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图书
人气:183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找回独立思考的原味,《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姐妹篇,作者奥野宣之成名作,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在日本引发“笔记风潮”的创始之作。
  • 所属分类:图书 >成功/励志>成功/激励>效率与能力  
  • 作者:[日][奥野宣之] 译 者 [苏萍]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210097204
  •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1
  • 印刷时间:2017-11-01
  • 版次:1
  • 开本:3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笔记本搜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只需遵循简单的三条规则——一元化、时序化和索引化,便可以自由地玩转笔记本,酝酿只属于自己的创意。

作者将笔记促进创意生成的过程分为收集、咀嚼、发酵、顿悟和具体化五个步骤,并针对前三个步骤提供了大量切实好用的笔记技巧。作者还介绍了自己在长期实践中发明的改良笔记本的诀窍,和能让记录事半功倍的可选文具。笔记不仅是积累材料的手段,更代表了一种热爱思考、时刻不忘吸取知识、认真对待生活、重视自身修养的积极态度。

本书是媒体人从业十余年的经验之谈,同样适合所有希望在思考、写作与创意方面有所收获的读者。

编辑推荐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作者奥野宣之成名作,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在日本引发“笔记风潮”的创始之作。

比日程手帐更深入,比课堂笔记更丰富的一元化笔记术 :只用一册白菜价的笔记本,一网打尽生活中易遗漏的宝贵信息,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数据库,给予原创灵感充分发酵的空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让深度思考成为习惯,让闪亮创意随处可得。

作者简介

奥野宣之,同志社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累计销量超过50万册。在利用新闻出版经验从事网络与杂志专栏撰稿人的工作以外,他还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这种生活方式在NHK和TBS电视台的节目中播出后引发了热烈反响。

他的其他著作有《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智慧创造锻炼法》《“处方笺”读书法》《三本书创造好点子》等。

目录

序章 简洁的信息才实用

第1章 一册笔记本建构的知识生产体系

将所有信息存储在笔记本中

素材库的产生:一册笔记本的汇总效应

无论何时何地都只需一册

找到记录和查阅的窍门

令你毫无压力、轻松创意的方法

大杂烩带来的启示

根据生活方式选择笔记本规格

根据用途选择笔记本

自己亲手整理的信息才能活用

第2章 一元化笔记法的三条规则

不分类别,尽情记录

笔记本是个大玩具箱

能确保信息不遗失的一元化

先记下来,稍后再粘贴

添加日期标签,按时间顺序记录

6位日期记录法

箱子一满,就要更新换代

容量无限,便可以自由表达

笔记本是一幅长卷轴

将收录的信息索引化后提取

第3章高效率记录信息的书写和粘贴法

写清文字轮廓

用罗马字首字母来略记

将常记的内容符号化

私人记录也可依序写下

用“葱鲔火锅式”笔记采访自己

新知就在日常疑问之中

体现使用节奏的分隔线

附上标题,方便查找

空一行书写,以便再加工

根据场合使用不同的笔

改变心情的“超黄金地段”使用法

在书脊和切口处写上序号

先贴为妙

用纪念品存储谈话内容

原封不动地粘贴A4资料

新闻只粘贴选段

帮助记忆的标记

从报纸中收集基础资料

从周日版报纸上剪下综述和书评

用腰封和补充卡片来补全笔记

用照片补充记录

万能的透明胶带

第4章孕育创意的生活日志

用日志留住未经加工的生活

通过手写保留原汁原味

主动决定何时记录

日常记录的三大优点

记录使人快乐

将收集到的素材用于知识生产

多样化素材孕育奇妙组合

笔记本就是另一个自己

比起结果,更重视对过程的评价

第5章帮助活用素材的知识生产技巧

创意是对既有信息的重组

吸收先于运用

用普通食材做出美味料理

信息的输出从笔记开始

日常思考的潜在价值

不是有思才写,而是为写而思

笔记是在向自己的思想致敬

将私人记录变成素材

直觉的重要性

带着问题意识坚持记录思想

带来新发现的无目的重读

通过加工向创意“匍匐前进”

交叉参考笔记

使用卡片重组信息

使用大号纸张移植信息

复印件的拼贴法

动手,使想法更上一层楼

相信自己凭感性制作的笔记

第6章方便自由参考的笔记索引化

纸面信息也可检索

10年后也能查找的数据库

对索引数据去芜存菁

附录让笔记本物尽其用的创意集

笔记本的个性化

推荐使用的文具

在线预览

第1章一册笔记本建构的知识生产体系

在序章中我讲到,本书介绍的知识生产体系是与以往晦涩难懂的知识生产技术不同的,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放弃复杂、墨守成规的体系和烦琐的分类整理,仅通过持续使用一册笔记本的方式,任何人都能用简单的方式进行知识生产活动。

