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生产大国,无论从单产还是种植面积上看,中国马铃薯产业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马铃薯是中国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发展马铃薯产业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特别是西北、西南高寒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发展马铃薯产业,是国家既定的政策目标。2015年,国家开始启动实施马铃薯主粮产品及产业开发战略。2016年年初,农业部印发了《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描绘了近期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蓝图。中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生产大国,无论从单产还是种植面积上看,中国马铃薯产业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马铃薯是中国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发展马铃薯产业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特别是西北、西南高寒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发展马铃薯产业,是国家既定的政策目标。2015年,国家开始启动实施马铃薯主粮产品及产业开发战略。2016年年初,农业部印发了《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描绘了近期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蓝图。
2008年以来,受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委托,农业部品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承担了“马铃薯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服务与支撑政策调研指导”“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政策实施跟踪调研”“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调研”“马铃薯品质高产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等项目,在全国开展马铃薯产业发展调研和品质高产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同时,在农业部国际合作司的支持下,农业部品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还连续3年举办了东盟马铃薯品质高产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班。通过连续多年开展产业发展调研,我们积累了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并应各地的要求,2013年,我们编辑出版了《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汇集了2008—2013年的调研成果,受到了全国马铃薯主产区的普遍好评。通过连续多年举办马铃薯技术培训班,邀请农业科研教育单位的专家和部分地方农技推广部门有经验的专家授课,积累了一批马铃薯新品种、品质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及收获后贮藏加工等方面的先进技术资料。各地纷纷要求我中心把这几年的技术培训资料整理成书出版,以供各地参考。应大家的要求,经征得有关方面同意,2016年下半年,我们集中力量将有关资料编辑整理为《马铃薯品质高产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一书,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分6章,包括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马铃薯品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概述、马铃薯优良品种(共计100多个品种)、马铃薯生产优势区域品质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模式、马铃薯品质高产高效配套专业技术、马铃薯贮藏保鲜与主食产品加工技术。本书基本囊括了近几年我国马铃薯先进适用生产技术和收获后贮藏加工技术的新成果,图文并茂,对各地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在本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全国马铃薯主产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马铃薯集中产区农业部门有关同仁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全国马铃薯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知名专家的鼎力相助,使这本书能够在短期内得以顺利出版。对此,我们谨对以上各方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相关专家、同仁和各界读者不吝赐教。
