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身处闹市、高楼林立的环境中如何藏露遮挡――已不是"门掩无哗"所能;在宅旁空地上营造出咫尺山林(容园);在现有的钢筋混凝土墙的框架中营造庭园,借漏窗而使眼前有景、疏密得宜(椭圆);在空旷的野外也能营建出意追何陋轩、向冯纪忠先生致敬的竹可轩……勾勒山水,顺势而为;工法匠作,粗细可道。
王宝珍著的《造园实录》详细介绍到作者的倾心之作――三个园子――容园、椭圆、虎房\竹可轩,分别从实景照片、图纸、造园笔记、工法匠作及园子建成之后的反思教训方面,详细叙述了园子从设计构思到结合施工现状进行的调整、斟酌效果甚至返工,很后的实景效果及建成后的思考、探寻,凝结了作者大量的心血。
全书第二部分围绕这三个园林的思考、实践进行了问答,第三部分选取专业人士从更广阔的角度对照和评议,引发思考。
在当代建筑实践中,作者选择用思考探索的方式造园,集中回答了在目前中国现状中无论材料、甲方、用地规模,园林所营造的理想的栖居诗意均可能发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如今身处闹市、高楼林立的环境中如何藏露遮挡——已不是"门掩无哗"所能;在宅旁空地上营造出咫尺山林(容园);在现有的钢筋混凝土墙的框架中营造庭园,借漏窗而使眼前有景、疏密得宜(椭圆);在空旷的野外也能营建出意追何陋轩、向冯纪忠先生致敬的竹可轩……勾勒山水,顺势而为;工法匠作,粗细可道。
以屋顶种植池遮蔽高楼俯瞰的屏俗;以曲复廊围中取势,以水理势,散石助兴……以当地的常见植物营造出摇曳多姿,加上时间的滴漏,氤氲出浑然一体的人造山林。
不仅仅是园子,连人也醉了……
王宝珍,北京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郑州大学建筑学院教师,因园工坊主持建筑师。
2004年获"天作杯-自然之屋"竞赛二等奖;2005年"城中村"设计参加深圳靠前建筑双年展
2006年实习于很好建筑事务所;2007年获日本池下建筑奖学金;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师从董豫赣先生;2008年以砖为材的系列设计获美国SOM基金会主办的靠前竞赛靠前名,获资助赴欧洲游学;2009年应香港理工大学叶长安教授邀请参加香港举办的CHINA BECOMING(泛中华地区新锐建筑师)作品展;2013年《建构实验:双曲拱之建造》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设计教案和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中获很好教案奖和很好指导教师奖;2015年应邀参加由重庆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新建筑》杂志联合主办的"地景建造论坛?青年建筑师作品展";2016年由王明贤老师提名参加"第四届中国建筑传媒奖?青年探索奖";2017年作品入选《2016中国公共艺术年鉴》。
序――董豫赣
三园共话
容园
工程信息
实景照片
设计图纸
造园笔记
◇引子
缘起|沟通|兴致|变数
◇宅园倒叙?得失几何
宅园并置|宅园倒叙
◇委曲求全?诱出景境
相地量体|东坡之石|围中取势|是墙是廊|委曲求全
◇投机取巧?关系邻里
斜中求正|大小之争|抑扬顿挫|隔而不断|以水理势|散石助兴
◇顺势而为?勾勒山水
东山再起|水绘东北|一线天机|开轩面场圃
◇工法匠作?粗细可道
惟巧惟妙|体物察色|粗细可道|工法匠作
◇修园养园?修身养性
甲乙相济|设计施工|园有生命
◇反思教训
椭园
工程信息
实景照片
设计图纸
造园笔记
◇场地任务
◇造园意向
巧于因借|因物不改|正奇互成|疏密得宜|曲折尽致
眼前有景|真假成趣|低技低造价
◇工法匠作
◇教训反思
竹可轩?虎房
工程信息
实景照片
设计图纸
造园笔记
◇任务意向
选址|竹可轩|虎房
◇工法匠作
◇反思教训
四篇答问
答吴洪德问
答张翼问
答古德泉问
答覃池泉问
若干评论
三园读与记
文质之间
景由境出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