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为古之兵法,历来被人推崇。曾国藩是活用[三十六计]的一代大师,他擅长在两个战场打天下,无论是身为兵家,还是身在权场,皆以计见长,令对手不寒而票,故时有[曾公之计盖天下]的说法。
一部洞悉人心操控自我的人生智慧书。
打开人生局面,一可用力,二可谋计,用力者乃武夫,谋计者乃智人。自古而来,前者总为后者所掌控。曾国藩每天坐在太师椅上盘算心计,故不用力,就能令无数人折腰,这就叫智计。
及时计 瞒天过海:善于瞒住自己的聪明
01.张扬自己伤他人
02.锋芒逼人,圆通和人
第二计 围魏救赵:手在甲地,心在乙地
03.迂回曲折收效大
04.须走"稳"招
05.以主待客
第三计 借刀杀人:靠一个人治住另一个人
06.该借的梯必须借
07.两手服人,两手都要硬
08.巧妙调动对手
09.借洋助剿
第四计 以逸待劳:花最少的力气,办最多的事
10.力戒草草而发
11.在静中求得爆发力
第五计 趁火打劫:借机会打开一片局面
12.伸手捕获每一次良机
13.把机会变成成功的资本
第六计 声东击西:找准对手的救助
14.察天下之势,明白自己该做什么
15.有空隙就有机会
第七计 元中生有:把办不成的事办成
16.少发牢骚,多想出路
17.从大局着眼,从小处入手
18.有敢于向前冲的欲望
第八计 暗渡陈仓:悄悄地逼近自己的目的地
19."留一手"就会"多一手"
20.在曲折交汇处下功夫
第九计 隔岸观火:站在一旁打量左左右右
21.静观对手表演
22.拖延观变术
第十计 笑里藏刀:外表绝不露招法
23.出人意料,惊动天下
24.变脸者因变心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该放弃的一定要放弃
25.丢芝麻保西瓜
26.不以得为喜,不以失为忧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乘势获得想要的东西
27.顺水推舟,也是一件愉快的事
28.巧于应变,乘势而动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让对手的身体感受到威猛的冲击
29.靠诡道取胜
30.拿出魄力和胆量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擅长操纵看似无用的东西
31.给大家吃定心丸
32.旧瓶装新酒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引诱对手步入自己的圈套
33.无形无变,变化莫测
34.多在"活"字上下功夫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采取先放后收的办法
35.蛮干是不行的
36.适度把握懦和勇
……
01 张扬自己伤他人
《三十六计》中的及时计"瞒天过海",讲了这样一个道理:为人处世不能"透明",应当懂得一点"隐瞒",否则就会曝光。曾国藩在今人眼中似乎是个手执羽扇、不苟言笑、沉稳木讷的君子形象。实际上这代表了他成熟时期的性格。早年的曾国藩多言健谈,表现自我,喜于交往。这都有悖于"隐瞒"之理。后来他发生了大逆转,认为"不善瞒"者,有把柄为人所抓,故人不可"自以为是,炫耀自己,此为人生教训也。"由此不难看出,这与"瞒天过海"之计相通。
下面我们就从曾国藩不善藏口瞒己谈起:中国有"祸从口出"、"多言必失"的箴戒,但青年时代的曾国藩喜欢直来直去,"每日总是话过多",而且常常与人争得面红耳赤,这还不算,他还有"议人短"的毛病。他自己也深知"言多尖刻,惹人厌烦",也为此下定决心,减少往来,但就是难以改过。当朋友间切磋学问时,曾国藩又常常自持己见,强言争辩,"只是要压倒他人,获取名誉"。争强好胜,对于年轻人总是一般性的常情,但曾国藩自己承认,"好名之意,又自谓比他人高一层",他还说这种心理已深入隐微,"何时能拔此根株?"
一次,窦兰泉来切磋,曾国藩并未理解好友的意思,便"词气虚吐,与人谈理",本来是一件增益学业的事,却适得其反,二人不欢而散。《日记》中说:"彼此持论不合,反复辩诘,余内有矜气,自是特甚,反疑别人不虚心,何以明于责人而暗于责己也?"道光二十二年(1842)11月9日这24小时,曾国藩四次出外,先是到陈源兖家为其母拜寿,本是喜庆之事,曾国藩出言不慎,弄得别人十分尴尬,宴席一散"宜速归",他简直成了不受欢迎的人。随即又到何绍基家。回家后读了《兑卦》,又到陈源兖家吃晚饭,"席前后气浮言多",与汤鹏讨论诗文,"多夸诞语"。掌灯时又与汤鹏一同到何家下围棋。回到家里"己亥正"。当天他的《日记》中说:
凡往日游戏随和之处,不能适立崖岸,惟当往还渐稀,相见必敬,渐改征逐之习;平日辨论夸诞之人,不能通变聋哑,惟当谈论渐低卑,开口必诚,力去狂妄之习。此二习痼弊于吾心已深。前日云,除谨言静坐,无下手处,今忘之耶?以后戒多言如戒吃烟。如再要语,明神殛之!并求不弃我者,时时以此相责。
由于曾国藩好多言,自以为是,有时伤害了朋友间的感情,他与小岑间的矛盾即由此而起。他平日引小岑为知己,但偶有不合,就大发脾气,他说这是自己平日修养不够啊。
对此,好朋友看在眼里,但知道曾国藩的性格,都不愿相劝。只有岱云(即陈源兖)敢于揭破。24小时,岱云到曾家来,彼此谈了很久,曾国藩又口若悬河,讲了很多自己做不到而要求别人做到的活。岱云见曾国藩依然故我,只好将话揭破,点出曾国藩的三个毛病。其后,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岱云言余及时要戒`慢`字,谓我无处不著怠慢之气,真切中膏盲也。又言予于朋友,每相恃过深,不知量而后人,随处不留分寸,卒至小者龃龉,大者凶隙,不可不慎。又言我处事不患不精明,患太刻薄,须步步留心。此三言者皆药石也。"
