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格里奇传奇的一生恰如她最喜欢的法国作曲家拉威尔一部作品的标题:童子与魔法。她像古典音乐界的巫师,拥有神秘而无与伦比的弹奏技巧,同时永远保持一颗纯真善良的童心。从24岁在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及时名,到1965年在肖邦大赛的评委席上拂袖而去,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维也纳,再到日内瓦,本书完整地呈现了阿格里奇的传奇经历和伟大成就。"天才只是永不泯灭的童心",波德莱尔的话仿佛是为阿格里奇而写,或许也道出了隐藏在所有艺术中最温暖的秘密。
"玛塔尽了的努力来毁掉她的艺术生涯,可是没有成功。"
"有的艺术家竭尽全力来雕刻他们的塑像、准备他们墓碑上的碑文,玛塔·阿格里奇跟他们正好相反,直到一口气,她也只有一个信条:`生活,自由自在地生活。`这不是一个教条,更不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原则。她的自由,在这个一切都受到限制的世界里,是一种宿命。她根本不可能用另一种方式来生活。"
阿格里奇首部中文版传记
玛塔·阿格里奇,当今世界传奇色彩的钢琴家,她的演奏风格浪漫豪放,被人们称为"音乐的女大祭司",阿格里奇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渊源,她的任丈夫是中国音乐家陈亮声,她好的朋友之一是钢琴家傅聪,2000年李云迪获得肖邦大赛名时,她是评委之一,她本人更是多次来中国演出,本书的出版则让阿格里奇与中国的缘分更进一层,也使中文世界的读者和乐迷次能够、深入地了解这位美丽而充满矛盾的钢琴大师。
奥利维耶·贝拉米(Olivier Bellamy),法国记者,生于1961年,古典音乐专家,曾在几家音乐报刊工作过,创作过多部电视纪录片。他每天在法国广播电台"古典音乐台"主持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节目,就个人与音乐的关系采访各方名人。为了写作这部阿格里奇传记,他进行了好几年的调查采访,并跟钢琴家本人交谈过多次。传记在法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译者简介
谢红华(Gr?ce Poizat-Xie),旅欧二十多年。曾就读于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巴黎高等社 会科学学院语言学博士。自1995年至今,任教于瑞士日内瓦大学汉学系。发表学术专著十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作为艺术的爱好者,与音乐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常应邀翻译跟绘画、古典音乐、博物馆有关的文献。
中文版序 / i
引子 / iv
及时章童年的家园[布宜诺斯艾利斯]
第二章精湛演奏家的培养[拉瓦尔路]
第三章师从古尔达的神奇经历[维也纳]
第四章火的考验[从博尔扎诺到日内瓦]
第五章欧洲首演[汉堡]
第六章及时盘录音带[汉诺威]
第七章被中断的行程[伯尔尼]
第八章米凯兰杰利的沉默[蒙卡列里]
第九章寻找霍洛维茨[纽约]
第十章母 亲[从日内瓦到布鲁塞尔]
第十一章1965年肖邦大赛[华沙]
第十二章伟大的爱情[伦敦]
第十三章闪电式婚礼[蒙得维的亚]
第十四章知 己[里约热内卢]
第十五章零落四散[日内瓦]
第十六章波格雷利奇事件[华沙]
第十七章俄罗斯情结与胡安妮塔的逝世[莫斯科]
第十八章钢琴家之路[布鲁塞尔]
第十九章约翰?韦恩肿瘤研究所[圣莫尼卡]
第二十章为了对日本的爱[别府]
第二十一章重返故国[阿根廷]
第二十二章童年情景[巴黎]
后记
附录玛塔?阿格里奇相关资料
中文版序
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
玛塔阿格里奇及时次在中国演出,是1996 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查理迪图瓦指挥的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2006 年,她又回到中国,在广州和香港演出,指挥仍然是查理迪图瓦。
她的及时任丈夫是中国音乐家陈亮声,他们的女儿陈丽达是中提琴手。她好的朋友之一是钢琴家傅聪。2000 年, 李云迪获得肖邦大赛及时名时,她是比赛评委之一。
人们有时候说,这个阿根廷钢琴家外表像一个亚洲人。从精神上说,她也觉得自己很接近佛教哲学思想。
伟大的音乐家都是世界公民。他们的灵魂是没有时间、没有国界的。他们通过对人性最恒久、最普遍之处的深刻理解, 超越了芸芸众生的千差万别与形式各异的地方主义。
后记
(本文是法国"蓝色钢琴"网站对作者奥利维耶贝拉米(Olivier Bellamy)的采访)
问:什么使您决定给玛塔阿格里奇写一部传记?钢琴家本人对您的这个想法反应如何?
