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质资源研究、创新与利用》较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研究领域的进展。首先总述了小麦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与评价情况;其次分述了小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品质特性、抗病特性、抗逆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小麦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并对小麦品种特异性和一致性的分子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小麦种质资源研究、创新与利用》针对我国小麦品种遗传改良研究工作中的品质、抗性、产量等关键问题介绍小麦种质资源评价、创新与利用研究情况,以期为我国小麦品种遗传改良提供理论、材料、技术、方法和经验支撑。《小麦种质资源研究、创新与利用》的主要论点、资料均来源于书刊和近几年重要期刊的学术论文,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先进性。 《小麦种质资源研究、创新与利用》适合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遗传改良和现代农业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科技人员和大中专农业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前言
及时章 小麦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评价
及时节 小麦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评价的重要性
第二节 小麦种质资源的分类
一、小麦属的分类
二、小麦属的种
三、小麦的近缘种属
第三节 小麦种质资源收集概况
一、世界小麦种质资源收集概况
二、中国小麦种质资源收集概况
第四节 小麦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的方法
一、小麦农艺性状鉴定与评价
二、小麦抗病性的鉴定与评价
三、小麦抗虫性的鉴定与评价
四、小麦抗逆性的鉴定与评价
五、小麦品质性状的测定
六、小麦品质性状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及优异基因资源发掘
及时节 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特征及意义
第二节 小麦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及优异基因资源发掘
一、小麦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
二、小麦选育品种优异基因资源发掘
第三节 小麦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及优异基因资源发掘
一、小麦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
二、小麦地方品种优异基因资源发掘
第四节 小麦选育品种与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比较
一、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二、生理生化水平比较分析
三、分子水平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小麦品质特性
及时节 小麦品质评价的指标
一、小麦籽粒品质
二、小麦磨粉品质
三、面粉理化特性
四、面团流变学特性
第二节 小麦品质特性的分类及相对重要性
一、小麦品种品质特性表现
二、品质特性的相关性和相对重要性
第三节 小麦高分子质量及低分子质量麦谷蛋白亚基的品质效应
一、高分子质量麦谷蛋白亚基
二、低分子质量麦谷蛋白亚基
三、高分子质量麦谷蛋白亚基的品质效应
四、低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的品质效应
第四节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高低分子质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组成
一、黄淮麦区小麦品种高分子质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组成分析
二、黄淮麦区小麦品种低分子质量麦谷蛋白亚基Glu A3和Glu B3的组成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小麦白粉病抗性及抗性新基因发掘
及时节 小麦种质资源白粉病抗性及抗病机理
一、小麦种质资源白粉病抗性评价
二、小麦白粉病抗性的抗病机理
第二节 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来源及其利用状况
一、小麦白粉病质量抗性基因研究
二、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的评价及利用状况
三、小麦白粉病质量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
四、小麦白粉病数量抗性基因及其分子标记
第三节 小麦白粉病抗性新基因的发掘与分子标记开发
一、小麦白粉病抗病新基因PmHNK的发掘及分子标记的开发
二、其他抗病新基因的定位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小麦条锈病抗性及抗性新基因的发掘
及时节 小麦种质资源的条锈病抗性遗传及抗病机制
一、主效抗性
二、微效抗性
三、小麦抗条锈病机制
第二节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来源及其利用状况
一、已知抗条锈病基因的来源
二、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状况
第三节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遗传作图与分子标记开发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小麦耐光抑制特性及种质筛选
及时节 小麦耐光抑制特性的生理生化基础
一、光抑制的作用部位
二、光氧化物质的产生
三、光抑制的防御机制
四、植物光抑制的研究方法
五、小麦光抑制特性研究进展
第二节 小麦耐光抑制种质的筛选
一、不同小麦品种间的耐光抑制特性
二、小麦耐光抑制种质的筛选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小麦品种特异性和一致性的分子检测
及时节 国内外DUS测试研究现状
一、国外DUS测试研究现状
二、我国DUS测试研究现状
第二节 小麦品种特异性和一致性的测试内容和方法
一、小麦品种特异性和一致性的测试内容
二、小麦品种特异性和一致性的测试方法
第三节 河南省小麦品种特异性和一致性检测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及时章 小麦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评价
及时节 小麦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评价的重要性
小麦(TriticumaestivumL.)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中国不仅是小麦产量较大的国家,而且也是消费量较大的国家,近年来种植面积稳定在3.5亿亩①左右,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27%,总产约1.179亿t,其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22%承担着我国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供给,全国年消费量约1.05亿t,占全球消费量的20,%左右,其生产能力及供需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等重大战略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大麦区经历了6~8次大规模的品种更新换代,每一次品种更新都使产量提高了10%左右(肖世和,2006),而小麦育种的每一次突破,产量的每一次飞跃都与优异种质资源和特定优异基因的发现和利用有关。例如,`农林10号`中的Rht1、Rht2和`赤小麦`中的Rht8、Rht9等矮秆基因的研究和利用,使小麦育种产生了阶段性变革,大幅度提高了小麦产量(曹亚萍,2008)。1BL/1RS小麦?黑麦易位系和代换系的应用,由于携带有抗条锈、叶锈、秆锈和白粉病的基因(Yr9、Lr26、Sr31和Pm8),同时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使得我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麦产量水平实现大幅度提高(周阳等,2004)。因此,种质资源是小麦遗传改良研究的"创新源"、"原动力"和"助推器",直接决定着小麦遗传改良研究的发展速度与创新水平。
小麦种质资源是小麦新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稀有特异种质对育种成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种质资源工作者对小麦的遗传多样性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引进、创造和筛选出一批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种质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小麦品种改良的亲本材料,为小麦遗传改良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在同一生态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趋同性,在小麦品种改良中方向近乎相同的人为定向选择,特别是在培育高产、品质、抗病等新品种过程中频繁使用一些相同的亲本,导致现代栽培小麦遗传背景日益狭窄、多样性丧失,这不仅严重妨碍了小麦品种遗传改良进度的加快,而且还会降低育成品种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这已成为现代小麦育种难以突破的"瓶颈"。因此,进一步加强小麦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和评
①1亩≈667m2,后同。小麦种质资源研究、创新与利用
价,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
内容很好,值得一读。
专业书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这本书很不错
满意!
该书印刷精美,内容可读性强,很值得一读。
书很好,发货很快,纸质一般,希望内容对自己有所帮助,还没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