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娥(1905—1976),作家、诗人、戏剧家、社会活动家。她创作的《卖报歌》《渔光曲》《打回老家去》等歌曲至今传唱不衰;她编写的儿童剧《狼外婆》《海石花》和戏曲《追鱼》《情探》等至今仍在舞台上演出。本书以客观翔实的资料、珍贵的历史图片详细地描述了安娥的一生。
丁言昭,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著有《谍海才女:关露传》《爱路跋涉:萧红传》《在男人的世界里:丁玲传》、《别了,莎菲》《骄傲的女神:林徽因》《关露啊关露》《许广平传》《曹聚仁:微生有笔曰如刀》《中国木偶史》等。
序:遥寄安娥
1.不安分的少女
2.投身革命
3.赴莫斯科学习
4.在上海中共中央特科工作
5.与田汉相识于南国社
6.谁之过?
7.渔光曲
8.和音乐人的友谊
9.安娥与电影明星
10.新的旅程
11.华彩乐章
12.致力于战时儿童保育会
13.五月榴花照眼明
14."鲜血换回民族魂"
15.歌剧的试验
16."四维"情深
17.痛失陶师——《武训传》风波
18.采访黄八妹
19.进城
20.赴东北和朝鲜前线
21.参加
22.思想改造
23.走出困境
24.《狼姥姥》和《海石花》
25.越剧缘
26.爱情·亲情·友情
27.她没走……
后记
附录:安娥年谱(盛英编纂)
我们没有了兵,便把所有的辎重兵、伙夫、马夫、护士兵、勤务兵等等都编成战斗兵,去守阵地。军佐们、军医们也都上了火线。指挥干部们表现的英勇力量是惊人的,牺牲也是惨重的。三分之二的营长阵亡了,连排长死的更不用说。……的一个星期,弹药缺乏到令人不可置信的程度,每个人只能分到十颗手榴弹。……当然战斗力就差了,但决心与士气却相反而更行旺盛。
突围的少数人,"沿途看见同胞们流离颠沛的苦况,惨不忍言!……我们这次突围后,更知道祖国的可爱,国土的宝贵,誓将此身与敌人战斗到一滴血!"
安娥在整个抗战期间,自始至终坚定不移地通过一切文艺形式歌颂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她有多篇诗文热情赞扬敌后的抗日斗争,也同样热情而真诚地歌颂和报道正面战场的我军英勇将士不怕牺牲的精神。但作为一个进步作家,她在支持政府抗战的同时,又与当局保持一定距离,写文章不回避抗战现实中消极的一面。
安娥始终保持着自由职业者的地位,她在《历史思想自传》中说,1938年"宋美龄给了我一个她的秘书的待遇,200元我收了两个月便借故不收了"。1940年安娥在五战区采访,李宗仁夫人郭德洁"留我在她的妇委会工作,她当众宣布已把我留下来了,我始终没答应,我说我是搞文艺的,不好工作。她为这个对我不满"。
安娥和国民党上层人物认识得很多,她到五战区来采访主要是因为和韦永成的关系。韦永成是白崇禧的外甥、的侄女婿、李宗仁三弟李宗义的妻弟,1925年由李宗仁资助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初安娥到中山大学,和他同学。
……
这本书展示了《渔光曲》的作者的人生旋律。
书很好,学习用,纸张、印刷都很好,肯定是正版。安娥是河北省石家庄人的历史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