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及应用图书
人气:120

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及应用

内容新颖、实用, 可供卫生行政管理人员、远程医疗管理与技术人员、医务工作者参考。
  • 所属分类:图书 >医学>医院管理  
  • 作者:[骆华伟]、[仇建峰]、[邢美园]、[任菁菁]、[刘怡]、[江祝兵]、[裘国珍]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数字卫生丛书
  • 国际刊号:9787030356116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0
  • 印刷时间:2012-10-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精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及应用》系"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 成果——— 枟数字卫生丛书枠之第五册。全书介绍了有关远程医疗的概念和相关技术,回顾了远程医疗的发展简史,概括了远程医疗相关的支撑及关键技术, 详细解读了远程医疗的核心服务模式,并通过部分实例进一步说明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现状,对远程医疗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及应用》内容新颖、实用, 可供卫生行政管理人员、远程医疗管理与技术人员、医务工作者参考。

编辑推荐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

以数字卫生为特色的医疗卫生信息化,涉及医疗卫生的所有领域,能够为现代健康维护和提升行业服务能力提供技术保障,为卫生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也是 实现医改"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客观需要,并且已经成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对深化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改革、维护全体公民的 健康、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个重大项目:科技部首个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方面的重大项目

主编队伍:汇集了全国医疗卫生、信息技术、标准规范、卫生管理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

丛书内容:涉及从技术到业务再到管理的方方面面,能够在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简介

总主编: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及时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传染病)带头人。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生物与 医学学部主任,中国卫生信息协会副会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组长,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 任,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病专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血液净化学会理事,浙江省医学会会长。

目录

《数字卫生丛书》序

《数字卫生丛书》前言

前言

及时章 远程医疗概述

及时节 医疗卫生行业概述

第二节 远程医疗基本概念

第三节 远程医疗的作用与意义

第四节 远程医疗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第二章 远程医疗与其他医疗信息系统

及时节 医院信息系统

第二节 实验室(检验科)信息系统

第三节 医学影像通信与管理系统

第四节 电子病历

第五节 电子健康档案

第三章 远程医疗关键技术

及时节 医学信息学技术

第二节 现代通信技术

第四章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及时节 远程医疗服务的流程架构

第二节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的基础架构

第三节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的服务器架构

第四节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相关的主要标准及规范

第五节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的系统实现

第五章 远程会诊及双向转诊

及时节 概述

第二节 远程危重症会诊

第三节 面向社区的远程会诊

第四节 远程双向转诊

第六章 远程监护

及时节 概述

第二节 ICU持续监护

第三节 家庭健康监护

第七章 远程科教

及时节 基于临床案例的远程医学继续教育

第二节 面向全科医生的远程培训

第三节 远程健康宣教

第八章 区域辅助检查应用

及时节 概述

第二节 区域PACS模式

第三节 区域心电

第四节 区域检验

第五节 远程病理

第九章 远程医疗的典型应用

及时节 远程会诊典型案例

第二节 远程双向转诊的典型应用——常山县经验

第三节 远程医疗合作典型应用

第十章 远程医疗发展展望

及时节 远程医疗总体发展趋势

第二节 中国医疗信息化发展前景

第三节 中国远程医疗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在线预览

及时章 远程医疗概述

及时节 医疗卫生行业概述

发展现代医疗卫生行业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区域综合服务功能、优化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在颁布的中国医疗改革长期计划中明确将医疗卫生领域作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突破领域之一。在研究推动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业加速发展的具体举措时,有必要首先对现代医疗卫生行业的特征、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等进行研究分析。

一、现代医疗卫生行业的特征

现代医疗卫生行业体现了医疗卫生领域的固有特征:

1.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 医疗卫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属于提高国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的行业。医疗卫生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医疗卫生的发展。

2.产出评价的多元性 医疗卫生服务的产出不仅包括直接产生的利润,还包括通过提高人力资源素质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通过减少疾病、残障而降低的社会资源损耗。世界银行在1993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明确指出:对过去25年来70多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的评估表明,人民健康水平越高的国家,其经济增长越快;良好的健康状况可以提高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各国的经济增长率。此外,根据专家测算,2001年我国城乡居民因疾病、损伤引起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8.2%。

