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社交网络分享的创意集合。如今的社交网络似乎只是“刷”时间的娱乐方式,但晒自拍、晒食物的行为并不能真正帮助你做一些事情,而作者努力给出的建议,是教你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晒出有意义的东西,进而吸引同好,让机会找到你。作者提供了10条简单的自我营销之道,短小精悍但内容丰富。读者可以从中收获灵感,“晒”出不一样的自己。本书语言风格诙谐、幽默,配以大量的手绘插图、涂鸦,辨识度高。
1.《纽约时报》、亚马逊畅销书排名第位、好评如潮的创意营销书。《出版人周刊》称其在社交网络时代“在安全范围内提供了实用的自我营销策略”。
2.TED演讲者创意分享:晒对了,全世界都为你点赞:别人在朋友圈、微博晒自拍、晒孩子、晒吃喝,你来晒创意、晒灵感、晒工作、晒收获,发出自己的声音,找到伙伴,机会也会主动找上门!
3.10堂创意课 手绘涂鸦,所有人都能轻松读完、迅速学会的创意小书:10堂自修课直观教你学会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玩转社交媒体,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能在本书中找到提升能力水平、改变思维方式、激发创意灵感的绝妙方法。
奥斯丁 克莱恩,作家、艺术家。他的作品大量刊登于《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PBS新闻一小时》及其他艺术类网站;曾受邀在各大企业及论坛演讲,包括谷歌、皮克斯、TED、《经济学人》人类潜能高峰会等。著有《纽约时报》畅销书《StealLikeAnArtist》(简体中文版为《“偷”师学艺》)、诗集《NewspaperBlackout》等。
前言:一种新的经营方式
第 一章 你不必是天才
第 二章 专注过程而非结果
第 三章 每天分享一点点
第 四章 打开你的百宝箱
第 五章 说好听的故事
第 六章 教别人你会的东西
第 七章 别变成人肉垃圾邮件
第 八章 学着挨打
第 九章 卖出
第 十章 坚持下去
致谢
参考文献
批注&图片出处
找到众才
“你有什么就给什么。对某些人来说,现有成果永远比单纯的念头要好。”
——美国诗人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HenryWadsworthLongfellow)
关于创意,有许多有害无益的迷思,其中最糟糕的一个是“孤独天才”:在历史某一刻突然出现一位拥有超人般能力的天才,没受到什么思潮影响或前人启蒙,而是有如神助或缪斯女神启发。灵感来临宛如雷击,他的脑袋像灯泡被倏地点亮,接下来他就耗在工作室里,把点子琢磨成旷世巨作。如果你相信这个孤独天才的迷思,那么创作就是反社会化的行为——只有寥寥可数的大师级人物才办得到,其中的大多数已经作古,像是莫扎特、爱因斯坦和毕加索。凡人如我们,只有在一旁对大师杰作目瞪口呆的份儿。
关于创造力,有一个比较健康的想法,流行音乐家布莱恩伊诺(BrianEno)称之为“众才”。在这个模式下,好点子通常是一群人创意策划的结果:艺术家、策展人、思想家、理论家,及其他潮流开创者,他们组成了一个“天才生态系”。如果仔细回想历史,我们以为是孤独天才的大师,事实上都是“互相支持、互相观摩、互相抄袭、互相偷点子,也互相出主意的一群人”当中的一分子。“众才”这个概念,并不是要把大师的个人成就视为无物,而是点出好的作品并非神来之笔。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意都是协作,是心智交融的结果。
我喜欢“众才”这个想法,它让我们这些自知不是天才的凡人,能够在创意的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众才”里的重要一分子,并不取决于你多聪明或多有能耐,而是你能贡献什么:你分享的点子、发展的关系和价值、开启的对话。如果我们忘记“天才”的概念,更多地思考如何发展“众才”并为它做出贡献时,就能调整对自我的期许,以及对希望接纳我们的这个世界的期许。不要再问其他人能为我们做什么,要开始问自己能为其他人做什么。
在我们所处的年代,加入“众才”无比容易。网络基本上就是超越了地理局限后,一大群众才的联结。博客、社交网站、电子邮箱、讨论组、论坛——其实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可以消磨时间、讨论关心事物的虚拟场所。门口没有保镖、没有守门人,要进入这些场所毫无阻碍。你不必家财万贯、不必德高望重、不需要惊人履历或名校学历,在网络上,每个人——艺术家与策展人、大师与学徒、专家与业余爱好者——都有贡献一己之力的能力。
