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父母》旨在帮助我们改善与父母的亲子关系。《登天的感觉》作者、知名心理学家岳晓东真挚推荐《自私的父母》,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为《自私的父母》真挚作序!哈佛心理学教授、多位咨询师推荐《自私的父母》为必读书!《自私的父母》这本书告诉我们,不少父母的养育模式(如破坏性自恋心理和行为)会无意间深深伤害子女,很多人甚至在成年后还无法走出这种伤害的阴影。自恋心理与关系研究专家,老道明大学知名学者、教授,美国心理学会认证委员、团体心理学与团体心理治疗学会主席、美国团体心理治疗协会研究员、美国顾问认证委员会成员尼娜 布朗教授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说明那些从小而来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别扭、冷漠、纠结、困顿,是如何通过父母的养育传递给你的,进而帮助你解开和父母关系的迷障,疗愈童年的创伤,与孤独和苦闷告别,重塑全新的自我。
推荐一:著名心理学家、《登天的感觉》畅销书作者岳晓东博士真挚推荐:“我向大家推荐《自私的父母》这本书,因为它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家教的误区,怎样做更好的父母。”
推荐二: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为《自私的父母》倾情作序(5000字)。武志红老师认为:“自恋幻觉的投射无处不在,集中的表现领域并不是政治或社会领域,而是亲子关系和情侣关系。”
推荐三:作者在畅销书《自私的父母》基础上,重新调整、增补,推出第二版。不仅延续版的内容,还提供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与父母不愉快体验的描述、父母行为态度背后的心理分析以及特殊场景的应对方法。新的版本内容充实、饱满,契合读者心理和实践的需求。
推荐四:父母不止带给我们爱,还可能带给我们伤害,尤其是很多童年就造成的伤害,在我们成年后依然会影响我们,让我们有被拒绝感、被排斥感、不感、自卑感。如《与内心的小孩》对话一样,本书是帮助成年人,尤其是拥有未愈合童年创伤的成年人来应对父母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扎好了伤口,我们才能轻松前行。
推荐五:微博上一条“有毒双亲”的测试得到了一万多人的转发,众多网友积极评论。中国青年报、搜狐网、豆瓣、久久健康网……多家网站发表过父母自恋心理的相关文章,引起很大反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父母并不总是伟大而无私的,他们也是普通人,也可能以爱之名来伤害我们。《自私的父母》不是教我们对抗给我们造成创伤的父母,只是让我们意识到,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们本身的错,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会用合适的方式与他们相处,也为了将来我们不会让自己的子女在亲子关系中受伤。
尼娜 布朗(Nina W. Brown),自恋心理与关系研究专家,老道明大学知名学者、教授,美国心理学会认证委员、团体心理学与团体心理治疗学会主席、美国团体心理治疗协会研究员、美国顾问认证委员会成员。已发表作品包括《自私的父母》《与自私的人共事》《这又是谁的生活》《团体治疗的创造性活动》等27本书籍和50多篇文章。
推荐序
前言
Chapter1■ 破坏性自恋型父母
自恋的定义
自恋型父母的特征
亲职化关系中的子女
你的父母是否有破坏性自恋模式?
顺从和反抗:子女对自恋型父母的两种典型反应
Chapter2■ 面对伤害,该如何自我肯定 ?
测试你是否受到了伤害?
促使你受伤害的信念有哪些?
如何开始帮助自己?
Chapter3■ 受伤成年子女的典型态度和行为
容易针对自己
接受指责
令自己和他人失望
期望得到夸奖、表扬
感到烦躁、易怒
被别人的情绪感染
感觉有缺陷、不
需要别人和自己一样
经营有意义、有满足感的人际关系
感觉无力招架,深陷其中
理解你的责任
Chapter4■ 与自恋型父母互动的常见困境以及应对方法
负面情绪的背后是什么?
与自恋型父母互动的常见困境
具体策略
Chapter5■ 父母造成的隐性毒副作用及克服方法
自我防御机制
跟自己作对
与他人作对
替代的办法
自我解毒
Chapter6■ 停止自恋型父母负面影响的策略
放弃幻想
自我陈述和肯定
追求利他
帮助别人
敞开心扉迎接美和奇迹
改变节奏
正念
减少你自恋的程度
Chapter7■ 自身调整策略
成年子女的常见自恋特征
确立目标来减轻自恋
超越自恋:寻找生命的意义和目的
减少孤独、疏离感
与绝望、无助、无望作斗争
接受自我和积极的改变
发展更现实的期待
认识到个人责任的局限性
变得专注、脚踏实地
Chapter8■ 增强“自我”的策略
建立意识
减少自恋
增强自我反思
培养你的强项
发展坚固、强韧的心理边界
做你自己想做的人
Chapter9■ 让理想自我变成现实自我的策略
与他人共情,并做出回应
创造性的思考、行动和观点
与宇宙产生连接的灵感,发展归属感
培养人际关系
Chapter10■ 掌控自我的终极策略
早期经验如何塑造你?