作为本书最开始的一部分,本章将在整体介绍“一元化笔记法”的基础上,向大家大致讲解它的基本构成和起效方式。在此,我们事先将活用笔记本知识的基本流程具象化,从实际的信息搜集到知识生产的活动就会变得更加流畅了。

正如序章中所言,这个方法的特征是具有极高的自由度。在配合自己的工作方式量体裁衣时,对整体流程的事先关注有着积极作用。

将所有信息存储在笔记本中首先让我简单扼要地概述一下使用笔记本进行知识生产的流程。

前半部分是一味按照时间顺序将信息存储在笔记本上的阶段。首先从在新的笔记本中写或者贴上些什么开始。

举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在策划会上摘录一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发言,或者写下“下次会议我也要提出一个这样的方案”的想法,或者收集一些能够作为参考的剪报,贴在这里。

应该记录下来或者粘贴在笔记本上的信息,不一定仅与工作相关(第5章会详细介绍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收集),在现阶段,可以理解为“预先保存能够用于工作的信息”。

持续进行这一工作几天后,就能逐渐将信息存储于笔记本中。笔记本页数与尺寸存在差异,不管怎样,数周或者数月后信息量总会增加,笔记本会变得像书本一样厚重起来。于是在后半段,我们就可以将这本“书一样的笔记本”作为构思和想法的素材集灵活运用。例如,将笔记本从头按顺序读下去,会看到:

一个月前的会议纪要→两周前的企划案→一周前的剪报→三天前的读后感→昨天会面的人的名片和谈话记录。

我们能顺着自己的生活轨迹浏览信息,如果将笔记本倒过来读,每次向前翻一页,也能渐渐回味起遥远昔日的信息。如果事先做一些记号或标签,还能同时复习“读后感”和“创意”等门类下的内容。正如“创意不过是点子的组合”这句话所说的那样,通过将乍看之下毫无关联的信息结合起来的方法,我们常常可以获得新的视角和想法。

例如,在翻阅笔记本、一页页看过来的时候,很久之前写过的关于亚马孙雨林里原始部落生活的书籍的读后感映入眼帘,重新阅读的过程中,你可能会突发奇想:“对啊,我就以《商业社会中的坦诚交际》为突破口来写那篇稿件吧。”如此这般,会激发现在工作中的灵感。

类似这样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

在笔记本中留下的任何内容都是自己想记下备用的,都是自己亲自挑选后留下的报道和资料。总而言之,每一条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因为笔记本中的一切都有价值,所以你能充满自信地将其作为素材库。如果想搜集原汁原味的信息并重读笔记,或者在加工修改的同时温故而知新,使信息成为获取新想法的线索,你只能选择将所有信息存入笔记本。

你自己的笔记本会成为世界上对你而言的知识生产素材库。

素材库的产生:一册笔记本的汇总效应

将笔记本充分运用于知识生产活动中的方式不仅限于上文中笔记本激发灵感的情况。能够通过回顾已经模糊的记忆获取思考线索,也是笔记本的优点之一。

常常阅读书报的人们会明白,“在哪里读过类似的话题,但是想不起来了”的事情时有发生。例如,在写文章的中途,遇到财政方面话题的时候,假设我们突然发现“我最近读过哈耶克对福利国家前途的一些论述,要是能介绍一下这个话题倒是正合适”,好不容易有了灵感,然而如果搞不清楚是在书中读到还是在杂志和报纸中偶得,无法获知出处的话,是无法正确使用的。即便在网上搜索,也不一定能找到。

这个时候,如果按照本书中介绍的方式,回过头来翻翻过去几个星期内的几页笔记,几乎都能、地找到相应的读书笔记和详细报道。

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让你想以此为参考的信息大都是让你感到振聋发聩的观点,你会当场就记录在笔记本中,所以肯定能在笔记本中找到。

记忆和笔记本能够这样巧妙协作,恐怕要归功于平时做笔记、剪报或是划重点的行为,它让你能认真仔细地精读书籍并融会贯通。因为在向笔记本上记录的阶段,你对内容印象很深,因此在创作的时候,就能意识到还可以用用当时学到的某些知识。

简言之,因为你需要的信息就在笔记本里,所以你才会想到要参考它,笔记本中没有的内容你甚至都想不起来。

这便是你想参考的内容几乎都能在笔记本中找到的原因,而通过数码产品则无法这样顺利。在存储信息的时候,因为没有经过书写和粘贴这样费力的工序,所以印象就不会那么深刻。结果,你就会越来越少有“在哪里读到过”“在哪里见过”的感觉,或者很少感到在意。

做起来可能有些麻烦,但事情就是这样的。并不是“将知识生产的素材汇集在笔记本中”,而是“(将对你造成极大触动的信息)集中在笔记本中,就会让它们成为知识生产的素材”。

正因如此,只要利用本书中的方法使用笔记本,在进行某项工作的过程中就能有以下收获。

;找到加速思考进程的线索

;得到新视角和切入点

;获得灵感和想法

将想法变为成果

觉得自己总是没创意或者想法简单的人,请一定尝试本书中推荐的技巧。

……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丈夫五**的评论:

书名还不错,内容有时间慢慢看,唉,书非借不能读啊

2017-11-20 22:26:0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包装的很好,看了再来追评

2017-11-21 15:50:53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快递哥速度很快,下单第二天中午就收到!这书较实用!

