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拼贴画心理疗法图书
人气:102

拼贴画心理疗法

首次引进 全新心理治疗技术 适合不同文化背景、年龄段、精神状态的来访者的安全、便利、实用的操作方法。
  • 所属分类:图书 >心理学>心灵疗愈  
  • 作者:[日] [森谷宽之] 著;[吉沅洪] 译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229124274
  •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8
  • 印刷时间:2017-08-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拼贴画心理疗法》是我国首次正式引进出版的有关“拼贴画心理疗法”( collage therapy)的理论专著。该书有日本拼贴画心理疗法创始人森谷宽之教授所撰写。全书共分两卷七章,分别介绍了拼贴画心理疗法的起源、理论背景和拼贴画心理疗法的操作步骤、作品的解释方法、评价体系以及独具特色的咨询案例。非常适合心理咨询师、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和学生阅读。也适合从事人才测评等相关专业的读者阅读。

编辑推荐

新颖有趣的表达方式 便捷安全的解释方法

“拼贴画心理疗法”是森谷宽之教授结合美术拼贴画的艺术价值和箱庭疗法的操作经验开发的一种全新的心理治疗技术。它的形式十分有趣:只需剪下图画、照片或文字,粘贴到底纸上,即完成了作品。这是一种适合不同文化背景、年龄段、精神状态的来访者的安全、便利、实用的操作方法。

作者简介

作者:森谷宽之

日本京都大学教育学博士、临床心理士、京都文教大学临床心理学部教授、日本拼贴画心理疗法学会理事长、日本艺术疗法学会理事。荣获日本艺术疗法学会成就奖、日本艺术疗法学会奖。

日本九分割统合绘画法、拼贴画心理疗法创始人。

主要作品有《抽动症的心理疗法》《拼贴画心理疗法入门》《儿童艺术疗法》《临床心理学》《拼贴画心理治疗实践》。

译者:吉沅洪

日本名古屋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士、日本立命馆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西化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专长为投射心理测试、表达性艺术心理治疗和跨文化临床心理学。出版有专著《树木—人格投射测试》《图片物语——心理分析的世界》和译著《风景构成法》等。

