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长征(上下修订版)图书
人气:88

长征(上下修订版)

王树增所著的《长征》以严肃的历史责任感记述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惊人壮举,是迄今为止zui为、生动、动情的长征纪实作品。作品以客观、真实的态度叙述历史,并以宏大、厚重的笔触展开这一考验人类意志的大...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学>纪实文学  
  • 作者:[王树增]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020116379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09
  • 印刷时间:2016-07-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823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王树增所著的《长征》以严肃的历史责任感记述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惊人壮举,是迄今为止zui为、生动、动情的长征纪实作品。作品以客观、真实的态度叙述历史,并以宏大、厚重的笔触展开这一考验人类意志的大规模转移。红军转移的浩大场面,在作品中得到真实而翔实地再现,令人震动和感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赋予了长征以崭新的认知高度——长征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zui壮丽的英雄主义史诗,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作者激情澎湃的记述做到了这一点,这是过去所有记述长征的文学作品所从未具有的。

作者简介

王树增,1952年生于北京。中国非虚构文学人,中国战争题材作家。著有长篇纪实文学《长征》《朝鲜战争》《解放战争》,非虚构中国近代史系列《1901》、《1911》等。作品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中国图书政府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曹禺戏剧文学奖。

目录

章 突出重围

1934年5月,闽浙赣苏区

第二章 绚丽之梦

1930年8月,江西瑞金

第三章 十送红军

1934年10月,江西瑞金

第四章 路在何方

1935年11月 粤北与湘南

第五章 山河苍茫

1934年12月 湘西与豫西

第五章 橘子红了

1934年11月 湘南

第七章 血漫湘江

1934年11月 湘江

第八章 恭贺新年

1935年1月 乌江

第九章 夜郎之月

1935年1月 遵义

第十章 残阳如血

1935年2月 遵义

第十一章 巴山蜀水

1935年4月 川北、湘西与陕南

第十二章 金沙水畔

1935年5月 金沙江

第十三章 喜极之泪

1935年6月 四川达维

第十四章 黑暗时刻

1935年8月 松潘草地

第十五章 北斗高悬

1935年九月 陕南与甘南

第十六章 天高云淡

1935年10月 陕北和川西

第十七章 北上北上

1936年1月 湘西与川北

第十八章 江山多娇

1936年10月 甘肃会宁

引文参考书目

修订版后记

在线预览

货郎带来的消息使那个蒙蒙细雨中的偏僻小镇一度陷入混乱之中,人们纷纷收拾起可以携带的财物逃进深山密林,只留下一条横贯小镇的空荡荡的死街。那个消息说:“赤匪来了。” 湿润的天地间只有细雨落入红土的沙沙声,寂静让进入小镇的红军官兵感到了一丝不安,他们沿着街道两侧的土墙停下脚步。二十二岁的前卫营营长周仁杰,在把这个空旷的小镇探视一遍后,站在镇口下意识地朝通往县城方向的土路看了一眼——就在这一瞬间,他看见了从朦胧雨雾中突然闪现出的三个穿土黄色上衣和短裤的人,以及跟在这三个人身后的那条同样是土黄色的狗。 接踵而来的巨大灾难令这位年轻的红军营长终生难忘,即使在十六年后他已成为新中国的海军将领时,回想起这个瞬间周仁杰说他依旧会不寒而栗。那三个土黄色的身影和那条土黄色的狗的突然出现所导致的后果影响深远:它不仅使红军的一支部队在艰难跋涉数月之后面临着一场恶战;而且对于整个中国工农红军来说它还是一个危险的预兆,预示着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军事转移将是充满艰辛与磨难的远征。 这一瞬间发生的时间是:一九三四年十月七日上午九时。 甘溪,贵州省东北部石阡县城西南二十公里处一个南北走向的小镇,小镇被险峻的山岭环抱着。 叙述数十年前发生在中国的那次非同寻常的军事行动——长征,必须从远离中央苏区和主力红军上千里之外的甘溪小镇以及一支红军部队开始,理由很简单:尽管当时中国的红色武装已被分割在若干个孤立的区域里,但中国工农红军始终是一个整体。所有的红军成员,无论是占少数的政治军事精英,还是占多数的赤贫的农民官兵,因为有着共同的信仰和理想,他们在精神上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是中国共产党人早的政治追求。所以,没有理由把一个人或一支部队认定为中国革命史上的政治主角——自人类进入有政治纷争的时代以来,所有推进文明的力量,从来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群体,而只能是某一种信仰或某一种理想。 周仁杰的前卫营所在的部队,在当时的中国工农红军中被称为第六军团。 第六军团两个月前离开了赖以生存的根据地,那片根据地在山高林密的江西境内,有一个至今令无数中国人向往的名字——井冈山。一九三四年七月二十三日,已在根据地转战近五年的第六军团接到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命令:由于局势日益恶化,“六军团继续留在现地区,将有被敌人层层封锁和紧缩包围之危险”,因此必须撤出根据地,以“大限度地保存六军团的有生力量”,并运用游击战争“破坏湘敌逐渐紧缩湘赣苏区的计划及辅助中央苏区之作战”。而一个特别之处是,命令要求第六军团把一切都带走。仓促的准备之后,第六军团在八月七日这个炎热的日子里动身了。他们不知道撤离根据地在政治和军事上有什么意义,他们不知道此刻的撤离对于他们几乎等于在走向虎口,他们甚至连终要去哪里都不知道。他们知道的仅仅是:必须从敌人逐渐压缩的重重包围中冲出去,然后在偌大的国土上重新寻找一块可以生存之地。 突围行动开始,整整四天里,第六军团七千多人的队伍不停地在碉堡群中穿梭。碉堡群是国民党军为封锁红色根据地修建的,在交通干道上黑压压地连成一线。组成第六军团的大部分是湖南籍士兵,平均年龄不超过二十岁,其中还有十名女性,他们几乎携带着根据地里的一切,包括兵工厂的老虎钳子,印刷厂的石印机,医院的医疗设备,甚至还有病床的床板,发电机、脱粒机和磨面机。 P3-P4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