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莹亲密关系技巧》:经典著作《爱上双人舞》十年修订版,全新案例。增加五万字新内容!李中莹老师经典图书作品《爱上双人舞》在出版十余年后,终于进行了一次系统修订。李中莹老师曾经估计,真正两个人都有充分的幸福、满足感觉的婚姻,在社会里少之又少,更多的是只有亲情没有爱情的婚姻关系。在“家丑不外扬”的传统文化下,掩盖着多少破碎的婚姻、味同嚼蜡的关系,甚至千奇百怪的婚姻与情感现象。
《李中莹亲子关系技巧》:从家长怎样看待自己的身份、理想的家庭环境、父母对待孩子的引导模式、因时施教、情绪教育、亲子沟通、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业、消除家长压力等方面行文,系统地介绍了亲子关系的各种技巧,为家长正确处理亲子关系提供了一整套实际有效的概念和做法,并用插图及表格的形式提供了一些简单易学的技巧,让家长很快就能掌握、运用,并见到实效。
本套装包含:
《李中莹亲子关系技巧》(白金版)
《李中莹亲密关系技巧(爱上双人舞10周年修订版) 新增5万字内容》
新浪微博育儿名博王人平最敬重的老师,最喜欢的家教著作
国际级NLP大师李中莹经典著作。基于全球最火爆的NLP学问,发展出对中国孩子最有效的教育技巧,容易明白、容易学习、容易做到,超100万孩子受益
12年畅销,2013升级。案例、观点更新,针对当下孩子的特点,教育效果更显著,可读性更强
王人平这样评价本书:“精简、通俗是本书的特点。在一本书中能包容如此多的知识点,是源于李中莹老师对亲子关系的规律特点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多年多领域学问的积累和娴熟的语言驾驭能力。本书虽然每个问题阐释的篇幅都不算长,却架构完整,条理分明,言语简洁,通俗易懂。”
国际NLP大师李中莹针对当代婚姻给出的婚姻指南
全国百余个NLP亲密关系培训机构必备指导经典用书
经典著作《爱上双人舞》十年修订版
全新案例,增加五万字新内容!
亲密爱人,让我们彼此从不走向无限美好!
李中莹
33年企业高层管理干部经历,18年职业培训师生涯。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骨干教师培训讲座教授”、江苏省心理学会高级学术顾问、南京晓庄学院客座教授、广东教育学院特聘讲师、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宁夏大学客座教授、内江教育学院客座教授。
华人世界国际级NLP大师。最早把NLP(身心语法程序学)完整地引入国内;更发展NLP,创新NLP,使NLP更适应中国文化。研究发展出众多重要理论和技巧,如:“自我价值”、“三赢”、“逐步抽离法”、“自我整合法”、“反败为胜法”和“接受自己法”等。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创始人。此疗法运用NLP技巧开展心理治疗,享誉国内心理学界。
“系统排列”专家。接受系统排列创始人伯特 海灵格亲身教导超过200小时,并师从Victoria Sneh, GunthardWeber, Hunter Beaumont等多位系统排列大师。受邀参加国际家庭系统排列大会,并发表重要学术演讲。
著有《李中莹亲子关系技巧》《重塑心灵》《简快身心积极疗法》《爱上双人舞》等。
第七章 多管齐下更有效——提升学习力的技巧
一、在学习中多用内外8个感官
今天的教育制度,只是在不断地提醒甚至强迫孩子必须把书读好,但是怎样做才能把书读好呢?似乎除了勤奋地多读几遍书外,没有更好的方法教给孩子。很多学校,更以量多及填鸭式的教学为宗旨。孩子需要背诵很多课文(以为这样就是把内容记忆下来了),家长会让孩子即刻去背;若总是不能背熟,则会要求孩子牺牲玩耍时间再去背;若还是不成,孩子只有迟一点睡,或是更早起床去背;再若还是背不下来,没有办法,孩子蠢,只得认命!
