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北洋军阀史(上下)图书
人气:31

北洋军阀史(上下)

由来新夏等著的《北洋军阀史(上下)》一书是**历史学家来新夏先生等北洋军阀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目前国内**一部专门研究和完整记述北洋军阀集团兴起、发展、纷争、衰落和退出的集大成之作。它以非常丰富的史料和...
  • 所属分类:图书 >历史>历史地理>历史地理学  
  • 作者:[来新夏]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47309612
  •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
  • 印刷时间:2016-05-01
  • 版次:2
  • 开本:16开
  • 页数:1242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由来新夏等著的《北洋军阀史(上下)》一书是历史学家来新夏先生等北洋军阀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目前国内一部专门研究和完整记述北洋军阀集团兴起、发展、纷争、衰落和退出的集大成之作。它以非常丰富的史料和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北洋军阀兴衰为主线,对1895-1928年中国社会历史问题作了系统而深入的探索,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和思考,极大地拓展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研究空间和认识空间。

作者简介

来新夏(1923-2014),浙江萧山人,近现代史(尤擅北洋军阀史)学家、目录学家、方志学家,被学界称誉为"纵横三学"。除本书外,还著有《北洋军阀史稿》《林则徐年谱新编》《古典目录学》《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中国近代史述丛》等二十余种学术著作,并有随笔集《冷眼热心》《路与书》《依然集》《枫林唱晚》等多种。

目录

章 绪论

一、北洋军阀史的研究对象

二、北洋军阀史的划阶段问题

三、近代军阀的定义

四、北洋军阀集团的特点

五、北洋军阀集团历史作用的估计

六、五十年来的北洋军阀史研究

七、北洋军阀史文献述略

八、未来的展望

第二章 北洋军阀集团的兴起(1895~1912)

节 十九世纪末期的清王朝

一、内外交困的形势

二、日趋腐朽的旧军

1.八旗和绿营

2.湘军和淮军

第二节 新建陆军的建立

一、编练新军的呼声

二、编练新军的实验——定武军与自强军

1.定武军

2.自强军

三、袁世凯与北洋新军的建立

1.袁世凯的练军主张

2.袁世凯接管定武军

3.新建陆军的营制与人员

4.新建陆军的特点

四、北洋三军的来历

1."北洋"的由来

2.新建陆军的归属

3.袁世凯在权力道路上的起步

第三节 武卫右军的组建

一、袁世凯与

1.变法运动的兴起

2.帝党后党的政争

3.袁世凯对的两面手法

二、武卫军的组建

1.荣禄与武卫军

2.袁世凯率武卫右军移驻山东

3.《训练操法详晰图说》的编写

三、武卫右军的扩编

1.武卫右军镇压山东义和团

2.袁世凯军事力量的发展

3.武卫右军实力的保存

第四节 从北洋常备军到北洋六镇

一、北洋常备军的组建

1.袁世凯继任直隶总督

2.袁世凯编练北洋常备军

3.各类军事学堂的成立

二、清政府设立练兵处

1.日俄战争的形势

2.练兵处的设立

3.袁世凯操纵练兵处

4.统一全国军制

三、北洋六镇的成军

1.北洋六镇的编练

2.袁世凯势力的膨胀

第五节 北洋军阀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

一、编练新军三十六镇计划的破产

二、两次会操与陆军部的设立

1.河间会操

2.彰德会操

3.陆军部的设立

三、袁世凯政治军事权力的集中

1.袁世凯与清政府的争夺军权

2.袁世凯被罢黜

3.武昌起义与袁世凯重被起用

四、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1.袁世凯的拨弄武力

2.南北议和

3.清帝退位与孙中山辞职

五、北洋军阀集团形成的原因

1.晚清社会的转型

2.列强侵华政策的变化

3.袁世凯的个人作用

第三章 北洋军阀集团的发展及其统治地位的确立(1912~1916)

节 袁世凯政权的建立

一、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迁都之争与京保津兵变

2.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二、整顿军队,加强军事实力

1.调整军事机构

2.新军队编制

三、袁世凯操纵下的阁潮

1.干预内阁,破坏责任制

2.从"责任内阁"到"御用内阁"

四、袁世凯政权下的政党分合

1.辛亥革命前后政党林立的局面

2.北京政府成立后的政党分合

第二节 赣宁之役

一、袁世凯裁遣南军与"军民分治"

1.以"战后裁军"削弱南方军事力量

2.以"军民分治"削弱革命党人兵权

二、"宋教仁案"

