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是居住在闽、粤、赣、桂、湘、川、台以及海外客家人的精神生活的载体,传承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艺术形态完整,是客家人文化认同的象征,2005年,广东"梅州客家山歌"、江西"兴国山歌"被列入国家及时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书稿是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担的"中国非物质遗产地图编制研究"项目成果之二,内容既有客家山歌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形式的风格与特点概括,历史源流与现实发展的总体概述;也有对于作为个案的福建长汀和广东客家山歌在当代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样貌的田野调查,以点带面,呈现了一幅客家山歌从历史到今天的历史变迁的生动图景,有一定的文献和史料价值。
高小康 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出版专著《人与故事》、《游戏与崇高》、《梦入江湖》等十余种,《论文艺活动的都市化》、《文化冲突与文学的"喧哗"》、《从意识形态到群落意象》等一百多篇;先后
及时部分 客家山歌的历史源流与发展现状
及时章 客家山歌的历史源流
第二章 客家山歌的类型
第三章 客家山歌的主题
第四章 客家山歌的艺术特征
第五章 客家山歌的传承方式
第六章 客家山歌的杰出继承人
第二部分 客家山歌的文化生态与演唱空间
长汀客家山歌的历史与现状 王维娜
及时章 长汀传统地方社会与文化
第二章 传统长汀山歌的演唱空间与文化生态
第三章 从传统到现代:1949-1990年代的长汀山歌
第四章 当代长汀山歌的演唱空间与现状
广东客家山歌的当代传承 揭英丽
及时章 梅州客家山歌的现当代演进
第二章 广州客家山歌的现当展
第三章 广东其他客家地区的山歌现状活动
结语——文化自觉时代的客家山歌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