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一岩以博学专栏记者以及专业心理咨询师双重身份,对数十位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大师面对面进行深度访谈。作者从典型社会事件出发,与大师共同探究国人的生命疗愈之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自己及他人心理问题的更新更深的国际视角,从而指导我们更有效地疗愈自我、疗愈他人。
婚姻、亲子、灾后伤痛、现代压力、教育、幸福感、弱势群体......你这一辈子所能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该如何存在"是我们当下每一个人面临的诘问,很多人选择逃避,极少数人选择直面,而那些具有直面精神的人,才能终获得幸福。
在这些故事里,你或许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听一听大师们的建议,你或许茅塞顿开。或许,你的人生便豁然开朗。
你能看进去、并且用得上的心理自疗书。
一岩
存在分析取向心理咨询师;儿童沙盘游戏艺术治疗师;华商报《诊心室》栏目主持、心理学专栏作家;华商网情感频道婚姻与家庭咨询专家;西安人本心理研究所所长。
12年专业的心理学受训背景,个案咨询时数达数千小时,致力于以"存在--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方法探究当代人的心理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已出版作品《花园里的荆棘》。
及时章 我们这个时代的"心病"
我们已经到了"有病"的境地 3
默里·斯坦因:只有心灵的"道"才能恢复我们内心的宁静 8
[访谈手记]重建心灵的秩序 12
第二章 婚姻是如何伤到我们的
我们这个时代的婚姻 17
约翰·贝曼:不同的家庭塑造不同的人 25
[访谈手记]爱在那里,因为你还有疼痛的感觉 34
[附]深度解析:家庭"灭门案" 36
第三章 抑郁,真实的黑暗
三个抑郁症患者的故事 43
王学富:症状的背后,需要理解与接纳 49
[访谈手记]生命的实相就是不断与困难相处 55
第四章 管理你的焦虑
人会以自己的方式伤害最亲的人 59
杨吉膺:花些时间体验和理解你的焦虑 62
[访谈手记]感受焦虑的核心是感受自己 66
第五章 没有的爱
在爱与不爱之间 69
南希·麦克威廉斯:忽视,是对一个人较大的伤害 81
[访谈手记]治疗是人与人面对的艺术 84
罗宾·华尔沙:让生活回归到接纳的状态中来 86
[访谈手记]不接纳如何前行? 89
第六章 心灵可以自我救赎
三个汶川孩子的故事 93
申荷永:学习心理学是一种生活态度 101
[访谈手记]幸好有心理学 104
第七章 与真实的生活相遇
生活在城市 109
乔·卡巴金:以正念的生活方式面对压力 114
[访谈手记]活在当下的能力,你有多少? 118
[附]练习呼吸,就能"在当下"——解读"正念"的练习方法 119
三位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挑战性经历"的阐释 121
[访谈手记]培养你的"在场感" 128
第八章 爱能治愈
孤儿的心灵需要陪伴 133
茹思·安曼:情绪、情感体验对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 137
[访谈手记]作为咨询师的存在 139
第九章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获取心灵自由
痛失儿子的爸爸 143
耶普·斯鲁伊特: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149
[访谈手记]父母要做教育的觉醒者 157
[附]深度解析:移动的学校 158
第十章寻找幸福
幸福在哪里? 173
艾瑞克·克雷格:幸福是不能被娱乐化的 175
[访谈手记]不为追求幸福的存在 181
第十一章直视死亡
直视死亡 185
陈维樑:生者更要学会面对死亡 190
[访谈手记]预见死亡,拥抱死亡 193
后记 195
及时章我们这个时代的"心病"
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与人对自己愿望无法达成而产生的自虐态度有关。或者,套用哲学家罗素的话,除了社会系统的问题和无可避免的个人灾难之外,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的快乐与不快乐,都是由我们对世界的解释和行为习惯导致的。
我们已经到了"有病"的境地
