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公法案例评述丛书",围绕近年行政法精选案例评析、司法裁判中的宪法援引汇编、公法判例比较研究等工作,组织编写相应评析研读著作,为公法案例的评述、研究与教学积累经过深加工的素材。本丛书系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该中心以由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与浙江大学为主要参与单位,是全国14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长久以来,我国公法上的各种理论,无论是基于本土思考的构建还是基于法律移植的借鉴,与司法实务的沟通均有待加强,在学界与实务界之间及一定意义上甚至形成了"割据"格局。事实上,检验公法理论能否适用于中国的关键点,并不在于理论本身的逻辑自洽,而恰恰在于司法实务中能否真正借由这种理论的分析框架和论证过程有说服力地推导出判决结论。另一方面,司法实践本身,就是中国公法理论的重要源泉,法官透过案例所呈现出来的对成文法规范的许多理解的解释力,超过了一些既有理论的解释力,公法判例本身,这不仅是中国公法理论的素材渊源,而且饱含着司法文明的颗粒,承载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素。

该丛书中五本著述的作者和分工的基本情况如下:章剑生教授与黄锴博士合作主编的《行政法判例选析》(Ⅰ),主要选取2016年较高法院和地方各级法院裁判的典型案件进行评析;两位合作主编的《行政法判例研读》(Ⅰ)与(Ⅱ)两书则是在浙大之江校区每季一读23期"行政法判例研读会"的成果总汇;余军教授等合著的《判决中的宪法》则选取773个援用了宪法条款的司法判决为样本,揭示中国宪法司法适用的真实图景;郑春燕教授、Robert D.William主编的《行政指导性案例中美研讨会文集》,是浙江大学公法与比较法研究中心与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连续6年聚焦于行政指导性案例等话题研究合作的研讨会论文精选,展现中美行政审判的热点、难点,汇聚中美行政法学制度与理论的智慧。

本套丛书,一方面记载了我们近年来对公法案例的持续关注;另一方面也寄托了我们通过案例研究推动公法理论发展的企盼。

是为序。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