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修订版分38章介绍了儿童皮肤病学发展的历史沿革、儿童年龄分期、儿童皮肤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儿童皮肤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等基础理论知识,儿童皮肤病中医诊疗及护理,并对480种儿童常见皮肤病、多发病、遗传性皮肤病、危重皮肤病,以及皮肤、毛发、血管畸形等相关的综合征等进行了详细或简要介绍。特别是简要介绍了20余年来我国率先报道的七八种新病种、新疾病类型以及近3年来一些新诊断标准和治疗新技术。
儿童皮肤病医生、妇幼保健医护人员、全科医生及内外儿各科医生、临床各科研究生等
目录
第1章 绪论 / 1
节 我国小儿皮肤病学历史沿革 / 1
第二节 现代医学小儿年龄分期 / 4
一、年龄分期的临床意义 / 4
二、年龄分期概况 / 4
第三节 小儿皮肤的结构特点 / 5
一、皮肤的总面积和重量 / 5
二、皮肤的厚度 / 6
三、表皮 / 6
四、表皮基底膜 / 7
五、真皮 / 7
六、皮肤附属器 / 7
七、神经和血管 / 8
第四节 小儿皮肤的功能特点 / 9
一、屏障功能 / 9
二、皮脂腺功能 / 10
三、汗腺功能 / 11
四、新生儿皮肤的细菌学 / 11
五、新生儿的炎症反应 / 11
六、对接触性变应原的反应性 / 11
第2章 小儿皮肤病的症状与诊断 / 13
一、病史 / 13
二、体格检查 / 13
三、皮肤病性病的诊断技术和方法 / 14
四、皮肤病、性病的诊断 / 17
第3章 皮肤病的免疫学基础 / 19
节 固有免疫 / 19
一、组织屏障 / 19
二、固有免疫分子 / 19
三、固有免疫细胞 / 19
第二节 体液免疫 / 20
一、免疫球蛋白G(IgG) / 20
二、免疫球蛋白M(IgM) / 20
三、免疫球蛋白A(IgA) / 20
四、免疫球蛋白E(IgE) / 21
五、免疫球蛋白D(IgD) / 21
第三节 细胞介导的免疫 / 21
一、T淋巴细胞 / 21
二、细胞因子 / 22
三、抗原提呈细胞 / 23
第四节 皮肤 / 24
第五节 超敏反应的分类 / 25
第六节 高通量免疫组库技术与免疫性疾病 / 25
一、免疫组库研究现状 / 25
二、高通量测序用于免疫组库的研究方法手段 / 26
三、高通量测序分析免疫组库的展望 / 26
第4章 小儿皮肤病的西医治疗 / 28
节 小儿皮肤病的基本用药知识 / 28
一、小儿的生理解剖特点与药物的体内过程 / 28
二、小儿用药剂量的计算 / 28
三、合理用药的原则 / 29
第二节 小儿皮肤病的常用内用药 / 30
一、抗组胺类药物 / 30
二、糖皮质激素 / 32
三、抗生素和抗菌药物 / 34
四、抗结核杆菌、麻风杆菌药 / 36
五、抗病毒药 / 37
六、抗真菌药 / 37
七、维A酸类 / 40
八、免疫抑制药 / 40
九、免疫增强药 / 41
十、维生素类药物 / 42
十一、其他药物 / 43
十二、人血丙种球蛋白 / 43
第三节 小儿皮肤病的常用外用药 / 44
一、外用药物的剂型 / 44
二、外用药物的种类 / 45
三、外用药物治疗原则 / 47
第四节 皮肤病的其他治疗方法 / 48
一、物理治疗 / 48
二、外科手术 / 57
第5章 小儿皮肤病的中医诊疗概述 / 61
节 小儿皮肤病的中医辨证 / 61
一、八纲辨证 / 61
二、病因辨证 / 61
三、卫气营血辨证 / 62
四、脏腑辨证 / 62
五、气血辨证 / 62
六、皮损辨证 / 63
七、从自觉症状来辨皮肤病 / 63
第二节 小儿皮肤病的中医内治法 / 63
一、治疗法则 / 63
二、用药原则 / 65
第三节 小儿皮肤病的中医外治法 / 66
一、外用药疗法 / 66
二、针灸疗法 / 67
三、其他外治疗法 / 68
第四节 小儿皮肤病常用中药方剂 / 68
一、内治中药方剂 / 68
二、外治中药方剂 / 71
第6章 小儿皮肤病的护理 / 74
一、小儿皮肤病的护理常规 / 74
二、小儿皮肤病的分级护理 / 74
三、性传播疾病(含艾滋病)的护理常规 / 74
四、药物性皮炎的预防和护理 / 75
五、湿疹、特应性皮炎的护理 / 75
六、结缔组织病的护理 / 75
