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天星教育·疯狂阅读:高中版图书
人气:134

天星教育·疯狂阅读:高中版

(不疯狂,不青春!)
  • 所属分类:图书 >中小学教辅>高中通用>语文  
  • 作者:[天星教育研究院]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天星教育·疯狂阅读·高中版
  • 国际刊号:9771673080170
  • 出版社:长江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10
  • 印刷时间:2017-10-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72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内容分为时文阅读、实用阅读、经典阅读、青春阅读四大板块。

具体栏目设置如下:

时文阅读:[时代素描][尘世走笔][南腔北调][明镜菩提][人物风尚][博客天下]。新鲜出炉的精美时文,打动灵魂的情感故事,光彩夺目的励志明星……足不出户,让你尽知天下事。

实用阅读:[深度壹读][热点作家][纵横关注][学习茶座][智力背景][大学印象]。麻辣辣的素材点评,实在在的学习方法,酷炫炫的大学生活……逐梦路上,让学习成为一件有意思的事。

经典阅读:[长卷曼舒][古韵清谈][左岸美文][流金经典][文史精华][百家讲坛]。深情文艺的经典名著解读,清新脱俗的美文故事,另类新奇的历史典故……细数经典,让你唇齿生香。

青春阅读:[逆光青春][倒影年华][成长日志][行走力量][时尚地图][非常可乐]。逆袭的青春偶像,缱绻温柔的校园爱情,引领时尚的影视歌曲笑话……打马青春,拾取一地落花锦年。

编辑推荐

“疯”狂青春里的精神伴侣。

“狂”傲岁月里的灵魂倾听者。

“阅”尽众生百态、人间冷暖,

“读”遍天下美文、古今奇谈。

专注,所以疯狂;激情,成就梦想。这里既有笑傲高考的豪情和提升学习的关切,也有直面现实的犀利和融汇古今的视野,还有尘世情感的温暖和逆风飞扬的青春。方寸之间,尽显风流!

目录

卷首语

三寸日光

1 挽留时间/王鼎钧

时文阅读

时代素描

6 那些因为穷撒过的谎/红月季

尘世走笔

8 长大后,我终于和他握手言和/蔻蔻

10 我们能不能温柔地相爱/米炎凉

12 5万公里爱有多长?/七夕草

南腔北调

13 我当年是怎么把高考作文写成满分的/骆轶航

15 人为什么想出名/池莉

明镜菩提

16 你是酿苦果的人,也是熬蜜糖的人/巫小诗

17 面对生活的重大不幸,我们该如何走出困境?/佚名

18 世上没有一块钱是为你准备的/王伟

人物风尚

19 吴京:人生需要看长线/张琦

博客天下

21 温柔的撞击/明前茶

22 静默无人时的善良/非凡君

实用阅读

深度壹读

23 稳住,我们能赢!/衷曲无闻

24 不要为一个水杯约束你的生命/古典

热点作家

26 梁晓声:情怀才是重要的/张敏

纵横关注

28 疯言狂语世态秀/李淑平

李文星之死:这个世界远比想象中可怕

吴京被“逼捐”三亿,真以为有个键盘你就天下无敌了?

清华北大限客,是“闭门锁校”还是应有之举?

“十里锁场”也救不回的“十里桃花”