及时章 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及时节 马铃薯概述 第二节 马铃薯品种资源和主要推广品种 第三节 马铃薯产业对中国农业的重要性 第四节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第五节 中国马铃薯的市场需求预测 第六节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第七节 推动中国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二章 马铃薯品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概述 及时节 马铃薯品质的基本内涵及提高品质的技术措施 第二节 马铃薯高产的基本内涵及实现高产的技术途径 第三节 马铃薯生产成本与效益概述 第三章 马铃薯优良品种 及时节 中薯系列品种 第二节 克新系列品种 第三节 陇薯系列品种 第四节 云南马铃薯品种 第五节 青薯系列品种 第六节 冀张薯系列品种 第七节 鄂薯系列品种 第八节 四川马铃薯品种 第九节 山西马铃薯品种 第十节 贵州威芋系列品种 第十一节 郑薯系列品种 第十二节 国内其他单位育成品种 第十三节 国外引进品种 第四章 马铃薯生产优势区域品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模式 及时节 北方规模化农场马铃薯种植技术 第二节 马铃薯全膜覆盖膜侧播种旱作节 水种植技术 第三节 中原二季作区马铃薯品质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第四节 西南地区马铃薯问套作生产技术 第五节 华南冬作区马铃薯品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第六节 东北地区马铃薯大垄高效综合栽培技术模式 第五章 马铃薯品质高产高效配套专业技术 及时节 马铃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第二节 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施肥与节 水灌溉技术 第六章 马铃薯贮藏保鲜与主食产品加工技术 及时节 马铃薯商品薯和种薯贮藏保鲜技术 第二节 马铃薯馒头、面包等主食加工产业技术研究进展 第三节 马铃薯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加工技术进展 第四节 马铃薯粉条、粉丝加工技术 附录一 马铃薯优良品种图片 附录二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图片 附录三 马铃薯品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图片
及时章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及时章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编者:农业部品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杨映辉虞京霍美丽袁广义
及时节马铃薯概述
一、马铃薯的起源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植物学分类属于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管状花目(Tubiflorae)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分为智利亚种(也叫欧洲亚种)和安第斯亚种,分别起源于南美洲的智利南部高纬度地区和秘鲁、玻利维亚的低纬度高海拔安第斯山区。前者的气候与西欧及中国北方高纬度地区相似,后者的气候与我国西南高海拔山区相似。
16世纪中期,马铃薯被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开始时只是作为观赏花卉,后来才逐步发现其块茎的食用价值,进而在欧洲广泛栽培并成为与小麦并重的主粮作物。大概在明朝中后期马铃薯传入中国,至今已有400多年种植历史,种植区域遍布全国各个省(区、市)。马铃薯在中国有很多名称,如土豆、洋芋、山药蛋、地蛋等。
二、气候适应性
马铃薯起源于冷凉地区,适应冷凉气候,但既怕热也怕冷。智利亚种适应于高纬度长日照地区的冷凉、干燥气候,安第斯亚种适应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短日照冷凉、潮湿气候。这种起源特性是马铃薯跨区域引种、调种的基本判断依据。马铃薯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8~22℃,低于0℃会发生冻害。过休眠期后的块茎,5~8℃以上开始发芽。超过28℃,地上部分容易徒长,地下会停止结薯或块茎停止膨大,而且种性容易退化。
三、生物学方面的一些特性
一是休眠特性。块茎一般有45~90天的休眠期(长短因品种而异,生育期长的品种休眠期也较长)。高温和日照会缩短休眠期,低温会延长休眠期。因此,常温下,马铃薯只能存放2个月左右。在西南高海拔山区,马铃薯可以存放在土壤里,但休眠期相应延长1/3。在北方,马铃薯可在半地下或地下窖里存放4~6个月。
二是退化特性。马铃薯是用块茎无性繁殖的农作物,高温和病毒病会导致种性严重退化,表现为植株长势弱,块茎越来越小,单产不断下降。蚜虫是传播病毒病的主要媒介,但在高海拔或高纬度冷凉、风大的地区蚜虫难以生存。因此,这些地区适宜作为种薯生产基地。
三是发芽特性。块茎过休眠期后温度适宜就会发芽,从见到幼芽到芽长到2~3厘米(播种期)需20~30天时间。在高温和不透气的条件下,种薯会加速萌芽。
四是薯皮变绿特性。在阳光下或散射光下,薯皮变绿,并产生毒素(龙葵素),影响食用品质(有轻微毒性),进而影响销售。因此,马铃薯必须低温避光保存。
五是连作障碍特性。马铃薯对连作(在同一地块连续2季以上种植)很敏感,病虫害发生加重,单产和品质会严重下降,一般应隔年、隔季轮作种植。对于种薯生产,更应严格实行轮作,尽量延长轮作周期。
四、主要病虫害
病毒病和晚疫病是马铃薯较大的病害。病毒病由蚜虫传播,可以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只能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生产脱毒种薯才能有效防控,因此世界范围内都把推广脱毒种薯作为发展马铃薯产业的首要措施。晚疫病是马铃薯生长过程中普遍发生的严重病害,也可以导致绝收,可以用农药预防和控制,但增加成本。此外,马铃薯还感染多种真菌、细菌和支原体病害(参见本书第五章有关内容)。
五、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马铃薯的食用部分是块茎,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和水分。马铃薯淀粉含量一般在14%~22%,钾、钙、铁和维生素的含量均高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特别是,马铃薯的钾含量可高达1740~3420毫克/千克,对维持人体矿物质代谢平衡有重要意义;马铃薯脂肪含量较低,每100克仅含02~03克,因而是重要的减肥食品。马铃薯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此外,马铃薯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机酸和酶类等营养物质。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马铃薯具有和胃、健脾、益气的功效。从现代营养学上来讲,马铃薯因含有丰富的钾、泛酸而有利于血压的调节,可起到预防高血压的效果。同时,因马铃薯含有多酚化合物而具有抗癌、控制血糖等作用。马铃薯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及肠癌等作用。