细心分析以上的模式,不难看到以下几点:
这种只是一遍又一遍重复读书的方法,用增加时间去达到目标,而没有研究“读”的方法是否有效,如何提高效率?
这样的读书方法及过程沉闷枯燥无比,不要说小孩子,任何一个成年人都受不了。不能集中精神、抗拒和逃避是意料中的事。
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因此也没有两个人的学习能力一样,而传统教学方式,则假定一套方式能使所有人都学习得好。
就算用这个方法学得到,也只不过是把课文记忆到默写或考试之日。多少学生能背诵一年之前读熟的课文?绝大部分成年人都会承认读书时背熟的文章,都已经“交回给老师”了,更不用说把学到的应用在人生里了。记住了文字的排列组合与吸收文章的意思是两回事,哪回事更重要?
1904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Binet)首创“智商(IQ)测验”,从那时起,人人以为智商是衡量一个人智力的标准,每个人的智力高低可以凭智商测验而得知。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的霍华德 加德纳(HowardGardner)教授首先提出人的智力其实不止一种,而是有7种之多(1998年增至8种)。因此,有些孩子对学习语言很敏悟,但数学的功课却做得很差;另一些孩子在运动上很成功,但是学音乐却十分困难。
霍华德 加德纳的理论更能解释在现实中出现的现象,于是他的理论在今天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基础了。
从外界经5个外感官接收到的信息传入大脑后,我们储存及运用这些信息是需要内感官参与的。外感官有5个,而内感官只有3个。
内感官使得我们能够把对世界的认知,系统性地储存起来,因而能够有效运用,而运用的目的便是使我们对每天每时的生活处理得更有效率。当你见到一个人的时候,你看到他的外貌、听到他的说话声调,感觉到他手的温度、力度和握手模式。这些资料储存在脑里,每次碰到类似这个人的外貌或者声音时,你的大脑都会把这个人的资料调出来,供你判断面前的人是否就是这个人。你的大脑也许会提取几个类似的人的资料让你选择。
假如这个人有些特别的地方,例如幽默风趣,或者严肃古板,在某些环境中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时,你或许会想起他。这时,他的资料便又经由你的内视觉、内听觉和内感觉而呈现。同时,你对这个人的一份情绪感觉也会呈现。因此,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就是世界对你而言,便是凭内视觉、内听觉和内感觉而存在的。
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学习与记忆,都要用到脑中的3个内感官系统:内视觉、内听觉及内感觉。在思考和学习过程中,有些人多用内视觉,可以称为视觉型;如此类推,还有听觉型、感觉型。听觉型的人习惯用语言文字思考、学习及记忆,传统的读书方法。他们喜欢看书,多读几遍便能记得。而视觉型最没有耐性,不肯重复地读书。感觉型的人在思考和学习中注重感受,如果不能把所读的内容化为心里的感觉,读多少遍也记不住。
孩子从出生至12岁的这个阶段,学习能力比成年人强很多,只要明白他的脑的运作模式,再做相应的配合运用,每一个孩子都能学习得既快又好。脑的能力越用越好,孩子也会学得越开心,学得越快,由此得到肯定,他便越学越起劲,越起劲越能学得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今天,很多人都批评教育制度不够理想、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过分、安排给学生的内容在质与量上都不合理、作业太多、老师的授课技巧不足……其实,寄望教育制度出现重大改变并不实际,倒不如帮助孩子找出对他最有效的学习模式,使他学得既容易又开心。这类技巧已经存在,我设计的家庭系列课程中就包括了这些技巧。
二、左脑 右脑,学习更高效