李强是西安一所医院的外科大夫。和所有有洁癖的人一样,李强也会为在公共洗手间洗手的问题烦恼,因为"冲洗完手后,关闭水龙头开关又会把手弄脏"。后来,李强发明了一个办法,"洗手前先洗水龙头开关",这样,当他洗完手再去关开关时,就不会觉得"手被弄脏了"。
22岁的大学生苏霖在临近大学毕业时,内心每天都很抓狂,"像无处可以躲避的猫"。大学四年,苏霖永远躲在热闹的背后,习惯了独来独往,对于他来说,甚至连课堂上的公共讨论都是上刑场。在宿舍里,同学之间稍带批评的谈话就会无意间伤及苏霖的自尊。他最怕看到面前有人窃窃私语,"仿佛是在议论自己,说自己的坏话"。而在大学里,像苏霖这样,还没有毕业走向社会就已经对人生提不起兴趣的大学生大有人在。
几年前,一位网名叫"走饭"的女大学生以一种调侃的态度发微博:"我有抑郁症,所以去死一死,没什么原因。"后来,这个女孩选择了在自己的宿舍里自杀。
不知何时,网络上开始流行"正能量"和"负能量"这样的词,以概括和应对我们这个时代各种心理问题泛滥的现状。
放在20世纪50年代,如果你敢在公共场合说自己 "心理有问题",你一定是精神病医院的重点评估对象。可是今天,几乎所有人都不避讳在公共场合说"我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台湾著名的漫画大家庸甚至出版了一本叫作《大家都有病》的漫画书。
显而易见,我们这个时代,"心病"正在成为主调。
"心病"与自我期待有关
"亚健康"这个词正被用以描述当下人的心理状况。"如果今天一个人告诉你,他的内心很健康,也许他才是真正有问题的那个。"心理咨询师史爱萍说。
六年前,史爱萍是侨居英国的一名华人心理执业师,后来她随英籍丈夫来到上海。她英语流畅,在上海,她进入一家也能为外国人提供心理咨询的诊所工作。
与国人较大的不同是,外国人即使是遇到夫妻吵架这样的小事无法排遣时也会去看心理医生,而国内的同胞"病入膏肓了才会来"。
她曾经接待过一名30多岁的成年男子。这名男子一直怀疑自己的妈妈在加害自己,他幻想过各种各样的场景,直到他仍旧完好地来看心理医生。一开始,史爱萍很后悔接了这样的个案——如果这名男子患有迫害妄想症,这就应该是属于精神科医师的事情,但她仍然耐心地听完他的讲述。
后来,与自己的预估大相径庭的是,当这名男子讲完自己的种种猜测之后,连他自己也意识到,他的妈妈并没有加害他的意思,否则,咨询师根本没有机会听他讲述自己的故事。
原来,这名男子一直对妈妈在年轻时选择离开懦弱的父亲心存怨恨,他一直希望有24小时妈妈能向父亲道歉,而这样的事情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生的。所以,他开始在内心编撰妈妈是"坏女人"的故事。而实际上,他真正想要表达的是对妈妈的愤怒。
"你会发现,人会在头脑中臆想一些事情,当这些事情没有发生时,人会回过来损害自己。"史爱萍说。
这样看来,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与人对自己愿望无法达成而产生的自虐态度有关。或者,套用哲学家罗素的话,除了社会系统的问题和无可避免的个人灾难之外,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的快乐与不快乐,都是由我们对世界的解释和行为习惯导致的。
可为什么你对世界的解释和别人对世界的解释是不一样的?或者直接点说,为什么不同态度会直接导致不同的行为?就比如,同样的半杯水,有人看见杯子里的水,有人只看见半个杯子是空的。前者是愿意接纳现实的人,后者是无法满足自我期待的人。
要命的情结
很多人都能够接受一种观点,"心病"较大的症结就是态度。
不过,这样的谈论当然只是停留在比较浅层的意识状态中,心理学家更关注那些已经严重影响到一个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的女精神分析师霍妮写了一本书,叫作《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其中提到躁狂、强迫和抑郁等症状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最主要的社会特征。
56岁的张洁做的是传媒产业。在过去的两年,她至少聘用过三个副总。已经离职的三位副总,除了一位是被解聘的,其他两位都是自行离职,原因之一,都是无法忍受张洁暴躁的性格和过于的苛刻要求。
"明明也知道自己性格不够好,但怎么个改法?"人事上的频繁变动无疑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张洁也知道自己在处事上存在一些问题,"无法耐心听别人解释,尤其是当一些事情没有按预期达成时"。其实她较大的问题是自己的"强迫性思维",比如,如果一个员工没有在她要求的时间内完成策划方案,她一定会将这种行为定性为"自己没有被尊重"。所以,她总爱发火。