3.医疗卫生需求的误导性 从生产的角度看,医疗卫生费用是卫生事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但从消费角度看,也反映了社会卫生保健的经济负担。这一领域的消费由于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易受供方诱导。因此,从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在制定现代医疗卫生行业发展政策时,应注重对供方行为的监管,促进合理消费。

二、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03年卫生部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48.9%的居民有

病应就诊而不去就诊,29.6%应住院而不住院,13%的患者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在未治疗者中,38%的患者表示经济有困难或者治疗费用过高;在未住院者中,70%的患者认为经济有困难或者治疗费用过高。这充分说明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基本状况。

我国医疗资源总体严重不足,且分布极不均衡。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这仅有的2%的医疗资源中80%都集中在城市,而在城市中80%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看病难、看病贵"首次居社会问题首位,而在以往的调查中,就业失业、收入差距、贪污腐败、社会保障通常是排在前四位的社会问题。前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高强指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突出,首要原因是医疗资源结构性失衡,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表1-1通过不同地区的医技人员数这个重要指标说明了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表1-1 2005~2008年市、县卫生技术人员数

数据来源:《200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正是由于基层医疗资源的不足、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不高,使患者更倾向于到城市的大型医院就诊,这一行为进一步加剧了资源利用的低效性。从表1-2可以

看出,大型医院的门诊和住院患者比其他医院多,病床使用率也更高。

表1-2 2008年不同医院患者数和病床利用率

数据来源:《200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群众患病在当地难以有效就诊时,只能到外地、到大医院就诊,不仅加重了大医院负担,造成了看病困难,也增加了群众的经济负担,如表1-3、表1-4所示。

表1-3 2005~2008年卫生部门综合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和住院床日

表1-4 2005~2008年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次均医疗费用

续表

三、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

综观我国经济发展及国际化大趋势的变化,医疗服务行业未来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一是外部资本加快进入,医院之间竞争将日益加剧。我国医疗服务业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是在政策壁垒保护下没有充分竞争的零散产业,大量隶属于地方政府的医院成为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的主体机构。目前,政府医院产业内的竞争者主要为同一地区的其他政府医院、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企业医院等。现有的医疗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由于行业内竞争者并没有把管理及效率做到,依然留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所以,在政策壁垒松动后,又有大量的新进入者。当前,主要进入者有三类:及时类是外资医院;第二类是非医疗行业的民营资本;第三类是医院的上游厂商,如药品等厂家通过一体化战略进入医院领域。

二是部分政府医院破产或被并购将提供更多的业内资源,政府医院成本过高、效率过低。许多医院有大量的退休人员,一些中小地市的政府医院甚至成为安置人员就业的重要机构,由此产生了过于沉重的人力成本包袱;在历史上,形成庞大的后勤机构,极大地增加了医院的运营成本。由于产权归政府所有,出现了类似国企的一些治理结构及管理方面的问题,而对现有人力资源的保持能力和新进入者相比也处于的劣势。此外,同一地区的不同政府医院的竞争关系及同质化的服务也导致了这类医院的相对竞争能力低下。同一城市的大部分二流政府医院由于医疗收入不足,政府投入相对过少,导致再生产能力下降,竞争力逐步丧失有的甚至濒临破产。

三是医院受到的外部冲击将要加大关注,除了政府、企业、民营和外资等几种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店、药品供应商等对医疗服务产业的影响也将进一步加大。不只是传统的政府、企业医院,就连民营等医疗服务业"新军"也将受到或多

或少的影响。其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已得到较快发展。在有些地区,它基本替代了低等级医院的职能,并且开始冲击许多中等医院的门诊诊疗收入。可以判定,这种状况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会持续加强。

另外,由于社会医疗保险可以报销药店自购药品的费用,药店正成为替代传统政府医院的一支新生力量。因此,一些综合政府医院来自于"小病"、慢性病的门诊收入也会直线下降。

四是数字化、信息化是医疗诊断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加入WTO以后,以信息带动医疗产业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已迫在眉睫。数字化医疗是一种把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整个医疗过程的新型现代化医疗方式。在数字化医疗中,患者看病就医的流程将发生飞跃性的变化。目前国内很多医院基本实现了医疗设备的现代化,医疗人才构成也日趋合理,但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还没有质的飞跃,医疗信息的占有和使用极不完善。由此,医疗数字化、信息化是现代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时期发展农村卫生工作、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当前,新型合作医疗已经进入了试点阶段。

