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孔子传(精)图书
人气:33

孔子传(精)

鲍鹏山*新作品。由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 《孔子传》以"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为题,分析六章,为孔子作传。其*大宗旨,是为非专业人士,即普通...
  • 所属分类:图书 >传记>国学大师  
  • 作者: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15311050
  •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印刷时间:--
  • 版次:--
  • 开本:--
  • 页数:--
  • 纸张:--
  • 包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鲍鹏山新作品。由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 《孔子传》以"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为题,分析六章,为孔子作传。其大宗旨,是为非专业人士,即普通读者,提供一部精当、博约、生动活泼、有价值的孔子传,叙述其一生行迹、事迹、心迹的同时,阐发作为思想家孔子的现代价值与当下意义。 《孔子传(精)》32开精装本,设计独特。并由中国孔子基金会授权,连载明代名臣张楷手绘原本《孔子圣迹图》17幅。这是目前新发现的、中国早描绘孔子生平故事的连环画长卷。 本书附赠张楷手绘原本内容藏书票一枚。该藏书票一套全五枚。

作者简介

鲍鹏山,教授、学者、专栏作家,《百家讲坛》主讲人。安徽六安人。六十年代生人,八十年代赴青海支教十七年。现执教于上海开放大学。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对中国思想史尤其先秦诸子研究,怀独见之明。出版《论语导读》《先秦诸子八大家》《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鲍鹏山新说水浒》《孔子是怎样炼成的》《风流去》、诗集《致命倾诉》等著作十数部。作品被选入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及各地自编的中学语文教材。

目录

仲尼(诗一首)

《张楷孔子圣迹图》

孔子激励代代人(序)