七、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护理 / 76
八、银屑病的护理 / 76
九、自身免疫性疱病的护理 / 76
十、早产儿暖箱护理 / 76
十一、皮损的清洁与换药 / 77
十二、湿敷法 / 77
第7章 新生儿皮肤病 / 78
一、新生儿红斑狼疮综合征 / 78
二、新生儿硬肿症 / 78
三、新生儿毒性红斑 / 80
四、新生儿暂时性脓疱病 / 80
五、新生儿暂时性萎缩性回状红斑 / 81
六、新生儿色素失禁症 / 81
七、新生儿念珠菌病 / 81
八、新生儿水痘 / 82
九、新生儿脓疱疮 / 82
十、新生儿皮下坏疽 / 83
十一、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 / 83
十二、新生儿皮肤发育不全 / 84
十三、面部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 / 84
第8章 病毒性皮肤病 / 86
节 单纯疱疹 / 86
一、原发性单纯疱疹 / 86
二、复发性单纯疱疹 / 87
第二节 水痘 / 88
第三节 带状疱疹 / 89
第四节 麻疹 / 90
第五节 风疹 / 92
第六节 幼儿急疹 / 93
第七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94
第八节 疱疹性咽峡炎 / 96
第九节 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 / 97
第十节 传染性红斑 / 98
第十一节 手足口病 / 99
第十二节 传染性软疣 / 101
第十三节 疣 / 101
第十四节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 103
第9章 球菌感染性皮肤病 / 105
节 疖与疖病 / 105
第二节 毛囊炎 / 106
第三节 葡萄球菌性汗孔周围炎及多发性汗腺脓肿 / 106
第四节 蜂窝织炎 / 106
第五节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 / 107
第六节 丹毒 / 108
第七节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 109
第八节 脓疱疮 / 110
第九节 猩红热 / 111
第10章 杆菌性皮肤病 / 114
节 皮肤结核 / 114
一、原发性综合性皮肤结核 / 117
二、全身性粟粒性皮肤结核 / 118
三、寻常狼疮 / 118
四、疣状皮肤结核 / 120
五、瘰疬性皮肤结核 / 120
六、溃疡性皮肤结核 / 121
七、丘疹坏死性结核 / 121
八、瘰疬性苔藓 / 122
九、硬红斑 / 122
第二节 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 123
一、海鱼分枝杆菌感染 / 123
二、溃疡分枝杆菌感染 / 124
第三节 麻风杆菌和其他杆菌疾病 / 125
一、麻风 / 125
二、猫抓病 / 139
第11章 真菌性皮肤病 / 142
节 浅部真菌病 / 142
一、头癣 / 142
二、脓癣 / 143
三、手足癣 / 143
四、体癣和股癣 / 144
五、甲真菌病 / 145
六、掌黑癣 / 146
七、花斑糠疹 / 147
八、癣菌疹 / 148
九、马拉色菌毛囊炎 / 148
第二节 深部真菌病 / 149
一、Majocchi肉芽肿 / 149
二、孢子丝菌病 / 150
三、着色真菌病 / 151
四、念珠菌病 / 152
五、隐球菌病 / 157
六、无绿藻病 / 160
七、毛孢子菌病 / 161
八、马尔尼菲青霉病 / 162
九、曲霉病 / 164
十、毛霉病 / 166
十一、暗色丝孢霉病 / 166
十二、透明丝孢霉病 / 168
十三、鼻孢子菌病 / 169
十四、虫霉病 / 170
第12章 寄生虫、昆虫和其他动物所致的皮肤病 / 173
节 寄生虫性皮肤病 / 173
一、利什曼病 / 173
二、皮肤阿米巴病 / 174
三、弓形虫病 / 174
四、血吸虫病 / 175
五、皮肤猪囊尾蚴病 / 176
六、匐行疹 / 177
七、淋巴丝虫病 / 177
八、蛲虫病 / 178
第二节 节肢动物和水生生物性皮肤病 / 178