几天后,曾国藩在家为父亲祝寿,小珊也前来,席间二人语言碰撞,曾国藩的父亲看在眼里。客人走后,父亲与曾国藩谈起做人的道理,尤其讲了一大堆给人留分寸的话。曾国藩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遂亲自往小珊家中表示歉意。当天的日记他总结自己有三大过:
小珊前与予有隙,细思皆我之不是。苟我素以忠信待人,何至人不见信?苟我素能礼人以敬,何至人有谩言?且即令人有不是,何至肆口谩骂,忿戾不顾,几于志身及亲若此!此事余有三大过:平日不信不敬,相恃太深,一也;比时一语不合,忿恨无礼,二也;龃龉之后,人之平易,我反悍然不近人情,三也。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此之不知,遑问其他?谨记于此,以为切戒。
曾国藩的父亲在京城与儿子同住了一些时日,看到曾国藩身上确有不少毛病,回到湖南后就立即给儿子去信一封,曾国藩的日记谈到了来信内容:大人教以保身三要:日节欲、节劳、节饮食。又言凡人交友,只见得友不是而我是,所以今日管鲍,明日秦越,谓我与小珊有隙,是尽人欢竭人忠之过,宜速改过,走小珊处,当面自认不是。又云使气亦非保身体之道。小子读之悚然。小子一喜一怒,劳逸贪乐,无刻不萦于大人之怀也。若不敬身,真禽兽矣。
岱云的话和父亲的信对曾国藩触动很大,但以后曾国藩仍重蹈旧辙。二十三年(1843)正月19日,湖广籍的举人同学在文昌馆举行团拜,曾国藩当时主持会馆事宜,无论于公于私都应尽力招待好昔日的同学,但他"陪客时,意不属,全无肃敬之意"。他承认"应酬有必不可已者",他如此怠慢同学,"尤悔并生"。
曾国藩检讨自己的同时,又有走向另一极端的倾向,他有意与朋友们疏远,认为不常在一起,反增加一分敬意。俗话说:"远了亲,近了分"嘛,但还是没有效果。他又想到吕新吾的一句名言:"淡而无味,冷而可厌,亦不足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不合群"。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曾国藩一时感到难于处人,只好听天由命,顺其自然了。吴竹如(吴廷栋)却不这样看,他开导曾国藩说:交情虽然有天性投缘与否,也由于尽没尽人力所决定。但说到底还是人能胜天,不能把一切"归之于数",如"知人之哲,友朋之投契,君臣之遇合,本有定分,然亦可以积诚而致之。故日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此后,曾国藩在处事待人方面日渐成熟,他自以为是、张扬自己的毛病也大有改观,因为他已懂得"瞒"计为生活中不可缺,因为不善瞒者,大多会伤害别人。悟透了这一点,曾国藩才度过了人生的道道难关,成就了大事。
02 锋芒逼人,圆通和人
"瞒天过海"之计在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对于曾国藩而言,他的做法则是使用伪装的手段,瞒住自己的锋芒、以圆通方式待人。我们知道,锋芒与圆通是做人的两大学问。曾国藩认为:"锋芒露凶气,圆通显和气"。怎样做到圆通呢?必须瞒住锋芒!
自率湘军东征以来,曾国藩有胜有败,四处碰壁,究其原因,固然是由于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充分信任而未授予地方实权所致。同时,曾国藩也感悟到自己在修养方面也有很多弱点,在为人处事方面固执己见,自命不凡,一味蛮干。后来,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谈到了由于改变了处世的方法而引来的收获,"兄自问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迥然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以前,曾国藩对官场的逢迎、谄媚及腐败十分厌恶,不愿为伍,为此所到之处,常与人发生矛盾,从而受到排挤,经常成为舆论讽喻的中心。"国藩从官有年,饱历京洛风尘,达官贵人,优容养望,与在下者软熟和同之气,盖已稔知之。而惯尝积不能平,乃变而为慷慨激烈,轩爽肮脏之一途,思欲稍易三四十年不白不黑、不痛不痒、牢不可破之习、而矫枉过正,或不免流于意气之偏,以是屡蹈愆尤,丛讥取戾。"经过多年的实践,曾国藩深深地意识到,仅凭他一人的力量,是无法扭转官场这种状况的,如若继续为官,那么的途径就是去学习、去适应。"吾往年在官,与官场中落落不合,几至到处荆榛。此次改弦易辙,稍觉相安。"此一改变,说明曾国藩在宦海沉浮中,日趋成熟与世故了。
然而,认识的转变过程,如同经历炼狱再生一样,需要经历痛苦的自省。每当曾国藩自悟昨日的是与非时,常常为追忆昔日"愧悔"的情绪氛围所笼罩。因此,在家守制的日子里,曾国藩脾气很坏,常常因为小事迁怒诸弟,一年之中和曾国荃、曾国华、曾国葆都有过口角。在三河镇战役中,曾国华遭遇不幸,这使曾国藩陷入深深的自责。在其后的家信中,屡次检讨自己在家期间的所作所为。如,在1858年12月16日的家信中写到,"去年在家,因小事而生嫌衅,实吾度量不宏,辞气不平,有以致之,实有愧于为长兄之道。千愧万悔,夫复何言!……去年我兄弟意见不和,今遭温弟之大变。和气致祥,乖气致戾,果有明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