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被称为"现代中国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他笔下的世界永远是那么的优美、素净、恬淡,然而他所经历的真实生活却并不总是如此。像那个年代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他在壮年时期逢日寇侵华,被迫流离他乡;晚年又遭遇十年浩劫,承受了无尽的委屈折磨。但无论身在何处,他总能捕捉到爱与诗意,笔下流出的是不变的慈悲和仁爱。
本书作者秉笔实录亲身经历,并走访父亲生前好友,以质朴真挚的笔触还原了生活中的真实的父亲。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们得以近距离了解这位艺术大师性情涵养和气品气骨。书中配有大量的图片、画作和手迹,图文并茂。
历经世间磨难 写尽人间美好
谨以此书纪念丰子恺先生逝世40周年
丰一吟女士80高龄心血之作
真实再现一代艺术大师的生命画卷
丰一吟,丰子恺先生幼女,1929年5月生于浙江省石门镇(今属桐乡市)。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名人后裔联谊会理事。先后任职于万叶书店、上海译文出版社及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0年开始研究丰子恺生平和创作。已编辑出版《丰子恺文集》《我的父亲丰子恺》《丰子恺漫画全集》等作品。
序 言
及时章 缘缘堂
爸爸总是有胡子的
家里分两派
李家大妈
接待寺
十二年住十三处
六年"华屋"
24小时之内改变了称呼
缘缘堂的夏天
我也住过"行宫"
弟子鲍慧和
丰同裕染坊
满娘
第二章 沙坪小屋
24小时之内石门顿成死市
宁为流亡者 不当亡国奴
晒太阳"偷"萝卜
决心去长沙
到萍乡被挽留住了
以五寸不烂之笔抗敌
《护生画集》
从长沙到桂林
独秀峰前谈艺术
崇德书店
一只新枚酒一杯
泮塘岭村居
宜山用警报欢迎我们
"艺术的逃难"
都匀一月
遵义罗庄
课儿
星汉楼
我家及时桩喜事
遵义的往事纪实
沙滩上的惨事
贵州访旧
逃难后一站——重庆
风生书店
刘家坟
沙坪小屋
京剧迷
重庆时期的交游
外婆永远离开了我们
终于胜利了
第三章湖畔小屋
比逃难还辛苦
终于踏上了江南的土地
湖畔小屋
京剧缘
弟子胡治均
在台湾五十六天
南国之行
第三章 日月楼(上)
共和国诞生
苦学俄文
日月楼中日月长
耳目一新
外公纸
阿咪
白头今又译"红楼"
我家及时台电视机
困难时期
日月楼鼎盛时期
有朋自远方来
第五章 日月楼(下)
当时只道是寻常
终于向《阿咪》开炮了
"说明他们已束手无策"
她竟在偷听
风卷落花愁
"打倒丰一吟!"
半夜敲门
好像在搞地下活动
"日月楼"只剩一半了
护生画出事了
烧《护生画集》
两次抄家
无穷尽的批斗
运交华盖欲何求
串联和外调
"隔离审查"
狂妄之至!
我们呢?