六是个人医生、家庭医生方式将出现。我国现行的医疗方式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落后阶段,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医生与患者没有固定的联系,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没有长期随访,只能从现有病历上了解一点,这制约着医疗质量的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关注,要求获得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生将会以个人医生、家庭医生方式出现,这种新型方式对提高医疗质量很有帮助,医生熟悉患者的情况,了解患者的病史,有利于对其采取综合诊疗措施,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个人医生、家庭医生方式对改变医院"大锅饭"模式、拉开收入差距也是一个有效的措施。

四、医疗行业的改革

国务院于2009年4月公布了关于我国医疗改革长期计划的政策文件,其中包括20项具体的法律法规。此举旨在改进当前体制中公认的不足,如政府投资力度不够、城乡资源分配不均、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药品和设备分销系统混乱无序等。

改革的重点要素包括: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以及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尽管其中一些目标尚需时日方能达到,但政府对于加大投资的保障十分鼓舞人心。通过加大投入,数百万以前负担不起或条件受限的群体将能够获得基本医疗服务。

就近期而言,投资的增加还将为众多行业参与者带来机会,因为全新和改进后的医疗设施将使更多患者得到医疗卫生服务,并被纳入医疗卫生服务覆盖范围。随着中国中高收入阶层的不断壮大,医疗投资的增多加上全新的基础设施、大型医疗设备和医疗用品,将刺激对药品、更先进设施和补充医疗保险的需求。

医疗改革对于政府而言,是为全国人民创造医疗福利和提升国民健康的绝佳机会,同时也将为整个行业提供合作机会,扩大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覆盖范围,为广大群众提供更

高水准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二节 远程医疗基本概念

一、远程医疗的定义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学者Wittson首先将双向电视系统用于医疗;同年,Jutra等创立了远程放射医学。60年代末,美国的KennethBird博士与Fitzpatrick等,用微波视频将波士顿Logan国际机场的一个诊所与麻省总医院相连,为机场的工作人员及乘客提供医疗服务,并首先使用远程医疗(telemedicine)一词。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Toffler)就曾预言:"未来医疗活动的模式将发生变化,医生将有可能面对计算机,根据屏幕显示的从远方传来的各种信息,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无线宽带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一预言终于变成现实。

1992年勃兰斯敦(Preston)首先对远程医疗做了如下描述:"远程医疗是利用远程通信技术,以双向传送数据、语音、图像的方式开展的远程医疗活动。"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远程医疗学会和美国国防部卫生事务处对远程医疗下了明确定义:"远程医疗是以计算机技术,卫星通信技术,遥感、遥测和遥控技术,全息摄影技术,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依托,充分发挥大医院或专科医疗中心的医疗技术和设备优势,对医疗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海岛或舰船上的伤病员进行远距离诊断、治疗或医疗咨询。"为了对迅速发展的远程健康医学信息处理系统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建议,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7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21世纪远程医疗与全球卫生发展战略会议",将远程健康信息系统定义为:"远程健康信息系统是通过医疗信息和通信技术从事远距离健康活动和服务的系统。"

但是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渗透、结合和发展,远程医疗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对其进行科学而又严谨的定义显得越来越艰难。远程医疗不是医学的新学科分支,而是计算机技术、远程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应用学科,并已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同时,由于远程医疗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依赖性及其应用上的特殊性,它不仅包含医学科学的内涵,还融入了更多的信息技术内容。可以说,远程医疗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科学有机结合的典范。

二、远程医疗的内涵

从广义上讲,远程医疗是指使用远程通信技术、全息影像技术、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大型医学中心医疗技术和设备优势,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及特殊环境提供远距离医学信息和服务。它包括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及护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等所有医学活动。从狭义上讲,远程医疗包括远程影像学、远程

媒体评论

原卫生部部长 陈竺 作序推荐

李兰娟院士及其团队把国家数字卫生项目示范应用取得的及时手经验和体会加以提炼,潜心编著出版了这套《数字卫生丛书》,把丰硕的学术之果奉献在读者面前,共七个分册,

国内卫生信息化领域首套较为系统、的丛书

提供了数字卫生的先进理念和前沿技术,为广大医疗卫生相关行业人员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充分显现出了数字卫生助推医改、服务健康的技术支撑作用

对推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wangjia**的评论:

不错不错不错很不错很不错

2013-08-06 21:23:0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纸质还不错,内容还没来的及看

2017-03-17 13:17:56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