当个业余爱好者
“我们每个人都是业余爱好者。我们都活得不够久,没办法脱离这个境地。”
——英国喜剧演员/查理卓别林(CharlieChaplin)
我们都很害怕别人拆穿我们只是业余爱好者,但事实上,如今的业余爱好者比专业人士更有优势。业余爱好者是充满热情、坠入情网般疯狂投入作品的人。(amateur在法语里意指“情人”),不会计较可能得到的名声、酬劳或职业成就。业余爱好者并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东西,因此乐于尝试并分享结果。他们愿意冒险、实验,跟随内心的想法。有时候,他们会在不专业的做事过程中收获新的发现。日本禅僧铃木俊隆(ShunryuSuzuki)说:“初学者的心,面向无限可能;专家的心则饱受羁绊。”
业余爱好者不怕犯错,不怕当众出丑,他们宛如深陷爱河,所以即使是其他人觉得很蠢或很傻的工作,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做。美国社会观察作家克莱舍基(ClayShirky)在《认知盈余》(CognitiveSurplus)一书中写道:“最傻的创意也仍旧是创意。在创意工作中,平庸与出色之间还有很大的空间。但即使是平庸,毕竟还是在创意范围内,你可以一点一滴地从平庸进展到出色。真正的差别是在做与不做之间。”业余爱好者明白,付出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付出要好。
业余爱好者可能没受过正式训练,但是一辈子都在学,而且他们要大方公开地学,这样其他人才能从他们的失败与成功中学到教训。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FosterWallace)认为好的非虚构作品是一种机会,通过它可以“观察一个相当聪明却也不脱平凡的人,同时绞尽脑汁去思考各种我们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去想的事情”。业余爱好者也是如此:他们都是迷上某件事物的普通人,花了大把时间思考,并且大声分享想法。
有时候,从臭皮匠身上学到的会比在诸葛亮身上学到的还要多。英国作家C.S.刘易斯(C.S.Lewis)认为:“两个学生互相帮助解决困难习题的能力通常会比老师强。这是因为虽然他们知道得不多,但我们要他们解的难题,是他们最近刚碰见过的。同样的难题老师以前也碰到过,但时间太长,他都忘了该怎么解才好。”看着工作中的业余爱好者,也会让我们想要一试身手。英国新秩序乐团(NewOrder)主唱伯纳德萨默(BernardSumner)说:“我看了性手枪乐团(SexPistols)的表演,他们糟透了……糟到我想站起来加入他们的行列。”纯粹的热情是会感染人的。
世界瞬息万变,我们每个人都会变成业余爱好者。即使是专业人士要发光发热,好的办法也是保有业余爱好者的精神,勇敢接受不确定性及未知。有人问电台司令乐队(Radiohead)主唱汤姆约克(ThomYorke)他较大的优势是什么,他回答说:“就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美国民谣歌手汤姆威兹(TomWaits)是约克的偶像,每当约克察觉到自己写歌写得太轻松惬意或了无新意时,就会像威兹那样,挑一种没学过的乐器,试着弹奏并用来写歌。这正好也是业余爱好者的一个特质:他们会利用任何可以上手的工具,试图把想法传递给世人。约翰列侬说:“老兄,我是个艺术家。给我一把低音号,我就能吹首曲子给你。”
要开始踏上分享作品之路,好的办法是想清楚你想学什么,并下定决心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学习。找到“众才”,注意别人在分享什么,然后记下别人不会分享的是哪些。细心留意可以凭一己之力补上的空缺,即使乍看之下这个空缺很糟糕,也不要放弃。在这个阶段不用考虑如何获利或发展事业。别想当专家(或专业人士),尽情展露你的业余爱好特点(心和热爱)。分享所爱,志同道合的人自然就会找到你。
《出版人周刊》:有些人天生就懂得行销自己,但也有些人觉得要把作品推到世人眼前,简直困难得不得了。如果你属于后者,这本书会教你几招有效的方法,让你既能分享作品,又不必离开自己的舒适圈,书中的建议聪明又有用。
《图书馆期刊》:这本书和《偷师学艺》都堪称经典,不管经过多久,读者都可以不断回头从书中找到依然实用的建议与秘诀。如果你认为这本书是写给有心从事创作的年轻人,那你就错了,因为对每个有心创作,或是想重拾创作的人来说,这本书都能大大鼓舞他们。
很喜欢腰封上那一句让机会主动找到你,有的时候我们太急切,反而不一定达到想要的效果
没看太明白,可能这书不适合我,可能我的智商不适合这书,诶哈哈
买了两本。。一本送给室友了。。其实分享的概念大家都知道 只不过没有拿来实践过。。从这本书开始!
