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信仰:宗教史家陈恒研究》作者在研究宗教史的同时,他还注意研究元史,从事"元典章"的校补工作,并采用了两百种以上的有关资料,写成"元西域人华化考"一文,在国内外史学界获得高度评价。
刘贤 1978年生,2005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取得博士学位,随后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曾于20092010年度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主要研究中国基督教史、近代中外关系史,在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世界宗教研究》、《史林》、《史学月刊》等期刊上发表文章多篇。
序
绪论
及时节 写作缘由与文献回顾
第二节 研究进路与资料说明
上篇 基督教信仰与实践
及时章 陈垣基督教信仰考
及时节 三条确证资料
第二节 陈垣的信仰表达
第三节 开放、批判的圣经观
第四节 基督徒身份的隐匿
第二章 陈垣与中国基督新教本色化
及时节 参与缸瓦市教会的自立运动
第二节 参与中国教会改造与本色化的讨论
第三章 陈垣与中国天主教本色化
及时节 与天主教的早期来往
第二节 与马相伯、英敛之的忘年交谊
第三节 对天主教本色化事业的间接参与
第四节 对天主教本色化事业的直接参与
第五节 与天主教会关系小结
第四章 从交游网络比较陈垣与基督新教和天主教之疏密
及时节 陈垣人际网络概述
第二节 陈垣与基督宗教圈
第三节 边缘与核心的悖论:四阶段比较
中篇 宗教研究与文化关怀
第五章 基督教本色化观:陈垣论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及时节 基督教史:陈垣宗教研究之开端
第二节 文化关怀:陈垣的基督教本色化观点
第六章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陈垣的外来宗教研究与中华文化观
及时节 外来古教:陈垣宗教研究的扩展
第二节 三方面研究的不同侧重点
第三节 文化关怀:陈垣的中华文化观
第七章 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从佛、道研究分析陈垣的民族文化观
及时节 佛教与道教:陈垣宗教研究的转向
第二节 转向的原因
第三节 文化关怀:陈垣的民族文化观
下篇 宗教研究的现代学术追寻
第八章 陈垣的信仰与基督宗教研究
及时节 重视研究的客观性
第二节 从教内到教外代表中国宗教研究在视角上的现代转变
第三节 从神学到宗教史代表中国宗教研究在方法上的现代转变
第四节 与宗教现象学比较
第九章 陈垣的信仰与外来古教研究
及时节 平等的研究态度
第二节 从差等到平等代表中国宗教研究在态度上的现代转变
第三节 与宗教现象学比较
第十章 陈垣的信仰与佛教、道教研究
及时节 对佛教、道教的开放态度
第二节 悬置判断和尊重、不否定的态度
第三节 与宗教现象学在方向、目的上的比较
第十一章 中西学术竞争与现代学术追寻
及时节 "把汉学中心夺回北京":历史学者的使命与策略
第二节 史学的现代性追求:工具书的编纂和历史 文献学的"结账"实践
第三节 宗教专题史的现代自觉
第四节 以"汉文史料"争胜:陈垣对外语和学习西方的态度
第五节 学习人类学、民俗学之蛛丝马迹
第十二章 结语
附录一 陈垣生平简表
附录二 三重视野:清末陈垣医学文章 绪论
附录三 陈垣:《辅仁大学欢迎田枢机大会致词》
参考资料与书目
索引
后记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