一、疥疮 / 178
二、螨皮炎 / 180
三、毛虫皮炎 / 181
四、甲虫皮炎 / 181
五、隐翅虫皮炎 / 182
六、蠕形螨病 / 182
七、叮咬皮炎 / 183
八、虱病 / 184
九、蜂蜇伤 / 185
十、蝎蜇伤 / 185
十一、蚁蜇伤 / 186
十二、蜘蛛蜇伤 / 186
十三、蜈蚣蜇伤 / 186
十四、刺胞皮炎 / 186
十五、海水浴者皮疹 / 187
十六、水蛭咬伤 / 187
十七、毒鱼刺伤 / 188
十八、毒蛇咬伤 / 188
第13章 性传播疾病 / 190
一、梅毒 / 190
二、淋病 / 194
三、衣原体感染性尿道炎 / 196
四、尖锐湿疣 / 197
五、艾滋病 / 199
第14章 痤疮和汗腺疾病 / 205
节 痤疮样发疹性皮肤病 / 205
一、痤疮 / 205
二、儿童期痤疮 / 208
三、暴发性痤疮 / 209
四、酒渣鼻 / 210
五、鼻红粒病 / 211
第二节 汗腺疾病 / 212
一、多汗症 / 212
二、无汗症 / 213
三、臭汗症 / 214
四、色汗症 / 214
五、化脓性汗腺炎 / 215
第15章 物理性皮肤病 / 217
一、痘疮样水疱病 / 217
二、多形性日光疹 / 217
三、胶样粟丘疹 / 220
四、日晒伤 / 220
五、鸡眼 / 222
六、痱子 / 223
七、冻疮 / 223
八、皲裂 / 224
九、尿布皮炎 / 225
十、夏季皮炎 / 226
十一、红绀病 / 226
十二、摩擦性苔藓样疹 / 227
第16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 229
一、湿疹 / 229
二、自身敏感性皮炎 / 230
三、接触性皮炎 / 231
四、脂溢性皮炎 / 232
五、特应性皮炎 / 233
六、丘疹性荨麻疹 / 235
七、荨麻疹 / 236
第17章 药疹及其相关疾病 / 240
节 药疹 / 240
第二节 药物超敏综合征 / 246
第三节 严重过敏性反应与过敏性休克 / 248
第18章 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 253
节 银屑病 / 253
第二节 副银屑病 / 258
第三节 毛发红糠疹 / 260
第四节 多形红斑 / 261
第五节 其他几种红斑类疾病 / 262
一、离心性环状红斑 / 262
二、慢性游走性红斑 / 262
三、单纯性回状红斑 / 263
四、持久性色素异常红斑 / 263
第六节 单纯糠疹 / 263
第七节 玫瑰
第1章 绪论
节 我国小儿皮肤病学历史沿革
我国早在殷商时期,即公元前14~16世纪的甲骨文中就有"疥"的记载。周、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将"疡医"列为独立学科。《云梦秦简》详载了麻风病及专为麻风病人建立的隔离场所(疠迁所),可谓世界麻风史上的一个光辉成就。《黄帝内经》中也记载有麻风、痤疮、痱、秃、痈等数十种皮肤病,对病因、病机、治则、预后判断以及砭石当铍针的理论基础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建立望、闻、问、切四诊诊法原则,提倡治未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辨证立法制方等原则,因此,《黄帝内经》是中医儿科学和中医小儿皮肤病学形成和发展的渊源。
秦汉时期,医学进展较快,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杰出的医学人物,如华佗、张机、淳于意等。华佗被誉为"中医外科鼻祖",他在《中藏经 论痈疽疮肿》中阐述了脏腑功能失调是发生痈疽疮肿的内在因素。张机在《伤寒杂病论》中对瘾疹、浸淫疮、狐惑病等的精辟阐述,仍为今人所推崇。《史记》记载的淳于意治小儿气隔病是我国早的儿科医案。公元前七世纪,巢元方著的《诸病源候论》列述了成人皮肤病100余种、小儿皮肤病40余种,并详论儿科病因证候255种。
唐代的《颅囟经》是我国部儿科专著。此外,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记载了孙思邈治疗600例麻风病人的医案,并对麻风病有深入细致的描述;他还用矿物药、动物药和植物药总计197种来防治各种皮肤病,并首次转录了《崔氏方》中的黑膏药方(相当于现代的硬膏),是儿科学上重要的历史文献。