一对可怜的青梅竹马
日月楼中的邻居
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
枕边雪和半盆水
"未须寂寞养残生"
"寂寞便是福"
"地下活动"
千呼万唤始出来
忆是杭州
旷世巨著《护生画集》
卷土重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
暂时脱离人世
第六章 重回缘缘堂
向爸爸道别
重见天日
妈妈也走了
重建缘缘堂
爸爸魂归故里
潇洒风神永忆渠
无穷尽的批斗
我已算不清在整个""时期爸爸挨了多少次批斗,因为次数实在太多了,数也数不清。况且有的批斗他从来不告诉我们,我只是后来听别人说的。
上海文艺界的四大领导——作协的巴金,音协的贺绿汀,剧协的周信芳,美协的丰子恺,到后来都是上海"十大重点批斗对象"。爸爸不该当美协主席和画院院长。在家赋闲,也许会好些。不!恐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他写的文章太多了,画的画就更多。画院里画山水画的画师,不也都在挨批斗吗。山水画里挑得出什么骨头;爸爸的画和文章里可挑的骨头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如果放在里弄里批斗,说不定会更糟。
画院逼着爸爸"彻底"交代,否则要开群众大会——那一次使我家特别紧张。爸爸自己呢,从来都受人尊敬,突然变成阶下囚,思想更是转不过弯来。不过,后来渐渐明白了:这是政治上的斗争,波及到老百姓。历史上的老百姓成为政治斗争牺牲品的事不在少数。至于下边那些执行者,其实也是老百姓。有的人是愚忠,有的人是不敢抗命,那都是可原谅的。唯有那些混水摸鱼的投机分子,在这种乱世,正是他们表现自己的好机会。有道是"阎王好见,小鬼难挡"。也只得任他们表现,任他们折磨自己!想通了这个道理,爸爸就不再认真。他开始做戏,巧妙对付。
批斗的次数很多,除了画院之外,什么少年宫啦,美术展览馆啦,江西中路青年会啦,上钢三厂啦,求新造船厂啦,崇明啦,川沙啦,车沟大队啦,民建大队啦……恐怕连爸爸自己也记不得那么多,我连先后次序也搞不清。
少年宫那次批斗时,据说唐云先生遭到毒打,棍子都打断了。因此,接着把大家拉出去游街时唐先生没法参加。据说游街的人中有沈柔坚先生等等。
爸爸事后说,那次游街时,有一少年尾随着他,找一机会悄悄地对他说"丰先生,我是很崇拜你的。
崇明是画院程亚君先生搞"四清"运动的地方。所以爸爸被带到崇明去,程先生也一起陪去。爸爸的漫画一张张被放大后裱在硬纸上带去。崇明较远,要过夜的。爸爸就在这时养成了和衣而睡的习惯。
他们两人被批斗,造反派则趁机在崇明买大闸蟹带回去享受。
在车沟大队时,正逢刘少奇同志被宣布为叛徒、内奸、工贼,工宣队便对"牛"们训话:"你们的总后台垮台了!"天晓得,"牛"们之中恐怕没一个与刘少奇同志有任何联系,怎么一下子变成自己的总后台了?!
关于川沙的批斗,在爸爸去世后我认识了一位川沙的朋友,请他写下了如下的情况:
1969年秋冬之际,由上海美术界组织派人开小轿车,将丰子恺先生带来川沙大会堂批判。
批判会上,事先已将丰子恺先生画集里十来张漫画临摹放大在整张白纸上,由批判发言人逐张进行批判。批判一张,撕下一张,团成纸团,丢在丰子恺先生的周围。在批判结束时,有一个人拿竹扫帚随着丰子恺先生走进舞台侧幕时,象征性地跟着扫过去,同时高呼口号:扫进历史垃圾堆!
丰子恺先生在批判会上,由于年老了,是让他坐在凳子上的。只是在批判高潮时,曾叫他站立过。
批判会后,丰子恺先生仍由小轿车带走,离开川沙。
这次批判算是文明的。爸爸还坐上了好久没坐过的小轿车。批判时也没让他多站。倒是造反派们在这次批判前煞费了一番功夫,还准备了道具,可能像排戏一样还得先排演一番吧。
张乐平先生在1981年5月20日的《解放日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写的是他和我父亲的事,题目叫《画图又识春风面》。其中关于批斗的事这样写着:
""时期,我们当然在劫难逃。因他是美协上海分会主席,沈柔坚和我是副主席,他挨斗,我俩总要轮流陪斗,坐"喷气式"(吟按:指由两个"造反派"一左一右按下被批斗人的头飞快地把他推出场),挂牌,一样待遇。有一次在闸北一个工厂被揪斗。我们一到,匆匆被挂上牌子,慌忙推出示众。一出场,使我好生奇怪:往常批斗,总是子恺先生主角,我当配角;而这一次,我竟成了千夫所指,身价倍增。低头一看,原来张冠李戴,把丰子恺的牌子挂到我的脖子上了。我向造反派的头头指指胸前,全场哄笑,闹剧变成了喜剧。
林放先生于1983年2月10日在《新民晚报》上发表的文章《丰子恺先生一事》中提到求新造船厂的那次批斗。文章不太长,我就全文抄录如下:
听说丰子恺先生的《缘缘堂随笔集》又将出版,而且听说那里面还收有好多篇从未发表过的《续笔》在内。这些《续笔》,据丰一吟同志说是在丰先生白天坐"牛棚",挨批斗,清晨却在灯光下悄悄地写出来的。丰先生本来是一位慈祥恺悌的君子,可是他这种韧性的战斗,就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能及,更不必拿那些随风而倒的小丈夫来对比了。
子恺先生是属于我们老师一辈的长者。我至今还能回味自己的中学生时期,从丰先生的美术音乐著作和随笔漫画中吸取的营养和情趣。由于年龄上的差距,我和丰先生是够不上有什么交往。但在""中却居然也有这么一次的"缘"分,足以印证一吟同志所说的丰先生在大动乱中写作的背景。那天由好多个"造反"组织在求新造船厂联合召开的批斗大会,"牛鬼蛇神"是黑压压的一大堆,约二三十名之多,其中就有丰先生。不过那天的重点对象似是周信芳和袁雪芬两位。丰先生和我面对面地枯坐在长板凳上,听着前台的董超、薛霸凶神恶煞似的抡着水火棍揪斗周、袁两位,大声吆喝,拳足交加,是按照京剧《林》的戏路来进行批斗的。尽管气氛是如此紧张,丰先生却还是跟平素一样,恬静肃穆,淡然入定,只是在他的眼光里流露那么一点悲天悯人的忧郁的神情。直至批斗会解散后,我们又同乘一辆卡车,到了南市某处,丰先生跳车下去,恰巧旁边有一辆车横闯过来,擦着他的身边疾驰过去。大家"哎呀"一声为他捏了一把汗,然后目送他踽踽独行而去的背影。这就算是我对丰先生的后印象了。
现在呢,除了上面我所见的白天坐"牛棚"挨批斗的背景之外,又加上了"清晨却在灯光下悄悄地写出了《缘缘堂续笔》"这样执拗地忠贞于艺术创作的情景。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样的老知识分子是什么样的知识分子?难道不值得我们怀着尊敬的心情好好地思考思考吗?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里弄也奉命监督起爸爸来了。要他每天在我家门前的水泥地上扫地。活儿不重,但叫人痛心!我年纪轻轻的不许扫,专职打扫卫生的英娥阿姨不许扫,偏要叫七十多岁的老人家去扫。我们忍心吗?我只好为爸爸做一点准备工作:给我家的畚箕装上个长柄,让爸爸可以不必弯腰。没扫了几天,妈妈就代替了爸爸做这工作。好在里弄里也没人来检查。
先姐还回忆起一件事。有一次她带了女儿阿春来看爸爸妈妈。爸爸上午被传到单位去了半天,回家已很累。吃了午饭正在午休时,忽然楼下进来一个人,妈妈事后告诉我是里弄干部大姐,原来就是那个得志弄权的小人。她大喊着:"丰子恺,快去劳动!"
先姐连忙下楼对她说:"爸爸上午累了半天,身体不大好,已睡了。"
妈妈随后下楼,对那女人说:"他上午去单位劳动过了!"
那女人坚决要爸爸去。正在这时,爸爸已起身,一边下楼,一边把一件夹衫披到身上说:"我去我去!"
那天我正好不在家,先姐刚才进门时就已看到里弄里一些十二三岁的顽童手持木条口里喊着"牛鬼蛇神不许乱说乱动"之类的口号,跑来跑去。她极不放心,决定跟去。但又怕被那女人看穿了要加以阻拦。便随手抱起阿春,假做一路逗她玩儿的样子,往爸爸劳动的地方走去。
那是在弄内拐弯的地方。已经有几个"牛鬼蛇神"在劳动了。他们的工作是把墙上的旧标语纸刮下来,把墙洗干净。先姐看见爸爸俯身去捡了一个小瓦片作为工具,开始刮起来。旁边有五六个小学生手拿鞭棍站在那些被强制劳动的人身后。先姐怕他们对爸爸胡来,就一直抱着阿春站在一旁。这时那个大姐走过来板着脸问她:"你到这里来啥意思呢?"