有人认为经常食用马铃薯会增加体重,这是一种误解。美国和许多国家的研究证明,这种说法没有依据(西方国家爱吃薯片薯条等油炸食品,这是导致发胖的主要原因);而且,美国和我国的研究表明,经常食用马铃薯可降低Ⅱ型糖尿病发生的风险。但是,由于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山药、芋头等)的蛋白质含量过低,儿童不宜长期过量食用,否则会对生长发育不利。
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了10条膳食建议,其中第2条就特别指出“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建议每周吃5次左右,每次摄入50~100克。
第二节马铃薯品种资源和主要推广品种
从起源上看,马铃薯的品种资源分为智利亚种资源和安第斯亚种资源。一般来说,多数智利亚种的品种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也有良好表现(如荷兰培育的菜用薯品种费乌瑞它),但安第斯亚种的品种引种到高纬度地区,往往只开花不结薯。由于中国不是马铃薯的原产地,品种资源比较匮乏,这是导致我国马铃薯育种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民国期间及其之前,民间引进了一些品种,新中国成立后,引进了一些东欧和前苏联品种,但多数属于智利亚种;改革开放后,位于秘鲁的国际马铃薯中心(CIP)给中国提陆续供了一批安第斯亚种的品种资源,并培育出合作88、会-2、青薯9号等优良品种。
一、我国培育的马铃薯优良品种
马铃薯栽培品种很多,我国一共培育了400多个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及河北、黑龙江、云南、甘肃、青海、湖北等省育种能力较强,培育了一批重要推广品种。近十多年来,我国培育的推广面积较大的优良品种大致如下。
(一)中薯系列品种
中薯系列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培育成功。该所是我国马铃薯科研的机构,截至2015年,该所培育的已审定马铃薯品种达20多个。其中,中薯3号、中薯5号、中薯9号、中薯11号、中薯13号以及特色品种中薯红1号等品种在一些地方推广面积较大,对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发挥了良好的支撑作用。
(二)克新系列品种
克新系列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培育成功,截至2015年,已培育出27个审定品种,在我国北方地区推广面积很大。克新1号是典型代表,属于中熟品种,主要特点是适应性强,耐粗放种植,适应北方冷凉地区,是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但薯形、风味品质欠佳,近年来种植面积逐步缩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也从事马铃薯育种工作,已培育出中龙薯1号(已审定),还有一些龙薯系列品种正在申报登记。
(三)陇薯系列品种
陇薯系列品种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培育成功,截至2015年,已培育出15个审定品种。这些品种多数属于晚熟品种,2010年以前主要推广陇薯3号,近几年主要推广陇薯6号、陇薯7号和陇薯11号,这些品种耐旱耐粗放种植,在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宁夏)等省区种植面积较大。近年来有些品种(如陇薯7号)也开始在西南地区推广。
(四)青薯系列品种
青薯系列品种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培育成功,属于晚熟品种,2010年以前主要推广青薯168,近年来主要推广青薯9号、青薯2号(高淀粉品种)。青薯9号适应性很强,在青海、宁夏、甘肃、山西种植面积较大,在西南地区也开始推广。
(五)冀张薯系列品种
冀张薯系列品种由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培育成功,属于中晚熟品种,2010年以前主要推广晚熟品种冀张薯8号,近几年主要推广中熟品种冀张薯12号(专利品种)。
(六)云南培育的马铃薯系列品种
云南省是我国马铃薯育种能力较强的省区之一。云南气候类型复杂,一年四季可以种植马铃薯,因而既有安第斯亚种品种,也有智利亚种品种。在安第斯品种培育方面,在国际马铃薯中心支持下,由云南师范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和云南一些地州市县共同培育出一些马铃薯优良品种,在西南地区推广,种植面积较大的是合作88号和会-2号,种植面积较大的还有昆薯2号、靖薯2号、师大6号和合作23号等品种。在智利亚种品种培育方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了“云薯”系列多个品种,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丽薯6号薯形很好,近几年推广面积快速增长。
(七)鄂薯系列品种
鄂薯系列品种由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中国南方马铃薯中心)培育成功,属于中晚熟品种,2010年以前主要推广白肉型品种鄂薯5号,近几年主要推广黄肉型品种鄂薯10号,主要适宜区域是武陵山区(重庆、湖北西部、陕西南部)。
(八)其他来源品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作物研究所培育的晋薯系列品种和河南省郑州市蔬菜研究所培育的郑薯系列品种等,也在适宜区域内有较大推广面积。
二、国外引进品种
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球较大的薯片公司美国的百事公司和较大的薯条公司辛普劳公司进入中国,引进推广了适宜薯条加工与菜用的兼用型品种夏坡蒂(Shepody,加拿大品种)和适宜薯片加工的专用品种大西洋(Atlantic,美国品种),由于不抗晚疫病,需要大水大肥,主要在河北坝上和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种植。与此同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从荷兰引进费乌瑞它(Favorita,也称荷兰薯)并组织审定(鲁引1号),是黄皮黄肉型品质高产早熟的菜用薯品种,但不抗晚疫病,需要大水大肥,主要在河北、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喷灌圈和山东、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福建推广,在四川、贵州、湖北等省旱季也有一定种植面积。