还有就是她的倾向。在家中,厨房和卫生间必须保持整齐干净,高标准已经让她屡次为找不到合适的保姆大伤脑筋。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她必须亲自做,一个字,"累"——老板做得越大,人越累。
躁狂+强迫,有时候,张洁明白自己的心理症结在哪儿,"很想找个心理医生聊聊",但又拉不下那个脸。周围人都知道她是个事业有成的女人,她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让别人看到她的瑕疵。
自杀,只为了感觉"痛"
毫无疑问,轻度的躁狂和强迫也许与当下现实——人正以飞快的速度进入物质主义联系紧密。在西方,很多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社会物质主义的极度膨胀恰与一些人的轻度躁狂和主义密不可分,因为扭曲的现实往往给了一些人想象和创意的空间。
而单就内心世界对人生活的影响来说,较大的杀手其实不是焦虑,也不是躁狂和强迫,而是抑郁。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用了30年时间研究人的意识如何运作。他发现,恐惧、愤怒、焦虑、内疚、喜悦、感恩、抑郁、宁静等十余种意识状态均以一种能量的形式存在,他也因此发展出"意识能量层级图"。在霍金斯的意识能量图级中,抑郁的能量级数处在非常弱的层面,意志消沉和勇气丧失是处在这一层级人的性格共性。
焦虑、躁狂和强迫的轻度症状会促使人不断创造一些新东西,而抑郁之人,内心已基本丧失创造的勇气,以无知觉和麻木的状态躲在黑暗的角落里。
史爱萍接待过一位抑郁症患者,这位年轻的男孩喜欢用小刀划破自己的手背。当咨询师小心翼翼地询问他是否有自杀倾向时,这名男孩的回答是否定的,而时常地划破手背只是为了感觉"痛"。因为,对于抑郁者来说,他们不仅在内心相信世界已经永远抛弃了自己,就连自我认同也基本是以一种微弱的信号存在的,这一点与自恋者恰好相反。
作为一名咨询师,史爱萍一直想验证自己的猜测,她一直觉得那些选择自杀的抑郁症患者,并不是无法容忍黑暗的内心世界,而是想用自杀的方式摆脱被麻木控制的感觉。
日本曾经是抑郁症患者数量排在全球首位的国家。而今,中国患有抑郁症的人数远远超过了日本,仅从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就能看出这一点。
青年艺术家马良创作有一幅名为《骑兔子的堂吉诃德》的画,荒原中,曾经的勇士堂吉诃德只能骑在一只眼圈发红的兔子身上。兔子硕大的体形与骨瘦如柴的勇士形成鲜明的比对。马良以此表达现代文明对人类灵魂丧失的决定性冲击,他大声疾呼:"我要在平庸无奇的回忆里,做一个闪闪发光的神经病。"艺术的夸张直指这个时代,心理疾病已无可救药地袭来。
一岩简析:
当下的中国人正遭遇着"心病"的袭击,而这个实实在在的社会问题,目前并没有被放置于一个公共的话语体系中而被足够重视。所以,个体需要以自我探索的方式寻找出路。
默里·斯坦因:只有心灵的"道"才能恢复我们内心的宁静
默里·斯坦因(Murray Stein):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前任主席,国际著名的荣格分析学家,其著作《变形:自性的显现》是荣格分析心理学派人士必读的书。
2013年10月11日,在中国海洋大学召开的第六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上,70多岁的默里·斯坦因如期而至。青岛的海风吹得他白发纷飞,默里和他认识的中国心理学家热情地打招呼,他时而与一些人拥抱,时而与一些人握手,这个快乐的老头熟悉中国人的各种见面礼仪。
1994年,作为国际心理分析学会秘书长的默里·斯坦因及时次造访中国。那时,心理学在中国刚刚起步,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心理学是什么,心理咨询行业更鲜有人涉足。在1998年的及时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上,默里作为国际心理分析学会的主席,带着30多名西方心理学家出现,那时,参会的中国心理学家还没他带来的人多。
而在2013年的这24小时,默里上台致辞,当看着台下黑压压数不过来的人头时,这个头发花白的老头笑了:"大家终于想要了解自己文化的智慧了。"
被忽略的心灵
一岩: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刚刚起步,中国人似乎才刚刚觉察到内心世界的建设比外在的获取更重要,你很早就以西方心理学家的身份来到中国,你怎么看当下中国人面临的心理困境?
