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外语写作教学中的动态评估:模型构建及其实证研究图书
人气:57

外语写作教学中的动态评估:模型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动态评估是建立在维果茨基(Vygotsky)社会文化理论和费厄斯坦(Feuerstein)认知结构可塑性理论之上的另类评估,既指近三十年来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评估理念,也指该理念指导下在评估过程中通过评估者对学习者的中介干...
  • 所属分类:图书 >外语>英语学术著作  
  • 作者:[孔文]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305117862
  •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8
  • 印刷时间:2013-08-01
  • 版次:1
  • 开本:1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动态评估是建立在维果茨基(Vygotsky)社会文化理论和费厄斯坦(Feuerstein)认知结构可塑性理论之上的另类评估,既指近三十年来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评估理念,也指该理念指导下在评估过程中通过评估者对学习者的中介干预和互动,探索和发现学习者潜在发展能力的一系列评估方法。它与传统静态测验的区别在于后者评价的是学习者独立完成任务时表现出来的已成熟能力,动态评估关注的则是学习者借助中介干预完成任务时表现出来的学习潜能。

《外语写作教学中的动态评估:模型构建及其实证研究》主要目的是要把动态评估的思想引入到外语写作教学中,构建出切实可行的外语写作动态评估模型,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实证研究。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写作潜能,在构建的动态评估模型中主要运用了同伴干预和教师干预。对两种干预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讨论的话题种类和数量上,同伴之间重点关注的是作文中语言运用方面的问题,而师生之间是思想内容方面的问题;在互动模式上,由于同伴指导者和学习者英语能力相似,社会地位平等,因此双方输出的话语量和参与度相对均衡,但在教师干预中,由于师生之间的差距,教师是话语的主要输出者,学习者则少言寡语;在提示策略上,教师经验丰富,比同伴指导者能更好地使用渐进提示法启发学习者;在对作文质量的影响上,两种干预对作文总分、语言度、语言流利度三个方面的影响都较为显著,但在词汇复杂度上,教师干预比同伴干预效果更好,对于语法复杂度,两种干预都影响甚微。另外,我们还比较了学习者对两种干预的态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学习者认为两种干预都各有其利弊,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两种干预均持肯定态度,90%的学习者希望得到来自同伴和教师双方的干预。,我们展现了一份由自我评估、同伴评估和教师评估构成的完整动态评估报告以供外语写作教师和研究者参考。

作者简介

孔文(1970年一),女,山东曲睾人,常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硕导。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和语言测试。已在《现代外语》、《外语界》、《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外语类核心期刊4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主持和参与部、省、市等各级课题15项。

目录

第1章 动态评估简介

1. 动态评估产生的历史背景

1.1 传统静态测验存在的问题

1.2 心理学理论的发展

2. 动态评估与静态测验的比较

第2章 动态评估的主要理论基础

1.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2. 费厄斯坦的认知结构可塑性理论

第3章 动态评估的主要模式

1. 干预式动态评估

1.1 布道夫的学习潜能测量方法

1.2 古斯克的学习测验方法

1.3 卡尔森和维戴尔的极限探测方法

1.4 坎普和布朗的渐进提示方法

2. 互动式动态评估

2.1 费厄斯坦的学习潜能评估工具

2.2 费厄斯坦的工具性充实教学项目

第4章 动态评估在L2教学中的应用

1. 干预式动态评估在L2教学中的应用

2. 互动式动态评估在L2教学中的应用

第5章 外语写作理论、教学与评估

1. 以文本为中心的写作教学与研究流派:20世纪60年代至今

1.1 以文本为中心的写作教学与研究的理论依据

1.2 强调写作结果的L2教学方法

1.3 L2写作结果评估方法

2. 以作者为中心的写作教学流派:20世纪70年代至今

2.1 以作者为中心的写作教学理论依据

2.2 强调写作过程的L2教学方法

2.3 L2写作过程评估方法

3. 以读者和社会文化语境为中心的写作教学流派:20世纪80年代至今

3.1 以读者和社会文化语境为中心的写作教学理论基础

3.2 后过程时代的L2写作教学方法

3.3 后过程时代的L2写作评估方法

第6章 外语写作动态评估模型构建

1.外语写作动态评估的基本原则

2.外语写作动态评估的模型构建

第7章 同伴干预的过程和效果之调查

1.文献综述

2.研究问题

3.实验对象

4.实验过程

4.1 实验进度安排

4.2 实验前的培训

4.3 实验任务

5.研究方法

6.研究结果与分析

6.1 对称组和非对称组在话题种类和数量上的对比结果与分析

6.2 对称组和非对称组在互动模式上的对比结果与分析

……

第8章 教师干预的过程和效果之调查

第9章 同伴干预与教师干预之比较

第10章 外语写作动态报告的撰写

第11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