很轻松的读物,可以一下子收获满满的灵感。。是时候在朋友圈干点别的了
平时也有涂鸦记日记的习惯 只是没想过还可以记录自己的工作 想想也会是件有意思的事儿
作者的10个方法都很实用!超适合讨厌自我推销的人 只要做好自己 别人一定会注意到你!
作者换了一个思路让我们实现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太急切证明自己不一定是好事儿……让自己变得强大才是重要的
“每个人都有使用声音,畅所欲言的机会,但许多人任由它溜走。”对这句话印象很深,就像作者标题写的,不发声就会失声。
说白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也只是说说而已,这本书可以教你如何开始!
读书的过程中做了很多笔记,说实话比我想象中的好了很多,原本以为就是个励志的鸡血书,后来发现真的可以启发新的思路,很适合我!!
蛮喜欢插图和标题的手写涂鸦风格 觉得可以翻出来许久没用的手帐了
书豪没有看,不过论体积,比他另一本书大多了、
看到作者说可以利用交通的时间隔开工作与生活的时候恰好在公交上,突然觉得可以好好利用一些琐碎的时间~~
别样角度阐释生活中的小事,让人从中得到启发。十分有用。
社交网络时代的新选择。觉得尤其适合内向的人才
喜欢黑黄的搭配设计,内文插图延续了作者之前的涂鸦风格,符合网络时代的读者需求。
真的很好哦,书一晚就看完了。质量很好,最主要是发货速度快。
很认同的一个理念是世界上没有自我推销这回事,尤其在现在的时代,更需要的是自我营销,而作者恰好抓住了互联网时代的特色,实用又风趣。
准备从明天开始尝试一下在朋友圈晒出来 应该会很不错
对于我这种喜欢涂涂写写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知音好么……只是之前都是自己玩 没有想过可以晒出来
如果朋友圈都变成晒工作,估计也是挺有意思的,,
原本以为是微信营销相关的书籍,但事实上作者更多的以艺术创作,博客营销的视角的来讲社交网络,不过还是收获很多,比如营销的本质,无论是微博营销,还是朋友圈营销,最主要的是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所谓的价值不是由自己定义,而是以观者的角度定义,要持续真实的展现工作、产品或作品,如果能找到差异化的价值点,作为自己的营销的方向,就成功了一半~
很认同作者对于互联网时代众才的解读,大多数时候一个人闷头干,反而不一定会有什么效果,谁说工作不能晒出来
原本是凑单的一本书,结果最先翻完,作者的观念很新颖,强调分享、强调晒,但又有分寸,讲究社交礼仪。
印象中这个作者有参加过TED的演讲,关于借鉴的主题,这本书等于是个延续,教你怎么把借鉴来的东西晒出去,让机会找到你
看完此书后的感想,就是我的朋友圈真够无聊粗糙,学学此书的许多小点子,感觉自己的朋友圈最近发的几条信息,还算有些有趣有意义,嗯,我发现,想当个有趣的人,就必须先对事物有兴趣才行!
说真的这本书的价格不便宜,而且不超过一小时就能看完。但是本人负责任的讲真的是干货很多,很多建议都很有道理也很实用,对于象我这样搞艺术设计,文化创意领域的人帮助很大。但如果只是为了想要利用网络社交平台进行广告营销,这本书不一定好用
社交网络时代的自我营销手册,很简单的10条原则,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