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天文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历时两年多联合开展研究的重要成果,凝聚着600多位院士、专家的智慧和心血,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洞悉学科发展规律、了解前沿领域和重点方向及开展科技创新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促进我国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必将发挥积极作用。
《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医学》总结了近年来医学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客观分析了学科发展态势,从学科的发展规律和研究特点出发,前瞻性地思考了学科的整体布局,提出了医学的重要科学问题、前沿方向及我国发展该学科领域的政策措施等。
《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天文学》不仅对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和高校师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是科技管理者和社会公众了解医学发展现状及趋势的读本。
《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天文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历时两年多联合开展研究的重要成果,凝聚着600多位院士、专家的智慧和心血。
《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天文学》含总论和19个学科领域专题报告,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洞悉学科发展规律、了解前沿领域和重点方向及开展科技创新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促进我国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必将发挥积极作用。
总序(路甬祥陈宜瑜)
前言
摘要
Abstract
及时章 战略地位
第二章 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
及时节 天文学的发展规律
第二节 天文学的发展态势
一、星系宇宙学
二、银河系、恒星与太阳系外行星系统
三、太阳物理
四、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
五、基本天文学
六、天文技术方法
第三章 发展现状
及时节 我国天文学研究的基本现状
第二节 我国已建成的重要天文观测设备情况
第三节 我国天文学研究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第四节 我国天文学各分支学科的现状及分析
一、星系宇宙学
二、银河系、恒星和行星系统
三、太阳物理
四、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
五、基本天文学
六、天文技术方法
第四章 学科发展布局
及时节 我国天文学学科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第二节 我国天文学学科发展布局和重点发展方向
一、天体物理设备
二、太阳物理设备
二、天力天测设备
四、重点实验室建设
第三节 我国天文学各分支学科发展布局和发展方向
一、星系宇宙学
一、银河系、恒星与行星系统
二、太阳物理
四、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
五、基本天文学
六、天文技术方法
第五章 优先发展领域与重大交叉研究领域
及时节 优先发展领域
一、星系宇宙学
一、银河系、恒星与行星系统
二、太阳物理
四、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
五、基本天文学
六、天文技术方法
第二节 重大交叉研究领域
一、宇宙学和粒子物理的交叉
一、天文光学/红外技术与其他学科交叉
二、天文学与地球科学的交叉
四、太阳物理学与空间天气学的交叉
第六章 国际合作与交流
及时节 星系宇宙学
第二节 恒星、银河系结构
第三节 太阳物理
第四节 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
第五节 基本天文学
第六节 天文技术方法
一、射电天文
二、光学/红外技术
三、空间天文
第七章 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