目录

中文版序/ 1

序/ 1

及时卷拼贴画心理疗法的由来

及时章拼贴画心理疗法的开发过程/ 3

及时节研究开发的制作动机——需要是发明之母/ 3

第二节构思,假说,突破/ 5

第三节面向心理临床实践出现的各种技术性难题/ 10

第四节确认效果——心理临床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11

第五节理论化/ 12

第六节最初的公开报告/ 12

第二章拼贴画心理疗法的构想及其理论背景/ 18

及时节卡尔夫的《卡尔夫沙盘疗法》/ 19

第二节《箱庭疗法入门》中的“箱庭疗法”/ 21

第三节《托普斯的知》中的“箱庭疗法”/ 22

第四节森谷的“构想”——“现成品(Ready-Made)的组合”的意义/ 25

第五节从艺术到艺术疗法(心理疗法)/ 26

第六节所谓“疗法”/ 46

第七节来访者创造的拼贴画/ 50

第八节总结——拼贴画的复数坐标轴/ 52

第三章拼贴画心理疗法的发展历程/ 56

及时节箱庭疗法和拼贴画心理疗法的历史年表/ 56

第二节研究背景——拼贴画心理疗法的前期研究/ 65

第三节日本拼贴画心理疗法的初期文献/ 67

第四节海外的初期文献/ 68

第五节《杂志 照片 拼贴画》(Magazine Photo Collage)/ 73

第六节解题——MPC 法和拼贴画心理疗法/ 74

第七节拼贴画心理疗法研究的发展/ 80

第二卷拼贴画心理疗法的应用

第四章拼贴画心理疗法的应用方法/ 87

及时节制作步骤/ 87

第二节制作前的准备/ 89

第三节裁剪素材的准备方法/ 91

第四节收集剪切素材的方法/ 94

第五节应该收集哪些素材/ 95

第六节拼贴画制作中的态度/ 102

第七节拼贴画制作后/ 105

第八节团体中的制作实习/ 105

第九节各种各样的研究/ 108

第五章拼贴画心理疗法的评估/ 111

及时节箱庭疗法的评估及其思考/ 112

第二节评估的基本思路/ 114

第三节作品的评估——各种各样的判断标准/ 121

第四节有关判断标准的意义/ 123

第五节根据主题的评估/ 131

第六节症状的评估/ 131

第六章拼贴画作品以及心理发展课题的主题/ 132

及时节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概要/ 132

第二节拼贴画作品的发展变化——从统计调查的数据

来看/ 138

第三节小学生的拼贴画作品/ 142

第四节青春期——中学生的拼贴画作品/ 149

第五节成年早期——20 岁组的拼贴画作品/ 155

第六节壮年期——成人期的拼贴画作品/ 159

第七节老年人的拼贴画作品/ 162

第八节总结:贯穿拼贴画作品中的“旅行”主题/ 163

第七章拼贴画心理疗法的实践/ 165

及时节不登校学生的拼贴画心理疗法个案/ 166

第二节抑郁性神经症来访者的拼贴画心理疗法个案/ 176

第三节总结/ 185

译者注关于“不登校”的日本文化概念/ 186

参考文献/ 190

后记/ 214

译后记/ 216

在线预览

中文版序

这次能够将我写的有关“拼贴画心理疗法”的专业图书,介绍给中国的各位同仁,我感到非常高兴、非常荣幸。

拼贴画心理疗法是1987 年5 月,我一边思考“如何能在缺少箱庭道具的地方,正常实施箱庭疗法”,一边和朋友交谈时,突然想出、命名和提倡的一种方法。拼贴画心理疗法只需剪下图画、照片或文字,粘贴到底纸上。它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但是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拼贴画心理疗法,大体具有如下特征。

1. 只需“剪下,粘贴”。操作简单明了,不需要特别的技巧。

2. 对不擅长语言表达、不擅长绘画的人也适用。

3. 不需要任何费用。可以用一些废弃的旧杂志等物品作道具。

4. 不限场所,不限国籍。即使是在狭窄的屋子里,也可以实施。

5. 从小孩到老人,适用于任何年龄段的人。

6. 从精神疾病、神经症患者,到健康人群,都可以使用拼贴画心理疗法。适用范围广泛。

7. 每次(面谈) 都可以重复使用。

8. 不仅适用于个人面谈,也适用于团体辅导。

9. 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安全的技巧。因为使用的道具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素材,且来访者有中途停止创作、拒绝创作的自由。

10. 创作出来的拼贴画作品,可以用来进行心理测试、心理评估。另外,一段时间以后回顾拼贴画作品,可以分析心理治疗的进展情况。

11. 在“剪下,粘贴”的拼贴画心理疗法中,来访者创作出的作品,表现形式非常多样。

以上就是拼贴画心理疗法的一些基本特征。

这次能将我的这本书介绍到中国,都是托了吉沅洪老师的福。日本京都文教大学于1996 年建校,吉老师就在那里就职。1998 年的时候,我也到了京都文教大学和吉老师一起任教。由于有了这样的缘分,在及时届表达艺术心理疗法国际学会(苏州,2007 年8 月) 的工作坊中,我对自创的“九分割统合绘画法”“拼贴画心理疗法”这两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讲解。吉老师当时帮我做了全程翻译。另外,当时也得到了苏州大学陶新华教授的很多支持。2009 年的时候,由于桑志芹教授的关照,我能够在南京大学举行研修会。我真心地感谢这些中国同行。

在此,向以吉沅洪老师为首的,担任本次翻译工作的唐妍老师、汪为老师、陈婷婷老师、祝心怡老师、马珊珊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另外,也衷心感谢在中国为我做口译的许英美老师。

这次能为中国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做一些事情,我感到非常高兴。衷心希望今后能够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森谷宽之

2016 年4 月18 日

译后记

森谷宽之教授是“九分割统合绘画法”和“拼贴画心理疗法”的创始人。1987年,他结合了毕加索的美术拼贴画的艺术价值和箱庭疗法的经验,使得拼贴画心理疗法在日本诞生,并在日本的心理临床实践中得到了承认和发展,迄今积累了丰富的个案经验和研究调查。

二十年后的2007年,森谷宽之教授终于来到中国亲自倾囊相授这个疗法。这个契机是2007年8月在苏州举办的及时届表达艺术心理疗法国际学会大会。在大会中,森谷教授应邀开设了三天会前工作坊,详细介绍并讲解了自创的这两种心理疗法。我非常荣幸担当了工作坊的全程翻译,对于当时热烈的气氛以及座无虚席的场景,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正如森谷宽之教授在本书《中文版序》中介绍的那样,我与森谷教授曾是京都文教大学的同事。京都文教大学创建于1996年,迄今仍是日本的一个大学本科就拥有临床心理学部,并且有资格授予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大学。大学创建初期,河合隼雄先生担任该校的学术顾问,召集了众多日本著名且拥有丰富心理临床经验的专家和教授。

犹记得在京都文教大学任教的那个时候,自己还是一个只有区区几年心理临床经验的大学助教。由衷感谢一直有那么多师长们的谆谆教诲,让我得以顺利成长至今。其中尤其特别感谢森谷宽之教授和酒木保教授的指导和扶持,让我对表达艺术心理治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能够坚持走到现在。

作为及时个在日本考取了日本临床心理士资格的中国人,这十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把日本先进成熟的咨询与治疗方法介绍到中国来。其中包括:

1.国分康孝. 现代男女婚恋心理诠释. 吉沅洪,译.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2.松原达哉. 生活分析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法. 樊富珉,吉沅洪,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德田良仁,大森健一,饭森真贵雄,中井久夫,山中康裕. 艺术疗法. 吉沅洪,黄正国,顾佩灵,铁拳,穆旭明,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4.皆藤章. 风景构成法. 吉沅洪,陶新华,张磊,黄正国,郝玲燕,金开宇,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拼贴画心理疗法》作为第五本与中国读者见面的作品,真的让人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期待。本书以十分平易朴实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拼贴画心理疗法的历史、理论背景、发展过程、实践操作、作为评估技术的使用,以及拼贴画作品的理解方法,还介绍了拼贴画心理疗法的个案事例。本书适合所有的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生、教师、护士等专业人士阅读和使用。对于高校教师和学生而言也是十分难得的教材。

我想特别感谢的是本书的翻译团队,他们是日本立命馆大学应用人间科学研究科的研究生。在2012年樱花绽放的季节,我来到了立命馆大学开始任教,他们是我带出的及时批的中国留学生。他们不仅对翻译工作十分认真和负责,而且迫切地希望拼贴画心理疗法可以被介绍到中国,让更多中国的心理咨询师得以了解和掌握,这样可以造福更多的来访者。他们的这种拳拳之心让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和敬佩。

其中翻译担当部分分配如下:祝心怡,及时章和第七章前半部分;汪为,第二章;马珊珊,第三章和第四章;唐妍,第五章;陈婷婷,第六章和第七章后半部分。全书由吉沅洪统稿、校对、修改和审定。

日本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文化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87年拼贴画心理疗法在日本诞生,并且在日本的心理临床实践中得到了承认和发展。拼贴画适用于从精神病或神经症患者到普通健康的人群,幼儿至老人的几乎所有的年龄段,可以说是艺术疗法之中适用范围最广的疗法之一。但是想要使拼贴画心理疗法在中国生根发芽和普及,还需要一个本土化过程。译者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拼贴画心理疗法一定会在中国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临床工作者的认识、接受和使用。

,衷心感谢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给予了极大帮助的重庆出版集团的刘喆女士。

是为译者后记。

吉沅洪

2016 年5 月8 日母亲节于日本京都

第三节小学生的拼贴画作品

迄今为止已经发表的早期的论文中,幼儿期的相关研究有芝(1997,1999) 的研究。

芝的研究是通过拼贴画的制作,以了解新入学的儿童如何适应学校,并以此作为小学教学的理论依据。

入学3天后(4月12日) 的男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当事人虽然还不能灵活地使用剪刀,但还是努力制作出来了。在这幅作品中,右下角有片西瓜地,西瓜里的房间中住着动物家族,有个猫妈妈在搬运食物。是一幅平静又可爱的作品。可是过了一周之后的4月19日的作品中,作品风格一下子转变了。画面变为一个忍者与大蜇鱼在战斗。从中可以看出:新入学儿童在努力地去适应新环境,从在妈妈保护下的平静状态,一下子转变或投入到“战斗”的世界中。

以下介绍的是由健全人群集体制作的作品。小学生的资料来自于泷口(1995),中学生的资料来自于山根(1996)。由于作品是集体采集的,使用了B3大小的底纸,采集方法是杂志图片拼贴画法。由于没有机会向本人详细地询问他们的想法,因此笔者会尝试通过各种判断轴(在第五章中曾叙述过) 去说明。

一、小学二年级男生的“侵入式”作品与小学二年级女生的“包含式”作品的比较

对于图6-5,从时间轴来看,作品的内容大致都是这个年纪的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说,时间就是现在。它不表达过去,也不表达未来。

时间的范围几乎只限定于现在。在空间上,没有区分上下左右的使用,也没有深度的表达。即只能认识到很狭小的范围里的时间与空间。与图6-5相比,图6-6更能看到内容上的多样性。从时间轴上来看,拼贴着与年纪相对应的内容(女生) 以及更加年幼世界的相关内容,如可爱的老鼠家庭(左下),表达了些许过去的和现在的两个时间段。与图6-5对比,在时间上的认识更有广度。而在空间上,与图6-5对比,也意识到了上下左右。在剪下的特写画面(莲花和郁金香) 以及小片的剪纸图片中,也能看到多样性。无法否认这也许是由于素材选取的关系而偶然发生的。可是在处理与对象的距离上,与图6-5对比,更具柔软性。相反,男生的作品中,与机器人的距离是一定的,也就是说它被固定在一个焦点上。