科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发现每一个人的左脑都擅长处理文字、数字、分析等工作,而右脑则在音乐、感受等方面更为敏锐。总的来说,左脑主掌理性,右脑主掌感性。当然,左撇子的人,情况刚好相反。
左脑主掌理性,因而擅长分析、逻辑。因此,判断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的标准靠左脑,道德的评判也是由左脑主管。右脑主掌感性,感性是不分对错的。光从这点看,感性是危险的,而理性则由于合乎社会法则因而备受推崇。
过去数百年来,不论中外社会,都推崇理性而教人克制感性,因为光凭感性处事,容易做出他日后悔的决定。所谓深思熟虑,便是指用理性反复思量。
我们习惯了教导年轻人“不要太冲动,应该分析清楚”,很多地方的学校,比如香港,中文、英文、数学等的科目比音乐、美术、劳动、体育更受重视,这些都显示出扬“理性”抑制“感性”的风气。
今天对脑神经学及心理学的研究指出,感性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
1. 人生中没有任何决定可以只凭理性做出;
2. 感觉往往是深层、复杂的计算结果,比理性层面的计算更为重要;
3. 感性与理性配合运用,才能达到人的智慧和能力的较高境界。
左右脑的配合,原来是分不开的。例如一般人以为音乐属右脑的范围,其实右脑负责旋律,而每一个音符的辨认,属左脑的工作。又例如文字工作原来以为属左脑,如今发现左脑只是在辨析每一个字的意思,而理解整篇文章的意义仍靠右脑。右脑的功能还包括创作力和幻想。
左脑的分析只可以得出已知的结果,若要有突破,则需要右脑的参与。孩子在7岁之前,用右脑为主,多幻想与直觉;7岁之后才用左脑学习。7岁之前的孩子不能明白抽象推理式的思考,所以与他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但是7岁之前的孩子幻想能力很丰富,脑子里整天都充满着荒唐的景象,这其实是帮助孩子的大脑发展出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创作、突破、整体的感觉。7岁之后孩子才发展理性思考的能力。由此可见,理性的思考能力,需要以感性的完善和发展为基础。
现在国外的教育改革,强调儿童的右脑训练要与左脑训练并重。其实,我们成年人,同样需要注意在处理任何情况时,让理性与感性并重,如此效果才会更好。
三、要想学得快,多用内感官
从学习的角度看,三种内感官之中,以内视觉学得最快,内感觉学得最深刻,而内听觉的学习能力是最弱的。因为在学校的学习必须运用文字,故此非用内听觉不可。传统的学校教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便是只强调运用内听觉:不断重复地阅读或背诵课文。
我们先来看看三种内感官的学习效果。当你念“床前明月光”这一句诗的时候,你只可以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念得快一点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太快,你的咬字发音可能就变得不了,而对方也会听得不清楚;如果两个字混为一个音,那就会变成另一个字甚至另一个意思,也许会变得没有意思了。你也不可以把五个字的组合随意改变,如果把这句诗念成“月前床光明”,则会变成与原来很不同的意思,而诗的味道也没有了。
如果我要你把这句诗从尾到头念一遍(不许看着文字),你会感到很困难。事实上,你要求任何一个人把他家中的电话号码从尾到头地念一遍他都会觉得十分困难,一般人们会想象在空中把号码写出来,即在脑中看到号码,一面“看”着,一面从尾到头地念出来。很多人有这个经验:用另一种方言或外国语言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念出来,往往需要先把它写下来看着,然后才能流畅地做到。这些都显示出内视觉的运用。
所以,内听觉的学习(运用)模式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循序而进,不得同时进行,也不能随便混乱次序,更只能单一方向进行。因此,它的学习速度不能快。