1.袁世凯制造和平假象和孙黄应邀入京

2."政党政治"与国会席位之争

3.宋教仁被刺与革命党人的觉醒

三、善后大借款

1.善后大借款的披露

2.南方的倒袁准备

四、赣宁之役的经过

1.袁世凯备战和罢免三督

2.湖口起兵

3.江苏战场和南京之战

4.赣宁之役的后果

五、北洋军阀军事实力的进一步扩充

1.征募兵员

2.调配兵力

3.充实军备

第三节 袁世凯的卖国独裁统治与白朗起义

一、袁世凯的卖国外交

二、袁世凯的独裁内政

1.玩弄党派,逼选正式大总统

2.政治会议与袁记"新约法"的酝酿

3.强化军事机构与军警统治

三、各地的抗暴斗争和白朗起义

第四节 "洪宪"帝制与护国战争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准备

1.《中华民国约法》的公布与袁世凯集权

2.尊孔复古逆流的泛滥

3.军事力量的调配

二、列强对帝制的态度与"二十一条件"交涉

1.英、美等国的态度

2.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件"及其交涉

三、"洪宪"帝制丑剧的出台

1.袁氏徒党的"劝进"活动

2."国民代表大会"及其选举

3.袁世凯接受帝位

四、护国战争

1.反袁联合阵线

2.护国战争的爆发

五、"洪宪"帝制的失败

1.列强对帝制态度的变化

2."洪宪"帝制的失败及袁世凯恚死

第四章 北洋军阀集团的派系纷争(上)(1916~1920)

节 皖系军阀统治的确立

一、袁世凯死后的国内政局与段祺瑞组阁

1.各方争夺中央统治权的斗争

2.南北新旧约法之争

3.段祺瑞内阁的产生

二、黎(元洪)段(祺瑞)府院之争

1.府院权限之争

2.对德外交风波与段祺瑞被免职

三、张勋复辟

1.张勋其人与复辟的内外气候

2.四次徐州会议与复辟丑剧的上演

3.各地群起反对复辟与段祺瑞兴师"讨逆"

第二节 皖系军阀统治的强化

一、南北战争

1.南北关系的恶化

2.忽战忽和的南北战争

二、从"西原借款"到《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1.亲日外交政策的确立

2."西原借款"真相

3.《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秘密签订

三、安福俱乐部与"安福国会"

1.临时参议院的召集

2.安福俱乐部的产生

3."安福国会"的选举活动

四、皖系嫡系军队——参战军、西北军的编练

1.段祺瑞出任参战督办与督办参战事务处的成立

2.参战军的编练

3.西北军的编练

第三节 皖系军阀统治的削弱

一、南北议和

1.南北议和的国内外背景

2.上海和会的召开与破裂

二、五四爱国运动

1.巴黎和会的召开与中日山东问题交涉

2.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第四节 直皖战争

一、北洋军阀集团的分裂与纷争

1.北洋军阀集团分裂割据局面的形成

2.直皖奉军阀的角逐

二、直皖矛盾的激化与直皖战争的酝酿

1.徐树铮西北"筹边"与安福系肆意倒阁

2."救国同盟条件"的签订与七省反皖同盟的缔结

3.吴佩孚衡阳撤防与直皖战争风云乍起

三、直皖战争的爆发与皖系的失败

1.直皖双方的备战活动

2.皖系军阀的溃败及其统治的结束

第五章 北洋军阀集团的派系纷争(下)(1920~1924)

节 直奉军阀的权利角逐

一、直奉军阀的妥协与矛盾

1.直奉两派军阀的暂时"联合"

2.洛吴势力的上升和直奉关系失衡

3.直奉矛盾冲突下的北京政府

二、直系军阀势力的扩展与"联省自治"运动

1.吴佩孚练兵备战

2.湘鄂战争

3."联省自治"运动的兴起及其发展

三、直奉矛盾的激化

1.靳云鹏内阁的困境

2.奉张支持梁士诒组阁

3.华盛顿会议上的山东问题交涉

4.吴佩孚力倒梁阁

5.直奉关系日趋紧张

第二节 次直奉战争

一、帝国主义与直奉军阀

二、直奉双方积极备战

三、直奉两军交战

1.战争的经过

2.战争结果的分析

第三节 直系军阀统治的建立

一、吴佩孚的"恢复法统"与黎元洪复出

1."法统重光"的骗局

2.黎元洪再次出山

二、黎元洪复出后的艰难处境

1.恢复国会之艰难

2."废督裁兵"之落空

3.组织内阁之反复

三、直系军阀的内部纷争

1.保派与洛派之争

2.愈演愈烈的阁潮

四、黎元洪被逐与曹锟贿选

1.直系迫黎去职

2.曹锟贿选大总统

五、直系军阀的暴政与"二七"工人大罢工

1.直系军阀祸国殃民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二七"大罢工

第四节 第二次直奉战争与北京政变

一、整军备战

二、粤皖奉反直三角同盟的建立

三、江浙战争与孙传芳新直系的突起

1.江浙战争爆发与浙卢溃败

2.孙传芳异军突起

四、第二次直奉战争

1.直奉两系的兵力部署

2.热河战场

3.山海关战场

五、冯玉祥与北京政变

1.政变的发生

2.溥仪被逐出宫

六、直系失败的原因及对政变的评价

第六章 北洋军阀集团的衰落(1924~1926)