通过比较图6-5与图6-6,可以看出男女间的差异。制作品都已经具备了男女各自的人格,从作品中可以清楚地解读到埃里克森所提到的阶段Ⅲ的E轴:“侵入式—包含式”。男生的作品表达出的是尖锐的东西:手、脚、机器人的角、交通工具等,所有的素材都表达出了有侵入倾向的意味。在某种意义上,侵入式与攻击性有重叠的部分。可以说,男生的作品表现出攻击、侵入、杂乱以及精力旺盛的倾向。

图6-6则立刻就可以看出这是女生的作品。右上角的女生抱着一只猫。与男生作品中的素材胳膊是一种侵入的样式相对,女生的则是一种抱入的样式。作品的左下角描绘着三个女生相互之间挽着同伴们的胳膊。男生的是通过激烈的往来而与对方有所接触,反观女生的,则是以一种抱入的样式与对方接触。

此外,从身体动作这个角度去看,男生的作品选择的不是人脸,而是如机器人这样的非生物,面无表情。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强调了手脚上的激烈动作。在女生的作品中,没有机器人之类的东西,也没有手脚上的激烈动作,而是强调可爱、眨眼、笑容以及俏皮。与此同时也表达出了脸的意义对于男生女生有着非常大的不同。男生是机器人的脸,女生则是伪装可爱的假面,可以说这是由于自身的角色和表情被社会要求着。

二、小学四年级男生的“激烈的动作”作品与小学四年级女生的“各种各样的表情?态度”作品的比较

这两幅作品也与小学二年级学生一样,一眼就可以看出男女生的不同,即可以看到“侵入式—包含式”特征:男生是闯入空间中,而女生正好相反。作品还反映出制作者的性别同一性。

从时间轴来看的话,图6-7男生的作品中出场的人物全是大人(跑步者、赛车选手),还有既不是车和交通工具,也不是玩具,而是大人世界里有的东西,看不到更加年幼世界会有的内容。时间轴上,可以看出制作者正处于走向大人和未来的方向上,即剪切的都是汽车、摩托车这样同类型的东西,以及同一个时间次元的内容,对于同样的东西很执着。

另外关于空间轴,相较于小学二年级生,可以明显地看出,四年级学生的作品在空间上变得宽广了,如选取了国外的汽车、轮船之类的内容。可是这个空间是指横向上的拓展,并没有表达出纵向上的东西。这个作品

的特征是精力旺盛、有激烈的运动、快速的节奏、喧嚣、没有秩序,展现出向着某样东西(特征) 接近的方向感。作品中没有任何静止的东西,激烈的速度以及冲动的行动被困在狭小的范围里,眼看着就要从那画面中飞出来一般。从“身体性—精神性”这一轴来看的话,更多的是过度地强调身体层面的东西,却没有看到任何内在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且作品中没有异性的存在。画面不仅展示出运动,甚至还能“听到”激烈的声音。那个声音并不是人发出的,而是机器发出的引擎声。

图6-8是女生的作品,画面被各种人物填满了。从年幼的女孩(右边中间戴着帽子的女孩) 到接近大人的更加成熟的女性(右下角入浴的女性),有不同年龄层的人物出现。从时间轴来看,表达的更多是通往未来的方向性。还可以看出想要与更成熟的女性进行性别认同,即与图6-6相比,表达出了更加广阔的时间跨度。

从空间上来看,可以看出,制作者并没有区别外在的世界与内在的世界,只对自己所在的集体世界感兴趣。图6-7、图6-8都把空间填得满满的。这意味着制作者精力旺盛的同时,也可以说他们尚未理解到要与对象保有适当的心理距离。

男生是更强调机械的东西,而女生选择的则都是人类。从“身体性—精神性”这一轴上看,这幅作品(图6-8) 也还没理解到精神层面上的东西,身体方面的东西占了很大的比重。身体方面被强调的是脸,尤其是眼神,表示了对于眼神的关注是很重要的。青春期是社交恐惧症等神经官能症发病的时期,作品提示已经有这样的倾向。

图6-8整体都在强调女性的性别特征,留下一种诱惑人的印象。作品看上去好像全是女性画像。可是仔细注意的话,出现了三张异性画像(同一个人物)。出现在右边的周边(右下角1张,右上角2张)。异性画像并不是作品的中心,它被拼贴在作品的外周。这幅作品更值得关注的是异性是如何以及在哪里出现。从经验上来说,小学男生拼贴作品中较少用到异性画像素材,而女生拼贴中使用异性画像的情况比较多。

综上所述,根据泽田(1997) 的研究,小学生中异性画像的出现率是14.7%,还有一个特点:成长的同时,异性画像也随之变少。甚至还得出高年级男生的出现率为0的结果。这并非说对异性不感兴趣,而是一种因为过于感兴趣而无法发表的状态。

女生的作品中虽然有出现异性画像,可也不是一般的男性画象,非要说的话,是比较女性化的男性画像。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