答:我是2000 年认识玛塔阿格里奇的,当时她跟内尔森 弗莱雷在法国拉罗克当特朗国际钢琴音乐节演出。我被她的音乐深深震撼了,台下她又那么热情、友好。看到我跟她的接触很顺利,《音乐世界》的主编纳塔莉克拉夫交给我一个重任:采访玛塔。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法语谚语说得好:"`不可能`不是法国人的风格。"这个采访机会,我争取了两年的时间才得到!这篇采访记得到了我的同行们的敬佩和广大读者的赞扬,我本应十分满足,可是我却想更上一层楼!当我跟玛塔透露写一本由不同采访记组成的书的想法时,玛塔生气了,说:"我对自己不感兴趣,我只对别人感兴趣。"几个月后,我又跟她重新提起这件事。那一次, 是在布鲁塞尔她的家里,已经是曙光在即的清晨六点了。欢度了新年除夕之后,所有的客人都走了,只剩下我们两个人面对面。我向她提出一个建议,说我要通过采访她的朋友、她的三个女儿、她的乐伴来写一本关于她的书。这个主意让她觉得很好玩,她说:"那随你的便。"2007 年,刚刚被聘用到 Buchet-Chastel 出版社的加埃勒迪布迪厄得知我的计划,马上跟我签了合同。然后,我花了两年的时间来写作。
问:为这本书的写作,您采访了很多音乐家和玛塔阿格里奇本人,这些各色各样的面谈是如何进行的,特别是跟钢琴家本人的面谈是如何展开的?一般面谈多长时间?这些人如何接受您的请求,回忆过去?
答:跟玛塔的每次会面都惊心动魄、令人难忘,可以以此为内容另写一本书!因为她不喜欢一个人旅行去开音乐会,我好几次坐火车或者飞机陪她去(我得到她的经纪人和朋友雅克泰朗的配合), 当然,没忘记手上拿着我的笔记本。有时候,她同意谈谈;有时候, 她不同意。我必须抓住合适的时机,这些时刻常常是在深夜。有一次,在鹿特丹,我在她的旅馆房间里,已经深夜四点了,我还在记录她滔滔不绝的回忆。我累得几乎支撑不住了,可还在原是音乐会节目单的小纸片上写呀写呀。
我跟她的女儿交谈了很多次,我跟她们成了好朋友。作为记者, 我在旅行中采访了十几个音乐家:查理迪图瓦,斯蒂文科瓦切维奇,克劳迪奥阿巴多,丹尼尔巴伦博伊姆,鲁诺- 莱奥纳 多格尔贝……在洛杉矶,我采访了为玛塔癌症动手术的两个外科医生之一。开始,他疑心重重,后来在了解了我的情况之后,特别是知道玛塔并不反对我的计划之后,他把一切都告诉了我。我也多次跟玛塔的一些知心朋友交谈,比如马丁蒂耶普,还有那些她小时候就认识的朋友。他们知道我跟玛塔关系很好,都很信任我。我花了五年的时间来做这个工作——收集材料。
问:您还有什么别的资料来源?
答:我去了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阅读了很多档案材料: 报纸的文章、乐评、照片、信件、玛塔儿童时代的笔记本,等等, 这些材料是她母亲保存或者收集下来的,现在由玛塔的弟媳戴安娜来保管。戴安娜非常热情、可爱。
问:玛塔阿格里奇在很多城市生活过,这是否给您的传记写作工作造成了一些麻烦?
答:没有,倒是被我用来设置传记的结构:同时按照时间顺序和地理顺序。我们从一个城市旅行到另一个城市:她出生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跟古尔达学习的维也纳,十六岁获得比赛及时名的博尔扎诺和日内瓦,开始演出生涯的汉堡……而且,我也保留了这个地理上的结构来介绍她的朋友:跟斯蒂文科瓦切维奇相遇的伦敦,跟查理迪图瓦结婚的蒙得维的亚,跟内尔森结成忘年之交的里约热内卢,她创办了自己的音乐节的日本别府。
问:为什么您给这本书起了《儿童与魔法》这样一个标题?
答:这是拉威尔的一个作品的名称。拉威尔是玛塔最心心相印的作曲家之一。科莱特的作品一开始就写道:"妈妈!"要知道, 没有她的母亲胡安妮塔这个非凡的人物,玛塔肯定永远不会成为钢琴家。拉威尔创作这个作品时,刚刚失去了他一生挚爱的母亲。而母亲去世时,玛塔也痛苦不堪。科莱特跟她自己的母亲西朵也有着一种非常亲密的关系。再者,这个标题很好地概括了玛塔的一生: 年幼时就已经拥有了成年人的意识,可是一辈子都保持了不泯的童心。魔法,指的是她与钢琴的神奇的关系。她不太清楚在她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是怎样让钢琴发出那些魔力无穷的声响的。
我也在首页题铭里写上波德莱尔的句子:"天才,只是永不泯灭的童心。"全书以巴黎结束,她在巴黎普莱耶尔音乐大厅演奏舒曼的《童年情景》。首尾就衔接上了。
问:在您看来,玛塔阿格里奇的演出生涯中,哪些时刻、哪些地方、哪些相遇是最重要的?