2017-11-21 17:46:3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还没看,不过看评论很好

2017-11-22 16:22:43
来自黄墨羽**的评论:

已拆封,包装完好,内容丰富。

2017-11-22 21:47:3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1111111

2017-11-23 19:37:4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书的质量很好,很喜欢,满满一箱,确实够阅读一整子了干货满满!

2017-11-14 06:43:1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随便看看。

2017-11-15 12:23:5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内容重复居多,很多操作起来不太实际

2017-11-16 14:03:0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应该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

2017-11-16 18:06:53
来自微尘有**的评论:

对提高工作效率很有帮助

2017-11-17 13:26:4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干货满满的

2017-11-18 14:41:3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适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的方法。如果依靠笔+本方式,还不错。

2017-11-14 14:09:1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书小,不值……

2017-11-12 10:52:0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挺好的,很喜欢

2017-11-12 18:21:31
来自浮生梦8**的评论:

很不错,内容丰富实用

2017-10-29 22:00:0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还可以吧,还可以

2017-11-08 11:11:0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

2017-11-09 11:18:06
来自大肚老**的评论:

内容实用,文笔精炼

2017-11-10 07:08:28
来自龙狸龙**的评论:

都很棒棒哦,价格再少一点就好了,希望当当网越办越好!

2017-11-10 19:00:2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之前买过《如何有效的阅读一本书》。同一个作者,挺好的。

2017-11-10 12:33:3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刚刚翻了翻,感觉还不错。

2017-10-05 08:19:59
来自horsela**的评论:

日本人整理资料是非常厉害的,值得学习一下。

2017-10-09 13:58:06
来自袁尤利**的评论:

很有价值,值得推荐。

2017-10-22 17:27:0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好书推荐给大家

2017-10-22 21:58:58
来自寒江雪1**的评论:

专业性强,实用!

2017-10-23 19:38:19
来自浏阳自**的评论:

豆瓣评分很高的一本书。

2017-10-26 16:19:2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是一本好书,教导你如何读书,推荐给大家!

2017-10-28 12:34:0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印刷不错内容值得推荐

2017-10-30 06:49:53
来自徐心渔**的评论:

两小时看完,很实用,不错

2017-10-31 12:30:32
来自xbnyv25**的评论:

Satisfied

2017-11-01 01:25:4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挺好的,里面所讲的方法有一定的帮助!

2017-11-02 13:01:4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正好赶上店庆,优惠力度真的是超大,买了300的书,怎一个爽字了得,去年为马爸爸剁手,今年我为当当剁手,书的话,过些天评价

2017-11-02 13:48:0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很好!内容丰富!

2017-11-04 15:24:0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的质量很好

2017-11-07 08:54:39
来自初心不**的评论:

这本书很不错,是正版,图文并茂。还带了一枚小书签。

2017-10-22 21:59:01
来自随缘无**的评论:

为写而思,一本笔记,什么都好写,主要客观记录,再附感想,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想法都可记上

2017-10-11 23:49:03
来自jaceywa**的评论:

最好笔记,整理和提取有效信息,加深记忆和理解。

2017-10-26 16:26:0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提倡的笔记一元化,就是一本笔记本无论什么都可以记下来。此书还是值得买来看看的。现在自己正在开始学习里面的方法做笔记

2017-10-26 11:03:51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书中所介绍的信息整理的路径、方法及细节,简明实用,没有太多的理论教条,基本是作者的实践总结提炼,看了,觉得可信可用,有利于随想随记、随用随查,按照生活、工作、学习的进程,就完成了信息的建立、整理。文字简朴、叙述流畅。

2017-10-30 12:49:27
来自蓝梦如**的评论:

作者将笔记促进创意生成的过程分为收集、咀嚼、发酵、顿悟和具体化五个步骤,并针对前三个步骤提供了大量切实好用的笔记技巧。作者还介绍了自己在长期实践中发明的改良笔记本的诀窍,和能让记录事半功倍的可选文具。笔记不仅是积累材料的手段,更代表了一种热爱思考、时刻不忘吸取知识、认真对待生活、重视自身修养的积极态度。

2017-09-28 19:54:28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