默里·斯坦因:关于"困境",我想说的是,并不只是在中国人们才面临"困境",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人都会面临心理困境,这是工业文明催生的结果。物质的过度占有,技术的急速发展,人因为对于外在世界的无法掌控,会觉得自身所具有的东西越来越少,而内心升起的焦虑、躁狂和强迫等倾向又将我们的生活引入另一个极端,一个越来越远离自己灵魂的极端。
一岩:中国人可能会说,离自己的真实内心越来越远了。
默里·斯坦因:是的,我想表达的正是这个。荣格的《红皮书》很多人都非常熟悉,我知道它的中文译本也出版了。在这次会议上,中西方的心理学家谈论最多的除了《易经》就是《红皮书》了。我相信,对于中国的心理学爱好者,《红皮书》的阅读也一定充满冒险,因为,这是一本讲述迷失的心灵如何回归的书。在书中,虽然主角是荣格,但他又代表着每一个人,任何一个需要抛下"时代精神"(在这里指社会的功利价值观),踏上寻找"精神深度"旅程的人。
一岩:时下的人们经常说一句话,"生活太累",我们可否运用荣格心理学去解读这句话背后深层的心理需求?
默里·斯坦因:我喜欢你这个问题。"生活太累"这句话,看起来是物质生活为我们制造了压力,但深入进去,你会发现,这是我们忽视灵魂(心灵)需要的另一种表达。我了解到,中国文化中有很多要求人们努力克制的部分,但又有过多鼓舞人们向外追寻的部分。这些文化中的要求吸纳了我们过多的注意力,破坏了我们内在的平静,所以,你会看到,一些人总是忙碌不止,所以他会说:"看啊,人活着多么累。"
心灵究竟需要什么
一岩:那么,心灵究竟需要什么?
默里·斯坦因:也许,你应该这样问我——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符合心灵的生活。我想,简单的表达是,当我们能卸下人格面具,内心没有分裂时,就是在进入一种心灵的生活。实现这个,正是研习深度心理学的目的。不过在这里,我们也能够借用你们中国文化"道家"的思想来进一步说明什么是符合心灵的生活。
一岩:我们可能忽略了我们自身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元素。
默里·斯坦因:这正是荣格了不起的地方,在他发展的心理学中,有很多思想与《易经》、老子思想相吻合,经过整合后用于心理治疗。关于这一点,我想引用一个"求雨者"的故事。在中国古代一个村子里,已经很久不下雨了,人们请来一位智者,让他向上天求雨。看到村子里的人们一片混乱,智者提出在村子边上要一间安静的茅屋居住,不让任何人打扰。第三天,果然下起了雨,村子里的人问智者是如何做到的,智者说自己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当看到村子里的人生活失去秩序,人们已经心神不定时,他先平定自己内心的不安,获取宁静与和谐,进而影响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了这样合乎自然的心境与状态,雨自然就会来。
一岩:这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它是否在讲,人内心的"累"与"病"和我们自身已经被破坏的宁静与和谐有关,而心灵的生活就是恢复我们内在的宁静与和谐?
默里·斯坦因:我想,中国人应该比西方人更能理解这一点。"求雨者"的故事是经常被西方心理学家引用的故事。
一岩:这样的体验过程耐人寻味,不过您作为世界知名的心理学家,我仍旧想问您一个看起来很实际的问题——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心灵的那种境界?
默里·斯坦因:在我看来,首先,我们必须发展出心灵的力量,就是要让你内在天生的智慧发声。你要开放你的智慧,她才会告诉你如何活出你的独特性和完整性。其次,我要特别提到我们面对阴影的勇气。阴影通常是我们无意识未知的层面,心理疾病的症状总会对应一个具体的阴影,面对它意味着我们要进入自己内在的黑暗和恐惧,但是你若有面对自己阴影的勇气,你的心灵就获取了一种非常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会指引你恢复"道"的秩序与和谐,也就是我们真实的心灵境界。
一岩:在本次论坛会议上由您带来的《红皮书》演出中,我也看到,就连荣格先生也要面对自己内心的阴影。
默里·斯坦因:是的,我们所有人的阴影并非一种消极的存在,能觉察和意识到阴影本身,就已经包含积极的意义了,当然这也是心理学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一岩:再次感谢您从东方文化的角度让我们了解到心理学的意义。
[访谈手记]
重建心灵的秩序
作为一位西方心理学家,默里·斯坦因深爱着中国的道家文化,这一点可能是荣格心理学派心理学家的主要取向。透过默里,我们会清晰地看到,心理问题的产生源自于心灵中巨大的冲突,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看,也即意味着人内在的能量失去了平衡。在这个无法量化和看见的心理过程中,我们只能靠想象来建构心理的场域,并象征性地完成重构。
受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当时代过度跃入物质至上的崇拜时,我们才发现,我们对待心灵的态度是贫乏而粗暴的。以为物质占有得越多越具有掌控力的心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病症",这样的价值观也将个体推入一种迷茫的状态,从而导致个体的"心病"万象丛生。
个体的"心病"最终发展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心病",是人对自我丧失控制力的集体焦虑反应。所以透过《我们这个时代的"心病"》,我们需要问一个问题:人为什么需要控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意义?