答:跟她的老师古尔达的相识是最关键的。是古尔达让她发现了她自己。可是,实际上,一切都很重要:在意大利跟米凯兰杰利没上的"课",在纽约跟霍洛维茨没见成的"面"……通过她,读者了解了二十世纪的几个最伟大的音乐家,走进了钢琴这个辉煌迷人的世界。
问:除了她作为钢琴家的天才之外,您认为玛塔阿格里奇身上最吸引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答:一方面很透明,另一方面难以捉摸。她对别人的关心是真实的,这也让她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命运对她的支配。她同时是一个超级明星、一个深刻的女性、一个永远的少女、一个吉普赛人和一个伟大的却不自以为是的艺术家。
问:对您写的传记,玛塔阿格里奇是怎么想的,她跟您说了吗?
答:她对我说她很感动。可是我想,这部传记也让她忐忑不安, 她如此赤裸裸地暴露在读者面前,她很迷惘。一些朋友对她说,她一如既往地保住了她全部的秘密。这些话使她心宽了一些。在某种程度上是这样吧。
问:如果您只可以带玛塔阿格里奇的一盒带子到一个孤岛上, 您选择哪一盒?
答:每天我的选择都不一样。其实,我最希望的是,带着她到这个孤岛上。可是,这也将是投身于地狱。
好书好书好书
看了N边,有时候传记会让人坚定
价钱实惠,服务到位,包装完好,书籍有趣,继续关注。
速度蛮快的,也无破损。网络购书,当当体验最好。好书一本!
女神的书,一定要买
钢琴女王阿格里奇的传奇故事。
想多了解这位音乐家的,可以入手
想学家教教材的老师快入手,第一次拿到新概念青少版的书,没想到这么实用,以前上学的时候自己用过,以为会很枯燥的,没想的青少版设计的这么有趣,很适合上学一二年纪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小学
包装完好,物流很快!
纸张很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书很好!!
宝贝收到啦,物流快,而且书还没有破损的地方,包装也很好,字也很清晰,不错。真心很不错!!!
传主是一个独特的钢琴家,要写好她不容易。
满意好评!
包装真的简陋了点,书皮是硬纸壳的,两个角被顶弯了
天才的钢琴女王,以前仅仅听过她很少量的作品。今天看过她的传记,又有了继续寻找其更多作品的冲动。
主要是对阿格里奇生平的陈述,对她在音乐上的看法和观点着墨不多。如果想了解这位传奇钢琴家的一生和她这个人,这本书可以。但不要希望在这书里有太多音乐上的收获。
阿格里奇一直是我最喜欢的钢琴家,太喜欢她了,是那么充满灵气,也充满魔力,她的音乐既充满男人般钢铁般的力量又充满女性的柔美感性和灵秀,透露出的自然和洒脱是不经雕饰的,看了此书才知道,原来她真的是琴人合一的。听了她的音乐犹如看到她的人,音乐中的个性和她的性格是相互融合的。总之阿格里奇是真正的传奇,钢琴史上的真正的天才,她的音乐上的魔力和她的人格魅力都是独一无二的。非常喜欢这本书,让我进一步了解阿格里奇,理解她的音乐和她的人生。
非常好的书,以前看到过玛塔经常会停演的报道,现在知道原因了。
听了多版本的CD后,再看这本书对钢琴家阿格里奇有更深的认识。
这本书内容好看,但是,书的装订有问题,拆开外封装膜发现,书外壳(硬装封面)与内页已经脱离了,只好我自己用胶水黏住,无语了。。。
一口气读完了这本充满艺术情调的传记。阿格里奇的钢琴家之路极为生动地流淌在无比精致的文字里。
书里说了很多阿格里奇的成长经历,绝对独一无二的成长经历,再不可能有第二个跟她一样的能得到那么多大师指点的童年了
g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d
书里说了很多阿格里奇的成长经历,传记类的书,了解得很详细
该书内容详细,包装精美,详细介绍了钢琴大师阿格里奇的经历,值得一读。
有的人认为书的内容太八卦,没有写出艺术精髓。但这是传记不是谈艺录,人家的人生就是如此疯狂。要是想读到什么伟大思想那就要失望了;如果钢琴技艺是读本书就能学来的,那阿格里奇也就不是阿格里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