章 十五志于学

节 家世渊源

不做国君

杀夫夺妻

英雄父亲

长相颇怪

第二节 艰难时世

穷孩子早当家

合葬父母

到宋国去

第三节 志存高远

昭公赐鱼

眼高手低

君子不器

敏而好学

第二章 三十而立

节 大学之道

创办私学

大成之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成人之美

第二节 问学老子

一车两马

把智慧藏起来

学做减法

危险

老子是龙

第三节 是可忍孰不可忍

螳螂捕蝉

八佾舞于庭

国君被流放

孔子生气了

第四节

苛政猛于虎

三代人都喂了虎

满街人都没了脚

声色狗马

君臣父子

风吹草动

和谁讲道德

小个子挤走大个子

第三章 四十不惑

节 智者不惑

土里挖出一只羊

两小儿辩日

有鬼还是没鬼

众生平等

父子相隐

以直报怨

第二节 是恶

杀不杀公伯寮

学不学尾生高

不要再哭了

可以要回报 曾参挨打

第三节 杏坛至乐

有朋自远方来

历史不是什么

无爱不快乐

到南河洗个澡

孔颜乐处

第四章 五十知天命

节 人就是天命

什么是天命

坏人也是天命

美玉待沽

阳货送来一头猪

阳货倒台了

第二节 鲁国司寇

从乡长干起

从小司空到大司寇

慎刑与无讼

好生恶杀

第三节 攘外安内

两面讨好 斗智斗勇

一个人的胜利

助理国相

拆了他的城

功败垂成

第四节 去鲁适卫

好色不好德

一步三回头

卫灵公的脸色

南子的美色

古今绯闻

第五章 六十耳顺

节 避人救世

一副热心肠

耳顺人有大执著 一意孤行

知其不可而为之

丧家之狗

第二节 大德容众

故国之思

不打棍子不扣帽子

忠恕之道

恕比忠重要

宽容比自由重要

第三节 圣者多情

乐山乐水

三月不知肉味

大爱大恨大悲哀

做盲人的眼睛

不掏鸟窝

第四节 仁者担当

陈蔡粮

好人有好报吗

做人有高境界

君子固穷

道德不是小红花

第六章 七十从心所欲

节 天下英才

弟子三千

向颜回同学学习

子路登堂了

子贡是个重器

自于日月

第二节 自由与道德

叶落归根

国事顾问

为往圣继学

解放自己

人生化境

第三节 千秋木铎

白发人送黑发人

呼天哭颜回

获麟笔

子路回不来了

泰山崩

附录

附录一 孔子时代各国形势图

附录二 孔子生平年表

附录三 孔子七十七弟子一览表

后记

在线预览

孔子学生中有两个贵族子弟:仲孙何忌(孟懿子)和南宫敬叔。这两人的地位非常特殊,是鲁国有名也有权势的三大家族(三桓)中孟孙氏家族的两个同胞兄弟。 他们之所以拜于孔子门下,还要从他们的父亲孟僖子说起。鲁昭公七年,楚灵王造章华台落成,想请各国诸侯参加典礼。鲁昭公就去了,同时带了大夫孟僖子负责外交礼仪。可偏偏孟僖子不懂礼仪。途经郑国,郑简公在国都城门慰劳鲁昭公时,孟僖子竟不知如何答礼。到了楚国后,楚灵王在城郊举行郊劳礼欢迎鲁昭公时,孟僖子又不知如何应对。在楚国,甚至遭到对方戏弄。 要知道,鲁国的始封君是周公,周公是周礼的制订者。鲁昭公、孟僖子这一趟外交之旅,简直就是转着圈子丢老祖宗的人。好在孟僖子还有羞耻心,回国以后,下决心研究礼仪,向懂礼的人学习。谁懂礼,他就向谁学习。临终之际,他嘱咐自己的两个儿子说: 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我若获没,必属说(南宫敬叔)与何忌(孟懿子)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 于是,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事仲尼。这一年是鲁昭公二十四年,孔子三十四岁,这两个小兄弟十三岁。弟兄二人同生于昭公十二年,可能是双胞胎。 孟僖子两个儿子的到来,还给孔子带来了一次很好的问学机会。 一车两马 孔子曾经到宋国去学习殷商之礼,曾经到郑国向子产学习,入鲁国的太庙做助祭,也能做到"每事问"。他在鲁国学的主要是周礼,但是周礼的大本营,首善之地,毕竟是在周王朝的国都啊!此时的周王朝国都在洛邑,就是的洛阳附近。而且在那里,还有一个高人,谁呢?老子。 孔子早就想到洛邑向老子求教,可是距离太远,没有人赞助,他自己不能步行前去。现在有贵族来做弟子了,机会也就来了。他就跟南宫敬叔说:"我想访问周,向老子请教,你能不能够跟国君说一说,让他支持一下?"南宫敬叔找到了鲁昭公,把孔子的意愿说了。鲁昭公当即决定给他一辆马车,两匹马,还给他派了一个人,除了一路上照顾孔子之外,兼做保镖,以确保出行安全。孔子另外还带了一个人,《史记》说带的就是南宫敬叔。现在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说南宫敬叔当时才十三岁,不大可能,应该是另外一个学生。就这样,三个人出发到洛邑去了。 鲁昭公对孔子的确非常好,他在孔子人生的两个关键的时刻,都帮了孔子。孔子二十岁生了儿子的时候,鲁昭公给他送了一条鲤鱼。现在,又给他支持,让他去周问道于老子。 鲁昭公的这两次相助,都是在孔子特别需要的时候,而且都有象征意味: "一条鲤鱼",象征着、政府对孔子身份、地位的肯定。由此奠定了孔子在鲁国的地位,并为他以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搭起了上升的阶梯。 "一乘车、两匹马、一竖子",象征着、政府对孔子创办的私学的肯定、承认和支持。孔子所办,虽为私学,却获得了公家的首肯。 重要的是,孔子得到老子这样饱经风霜、阅历丰富的高人指点,对于他这么一个三十而立、雄心勃勃、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来说,非常重要,非常及时。 鲁昭公实际上是一个很软弱的国君,他后来还被"三桓"赶出国,流亡在外七年,后客死他邦。但死后被谥为昭。昭的意思就是明白人。我们看他帮助孔子,说明他在一些事情上还是很明白的。鲁昭公被"三桓"掣肘,实在是他人生的悲剧。而孔子对鲁昭公,一直心存感激。P58-61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