控制的背后有失望,有自我期待的无法满足,有对意义追寻的挫败感。在热衷于分析所有原因的背后,我们忘记了,心灵寻找答案的前提是:心灵必须学会在沉静中等待答案。这正是默里·斯坦因,这位很有东方道家风骨的心理学大师带给我们的启示。因为,在默里·斯坦因那里,"道"才是是统领心灵能量的真理。
心理的能量虽然看不见却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默里·斯坦因认为,个体可以通过感受"心病"的方式,进行自我疗愈,但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必须有勇气直面自己的阴影。
每一个人都不可能不携带阴影生活,阴影是个体在意识中努力驱逐的部分,但意识却无法驱逐阴影,因为意识有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在被阴影支配着行动。心理学的治愈不是驱逐阴影而是让阴影浮现于意识中,这样,心灵便象征性地实现了一种能量的流动与守恒。默里关于"求雨者"的故事所诠释的正是这一点:除了心灵悟道,我们还有更好的针对心理问题的良药吗?
精彩节选一:
生命的实相就是不断与困难相处
存在—人本心理学非常强调一个人的存在感,认为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源自每一个人内在对感受自我的强烈意愿。在存在—人本心理学家眼中,一个人的心理症状并不是作为"病症"本身而存在的,它同时也肩负着要唤醒一个人重新思索存在的重任,而这个深远的意义只能由个体本身来完成。药物可以麻痹一个人使其回避问题,但问题不会消失,人可以凭借自身所具备的智慧和勇气,从根源上走出生命的困境,并将此作为自身存在的信条而遵循。
只要我们留心,《抑郁,真实的黑暗》中三个抑郁症患者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熟知的人那里上演,而每一个人对待抑郁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作为一种存在,他们的故事对旁人是有启发性的。从生命的本质看,每一个人生命深处都有一颗抑郁的"种子",它甚至是构成我们完整生命的一部分。当我们携带着这颗"种子"生活时,不知何时到来的压力事件和创伤就会使这颗"种子"发芽,继而成长为覆盖我们整体人格的大树。重要的是,我们是认同它就是我们整体的人格,还是能够觉察,它是作为人格的一部分存在?抑郁让我们直面内心最痛苦的部分。
王学富是一位深受存在—人本心理学思想熏染的临床心理学家,在我们的访谈中,他能够以更为合理和人本的情怀看待抑郁的本质,也深刻地指出现代社会人们不能包容地看待抑郁症患者的顽疾所在,我相信这一点对所有人都是有益处的。
人不可能总是在单纯的环境中生活,人自诞生起就时刻面临着存在的各种困境,所以和困境相处是存在的实相所在。情绪作为困境的表达之一,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逃脱的,唯有拥抱情绪才能转化情绪。而抑郁作为最难相处的情绪挑战着一个人拥抱事物的能力。在此,抑郁是黑暗,也是超越。
精彩节选二:
培养你的"在场感"
当我与当今极为活跃的这三位国际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谈后,我个人对存在心理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存在心理学的核心治愈理念是:你必须"在场",哪怕目前的境地很糟糕,否则我们没有办法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实际上,在这里,"在场"不仅仅体现为空间上的你在,更体现为在心理场域中,你在其中,这样你才可能与问题有联结,与你对问题的体验有联结。
人本心理学家布根塔尔说,无论我们如何设计自己的人生,我们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当中,我们的挑战就是不断面对这些变化,"根据它多样性的特征对其进行甄别,并做出有意义和行动导向的应答"。更为通俗的解释就是,面对自身的命运,个体需要有迎难而上的精神。
人对问题的回避,最显著的特征是:我防御,我抵触,我抽离。一味抱持这样的态度,我们便无法对命运做出有责任的承担,这几乎是一个人感觉生活无趣、排斥挑战性存在的核心所在。存在主义心理学强调自由与责任的关联,如果一个人的生活到了无趣的境地,它一定与你的逃避责任有关。所以,如果没有你的在场,谈论一切关于你的话题都是没有意义的,你必须在"此在"中,你的意义是你自己赋予的。