"没什么,我抱孩子在玩。"先姐说。
幸而人多刮得快,更幸而那几个学生没动武,先姐才略略放心。一直等到爸爸结束劳动一起回家,才松了一口气。
在那些日子里,街面上到处都可看到贴着批斗爸爸的大字报。据说漫画中有一幅,人头龟身,龟背上写着"反共老手丰子獃"。玩弄文字游戏(獃是呆的繁体字,其左边与恺字右边的繁体字写法相同),真是挖空心思,无聊透顶!
人怕出名猪怕肥。没名气的人相对地说比较安稳些。像爸爸这样,大字报一上街,连我们这些家属,乃至他的亲戚朋友,都会受牵连。""结束后,从各方传来消息,才知爸爸牵连了不少仰慕他的人,使他们也受尽折磨!
据各方面的反映,爸爸对于批斗,颇能处之泰然。他只是终日抽烟。在牛棚里,他坐得笔直。有人问他这样累不累,他说坐直了反而不累。没有外人的时候,他风趣乐观,谈笑风生。他常常谈些文艺上的词汇和术语,把日语和英语的读法加以比较,谈到日英词语在内容上的差异。也谈生活方面的事情。有时被造反派叫去审问,回来后,好像没这回事,就像去小便一次似的,继续往下谈。还有人说,他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后面加上"三不怕羞,四不怕痛"。听来令人寒心。还有人说,造反派在批斗时问他:"你为什么信佛教?"爸爸居然说:"佛教是众人信,不是我丰子恺信。佛教有几千年历史。"这些都是听别人说的,不是我直接采访来的。
不过,正因为爸爸信佛教,想得开,在对付这场空前的劫难时还能撑住。他不仅自己想得开,还劝别人想开些。唐云先生于1981年5月26日在《解放日报》上写的文章中说:
记得1969年初冬我们到上海郊区曹行公社劳动的时候,丰老常常和我一起谈心。有一次我向他吐露出自己的悲观情绪,说等这场运动结束后我要到乡下去找一个安静之处以了余生。丰老不以为然,他对我说:"老唐,你不应该走掉。留在上海吧。将来上海更需要你画画的。这班人(指)倒行逆施,决不会长久。你等着吧,一定能看到他们的下场。你要为国家多做一点贡献。千万不要有此消极的念头。"他这一席话至今还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尽管爸爸这样劝唐云先生,实际上在这场运动中,他自己肯定也有过种种想法。太长久了啊,这场运动!抗战也只忍受了八年,""竟长达十年!
又据画院的人说,1968年关于"严禁逼供信"的指示下达时,画院召集"牛棚"里的人谈感想,谈的人都哭。爸爸也在其内。是啊,他怎能不哭呢!逼供就是屈打成招。相信屈打成招的人说的话,然后加以批斗,百般折磨,这种情况自""以来都已一年半了!挨骂的早已被骂过了,挨打的早已被打过了,自杀的早已死了。到如今才发下指示来,怎不叫人悲泪纵横!
……
好
书非常精致,价格还勉强接受最开心的是:这次包裹没有损坏,当当在进步,有好的图书供应商,就会有好的读者,有好的读者,就会有好的作家,逻辑成立吗?成立。我相信成立。祝福当当,祝福当当价格!
听说评价不错很好看所以买来看看的,期待~
非常满意,丰子恺是我喜欢的漫画家和作家
好书
好书,值得读!
呵呵,很不错。。。。。。。。。。
应该不错
不错
资料收集嘛,不买就缺货了。
很好,包装很好物流也很快。纸质不错,内容喜欢
一如既往的好
还没看
经典,精装。质量很好,有特色,看起来舒服,送货很快,值得拥有!
喜欢
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自从学习了在网上购书之后,方便了许多,自己想看的书籍随时可以买了来看。可是又出现了一个弊端,那就是读书的速度,远没有买书的速度快。要节制呀。
经典无需多言,喜欢。
不错,值得学习。
满意。送货快服务好。
丰子恺的漫画美,丰一吟的文章也美,大书,厚重,值得品读和收藏。
动人是唯一评价标准
还不错,纸质和价格都很满意。
丰子恺的漫画美,丰一吟的文章也美,大书,厚重,值得品读和收藏。
因为看了护生画集,对丰子恺先生的佛心一直敬佩,买了传记看看,毕竟是女儿所写
丰子恺八十高龄女儿丰一吟回忆口述,丰子恺一生大传,感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