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八年,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獲香港“大學及理工撥款委員會”資助,並得香港中文大學電算機服務中心提供技術支援,建立“先秦兩漢全部傳世文獻電腦化資料庫”,並編纂《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先秦兩漢古籍逐字索引叢刊》。“先秦兩漢傳世文獻資料庫”之建庫工作已於一九九二年全部完成,“逐字索引”迄今亦已出版合共五十六册。
一九九二年及一九九四年,本所先後獲得臺灣“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撥款資助,開展“魏晉南北朝傳世文獻資料庫”首兩期建庫工作;復於一九九五年獲“香港研究資助局”撥款資助,完成最後一期工作,將魏晉六朝傳世文獻,凡八百種,約近二千四百萬字悉數輸入電腦。資料庫建立後,將陸續編纂《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魏晉南北朝古籍逐字索引叢刊》,以便利語言學、文學及古史學之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魏晉南北朝古籍逐字索引叢刊》之編纂工作,因涉及文獻數目眾多,故仍以分期形式出版。首階段先行處理較常用之典籍,當中舉凡未有現成以電腦化資料庫編成“逐字索引”之古籍,將優先出版。至於已有“逐字索引”者,將留待次階段重新編纂出版。本所將搜集有關文獻之不同版本,乃至類書如《太平御覽》、《藝文類眾》等引錄與今本不同者,詳加注釋,務求詳審,準確無誤。
鳴謝
序言
一 藝術與哲學的對話
二 具象表現繪畫研究
三 画家介绍
四 作品选
附录一 人名对照表
附录二 机构译名对照表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