我所看到的一岩,是一个真诚的、有勇气的人。她敢于承担、敢于宣称,敢于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我常讲到直面,一岩就是一个具有直面精神的人。一岩的这本书,最让我佩服的是,说出了一些不大相同的却是很重要的声音、很值得去倾听的声音,这声音跟诊断性质的治疗不大相关,但跟生命的疗愈最为契合,希望读者会跟我有同样的感受。
——王学富(南京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所长、美国心理学会"夏洛蒂和卡尔·彪勒奖"获得者)
这本书是一岩以采访形式所完成的别具一格的心理学著作。作为博学的专栏记者以及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一岩在书中融合与发挥了两者的优势。借助访谈,作者深入抑郁的黑暗,直面焦虑的痛苦,问诊时代的心病,追求心灵的救赎;在爱与不爱之间,试图去理解婚姻的意义;相遇真实的生活,反思爱与治愈,探索教育与自由,寻找真正的幸福与考虑如何面对死亡。
——申荷永(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心理分析师)
对那些有心理需要的人,它所传递的是一种帮助人们如何面对真实生活的视野;而对那些在当下遇到问题还不善于寻求心理帮助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又是一剂自求的良药。
——杨绍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完美的购物体验,下次还来
下次还来买
这本书走得路线比较高大上了。。。
不错
东西好,服务好,性价比高!
呵呵,比预想的还好呢。价格也公道,谢谢啦~~~
非常好!
不要以为信誉低的卖家货质量不好。我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掌柜服务态度非常好。商品质量也非常不错。顶你了!
?治???
最近太忙了,确认晚了,东西是很好的,呵呵,谢了。
很好,是正版,发货很快,满意
好卖家,宝贝相当理想,关注ing! 有新货了,记得通知我~
好
不错的一本书!
一般
感觉还不错
很不错,值得一读。
没看呢
喜欢心理学的人,一定会喜欢读。不过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懂些心理学,学着开解自己和开导别人。书里的案例非常典型。不错的书。
一直对心理学感兴趣,但以前看的心理学书都有些枯燥,一般都看不下去的,这本书我却一口气看完了,其中的案例可读性强,典型,后面的分析也通俗易懂,很适合我们普通大众读的心理自疗书。赞!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国际心理学的几位大鳄级的人物对于中国人目前存在的隐痛给予了很中肯的剖析,虽然每一个访谈都不是很长,但是因为作者在媒体所受的新闻的敏锐性,以及她自己多年来的心理学的素养深厚,使得每一个问题都能入木三分,有的放矢,所以,大师的回答也是一针见血,同时,充满了爱和包容。
刚拿到书的时候,就觉得封面很漂亮,一岩是个美女哈~打开书一读,发现内容也相当不错,里面有很多实事,都是我们生活中会碰到的,我一直苦恼的婚姻问题也从中得到了启发。真心不错的一本书~
我妈经常看华商报心理专栏,是一岩老师的忠实“粉丝”,一岩老师这本书我是当做礼物买给老妈啦!自己先看了看,不错,可读性强,分析深入浅出,普通人就能看懂的心理自助书,怪不得老妈喜欢看一岩的文章!很实用的书,真看进去了,能实实在在帮助我们打开生活中的很多结。我打算给自己也买一本~
一直对心理学挺感兴趣,但是大部分这类书都不太好懂,让人望而生畏,这本书是朋友推荐给我的,的确不一样,我竟然一口气读完了,有故事,有深入浅出的分析,联系实际紧密,很多故事里都可以找到我们自己的影子,大师讲的那些理论也完全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不错!
我是一岩老师的粉丝,过去一直看华商报心理专栏,没想到还能读到她的书,很开心!!最近压力挺大,这本书看了一半,觉得很有帮助,特别是教我们直面现实,感觉内心会强大很多。很幸运这个黑暗时刻能读到这样一本书:)
最近遇到的事儿太多了,总觉得自己心理都有问题了,所以比较关注佛学和心理方面的书,这本书封面很抢眼,作者的照片让人看着就很心静。不过让我选择这本书的是名字“在爱与不爱之间”,这跟我最近的心境还真是像,“国际心理学大师访谈”,希望这些大师能解答我心里的疑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