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对于中华民族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以至于千百年来,人们以歌咏之,以文颂之,以绘画表现之,以影像记录之,而记载、研究黄河的资料可谓汗牛充栋,车载斗量。本书《黄河之水:蜿蜒中的现代中国》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考察了黄河从古至今的历史变迁及其对整个中国生态环境的影响,乃至其对于国际社会的意义;剖析了黄河的流经之地——华北平原上的水治理及其对于中国政治和经济稳定的重大作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分析华北平原水资源状况的共时面貌和历时变迁时,将中国治理黄河的复杂历史遗产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和民族意识、中国历代政权的合法性联系起来,不仅细描了黄河治理的不同阶段和策略,而且深剖了黄河的象征意义、政治意义、军事意义,展现出一面别样的学术景致。
戴维 艾伦 佩兹 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系中国历史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史主席。获华盛顿大学中国现代史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史和中国以及东亚科技史,特别专注于华北平原水利治理的历史变迁。已出版《黄河之水:蜿蜒中的现代中国》、《工程国家:民国时期(1927-1937)的淮河治理和国家建设》等著作。
前言
及时章在生态的边缘
从西到东:黄河的变革力量
从南向北:气候在华北平原形成中的作用
洪涝和干旱
第二章中华帝国时代的治河经验与教训
水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政权的形成
中国传统中的自然
中华帝国时代的环境变化模式
中华帝国时期的水利管理
中华帝国晚期的环境崩溃(1500~1911)
中华帝国晚期影响生态变化的力量
1855年的黄河改道
第三章改变饥荒的土地
中国的苦难和饥荒之地
现代科学和技术
集中治理:黄河水利委员会
水利综合治理
黄河治理的全球化论争
国家建设中的黄河和华北平原
洪水泛滥和花园口悲剧
华北平原上的共产党和日本侵略者
华北平原上的日本战时计划
战后重建: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国人
美国在二战结束以后的工程建议
第四章让河水变清流
淮河治理工程
黄河水利委员会
人民胜利渠
苏联和综合技术治理方案的提出
1954年至1955年的黄河治理计划
水利“高潮”
关于三门峡水利枢纽的争论
的前奏:农田水利建设运动(1957~1958)
第五章在华北平原上建设花园
,1958~1960
运动中的自然面貌和文化
生活和水利运动
三门峡和
成果:群众水利运动
后果:三门峡
历史背景下的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70年代的地下水开发
三门峡和黄河长篇治水故事的延续
灌溉华北平原
红旗渠和黄河
时代的结束
第六章管理遗产和管理发展
改革时代的挑战
脱缰的水需求
地表水的污染
黄河断流
环境意识的增强
党和政府的困境
中国水问题的争论
解决华北的水制约问题
中国水危机的国内外影响
致谢
索引
译后记
《雅理译丛》编后记
一部恰逢其时的原创性著作,揭示了中国当代的水危机。通过翔实、的研究,佩兹不仅梳理了黄河三千多年的历史,而且以开阔的视野分析了中国的环境问题。不仅是研究中国的历史学家的必读之书,也是所有对当今严峻的环境问题感兴趣人士的必读之书。
——穆盛博(《中国的生态战争:河南省、黄河及其他,1938—1950》的作者)
环境是中国受人关注、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佩兹关于华北平原治水传统的继承和断裂以及黄河泥沙大量淤积的论述,是对环境史的重要贡献。他详细论述了洪涝和干旱、灾荒和战争、黄河的突然改道和多次断流等事件,还对中国当今确保粮食自足的政策,以及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强调以技术手段改造自然的做法,提出了发人深省的质疑,提醒我们这些措施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前现代时期。
——夏竹丽(《中国的环境挑战》的作者)
有一些小小的损伤。
特别棒,特别棒,特别棒。
单位买的书,不错。
喜欢
非常好!!!!
整体感觉不错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整体感觉还可以
还可以的样子
雅理译丛推荐的,好书
值得推荐的好书
好书好书,值得收藏
非常好的商品,特别满意,发货速度快,服务态度很好!
此书甚好,内容丰富,印刷不错
装帧质量不错,印刷清晰,论证全面。书中作者搜集展现的相关漫画或照片等颇有意思。
很好很好,搞活动买的才花十几块钱,早就想看了
黄河之水:蜿蜒中的现代中国(雅理译丛),好书推荐。
此书以黄河为中心,考察了近现代中国的水患,不仅在环境史研究领域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在社会史和公共政策领域都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