活在别人的目光中
保持虚假外壳的需要
认为自己需要照顾他人的观念
你觉得被人接纳的程度
你的价值和重要性
参考文献
孩子应不应该原谅自恋型的父母?
人们经常会问,自恋型父母的孩子应不应该原谅父母,我的回答是不。有些时候原谅是可能的,但不是必须。这个孩子被深深地伤害,这种伤害还影响到他们成年以后的生活,他应该把精力放在追求积极的事物上,比如发展自己未发展的成人自恋,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当他们得到我的答案的时候,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睁眼可见、触手可摸,他们告诉我,自己过去感觉很糟糕,因为没有办法原谅父母。我通常的回应是,也许他们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可以原谅,当他们完成了个人建设和反思之后,原谅似乎才是可能的,那时你不再怨恨你的父母,并且可以深刻地理解他们。作为局外人,劝别人原谅很容易,因为你的父母不是自恋型,你不用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体会这种针对自己的羞辱和攻击。成年子女需要巩固和发展自我来抵御这些攻击,朝着积极的方向进一步成长、取得成功,自我的价值需要得到内部和外部的肯定,在这种情况下原谅才是可能的。不要忘了,自恋型父母可能有下面的想法(“他”指的是孩子):
“我做的是没错的。”
“我这样做是理所应当的。”
“他质疑我的做法、需要、要求是不对的,他应该为此感到羞耻。”
“如果他有价值,他应该感激我才对。”
“别人应该仰慕我。”
“如果不是因为我,他会一团糟。”
“我比他更了解他需要什么。”
“我只是提建设性意见,他太敏感了。”
“我做什么都是为他好,没有人可以评判这一点。”
“他的所有都是我给的,他/她亏欠我。”
有这些态度的人多数小时候也经历过类似的态度,只有极少数例外。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站在旁观的角度,以更宏观的角度地感受父母体会到的苍白、恐惧和孤独,这是很有挑战性的。你的父母可能有很多财富,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充实自己的生活。充实必须来自内心,而他的内心却空无一物。
父母和子女直接、深刻的情感连接会防止子女客观、理性地对待父母,以至于父母负面的行为、评论、回应会对子女造成持久的伤害。这也是你不可能原谅父母的原因之一,如果可能也非常困难。
对成年子女来说,更有益处的是,不要担心自己能不能原谅父母,而是把原谅作为一个选项放在心中,等到时机成熟再做出选择。不要因为别人觉得原谅是应该的,就逼自己去原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采取措施、治疗自己上。让我们来看看证明治疗取得进步的标志有哪些。
治疗不是全或无的事——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这是一个过程,你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进步,因为你太过渴望得到最终结果。但是意识到自己正在进步,可以为自己打气,帮助你继续努力。下面的信息可以指导你认识到治疗取得了进步。
反思自己的父母,接受他们不会变的现实,不那么渴望他会改变。尽管改变是可能的,你接受了你不能够强迫、要求、命令或者影响父母去改变的想法;
父母负面的、贬低的、侮辱人的评价没有原来那么伤人了,他们的负面影响没有那么深刻了。他们的评价还是很刺耳,但是伤害正在减弱;
你可能还是害怕和父母交流,但每次交流结束之后,你不会像原来那样内心翻江倒海,他们的影响不会持续太久,在互动中你也能够做到更抽离,更从容地包容、管理自己的情绪;
你可以更好地与别人共情,这种能力提升了你人际关系的质量;
你更专注、更踏实,可以调节你面对夸奖、批评时候的典型反应。你有意识地不被别人的情绪带入,不像你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
在某种程度上,你意识到自己有力量防止父母伤害你,选择一个经过考虑的,不那么伤人的反应,对你们二人都尊重的应对方法,尊重你们都是有价值的、的个体;
你从其他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满足感,在这些关系中投入你的时间、经历和努力,你会得到很多回报;
在你最亲密的人际关系中,你能够做到主动关心另一半,可以体会他们的情绪,而不被淹没或者想逃离,你能够与别人维持一个深刻的、有意义的关系。
当你觉得自己准备好原谅的时候再原谅。你也许永远无法做到,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能够原谅父母没有什么可羞耻的,也不用觉得愧疚。在原谅之前,你需要时间好起来。
……
我向大家推荐《自私的父母》这本书,因为它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家教的误区,怎样做更好的父母。
——岳晓东,著名心理学家、《登天的感觉》作者
