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实践催生和推动着科学理论的繁荣发展。诞生于1977年的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沐浴着改革开放的缕,迈开了与科学理论创新发展同行的铿锵步伐。马克思主义教员群体在这里集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这里高举,政治工作生命线在这里延伸。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光荣使命和不懈追求。为鼓励教研人员热情投入理论研究,多出精品力作,多出名师大家,学院设立了“学术文库”出版基金,资助推动军事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两个系列的成果,分别委托军事科学出版社和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仲彬 1959年3月生,江苏沭阳人,哲学博士。南京政治学院军队政治理论教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成果:先后为本科及研究生开设《马克思主义人学专题研究》、《当代军事伦理》等10余门课程。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人生需要论》、《军队信息化建设中军人主体性研究》等著作、教材20余部。参加多项国家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十五”、“十一五”规划课题及军队总部和南京政治学院立项课题。研究成果获江苏省成果三等奖,第四届全军院校政治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2010年8月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
导 论
节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课题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课题的研究思路、框架及创新点
章主体性的涵义及军人主体性发展的历史演变
节主体、主体性与军人主体性
第二节军人主体性发展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军队信息化建设中军人主体性的凸显
第二章发挥军人主体性是我军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节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特殊样态
第二节军队信息化建设对军人主体性的特殊要求
第三节发挥军人主体性是军队信息化建设及军人发展的关键
第三章我军信息化建设中军人主体性发挥及面临的问题
节我军信息化建设中军人主体性发挥及其表现
第二节我军信息化建设中军人主体性发挥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影响我军信息化建设中军人主体性发挥的深层原因-
第四章军人主体性发挥的逻辑理路和实践进路
节军人主体性发挥的逻辑理路
第二节革命军人主体性的特殊性
第三节革命军人主体性发挥的实践进路
第五章我军信息化建设中军人主体性发挥的机制和途径
节构建我军信息化建设中军人主体性发挥的机制
第二节我军信息化建设中军入主体性发挥的有效途径
第六章信息化条件下军人主体性道德教育
节信息化条件下军人主体性道德教育的价值之维
第二节信息化条件下军人主体性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第三节信息化条件下军人主体性道德教育的路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