北宋时期,钱乙著的《小儿药证直诀》创134方;董汲的《小儿斑疹备急方论》为天花、麻疹类专著;刘昉《幼幼新书》中载方2000余首,是当时完备的儿科学专著。南宋时期,陈文中著《小儿痘疹方论》《小儿病源方论》详细论述疮痘引证;记载痘疮痒塌时,有"丁香攻里,官桂发表,其表里俱实,则不致痒塌,喘渴而死"的记述。
元代的儿科著作有刘元素的《宣明论方 小儿科论》、曾世荣的《活幼心书》和《活幼口议》等,提出用调元散、补肾地黄丸治胎怯证,并有"儿患痘疹作热,非伤寒也,但看耳后有赤缕者是"," 儿患痘疹,发惊不可下惊药,有热不可用退热药,有汗不可止汗,或吐不可理吐,或下亦有可不可"等论述。其中,《活幼心书》和南宋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中辨证施治理论均符合现代医学的整体观念。
明清时期是中医皮肤科和儿科发展的鼎盛时期。代表性著作有陈实功的《外科正宗》,王洪绪的《外科全生集》,高秉钧的《疡科心得集》,鲁伯嗣的《婴童百问》,薛铠、薛己的《保婴撮要》等。万全在《幼科发挥》中提出,疥癣糜烂时,"切不可用砒、硫粉、汞为药搽之,使毒气乘虚入腹,发搐发喘者皆死"。王肯堂在《证治准绳 幼科》中提出小儿"脏器清灵,随拨随应"的观点。1632年,陈司成所著《黴疮秘录》内容颇为详尽,对各期黴疮(即梅毒)的症状几乎均有描述,同时亦明确指出,黴疮是随海外贸易通商的发展而从海外传入的,是因不洁性交而传染的性病,同时载有口服及外用轻粉进行治疗的方法。清代医籍为浩瀚,有关皮肤病的重要著述首推《医宗金鉴 外科心法》卷与颜世澄的《疡医大全》。书中对皮肤病的记述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叙述也较系统详尽,治疗方面尤多实践良方。此外,尚有夏禹铸的《幼科铁镜》、陈复正的《幼幼集成》、清朝政府组织编写的《医宗金鉴 幼科心法要诀》、谢玉琼的麻疹专著《麻科活人全书》等。我国在明清时期就采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
在中国近代史上,值得我们敬佩的外籍西医皮肤性病学的开拓者和创始人雒魏林(William Lochart,英国籍)于1844年在上海开设家西式医院——中国医馆(今仁济医院前身)。1861年他又来北京建立北京施医院,成为北京协和医院块奠基石。1859年嘉约翰(John-lasgow Kerr,美国籍)在广州创办了博济医院。他在我国早编写皮肤科相关教材、专著。1881年梅藤更(David Duncan Main,英国籍)任杭州广济医院院长,1886年成立国内家皮肤花柳医院,开创了现代皮肤性病学的先河。
1926年刁信德建立上海虹口皮肤病医院并担任院长。1930年陈鸿康也在该院工作,他曾在中国自然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醋酸铊治疗头癣"(1928年)"北平的黄癣"(1931年)等多篇关于儿童真菌病的研究。1928年胡传揆到北平军营进行体检,发现了皮肤毛囊性丘疹与维生素A缺乏有关,他和他的老师傅瑞思撰写"人类维生素A 缺乏症的皮肤表现"论文,在1930年哥本哈根"第八届世界皮肤和梅毒学术会议"上宣读。1931年,闽南名医黄丙丁在我国沿海一带开展了头癣的普查工作,其普查结果撰文刊登在日本和欧洲的正式刊物,首次向世界展示我国沿海一带儿童头癣的发病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提出"祖国医学是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号召"团结中西医""西医学习中医"。于1955年开始,国家卫生部主办"西医学中医学习班",抽调了一批有一定临床经验的西医医生脱产学习中医。随之全国各大城市的医学院校西学中的皮肤科专业医师掀起了中西医结合研究和治疗皮肤病的临床实践热潮。名医赵炳南、朱仁康等前辈从中医外科独立出来,专门从事中医皮肤病的研究。北京中医院编的《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中国中医研究院编的《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奠定了现代中医皮肤病学的基础。