如果每次节假日与家人聚会,你都不由自主地退化到小时候,感到像小孩一样被羞辱,这本书会教你如何应对,帮助你发展出一种自我保护的淡然态度,它像一个披风,帮你遮挡伤害,你可以带它出入各个聚会场合。这本书帮你理解概念之间微妙但深刻的差别,比如有效冲突和无效冲突、同理心和同情心、依恋的行为和抽离的策略。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个工具箱,可以提供很多技巧供你使用。
——约尔.弗罗斯特,哈佛医学院临床心理系副教授
这本书提供了实用的建议和指导。如果你想学习如何识别、应对破坏性的教养行为,学习如何培养、保护正在发展的自我,书中创造性的技巧和练习会对你非常有帮助。
——索尔.霍珀博士,心理医生
自恋型父母的子女可以掌握一些技巧,把自己从与父母的糟糕关系中解救出来。这是一本详细、周密、有效的行动指南,帮助成年人建立丰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包括与自恋型父母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以及与他人的关系。
——琼.梅德韦博士,临床社会工作者、心理医生
这本书,还没看,用来送给当妈妈的朋友,每一个父母都是孩子的榜样,希望孩子好,首先要自己好
童年的阴影一直在生命里。总想对朋友说,可每次话到嘴边想着,算了吧,说了有什么用。希望能治愈自己的那段伤。
是写给大人看的。也是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希望不要出现父母在我们身上的问题,再重新出现在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中
自恋型父母的特征,夸大自我,特权感,缺乏同理心,自我延伸,贫瘠的自我,寻求关注,寻求仰慕,情绪贫乏,嫉妒,蔑视,自大,内心空虚,亲职化,沉浸在孩子的荣誉里,不能容忍子女的价值观,需求等。
喜欢和需要的一本书,想通过学习得到提高和改变,以及处理一些事情的方式方法。
还没结婚…据说非常适合没当爸妈的人看,读后感会追评的
很实在的一本书,不是长篇大论地说父母的自私,而是提供了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
我觉得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父母的自私,只是程度不一样吧。
不管是孩子,还是父母,这本书都会有很大的启发,推荐给朋友们
我以为是写教育孩子的,原来并不是。我错了。是写你作为孩子,和你的父母的。
介绍了很多克服父母自私影响的方法,以前也听说过正念这种疗法。想必此书很专业
拿到书,首先测一下自己有没有受到父母的自恋影响,结果还好。书不错哦
拿到书,首先测一下自己有没有受到父母的自恋影响,结果不是很糟。书不错哦
书名很有趣,自私的父母,刚开始是拒绝承认的,细细一想,父母可能真有点自私。
武志红老师做作的序,写得很好,父母的自恋才是影响亲子关系的重要原因。
每个父母都不完美,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所提升
作者通过简单的测试题帮助我们界定自恋型父母并列举了一些方法应对心理伤害!
孩子不是私有物,大多数父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仍在人生路上各种干涉,需要不断提醒自己,放手放手再放手。
如果你也有一个自恋的父母,那你就该看看这本书了,另外武志红的序写的超级好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父母是第一启蒙,不可否认父母对孩子一生的性格养成起决定性作用。值得一看
也曾叛逆过,原来是因为父母的自恋。很有深度一本书。
从小都是在赞扬父母多伟大的声音中成长,而没有思考,其实父母也有自私的一面。
如当头棒喝,原来父母也可能带给我们伤害,好书!
非常棒的书,看了一半,从来没看过类似的书,观点很新颖。其实是自己不愿接受父母真实的一面,总会用自己想象中理想父母的样子投射到真实父母的身上,现在知道问题的根源在自己身上。
看到介绍以后很心动,放进购物车好久了,终于等到有活动,果断入手,摆在书架上特别有成就感,希望能一点点把这些书看完!要是手机端商品介绍页面里多一点图片就好了。
当孩子成了父母的附属品,孩子就被伤害了,父母和孩子必读!
买来送父母看,嘻嘻。不过也挺适合我看的,克服自恋父母的阴影的方法很具体。
父母给我们的伤害,需要有一本专业的书来指导我们走出阴影。
这本书里有测试,也有很多建议。如果有破坏性自恋型父母,看看这本书,能帮助自己找到走出童年阴影的办法。
题目吸引了我,从没这样形容过父母,到这确确实实存在,自恋的父母,总是无意中伤害了我们。这本书对探索自我疗愈自我很有用。
《自私的父母》讲述了父母自恋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有哪些?怎样产生的这种破坏型自恋?对儿女有何影响?受影响后会怎样的影响成长和生活?应该怎样疗愈自己?解读很全面、很专业。
第一次,看心理书籍,需要细细的看看,有点专业性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