这3个品种对中国马铃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现代马铃薯产业发端于这3个品种的引进与推广。
近年来引进的荷兰培育的薯条加工与菜用的兼用品种麦肯1号(保护品种),综合表现超过夏坡蒂,在北方喷灌圈有较大种植面积,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三、适宜加工的优良品种
马铃薯的主要加工产品是淀粉(变性淀粉)、薯条、薯片。淀粉加工可以不需要专用品种(只要淀粉含量高于18%即可),但薯条和薯片加工需要还原糖含量低于002%的品种(确保在高温加热过程中不变黑),并对薯形有特殊要求:薯条品种的块茎需呈长椭圆形,薯片加工则需要小而圆(60~140克),都要求芽眼浅。我国马铃薯加工业起步晚,加工型品种比较缺乏,主要使用国外引进品种,但也育成了一些适宜加工的优良品种。
薯条加工品种主要有夏坡蒂,其次是麦肯1号;合作88也适宜,但南方没有薯条厂,因而未使用。薯片加工品种主要有大西洋,其加工性能好,其次是合作88,爱德53、宣薯2号、陇薯7号、新大坪等品种也少量使用。此外,马铃薯也适宜加工粉丝、粉条,对原料没有特殊要求。
第三节马铃薯产业对中国农业的重要性
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同时又是重要的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近年来,我国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8 000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以上,鲜薯总产量9 000万吨以上;2015年全国马铃薯年种植面积达8 2773万亩,鲜薯总产量达9 4861万吨。我国马铃薯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面积和产量的近1/4,是世界上马铃薯生产及时大国。马铃薯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马铃薯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马铃薯在欧洲和北美洲作为主粮,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分类中也划归粮食作物。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生产的马铃薯,70%左右作为蔬菜,是较大宗的蔬菜作物。
但是,不能因此否认马铃薯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我国人口众多,耕地、水资源短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项重大政治、经济任务。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增长潜力非常有限,单产增加难度很大;相比之下,马铃薯的面积和单产的增长潜力都很大。马铃薯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是重要的后备粮食作物。马铃薯折粮按5∶1折算,目前马铃薯仅占我国粮食总量的3%左右。
及时,马铃薯种植面积增加空间大。马铃薯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广和适宜间作套种等特点,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不同季节种植。仅我国南方地区就有14亿亩冬闲田,其中适合种植马铃薯的面积至少有3 000万亩,而目前开发面积不到5%。
第二,马铃薯单产提高潜力大。我国马铃薯平均单产仅115吨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3。实践表明,推广应用优良品种、脱毒种薯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单产可以成倍提高。各地都有马铃薯大面积高产典型,例如,山东省200多万亩春季马铃薯平均单产达255吨/亩,广东省惠东县12万亩冬季马铃薯平均单产接近3吨。如果通过努力,今后我国马铃薯平均单产达到15吨/亩,按种植面积8 000万亩、全国粮食总产量5 000亿吨计算,则马铃薯在粮食中的比例可以达到5%左右。
第三,马铃薯主粮化前景广阔。受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马铃薯主要作为蔬菜消费。但是,今后,随着国家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把马铃薯全粉添加到面粉和米粉中,用于生产营养价值更高的面包、馒头、面条、米线等主粮。这样,马铃薯占我国粮食的比例有望达到10%以上。
二、马铃薯产业对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及时,马铃薯是中国西南、西北、华北高寒贫困地区不可替代的高产高效作物,也是具有政治敏感性的“扶贫作物”。我国马铃薯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高纬度、高海拔冷凉、干旱地区(总面积约5 000万亩),这些地区基本上是“老少边山穷”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特殊重要的政治、经济的意义。因为这些地区无霜期短,积温低,玉米难以成熟,可替代作物只有亚麻、荞麦和青贮玉米、饲用高粱等很少几种,但单产和效益普遍较低。马铃薯是这些地区占优势的主要农作物,是主要粮食、饲料和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地方特色产业(如淀粉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重要意义。
第二,马铃薯是西北干旱地区的重要高产高效益农作物。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北部等西北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只有200~400毫米,而且降水集中在7—9月,与马铃薯的块茎膨大期正好吻合,马铃薯的种植效益一般比小麦、玉米高30%以上,甚至高出1倍多。
第三,马铃薯产业是一些主产区的特色支柱产业。在一些马铃薯主产区,如甘肃定西市安定区、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乌兰察布、黑龙江讷河、云南宣威、贵州威宁等地,已经形成了马铃薯的生产、贮藏、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对当地的农业发展、城市就业、财政收入等具有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