近20年来,徐宜厚、李林、李元文、宋兆友、王沛和范瑞强等出版发行中医皮肤科著作,其中前三位还出版发行中医皮肤科英文著作。中西医结合的名医边天羽、张锡纯编写的《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张志礼主编的《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陈学荣主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庄国康编写的《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临床实践》,秦万章编写的《皮肤病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临床借鉴。此外,值得提出的是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名医庄国康、袁兆庄等,他们率先走出国门,在英国行医,尤其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出了以庄国康为首的医疗小组,先后十年在英国进行皮肤病的临床治疗及研究,英国BBC电台以及英国的报刊纷纷以"中药显神威,治愈顽疾惊英伦"等标题,进行了广泛的报道,为中医走向国际做出了贡献。
我国的西医儿童皮肤病学临床上起步不晚,但基础研究及诊疗的技术和仪器设备与世界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皮肤科工作者寥寥无几,仅在少数几所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设有皮肤性病科。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皮肤性病学开始有了全新的进展。1953年,在胡传揆、杨国亮、李洪迥的发起下,中华医学会成立,胡传揆任皮肤性病学会主任委员,杨国亮、李洪迥任副主任委员。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们亲自主抓性病、麻风和头癣的防治。1959年3月,在南昌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会第三次全国会议上,重点进行了性病、麻风和头癣防治工作经验的交流。1964年,胡传揆在北京国际科学讨论会上宣读了"我国对梅毒的控制和消灭"一文,为国际舆论界所瞩目。他在75岁高龄时仍亲率北京医疗队赴湖北英山试点,治愈近50万头癣患者,他主持的"头癣防治研究"项目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年,胡传揆等亲自主持在武汉召开的全国头癣防治经验交流会,并组织全国百余名皮肤科医生到湖北省十个县的头癣防治监测点,对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进行头癣普查普治现场交流和验收工作。
继胡传揆、杨国亮之后,我国杨天籁教授也是儿童皮肤病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961年在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编写了儿童皮肤病学的内部教材和实习指导手册,吸引了全国多所设有儿科系的医学院校中儿童皮肤病学的医师和教师前往学习。1965年,杨天籁的《小儿皮肤病学》初版问世。1985年,由杨天籁主编、唐曙副主编的第2版《小儿皮肤病学》是广大皮肤科工作者诊疗小儿皮肤病的一本实用的临床和教学参考书。我国老一辈的皮肤病学家杨国亮、李洪迥、王光超、刘辅仁、生、赵辨等以及儿科学家诸福棠、陈翠贞、胡亚美、刘湘云、吴梓梁等,均分别在他们编著的皮肤病学及儿科学著作中以较大的篇幅介绍有关儿童皮肤病的临床诊疗及预防等知识。现代也有很多有关小儿皮肤病的专著,如秦启贤编著的《真菌检验手册》和《临床真菌学》、叶干运著的《麻风病防治》和《性传播疾病》、龙振华编著《头癣的防治》和《梅毒病学》、郑茂荣的《遗传性皮肤疾病》、施曼绮的《小儿常见皮肤病及综合征》、田家琦编著的《小儿常见皮肤病》、涂元远的《实用小儿皮肤病学》、赵佩云等参与编写了第7版《诸福棠儿科学》中的儿童皮肤病部分等。