节 段祺瑞临时执政府的建立与善后会议的召开

一、北京政变后的北方政局与临时执政府的建立

1.国奉抗衡形势下的北方政局

2.天津会议

3.段祺瑞出任临时执政

二、孙中山北上与段祺瑞召开善后会议

1.孙中山北上

2.善后会议的召开

三、临时执政府的卖国外交

1.段祺瑞宣布"外崇国信"

2."金佛郎案"的解决

3.关税会议的召开

第二节 奉系军阀势力的扩张及其内部矛盾的加剧

一、奉系军阀在北方的积极经营

1.奉系谋取直隶地盘

2.胡憨之战与奉国相争

二、奉系势力的南下

1.齐(燮元)卢(永祥)之争

2.张宗昌督鲁、杨宇霆督苏、姜登选督皖

3."五省联军"的抵制与浙奉战争

三、郭松龄倒戈反奉

1.奉系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2."郭(松龄)冯(玉祥)密约"与郭松龄反奉

3.日本对郭松龄事件的干涉

4.巨流河之战和郭松龄倒戈失败

第三节 国民军与北方各派军阀的混战和段祺瑞临时执政府的垮台

一、国、奉、直军阀的离合与混战

1.国奉战争

2.直奉军阀的"反赤"联合

二、"三一八"惨案与临时执政府垮台

1.大沽口事件与"三一八"惨案

2.段祺瑞临时执政府的垮台

第七章 北洋军阀集团的覆灭(1926~1928)

节 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与直系残余势力的溃灭

一、北伐战争前的国内形势

1.北伐前夕的北方政局

2.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二、北伐军的胜利进军与吴佩孚、孙传芳的先后溃败

1.两湖战场与吴佩孚的溃败

2.赣闽浙苏皖战场与孙传芳的溃败

第二节 国民军在北方的奋战

一、国民军与奉直晋联军的战争

1.南口战役

2.西安守城战与甘肃战役

二、五原誓师与国民军联军的崛起

1.冯玉祥五原誓师

2.国民军联军在西北的崛起

第三节 奉系军阀的顽抗与溃败

一、组织"安国军"与联蒋反共

1.就任"安国军"总司令

2.联蒋反共与杀害

二、、叛变革命与"安国军政府"的建立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与武汉国民政府的北伐

2.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与宁汉合流

3."安国军政府"的建立与"安国军"窥苏、图豫、攻晋

三、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与奉系军阀的覆灭

1.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

2.日奉关系恶化与皇姑屯被炸

3.张学良东北"易帜"