格斗孤儿:拳头挥向何处才是出路

31 五味瓶

学习茶座

32 《诗经》中的三条写作路/刘墉

33 高三要过得有想法/符芳凯

智力背景

34 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张立华

35 世界地图与芭比娃娃/王溢佳

大学印象

36 约吗?中传24号楼/尹海月

经典阅读

长卷曼舒

38 《双城记》:为爱而生,唯爱而死/敬慧莹

古韵清谈

41 红楼梦外,青衫摇曳/绥曳

42 相遇在素锦年华/崔修建

左岸美文

43 妈不敢哭/倪萍

44 朱生豪与宋清如:刻在心上的墓志铭/施立松

46 一个男细菌/许冬林

流金经典

47 逃学为读书/三毛

48 水房前的指甲草/肖复兴

文史精华

50 明代高考要看脸/蒋骁飞

50 “相公”称呼始于曹操/李遇

51 汪伦妙语“蒙”李白/王化清

百家讲坛

52 陈子昂:你的孤独,我们都懂/大老振

青春阅读

逆光青春

54 诗性赵又廷:小满未满,寂静生长/任沁沁

倒影年华

56 好想大声说喜欢你/绿亦歌

58 山南水北,依然给你好天气/既禾

60 白鹿路88号/简白

成长日志

62 座位桥/曹睿

63 忆往昔旖旎风光/李宇通

行走力量

64 东极岛,总是应该去一次/Ringo

时尚地图

65 那些荒谬的爱情,那些奇怪的你/书瑞

非常可乐

67 黑到深处自然萌

67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奇葩”同桌

68 现在给孩子起名的路子都这么野了吗?

68 笑掉大牙的“创新”答卷

拾贝集

14 拥有诗意的世界/东东枪

37 迟到/董玉方

47 面包树出走了/张小娴

49 幸运的话题/村上春树

53 怀念/R.S.托马斯

在线预览

我当年是怎么把高考作文写成满分的

骆轶航

我的人生巅峰停留在了18岁,那年我写出了一篇高考满分作文。

当年的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考虑到那是在1999年,这个命题画风还是挺“骨骼清奇”的。

对当时的高中生来说,这种半开放式带悬念的命题能当场吓哭不少人——在平时的训练范围之外。而且卷子上写得清清楚楚“文体不限”——光是在考场上纠结该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就已经让人很痛苦了。

其实,过了那么多年回顾我当年的考场作文,你会发现,它是一篇特别主流正能量的演讲稿。演讲稿不是记叙文,也不是议论文,而是抒情诗和咏叹调。

这篇作文,如果让中学生拿到共青团组织的演讲比赛上,让“小粉红”们声情并茂地朗诵一遍的话,是“催人尿下”的。大量的排比段落,夹杂着各种漂亮的词藻,中国人和外国人生僻的名字,积极地拥抱未来,对“记忆移植”这件事的伦理和社会效应只有歌颂和期待,没有质疑和批判,要多主流有多主流,要多正能量有多正能量。

在这篇800多字作文的前半部分,我用了三个排比段落,分别“移植”了钱钟书、余纯顺和邵云环三个人的大脑,然后用华丽丽的语言热情地歌颂了钱钟书的渊博、余纯顺的探险精神和邵云环的爱国主义。其实,在那个时候,我跟这三个人都不太熟。

我在高中时代,经历了从“为了兴趣而读书”到“为了装X而读书”的过渡期。小的时候因为识字早,所以提前读了不少书,古诗词、历史和军事政治,都是兴趣所在。到了发育阶段,作为一枚男生,外表和体育能力都不太出众,求偶方面比较吃亏,自然就期待在阅读量和课外知识上找优越感——别人没读过的书我读过,别人不知道的冷僻知识点我知道,别人没读过我也没读过的书就假装读过。

怎么秀自己没读过的书以显示渊博?报书名儿和人名儿嘛。

平时的作文竞赛和模拟考试,这招我已经屡试不爽了。我飞快地调取自己大脑的数据,迅速地找到了中国人庄子、王夫之和屈原,西方人柏拉图和里尔克,来匹配我歌颂钱钟书的关键词:渊博。其实这几个人里当时我熟的就是庄子和屈原,还正经地读过几篇《南华经》和《离骚》,其他的人我都是只知道个名字——但是,这就是我跟其他考生的区别。说到文史先哲,你们只能想起来李白、杜甫、曹雪芹和巴尔扎克,但我能想起来庄子,还能拿腔拿调地管他叫“庄周”,我还能想起来王夫之和里尔克,之前的作文竞赛我还提到过西班牙经典作家费德里戈洛尔加——尽管我一篇他的小说也没读过,但我知道这个人,而你们不知道,这就足够了。