进入21世纪以来,赵辨主编《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近年又出版的《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收录皮肤病病种2000余种;方洪元主编的《生皮肤病学》第3版收录近2000种病种(生主编的第1版皮肤病学是新中国成立后早出版的皮肤病学巨著);王光超主编的《皮肤病及性病学》收录皮肤病病种达千余种;刘辅仁主编的《实用皮肤病学》第3版介绍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皮肤病;张学军、刘维达、何春涤主编的《现代皮肤病学基础》第1版、第2版介绍了皮肤病学的研究进展和科研成果;王侠生、廖康煌主编的《杨国亮皮肤病学》介绍了1800余种皮肤病;吴绍熙、廖万清主编的《临床真菌病学彩色图谱》,吴志华主编的《皮肤性病学》1~6版,《现代皮肤病治疗学》1~3版、《皮肤病的鉴别诊断》《临床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均详细介绍了小儿皮肤病。2008年林元珠等主编《现代儿童皮肤病学》;同年项蕾红、姚志荣主译了Weston的《儿童皮肤病学》;马琳、徐子刚主译了Cohen的《儿童皮肤病学》;马琳主编《儿童皮肤病彩色图谱》;邵长庚主译《Fitzpatrick临床皮肤病学彩色图谱》;范卫新主译《索尔皮肤病手册》;张建中主编《2011-2012皮肤性病诊治新进展》《糖皮质激素皮肤科规范应用手册》,并主译《皮肤病治疗学》;朱学俊、王宝玺、孙建方、项蕾红主译《皮肤病学》1版和2版等。上述著作是老中青三代人的重要成果,也是小儿皮肤性病防治必需的教学参考书。
近20年来,我国在儿童皮肤病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列举如下:①大样本量的遗传学研究,由安徽医科大学的张学军教授牵头与100多家兄弟医院共同努力,收集、储存了银屑病、白癜风、斑秃等100多种遗传性疾病的近20万份遗传资料,其中银屑病、多发性毛发上皮瘤、遗传性少毛症等相关的某些基因的发现属。②北京大学医院杨勇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一种新疾病——PLACK综合征是由于CAST基因突变所致。他们还陆续发现4种疾病的致病基因是离子通道功能的问题,并率先提出了红斑肢痛症等具有SCN9A的突变热点,他们的发现对国际上镇痛新药的开发将有较高价值。③2011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建中教授的课题组在单纯型少毛症家系中首先发现了编码核糖体蛋白的基因RPL21的错义突变。④2014年,张福仁等发现氨苯砜综合征的风险基因HLAGB13∶01,提出在患者服用氨苯砜前检测HLAGB13∶01 有助于预防氨苯砜综合征的发生。⑤中南大学湘雅二院陆前进教授的团队2006年在第七十届美国风湿病年会上讲演"女性易患SLE的表观遗传病学发病机制",并先后以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100余篇SCI论文,2015年作为主编的英文学术著作《表观遗传学和皮肤病》出版发行,该书由美国、德国、法国、丹麦、韩国和中国共49位专家参与编写。⑥其他:上海新华医院姚志荣教授、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李明课题组首先明确POFUT1为泛发性屈侧色素异常的致病基因;北京同仁医院魏爱华和中科院李巍发现了一种白化病的致病基因SLC24A5。以上研究均说明,我国在疾病的基因研究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且有些居于地位。
在临床研究上,我国在国际上首先报道的儿童皮肤病研究成果部分介绍如下:①维生素A 缺乏性皮肤病,1931年由Frazier和胡传揆发表在Archive of Internal Medicine上;②皮肤念珠菌病的一个新类型——婴儿头皮念珠菌病,林元珠团队1979年在全国防治头癣大会上讲演,1996
帮朋友买的
很好很实用的书
很好,实用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