附录一 大事年表

附录二 北洋军阀人物志

附录三 参考书目提要

后记

在线预览

北京图书馆所藏,由贺培新所编的《水竹村人年谱稿》①(①水竹村人是徐世昌的别署。此书为抄本,北京图书馆藏。)抄本二卷,系为徐世昌所编,其下卷记有民初政局、洪宪帝制、对德宣战、军阀混战及阁潮等事。另一种由李文汉编的《蔡邵阳年谱》是为蔡锷编的,其中记云南反袁战争的决策经过为他书所不及。它明确记载对云南起义后决策起主导作用的是中下级军官,这些人曾多次研究对待唐继尧的态度,后来唐继尧赞成起义方被拥戴为护国军总司令,而蔡锷是后来赶到的。其他如吴廷燮为段祺瑞撰《合肥执政年谱初稿》、李根源自撰的《雪生年录》及叶恭绰门生故吏所编的《叶遐庵先生年谱》等都颇有参考价值,特别是凤冈及门弟子所编《三水梁燕孙先生年谱》为研究北洋军阀史所必需。梁士诒是与北洋军阀集团相终始而参与机密的重要内幕人物,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均在谱内有所记及,而记事之下,胪列资料甚丰,便翻检使用。有些虽非重要人物或与北洋军阀集团无何关联的人物年谱中,也因生活于此时而记及北洋史事的。如天津图书馆所藏何葆麟所撰《悔庵自订年谱》稿本中,即记有赣宁之役冯国璋所部进入南京后的劫掠行为。近年来,年谱一体颇称兴盛,如《梁启超年谱长编》、《孙中山年谱长编》、《章太炎先生年谱长编》、《黄兴年谱》、《黄膺白先生年谱长编》等均有涉及北洋军阀史事者。 (三)专集 人物的重要论著与撰述多汇集于专集中,成为研究工作中所当采择的重要文献之一。袁世凯的《养寿园奏议》清抄本原藏天津图书馆,是袁世凯编练新军的文件汇编,是研究北洋军阀集团兴起、发展与形成的重要文献资料,现已经人整理,题名《袁世凯奏议》,由天津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为研究北洋军阀史阶段提供了方便。这一奏稿早年曾刊行过一部《养寿园奏议辑要》,虽不如《奏议》完整,但因当时承担编辑者颇有才识,所以均能辑得其要,仍不失为一部得用的参考资料。名记者黄远庸的《远生遗著》有记民初政局及抨击袁世凯帝制自为的专论多篇;学者梁启超的《盾鼻集》内容多与护国战争有关,而所收《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尤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对反袁运动起过一定的作用。黄、梁二人为民初颇负文名者,所撰各文条畅可读,论述详晰,均为重要参考文献。袁世凯幕友张一麐久居袁幕,参与机密,并与各派军阀均有交往,所著《心太平室集》有《故大总统冯公事状》及记述直皖战争之作,足资参证。其他散见一般专集中的史料尚所在多有,可惜目前对民初专集底数尚未能全部了然。 近年以来,在北洋政府曾任要职或在当时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之专集正陆续整理出版,如《孙中山全集》、《宋教仁集》、《黄兴集》、《章太炎集》、《蔡松坡集》、《张謇存稿》、《邵飘萍选集》、《熊希龄集》、《伍廷芳集》等,均有与北洋军阀集团史事有关之内容。河南有人整理编次《袁世凯全集》,后因故中辍搁置。台湾对专集工作也有所启动,如赵恒惕主持编辑的《吴佩孚先生集》。 (四)地万志 地方志为一方之史,记事记人,详具始末,因覆盖面广,数量大,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据初步统计,河南从民初至1949年前共续修方志78部,山西在民国年间先后编修了43种,山东在1929年至1937年共修志84种。在这些民国志中往往记录了其他文献中所未涉及或语焉不详的史料。如河南、陕西等地的民国志,对民初白朗起义的资料多有记载,为现存史料较少的这次起义活动提供了若干情况。袁世凯实行帝制时,各地成立经界局,丈量土地以勒征捐税,河北省曾掀起过反经界斗争,易县山北村为反对袁世凯丈量土地、勒征捐税而发起组织了一个"山北社",领导反抗斗争,得到冀中十几个县的响应。其具体行动经过即载于民国25年重修的《涿县志》编第二卷"正纪"中。又如河南《确山县志》记1927年4月马尚德(杨靖宇)领导当地农民武装起义,消灭驻军,活捉县长,解放县城,建立政权的史事。这次起义是当时一件有纲领、有领导、有群众基础的反军阀斗争的典型事例。地方志是颇有开发价值而有待大力开发的文献领域。 (五)笔记杂著 笔记杂著所记人与事,颇有可资参证者,有些经过鉴别印证,具有较大的史料价值,有的记载还较为详细具体。陈夔龙是清末与袁世凯关系密切的大官僚,曾任直隶总督,对袁世凯创建新建陆军知之较多,所著《梦蕉亭杂记》中对袁世凯编练新军的记载是论述北洋军阀由来的资料,其余所写朝野故事也可作背景资料参考。刘成禺参加过辛亥革命活动,对清末民初政情知之较多,特别是辛亥革命后至北伐前,因旧识多为政要,闻见颇广,所著《世载堂杂忆》即记其亲历见闻之作,颇有参考价值。他如徐一士的《一士谈荟》与《一士类稿》、柴萼的《梵天庐杂录》以及近年出版的申君所撰《清末民初云烟录》等,虽都是以零篇短什记述旧闻杂谈,但对北洋军阀这样一个错综复杂、朝变暮幻、五光十色的历史现象,确有助于思考,不得以笔记杂著为小道摒而不采。 (六)中外论著 关于北洋军阀通史的论著,迄今未见。解放前,在若干种中华民国史中都有所记述,如《中华民国史》、《民国史》、《民国政治史》、《民国十周年纪事本末》等等,但都叙述比较粗略,史料也欠而难以利用。(P65-67)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