视觉型的学习(运用)模式是怎样的呢?试着想象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推开房门,你只用1/10秒看了眼室内的景象,然后眼睛便被盖起来。现在,要你说出刚才看到的东西,你可以说出很多,往往两分钟也说不完。这证明内视觉可以同时学习很多不同的东西,而且速度很快,没有先后次序的局限。因此,内视觉的学习能力较高。
那么内感觉呢?很多人都不能忘记一些小时候的旧事,例如在小学三年级被老师罚站在教室外,虽事隔多年,而且没有什么大影响,可是当时的感受十分深刻,一生都会记得。更不用说某年的生日蛋糕,与及时个异性朋友的分手,中学或大学的毕业典礼……这些都是感受深刻的记忆。所以说,内感觉学习的效果好。
就算你能够全部念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也只不过是因为诗中的每一句都能够给你一份情绪感觉,因而能够记得。我们学过的诗词都有深刻印象便是这个理由。与此相反,在学校的十多年中,曾经为了考试把多少篇文章苦读牢记,如今都已忘掉绝大部分,就是因为它们基本是只靠内听觉学习的。所有仍能记得的,都是因为有一份浓厚的情绪感觉。
那么,怎样才能运用以上的道理提升孩子读书的能力呢?答案是帮助孩子同时运用视、听、感三个内感官。老天给了我们三部机器,为何只用一部(还是最笨的一部),而不是三部一起运用呢?用内听觉学习的效率,而过去又只懂得用“增加时间”的方式去补救,就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倦、抗拒,更使孩子没有足够的时间玩耍和做其他对他成长也很重要的事情。
以小孩子学习英文单词apple(苹果)一词为例。只用内听觉去学习便是反复串读a-p-p-l-e,一次又一次,而往往眼睛被其他东西吸引,内心也因想着其他事而勾起不同的感受。这样,孩子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学会这个词,而且往往记不牢。三个内感官一并运用,可以先让小孩子回想:苹果是什么颜色的(红色),再提醒孩子苹果的滋味(香和甜)。然后,引导孩子想象在空中用一支粗笔写出红色的apple,教孩子在心中一面“看”着,一面“想”着那香和甜的感觉,再由口中念出a-p-p-l-e和apple的发音。为了保障孩子确实用到内视觉,叫他看着那红色的字,从尾到头读出e-l-p-p-a,他一定在心中看到了这个单词,才能如此读出来。
然后,再教孩子不同苹果的颜色和味道(青绿色、酸味),引导他用一支细笔在另一边的空中写出青绿色的apple一词,再按照上面的程序教他同时用到内视觉、内听觉和内感觉去掌握这个单词。一个成年人的记忆力,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提升。
这样的学习方式,孩子很快便能熟练,以后他便能快速地记牢很多生字。
从这里可以看到,孩子的内感官能力越高越好。怎样帮助孩子提升内感官能力呢?
孩子1岁至6岁是感性学习,即是右脑学习。右脑学习最常见的特性是喜欢听故事,妈妈每天说同样的故事,孩子也不会嫌枯燥、沉闷。孩子把这些故事记得滚瓜烂熟,甚至当妈妈说错了,他们还能纠正妈妈,但是仍然乐此不疲。原因是每次听故事,他们都运用视、听、感三个内感官,把故事在脑里“演活”起来。可以说,7岁之前的小孩子听故事,正是在做脑的运动,把脑的三种内感官能力经反复操练而不断地提高。所以,鼓励小孩子多幻想、多听和讲故事,是帮助孩子成长和提升脑力的最有效办法。
7岁至12岁是左脑学习,道理逻辑是抽象思考的产品,是左脑比较擅长的。7岁之后,孩子开始发展大脑的抽象思考能力,也就是逻辑分析、道理原因的部分。有了良好的内视、内听、内感觉的能力基础,这部分才能良好地发育。孩子大脑里的前额叶(PrefrontalCortex)负责深层分析、解决困难和未来策划的工作。这部分在12岁至18岁才积极发展,到25岁至26岁发育才充分完成。有良好的内感官能力,这部分也才有良好的发展。今天很多青少年表现出逻辑分析能力弱、欠缺长远策划的能力、学习能力低、解决困难的能力不足、道德品行的意识低等,都是源于7岁之前的内感官发展欠佳。看看今天的孩子,能够与家长或成年人沟通的机会少,长期观看电视,因而刺激他们训练内感官的机会是很不足的。我希望家长和教育界的朋友,能够多注意这点,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