至于余纯顺和邵云环的故事,前者来自《读者文摘》,那个时候探险家余纯顺刚刚在罗布泊遇难3周年,我在作文里面用牧马和驼铃这些意象加持在余纯顺身上,还是能唬住不少人的。至于在科索沃战争中遇难的新华社记者邵云环,那是1999年热门的“英雄人物”,爱国且正能量。三个记忆移植的段落,三个当时去世不久的人的身份标签——文史学者、探险家和爱国英雄。既多元、充满正能量又政治正确,那个分寸感我当时把握得可好了。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我又用了三个排比段落,还押了韵。薪火、沧海、底蕴、贯通……这些高中作文里的六级词汇,我一个没落,都串成了句子。至于开头的那个“代题记”——其实当时我连什么是“题记”都不清楚,是因为看当时很流行的一套杂文集《黑马文丛》系列里的很多杂文作家都爱在文章前面加一个“代题记”,就生搬硬套了过来,没想到大家都还觉得挺高级。

回到今天,再想想当年我在高考考场上罗列的满满一篇人名、书名、地名和华丽的摘抄句子凑成的大杂烩,那整个就是一散装零售知识大拼盘啊!如今有了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和《得到》,上面到处都是散装零售知识,如今的少年们靠装渊博七拼八凑成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的难度已经降得很低了吧?

话说,其实当年交了卷之后,我一直处在惴惴不安的状态。毕竟这也是我第1次把参加《迎接十五大国旗在我心中》首都中学生演讲比赛写演讲稿的文体用在考场上——还是我这辈子参加过的后一次“国考”级别考试的考场上,鬼知道它会被分给哪个阅卷老师。我也不清楚当时我在考场上的时候怎么居然敢尝试新的文体,深谙应试教育规律的老师,没有一个敢鼓励学生在考场上冒这个险。而且,我觉得我这篇作文写得很空,全是排比章句和华丽词藻,而几乎每个语文老师都谆谆告诫过学生:“要言之有物,不要空洞无物。”可是,我觉得我写得真挺空洞的啊!

我记得清清楚楚,公布成绩的那天是1999年7月22日。早上我坐卧不安地拨打了查分电话(那会儿互联网还没现在这么普及),分数还没出来。为了缓解焦虑,我下楼去卖了一堆阳台上的废品,喝了两瓶北冰洋汽水。回到家,我妈脸上笑靥如花,声音颤抖地说:“你知道发生什么了吗?你们老师打电话过来了,你作文得了满分,《北京青年报》上已经登出来了!”

我瘫坐在了地上。没想到,命中了。事后老师说:“今年高考作文鼓励创新,打破常规,基础好的学生更容易冒尖。”是啊,我在文体上胆子是大了一点,但这篇文章我到底写了些什么、表达了些什么呢?

接下来,就是这篇作文被印在了各种语文辅导讲义上,一用就用了10多年。后来,我真的做了文字相关的工作,至于学会写人话,已经是很久之后的事了。

这么多年以来,经常出现的一幕是——我在工作上遇到了很多新朋友,大多数都是85后、90后,认识一段时间之后不少人都问我:“哎,你当年是不是写过一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高考满分作文?我记得特别清楚就是‘骆轶航’这个名字!没错!我们老师还让我们抄过呢,说你看看人家这文采!”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特别想岔开话题,我理解为什么《罗辑思维》和“新世相”会火了。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一定高考的时候不再写那么多排比句、用那么多散装零碎的文史哲知识点。我一定写点真正有想法的东西,说点人话,尽管这未必能拿满分。

这一切都发生在我的18岁,当年出生的人此时此刻已经走进考场了,我希望今天的考生们不再写这种词藻华丽却言之无物、假装正能量的作文。又一个18年过去了,这样的作文如今AI(人工智能)都能写,高考满分作文的门槛,该提升了。

(林冬冬 摘自《博客天下》)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